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唱歌 可爱的家

第一课时课题:可爱的家一、教学目标:1、能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温馨幸福。
2、能唱准附点音符、唱好弱起节奏。
3、理解音乐,对音乐中的思想情感,引发共鸣。
二、教学重难点:1、发现歌曲中类似乐句的异同,感受音乐符号给歌曲带来的情绪变化。
2、并尝试为歌曲配上第二个声部。
三、教学过程1、音乐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照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照片非常奇妙。
只有音乐的钥匙才能将他打开,你们听!(教师钢琴伴奏,照片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请一位同学用舞蹈把刚才演奏的旋律来表达。
师:学生表演的非常棒。
同学们这些照片就是一个家,你们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一下。
生:回答师:能不能用音乐的节奏来表达它呢?请一位同学给老师写一个4/4拍的节奏生:认真书写师:我们用这位同学的节奏来表达可爱的家(师生互动)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个音符i---17-16—15-I1(师生互动)柯尔文手势让我们用可爱的家词来演唱师:同学们的歌声唤起了我对家的思念我忍不住想歌唱。
(教师钢琴伴唱)师:同学们仅仅用这旋律对家表达还是不够完整。
接下来我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这是一个声音的传递游戏。
(师生互动)生:模仿师:用IU的声音跟着老师一起唱生:模仿师:接下来同学们朗读一下歌词(师伴奏、生读词)二、新授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学唱这首歌,用歌声来表达。
教师唱一句,生跟唱师生集体演唱师:当作曲家写到这里时候没有把笔停住,接下来我们学唱这个乐段师生完整演唱三、声部加入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课时用了四个音,大家还记得吗?(教师出示音符、旋律)声部集合教唱(师生活动)师:(让我们完整演唱)四、聆听师:接下来我们来聆听音乐。
回答老师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1、歌曲情绪是什么?第二个问题2、歌曲里面的器乐是什么?生:回答师生站起来互动总结:让我们用肢体来表达音乐结束我们今天的课程吧!板书设计:可爱的家i---17-16—15—I1二声部合唱。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可爱的家》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可爱的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家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家的意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家的温馨与美好。
此外,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在演唱时,虽然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但情感表达方面还有所欠缺。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将真实的情感融入歌唱中。
-识别并理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如附点音符、切分音等,并能在演唱中正确表现。
-领悟歌曲表达的家庭情感,通过歌唱传达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音长、拍子等,并能应用于实际演唱。
举例解释:
-学生需熟练掌握歌曲的主旋律,对歌曲中的关键音高如“mi”、“fa”、“sol”等进行重点练习。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5.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提高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审美:通过学唱《可爱的家》,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2.增强音乐表现力: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应强调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如第二句的附点音符和第四句的切分音,确保学生在演唱时能准确把握。
2.教学难点
-对简谱中不同音符的识别与转换,特别是对八分音符和附点音符的理解。
-歌曲中节奏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尤其是在转换节奏时的平滑过渡。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唱歌 可爱的家|人教版

《可爱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弱起小节”,掌握“弱起小节”的强弱规律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能跟着琴声正确哼唱《可爱的家》的旋律,把握旋律的节奏特点。
3、学唱《可爱的家》,试着用温馨、安详的声音学唱。
4、初步感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教学重难点】能温馨、安详地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准备】学生:音乐课本教师:音乐课本、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聊“家常”: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用一个词语表述吗?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二、学唱《可爱的家》:1、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
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2、师范唱歌曲3、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家的温馨与可爱。
4、曲谱教学:(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可爱的家》△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强弱规律(2)再次聆听范唱,观察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音乐知识:弱起小节△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弱起小节要唱得弱一些,我们来试着划拍唱唱第一句。
