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穿刺在儿科人文关怀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结合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分析和探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服务。
结果:人文关怀护理服务促使儿科患儿及家属感受到温暖、关怀和信任,使护理人员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及护患和谐的美好关系,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幸福感。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符合“以人为本,用心服务”的新理念要求。
结论:人文关怀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实施,为患儿及家属营造和谐的就医环境,促进患儿配合和家属认可,不仅能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护理人员工作的心理负担,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护人员满意。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应用当今,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
实施人文关怀,给患者人性化的帮助,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医院发展的主旋律。
儿科作为医院中较为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年龄小、自身认知、理解能力及性格等特点,加之大多数患儿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溺爱,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不愿配合,加大了临床护理的难度。
我科针对儿科患儿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1护理方法1.1 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我院儿科护理团队是一支有爱心、年轻、具有活力的队伍,要不断加强年轻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深刻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之情,学会换位思考,能发自内心关爱每一位就诊患儿。
儿科患儿数多为独生子女,孩子一旦生病住院,家就紧张、焦虑,失去耐心和理智。
面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的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时应做到动作轻柔、举止文雅、轻声细语,和患儿进行交谈时应保持微笑、尊重患儿、关心患儿,使患儿和家属感受到医院人情化和人性化的关怀 [1]。
人文关怀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4-18T13:39:23.2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作者:李娜文佳丽孙莉莉樊英丽(通讯作者)[导读]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进一步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为患者与家属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护理水平。
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在当前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护理,并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体会开展讨论。
方法:人文关怀是目前儿科临床护理中主要应用的护理方式之一,为临床的儿科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结果:在儿科患者及其家属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使得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
结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进一步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为患者与家属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从而提升整个医疗行业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应用体会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更加看中,而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上,要想具有更加完善的护理效果,就要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尤其是在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是实现医院护理水平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当前的工作中,采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实际的例子能够使医护人员对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加以重视。
1、护理方法 1.1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在当前的儿科护理工作中,普遍采用了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的提出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操守,对于自身的本职工作加以重视,只有将自己的思想觉悟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才能有效的实现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
随着当前医院中护理队伍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越来越少了,所以目前我国的医院中正面临着培养新一代护理人员的重任,年轻护士在护理经验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积累,同时还需要不断提升其个人素质,尤其是在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中,更加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耐心、责任心以及爱心,将对工作的全部热情都奉献给儿科临床护理的工作中,这样才能为患儿减轻病症的痛苦感,使他们感受到关心与关爱时刻包围在周围。
人性化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

