2009年四川省雅安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四川省雅安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

雅安市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2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1分,共20分1.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这次行动是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2.《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这是因为1921年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C.发动了辛亥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3.图1中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的表述,体现了什么思想或精神?A.重视科学实验 B.以神为中心C. 自我克制 D.积极进取4.表1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
据表1可知航海家国别派遣国家航行线路哥伦布意大利西班牙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迪亚士葡萄牙葡萄牙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
达·伽马葡萄牙葡萄牙沿迪亚士航道,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葡萄牙西班牙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表1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地是球形的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限制国王的权力C.防止克伦威尔专权 D.确立共和制度6.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7. 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
2009年全国中考中国历史综合题(共42页)

2009年全国中考中国历史综合题■(2009·湖南衡阳市)27.(13分)2009年3月28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西藏人民隆重集会,庆祝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汉藏交往】(1)“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汉藏交往历史悠久,流传了许多佳话。
唐朝曾两次与吐蕃联姻,请举出一位与唐朝联姻的吐蕃首领。
(1分)(2)821年,唐蕃会盟。
请写出该盟约中的关键词。
(1分)【主权管辖】(3)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元朝。
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1分)(4)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5)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年和平解放西藏?为了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中央在西藏实行了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西藏发展】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材料二和平解放前,全西藏连一颗铁钉都不能生产,工业生产几乎等于零。
2003年,西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874元,名列西部12省区第五位,这表明西藏已经迈入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材料三“……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天路》(6)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7)“天路”即青藏铁路。
根据材料二、三,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8)探究关于西藏的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27.(13分)(1)松赞干布或尺带珠丹。
(1分)(2)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1分)(3)宣政院。
(1分)(4)顺治、康熙帝先后册封达赖、班禅;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乾隆帝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3分)(5)1951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分)(6)唐朝时的汉藏交往给西藏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西藏的开发。
2009年广安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2009年广安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为60分。
第Ⅱ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试题要求)1.2009年4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
中国近代海军起步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洋务运动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宣传了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宣传了“自强”“求富”的思想3.“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这些评价针对的是()A B C D4.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A.蔡元培B.胡适C.鲁迅D.李大钊5.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B.爱国学生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长征7.下面是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与关键词“生死攸关、历史转折”关系最密切的是()A B C D8.下列哪一部电影与其他三部不属同一历史时期A B C D9.1948年底,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
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下列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0.《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
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
历史2009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四川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
这两幅图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13.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A.颁布附益之法B.设置转运使C.推行募兵制度D.实施行省制度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5.图6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木兰彩瓷笔筒。
从图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可能是鼓励学生图6A.投笔从戎,参加北伐B.参加红军,反对围剿C.效法古人,抗战救国D.投身革命,反对美蒋从1919到1979的六十年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抵御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主动对外开档”的过程。
回答16-18题。
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
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17.邓小平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
2009年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卷

2009年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卷(2009.0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现在………………………()A、西欧 B 、北欧 C、东欧 D 、南欧2、一位法国传教士这样描述清代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这一劳动过程是由许多工人分别进行的,第一个工人只负责把圆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第二个工人描绘花的轮廓;第三个工人接着润色。
”这段话说明了…………………………………………………………………………()A、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B、中国出现手工工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C、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D、手工工场发展成为今天的工厂3、中国的手工工场出现于……………………………………………()A、唐末时期B、元末时期C、明清时期D、清末时期4、如果你生活在16世纪的欧洲城市,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A、商人和手工工场主B、地主和农民C、贵族和商人D、手工工场主和工人5、手工工场时期的西欧,处于………………………………………()A 、农业文明时代B 、工业文明时代 C、商业文明时代 D 、工商业文明时代6、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反映的是当时哪一阶层的愿望?………………………………………………………………………()A、新兴的工人阶级B、没落贵族C、新兴的资产阶级D、广大劳动人民7、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出自于………………………………………()A、卢梭B、牛顿C、培根D、伏尔泰8、如果给马丁·路德画像,可以选择下列哪一事件作为背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宗教改革D、开辟新航路9、下列历史人物中,就历史活动及其影响而言,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人的是…………………………………………………………………………()A、莎士比亚B、哥白尼C、布鲁诺D、牛顿10、启蒙运动的旗手……………………………………………………()A、法国思想家伏尔泰B、波兰科学家哥白尼C、英国科学家牛顿D、法国思想家卢梭11、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有……………………………()①欧洲工商业的发展②对货币需要的增加③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被阻断④欧洲人要逃避教会的迫害⑤《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⑤12、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两个国家是………………………………()A 、英国和法国B 、英国和西班牙C 、英国和葡萄牙D 、西班牙和葡萄牙13、某电视台举行《探险者的梦想》知识竞赛,要求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不符合哥伦布探险航行的有关论述,你应选择哪一项………………()A、在探险航行中,有力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B、探险航行的范围局限在大西洋C、发现了新大陆——美洲D、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14、15~16世纪,欧洲人进行了新航路的探索。
四川省雅安市2009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

四川省雅安市2009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3 页,第Ⅱ卷4页—7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在答第Ⅰ卷之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还原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2.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A.NH4HCO3B.KCl C.C a3(P O4)2D.CO(NH2)23.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干净的果汁C.冰水混合物D.矿泉水4.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以下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 B.两个氮分子:2N2C.三个氢原子:H3D.正二价的镁元素:Mg2+6. 下列物质难溶于水的是A.NaClB.CaCO3C.NaOHD.Na2CO3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B.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C.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D.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工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导电塑料C.尼龙绳D.塑料食品袋9.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由此导致A.温室效应 B.臭氧空洞 C.酸雨 D.白色污染1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aOH跟稀硫酸混合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C.氢气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点燃铝箔1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12.下列处理安全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A.进入山洞,燃着的火把熄灭后仍可继续前行B.矿井内充满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马上点燃除去C.桌面上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抺布扑灭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13.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
2009届雅安中学高三4月月考文综历史部分