1=D 4/412|3 . 4 4 5 |5 - 3 5 |4 . 3 4 2 |3 - 0 |老师视唱第二乐句观察与第一乐句有什么不同?1=D 4/412|3 . 4 4 5 |5 - 3 5 |4 . 3 4 2 |1 - 0 |类似学习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加词演唱歌曲。
(注意提醒学生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的演唱)学习第五、六乐句1、学生观察与前面乐句相同的地方,指导学生注意附点的节奏与前面的不同2、学生范唱第五乐句,引导学生发现其节奏与前面乐句的不同。
可爱的家(音乐教案)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课前聊“家常” 1. 同学们,03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 今天, 我将它带来了, 与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播放 《让爱住我家》 的 MTV) 2. 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 二、学唱《可爱的家》 1. 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 幸福的事。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 2. 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1)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 (2) 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 曲谱教学。 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 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 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4. 填词唱。 三、歌曲处理 1. 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 学习 mf——f——p——mf。 f 处: “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 第 周, 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检查 签阅 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 :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教 选 课 准 教 时 法 择 前 备 学 数
可爱的家
1. 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 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3.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 重点:能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 。 难点: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 听唱法 课件 1 课时 教 学 课 时 第 1 课时 课 型 是 否 采 用 多媒体 备 课 总 数 新授课 是 第 14 课时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第三、四课时(新人教三下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第三、四课时(新人教三下音乐教案)第二单元可爱的家第三、四课时第三课时课题:《可爱的家》教学目标: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
重点难点:准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
课前准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学唱歌曲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
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4/4 1 2│3 . 4 4 5│5—3 5│4 . 3 4 2│3—04/4 1 2│3 . 4 4 5│5—3 5│4 . 3 4 2│1—0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三、为歌曲伴奏1、编配打击乐伴奏。
碰钟:×―×―│×―×―│双响筒:││2、歌表演《可爱的家》。
第四课时课题:《布娃娃》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重点难点: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三、欣赏歌曲《布娃娃》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可爱的家-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可爱的家-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组成和作用;2.学会合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欢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组成和作用;(2)学会合唱歌曲《可爱的家》。
2.教学难点:(1)对家庭的理解,以及家庭中各个成员的作用和意义;(2)歌曲的整体把握和合唱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导入歌曲《可爱的家》,展示家的美好与温馨。
(2)让学生看一下家庭照片或家庭画作,引导学生谈一谈家庭的模样、成员以及他们的作用等。
2.歌曲学习(1)听歌:播放《可爱的家》歌曲,并让学生静听。
(2)歌词齐读:师生一起齐读《可爱的家》歌词。
(3)听歌分解:将歌曲整成一小段一小段,让学生分别听懂并跟着唱。
(4)整体合唱:将歌曲分段组合起来,让全班一起来合唱。
3.歌曲表演(1)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演唱,让他们更好的合作。
(2)或全班一起合唱,让学生更有自信地展示自我。
4.游戏学习(1)家庭成员游戏:把同学分成小组,每组分别扮演家长、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让他们通过扮演来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5.总结反思(1)总结:唱得最好的同学进行表演或给予表扬。