制体 温 。对 尿崩症 者应 用垂 体 后 叶素皮 下注 射 , 遵 医嘱 掌握 严格 剂量 , 密切 观察 尿量及 尿 比重 的变 化 。 于颅 内感 染者 , 对 于术 前和 术后 应用抗 生素 预 防感 染 , 强 营养 , 抵抗 力 。 并加 增强 而对 于肺部 感染 者 , 应使 用 敏感 抗生 素 , 作 定 时 翻身 、 背 、 多 黏稠 且难 并 拍 痰 以咳出者 给予雾 化 吸入 、 吸痰 。 只有 这 样 , 能 对垂 体瘤 患 者 , 才 特 别是 经鼻人 路手 术者起 到查 漏 补缺 的作 用 , 完善 经鼻 人 路手 术 的 劣势 , 而提 高垂 体 瘤患 者 的 手术 成 功 率 和治 愈 率 , 而提 高 患 从 进 者 的生存 质量 , 患者 满 意度增 大 。 使
无痛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无痛皮试仪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与观察葛凯锋【摘要】@@ 部分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但传统的皮试方法,给患儿带来了许多痛苦使患儿产生恐俱感.2008年6月~2010年1月,我们对513例患儿采用无痛皮试仪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与接受传统皮内试验法的另513例进行皮试结果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1(017)019【总页数】1页(P11)【作者】葛凯锋【作者单位】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部分抗生素在临床应用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但传统的皮试方法,给患儿带来了许多痛苦使患儿产生恐惧感。
2008年6月~2010年1月,我们对513例患儿采用无痛皮试仪进行皮肤敏感试验,与接受传统皮内试验法的另513例进行皮试结果比较,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组1 026例,男536例,女490例;年龄1个月~12岁。
患儿均无药物过敏史。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皮内试验法:常规消毒前臂内侧皮肤,将准备好的皮试液进行皮内注射,20 min后观察皮试结果。
阴性: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1 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局部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1]。
1.2.2 观察组采用皮试仪过敏试验法:将所试药物按要求配制成皮试液后滴入相应电极,另一电极滴注射用水对照。
开启电源,使皮试仪处于待机状态,用棉签蘸取注射用水擦净前臂受试部位,将电极板适度绑于受试部位,保持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按启动键开始皮试。
5 min后显示“FFF”蜂鸣器自动报警,取下电极布观察结果。
阴性:皮肤始终无任何感觉,滴药液的电极下皮肤有压迹或充血,充血可在1~2 min后自然消失,未伴有臂部及全身反应。
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医院儿科住 院治疗 的 3 6例患儿及家属进行随机分组 。其 中对
照组 、观察组 各 l 8例。3 6例患儿家属 的文化水平均在小学 以
上 ,患儿的年龄 、性别以及 家庭背景间具有均衡性 。 1 . 2 护理方法 对 照组 的患 儿采取 了传统 的整 体护理 方式 ,
3 讨 论
观察组的患儿在采取 了传 统整体护 理 的同时还 融人 了以下 的
人 文 关 怀 的 护 理 措 施 。最 后 以 调 查 问 卷 的 形 式 对 两 组 患 儿 及 家 属 的满 意 度 进 行 调 查 比较 。
人文关怀是 以人 为 中心和主体 的 ,维护人 的利 益 ,尊 重 人的本质 ,满足人 的各种 需求 ,是 促进 人的创 造力 和生 命力 的总和。在儿科 护理 中人 文关 怀是 一种 比较新 的理 念 ,但却 是医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是社 会发 展进 步的产 物。对人 的 尊 重不仅仅是要尊 重人 的健康 ,同时也要 对人的精神进 行关爱 。 在儿科护理 中 ,更需要护 理人 员对 患儿进 行关 心 ,用护 士特 有 的关怀和关爱焕发 患儿勇 于战胜疾 病 的勇气 ,因此 建立 和
改善医护关系 。
儿进行关爱 。J 。
1 . 2 . 2 对新人院的患儿的提问进行 耐心的解答 医院的责 任 护士随时 向患儿的 家属做好必 要 的健 康宣 教工作 ,对 患儿所 发生 的病情进行耐心 的解答 ,同时要对 患儿 开展必要 的心理 护理 ,以最大限度的减缓患 儿可能 出现 的 一些焦 虑情绪 。对 患儿 所要开展 的护 理措施 要 提前 告诉 患儿 相应 的注意 事项 , 在取 得患儿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对患儿 开展必要 的人性化护理 ,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都有了新的认识。
为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医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护理使广大护理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觉融入人文关怀的护理是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护理发展的又一个新台阶。
[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已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儿科护理中,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护理作为一个企业文化。
护理作为一个团队在医院的发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1.1 创建“温馨病房”。
可以从硬件设施出发,尽量使病房营造一种充满童趣,人情味浓,以关心患儿,尊重患儿,让患儿喜爱快乐和放心,不陌生的一种人文环境。
具体做法如下:①建立一个患儿游戏室,游戏室配有患儿喜爱的各种玩具;②病室不再是以往单调而恐惧的白色,而是以粉色为基础色调的配有各种卡通绘画的设置;③病室装有线数字电视,患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播放各种动画片;④设置儿童安全床,全部以天蓝色为主色调,象征健康和谐;⑤病室有坐式马桶,方便各年龄层少年儿童;⑥便民箱内有患儿所需卫生纸,水彩笔及绘画纸,一次性纸杯,针线等;⑦病房门口护理站有“温馨小提示”;⑧让患儿及家长每月评“美丽之星”。
1.2 出入院的护理。
患儿入院后,由分管的责任护士亲切,热情地接待,这时的责任护士要求上并不是以往戴着白色口罩,脸上面无表情的“打针阿姨”,而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幼儿园老师”。
他们会向小朋友及家长自我介绍及住院告知,并把“新的小朋友”介绍给“旧的小朋友”。
使患儿尽快消除恐惧感没收过,缩短护士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在住院期间,给小朋友分发“贴贴纸”,以示奖惩。
总之在住院期间,让患儿感觉到是来到一个新的幼儿园而不是医院。
出院时我们会向家长做好回家时的患儿保健宣教,并护送到医院门口,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个小礼物作为纪念。
医院建设了客服服务中心,患儿在住院3天内就有客服服务人员下临床问寒问暖,征求患儿及家属的建议,并对患儿及家属的批评及意见给以及时反馈,送去一份关爱。
儿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大全