2009届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 4 月月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本试卷分i (选择题)和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140)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②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④井田制始于商,盛于西周,结束于春秋14.“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持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 .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B.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 长安城各地商人来往,商业繁荣D .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15.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A .先进生产力是发展的第一要素B .社会环境决定一切C .完全取决于自然条件D .政策是第一位的1 6.“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悠悠运河,千里碧波,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隋朝 灭亡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17.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过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 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 ② 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①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③井田制是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 13 .主张“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①②③④D .韩非子A .以德治国,以民为本C .勤俭节约,清静无为B .反腐倡廉,以法治国 D. 科教兴国,持续发展③ 寓兵于民,减少军费开支 ④ 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 •中国开始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B.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 白银外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D .直接导致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A •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 建立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C. 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 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21.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 ”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 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009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试卷.doc

2011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1、下列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生活特点的是()①在生产生活中,妇女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②血缘关系和财产继承按母系计算③妇女的社会威信很高④妇女承担采集、生育的主要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语)这里的“她”是指()A.斯巴达 B.雅典C.罗马帝国 D.西罗马帝国4、2004年8月奥运圣火在希腊雅典点燃,从历史上看,古希腊是:()A、东方文明发源地B、西方文明发源地C、游牧文明发源地D、大河流域农业文明发源地5、一个奴隶反驳不让他吃饱饭、只逼他拼命劳动的奴隶主说:“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两只耳朵被割掉了。
这部允许如此残暴行径的法律是A.民法法典B.哈佛拉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D.婆罗门法典6、一位著名的宗教界人士说:“美国有办法抓住和绞死伊拉克的前总统萨达姆,但无法拿掉萨达姆在被法庭宣布死刑的那一刻还高举着的《古兰经》,无法封住萨达姆在脖子套着绞索的那一刻还高喊‘让穆罕默德作证’的那张嘴。
”请问萨达姆信仰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7、同学们知道的“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等一些西方节日,这些节日来历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8、“1、2、3、4……”这些文明常用的数字,其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中国人、阿拉伯人B.印度人、埃及人C.阿拉伯人、波斯人D.印度人、阿拉伯人9、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的人物、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A .《大卫》B .《蒙娜丽莎》C .《掷铁饼者》D .《西斯廷圣母》10、下列哪一个不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A 、埃斯库罗斯B 、索福克勒斯C 、欧里庇得斯D 、阿里斯托芬11、公元前3世纪,有位国王怀疑他的金王冠中掺了假,想利用浮力定律验证一下,应该请教下列哪位科学家?()A 、欧几里得B 、阿基米德C 、荷马D 、祖冲之12、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C.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D.其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13、1497年,有位航海家想到印度去,为了能在海上找到方向,他要带好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一种产品呢?()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和火器14、有人认为英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四川省雅安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3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16、17世纪的英国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
他们被称为()
A.资产阶级B.新贵族C.种植园主D.农奴主
2.“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超越)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一段文字被镌刻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石碑上。
此开国者应是()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
3.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资产阶级重要文献是()A.《权利法案》B.《法典》C.《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
4.下列关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得到当地人民普遍欢迎
B.对外战争的主要对象是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
C.对外战争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D.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于()A.宪章运动失败之后B.俄国二月革命胜利之后
C.《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D.巴黎公社失败之后
6.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这里的“又一大障碍”是指()A.英国殖民统治B.南方种植园经济C.奴隶制度D.南部联盟分裂势力7.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革命胜利后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D.1936年新宪法通过后
8.“一战”后,主要由哪些战胜国瓜分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A.英、法、日B.美、日、意C.英、法、美D.英、美、意
9.英法参与制造慕尼黑阴谋的意图在于()
A.抵制和制裁德国B.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C.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0.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偷袭苏联
C.日本偷袭珍珠港D.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
1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诺曼底登陆
B.美苏等国的参战
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瓦解
D.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12.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这一“经济共同体”是指()
A.“欧洲共同体”,后发展为欧洲联盟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1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军事实力B.政治实力C.经济实力D.国际组织
14.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有()
①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②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及先进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③发达国家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分)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4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___________”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90年代美国政府加快了以___________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3.“___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的开始。
三、材料解析题(共4分)
史学界普遍认为,英国用大约200年时间,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
为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在社会生活领域,第二、三次科技革命应用广泛的成就分别是什么?(2分)
四、简答题(第Ⅱ题3分,第2题5分,共8分)
1.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措施是什么?为什么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1933年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习罗斯福新政,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做法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
2009年四川省雅安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1.B 2.B 3.C 4.A 5.D 6.C 7.C 8.A 9.B
10.D 11.D 12.A 13.C 14.B
二、(每空1分,共4分)
1.意大利2.科技立国信息3.杜鲁门主义
三、(共4分)
(1)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迅速发展;(1分)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资本主义国家)。
(1分)
(2)电力;信息技术(答电子计算机、电脑等也可)(2分)
四、(第1题3分,第2题5分,共8分)
1.主要措施: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1分)
原因: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1分)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或摆脱了民族危机等表述正确的内容即可得分)。
(1分)2.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分)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大力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加大投资,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监管等等。
(任答3点即得3分,如答出4点以上或有正确的新观点加1分,但加分后此题总分不得超过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