(2)反思:一起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想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更加深了对家庭的理解。
同时,学生通过歌曲和游戏的形式,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相信学生们都会对自己的家庭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会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可爱的家教案及教学设计

可爱的家教案及教学设计可爱的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2、技能目标: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并能用竖笛吹奏此曲;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用气息支持歌唱,声音连贯,并能用不同的粒度演唱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家的温馨与和谐。
【教学难点】1、换气记号处的节奏准确;2、相似乐句末尾音的音高走向。
【教学准备】学生:音乐课本、文具盒、竖笛;教师:音乐课本、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聊“家常”:1、同学们,0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歌曲曾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今天,我将它带来了,与大家一起分享。
(开始播放《让爱住我家》的MTV)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轻轻唱一唱。
2、这一家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用一个词语表述。
3、那你能说说自己家人间一些幸福的事情吗?二、学唱《可爱的家》:1、导语:听着这些有趣的事情,让人觉得,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真是件幸福的事。
那么,在英国作曲家比肖普的眼中,可爱的家又是怎样的呢?请把音乐书翻到33页。
2、让我们仔细聆听,用心感受:△歌曲带给你什么感受?△说说让你感动的歌词。
3、曲谱教学:△自学指南:换气记号(换气记号前的音符是两拍,别唱足,注意悄悄换气);四分休止符(每一乐句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注意停顿);音高走向(已标识音符的音高走向,要唱准)。
△师单手弹曲谱,生轻唱。
△设问:你觉得什么地方有困难?困难句教学。
△加入左手伴奏,齐唱曲谱。
4、填词唱:△让我们再听范唱,第一遍静听,第二遍轻唱;△师生接力唱,师先生后,再交换;△生齐唱。
三、音乐知识:弱起小节1、导语:学到这儿,我突然有个疑问,我觉得我们这首歌有一个重大的错误。
师生互动对话:△这首歌曲的拍号是什么?(四四拍子)△那四四拍子的含义是什么呢?(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这不就得了,那这首歌曲中是否每小节都是四拍呢?(不是,首尾两小节不是)2、那我们怎样解释这个怪现象呢?(知识点:弱起小节)3、请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知识点,说说你们发现些什么?生答后师生对话总结:△每小节有四拍的是“完全小节”;不足四拍的是“不完全小节”;△完全小节的强弱关系是:强、弱、次强、弱;而第一小节是弱,所以也称“弱起小节”;最后一小节有三拍,是强、弱、弱。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唱歌 可爱的家人教版

可爱的家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能用抒情、优美的声音自然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对比等方法体验音乐,激发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认识弱起,体会弱起对歌曲旋律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会唱歌曲,能用深情、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休止符、附点音符。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视听导入播放一组“家”的照片,同时师随伴奏音乐范唱歌曲《可爱的家》提问:1、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描述。
2、你能把这种感觉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吗?我给你四个音符:1=C1-- - 7 - - - 6 - - - 5 - - -La a a a可爱的家提问:怎样用这个旋律表现“可爱的家”?你能模仿这种感觉吗?(师同时讲解演唱技巧)师弹琴唱,生有感情的模唱二、新课教授(一)做游戏,学习歌曲旋律师:仅仅用这一句旋律表达对家庭的情感似乎还不尽兴,下面我们玩一个游戏来继续编织我们可爱的家的旋律。
1、声音传递游戏这是一个声音传递的游戏,我先唱一句旋律,用手势把它传给你,你认真听,仔细记,把最后一个音换成do 音,再用手势把这句旋律传给我。
2、讲解弱起节奏师:你在荡秋千时,想要把秋千荡的更远……弱起小节:歌曲的第一个音起于弱拍或次强拍位置,这样开始的小节叫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3、学习后半部分的旋律师:当作曲家写到这儿的时候,他并没有停下来……4、用a 音完整唱谱(加荡秋千动作唱)(二)学唱歌曲1、听范唱做律动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拍节奏听歌曲X 0 0 0 X 0 0 0 师:请同学们用这一组节奏为歌曲伴奏,拍出柔美抒情的感觉。
3、师范唱,生拍节奏伴奏师示范两种不同感觉的拍法对比,让学生判断哪种感觉更对。
4、生随音乐小声哼唱师:请同学们随音乐小声哼唱,请注意两点:一、用轻声哼唱;二、仔细听范唱的速度、节拍、歌词,特别是“可爱的家庭呀”(师唱)这一句的节奏。
5、师生接龙唱,一人唱两个逗号的乐句6、完整演唱歌曲要求:第一段唱的平和亲切第二段唱的情绪激动44第三段高潮7、介绍词作家培恩,情感升华师:诗人培恩对自己的家是非常的思念………三、拓展延伸欣赏《让爱住我家》师:听一首我们中国的关于家的歌曲《让爱住我家》,与英国的这首歌曲做一下对比,感受一下它们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可爱的家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弱起小节”,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游戏与演唱,运用创设情境、合唱等方法,学会歌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热爱与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歌曲《可爱的家》感受和体会家庭的温馨。
.
(二)了解弱起小节在歌曲中的运用。
(三)能用优美、安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组有关家庭温馨的照片,同时播放《可爱的家》伴奏音乐,师生共同交流欣赏这组照片的感想,并引出课题。
2、出示发生练习的歌谱,师生共同练习。
二、音乐传递游戏
1、教师歌唱一句,学生模仿,并将最后一个音变成dol传过来。
2、加大难度,体会每次变化的感觉。
【
3、师生交流与思考,说说自己演唱的感受以及旋律的变化。
4、边唱边用手表现弱起旋律的特点。
5、熟悉旋律后,再用lü来发声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感受、交流,循序渐进的了解弱起小节和附
点音符的妙用;让学生自己发现旋律,边唱边思考,增加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歌曲的理解与把握。
)
三、学习新歌
1、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2、随老师范唱有感情的演唱。
四、表现歌曲
】
1、欣赏器乐伴奏《可爱的家》。
2、学生自主用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感受家的意境美。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器乐演奏的歌曲,并结合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演唱时更能够表现歌曲的情感。
)
《
、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船》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
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
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
2、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什么民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
2)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学生演唱歌词。
提问: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妈的爱的。
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 教师提问: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
…
!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小提琴独奏曲〈〈伦敦德里小调〉〉。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体验〈〈伦敦德里小调〉〉的音乐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小提琴的音色。
2.能为聆听到的音乐画旋律线或图形谱。
3.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
|
教学重难点:
能够感受体验《伦敦德里小调》的音乐情绪及风格为重点,难点并总结出乐曲所提示的音乐主题。
教学教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导入
聆听播放小提琴曲《新疆之春》并提问,然后导入新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本课学习兴趣)。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一首什么乐曲它运用新疆哪个族的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写成的这首乐曲表现怎样情绪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生:是新疆之春,它运用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的音乐语言写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及欢欣鼓舞的乐观情绪,乐曲的感情乐观豪爽,乐思奔放流畅,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师:对,说的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欣赏具有欧洲风情中的爱尔兰民歌《伦敦德里小调》
二、新课教学
】
播放《伦敦德里小调》让学初次感受,体验音乐风格。
师:同学们!聆听后能说出〈〈伦敦德里小调〉〉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它的音色如何乐曲的情绪怎样
生:学生讨论回答: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其音色明亮、清脆、音域很宽广;情绪热烈流畅明快旋律扣人心弦。
作品及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来自什么地方以及作者吗
师:曲名:伦敦德里,又名“德里”是爱尔兰岛北部的一个小城。
爱尔兰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伦敦德里小调》又叫《伦敦德里之歌》或《爱尔兰民歌》,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改编而成的。
改编者为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1875—1962),课后请同学们能否在地图册上找到“伦敦德里”这个地方吗试试看好吗
再次让学生存细聆听《伦敦德里小调》,请同学们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师:这首乐曲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是几段体组成的你们能否按照乐曲的走向描绘出你所想向、感受的旋律线吗你们认为乐曲高潮在哪里,最富有激情的乐句是哪一句
师:这首乐曲是单二部曲式写成,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纯朴动人,充满了温柔平和气氛。
第二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其旋律显得高昂,色彩较为明亮、带有明显的颂扬性。
整个音乐充满了爱尔兰人民热爱生活以及憧憬未来美好的感情,也是最富有激情的乐句(第四乐句)。
小提琴将原曲在高低音分别呈现一遍,然后加以变化后重复,最后回到原来的情绪上结束全曲。
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歌唱性的优势,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
完整地聆听,复听全曲:{引导学生回答}:
<
·
第五课时
《
教学内容
欣赏《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家庭都充满了温暖,同时对比歌曲的情绪。
能够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欣赏及演唱几首表现家庭的歌曲,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感受家庭的温暖,珍惜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2.感受家庭的温暖,理解父母的爱。
3、分析音乐的速度、旋律线两种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
教学过程
、
一、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欣赏歌曲看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歌词、曲调、速度、旋律走向……
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出速度,让学生分析。
稍快的速度可以使歌曲情绪显得欢快。
2. 欣赏《内依巴河》歌曲学习,对比与《可爱的家》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学生回答:节拍不同,句首弱起相同……
试着用强弱弱的规律拍手为歌曲《内依巴河》伴奏。
5.聆听歌曲《布娃娃》是什么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演唱形式
学生自由回答。
师:分析《布娃娃》的旋律走向,为什么会让我们觉得忧伤
学生:歌曲的旋律走向是向下,会让人觉得从高处飘落下来的感觉,尤其以前两句更为明显……
6.唱一唱歌曲《小船》的旋律,体会它的旋律走向。
师:这首歌的旋律较为平稳中略带摇荡的感觉,有些像一条小船在水面上。
三、为歌曲配伴奏
师: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描写家庭温馨或是渴望家庭温馨的,表达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温暖的家的心情。
歌曲唱出了我们每个同学的心声。
为了让歌曲更加美妙,老师想请同学们为它配上适合的打击乐器伴奏。
四、课堂小结
音乐各种要素间的配合与变化可以使音乐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同学们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我们的班级更团结,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它离不开我们每个人付出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