儿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大全儿科护理是医护工作者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未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护理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项目,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儿科护理新技术和新项目,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工作者和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
1. 无痛输液技术。
传统的输液往往会给儿童带来疼痛和恐惧,影响治疗效果。
而无痛输液技术的出现,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和技术,减轻儿童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是儿科护理中的一大进步。
2. 儿童静脉留置术。
儿童的静脉较细,传统的静脉留置术常常会出现失败的情况。
新的儿童静脉留置术技术采用了微创技术和特殊的留置器具,可以更精准地留置静脉,减少疼痛和并发症,提高留置成功率。
3. 儿童疼痛评估和管理。
针对儿童的疼痛评估和管理,传统的方法可能存在不够准确和科学的问题。
现在,儿科护理中引入了更科学的疼痛评估工具和疼痛管理方案,能够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了解儿童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提高治疗效果。
4. 儿童营养支持。
儿童的营养需求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营养支持方案可能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
新的儿童营养支持项目针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提供了更科学、更全面的营养支持方案,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5. 儿童心理健康护理。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护理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
新的儿童心理健康护理项目注重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为儿童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护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一些儿科护理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儿科护理领域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出现,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让我们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助力!。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位护士均能发 自内心关爱患儿 。现代 家庭 多为独生子女 , 被
家长视为掌上 明珠 , 孩子患 病家长 最为着 急 , 故 对家属 的提 问
要耐心 回答 , 对患儿要用心服务 。医护人员在语言上应该亲切
和蔼 , 对 患儿要体 现关 心与喜爱 , 以解 除患儿 紧张情绪 , 使家属 及患儿感到亲切 , 增加对医护人员 的信任感 。
用[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1 2 , 4 7 ( 4 ): 3 B一3 1 3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 2 0 )
接受能 力与个 体需 求等 因素 , 有 所侧重 。 我们对 文化 程度 低 、
・
临 床 监 护
・
人 文 关 怀 在儿 科 护 理 中的应 用
教育 内容与方式 的选 择上 , 应充 分考虑教 育对象 的文化 背景 ,
4 谢翠华 , 李亚洁 , 张立颖 , 等. 1 8 0名 门诊 2型糖尿病 患者社 会心理 因素对饮食行为 的影响 [ J ] . 护理学报 , 2 0 1 2 , 1 7 ( 7 ) : 1 7 — 2 1 . 5 肖晓玲 , 胡秋秋 , 刘玉萍. 家属参与健康教 育在 2 型糖尿病管理 中应
健康教育 内容 , 督促患者遵 医嘱服药 , 合理饮食与保护瘘管 , 帮 助患者采取有利 于疾 病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 为患者 建立 了
有效 的支持 系统 , 从而增强 了患 者的 自我 管理能 力 , 提 高 了患 者 的依从性 , 治疗行为 由被动型转为 主动 型。 4 . 2 教育仍需 注意个 体化 需求和针对性 在实施维持性血 液 透析家属参 与教 育时 , 要考 虑到 患者及家 属 的个 体化需 求 , 教 育前 , 我们要充分评估患者及家属 的健康教育需求及相关影 响 因素 , 以便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 育 内容 与方法 , 因人施教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哈尔滨医药 2 0 1 4年第 3 4卷第 1 期
无痛 穿刺 在 儿科人 文 关 怀 中的 临床 研 究与 应 用
孙英姿
( 甘 肃省 兰州市 第二 人 民医 院 , 甘肃 兰 州 7 3 0 0 4 6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 穿刺的最佳方法 , 从 而减轻 患儿痛苦 , 提 高护理质 量。方法 对2 0 0例住 院儿童 分别采 用普通 穿 使用复方 利 多
刺及复 方利 多卡 因乳 膏涂抹进行 穿刺部位局 部浸润麻 醉 , 观察 受试对 象的疼痛 反应。复方利 多卡 乳膏 因进行 穿刺 部位局部 浸润麻 醉穿刺为 实验组 , 普通 穿刺 法为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 1 0 0例 患者均有 效果 , 有 效率达 1 0 0 %。结论 卡 乳 膏进 行 穿刺 部 位 局 部 浸 润 麻 醉 穿刺 可 减 轻 患 儿疼 痛 。 关键词 疼痛 ; 穿刺成功率 ; 临床研 究 [ 中图分 类号] R 4 7 2
穿、 腹穿等各种治疗中 , 穿刺所致 的疼痛感会 给病人 带来 明
显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 。在大力提倡优质护理服务 , 倡 导
“ 以病人为中心” 的责任制护理服 务 , 提 高无痛穿刺 技术 , 尽 量减少病人 的痛苦 , 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 近些年来 由于生 2 . 1 疼痛指标参照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法 : 马克盖尔法 , 疼痛 的程度分为轻 、 中、 重 三度 , 将无痛 、 有痛 、 痛感、 轻 微疼 痛划 分为轻度疼痛 ; 疼痛较剧 烈分为 中度 疼痛 ; 剧烈疼 痛划 分为 重 度 疼 痛 j 。穿 刺 并 发 症 : 血 管 周 围淤 血 , 针头 阻塞 ( 穿 刺 无回血) , 静脉炎 , 液体渗漏( 输液过程 中出现 穿刺部位 局部 隆起 ) 。一次穿刺成功率 : 针头一次进入血管 , 穿刺部位无红
导致患儿 主动配合能力欠 佳 , 哭闹等因素加重了护士的工作
压力 , 造成 了穿刺失败 。因此无痛穿刺在儿科具有其极其 重 要 的临床价 值 , 值得推广。我科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 膏外敷
于静脉 , 能够减轻患儿 注射过程 中的疼痛感 , 减少 恐惧 及抵
触情绪 , 使患儿更好地 配合治疗 , 进一 步提高静 脉穿刺 的成
文章编码 : 1 0 0 1 —8 1 3 1 ( 2 0 1 4 ) 0 1 — 0 0 7 8 —0 2
[ 文献标识码] B
学 科 分类 代 码 : 3 2 0 7 1
世 界卫 生组 织 ( WH O, 1 9 7 9年 ) 和 国际 疼痛 研 究协 会
应明显减 轻。详见表 2 。
耐受 能力差 、 加之恐惧及 陌生环境 的不 良刺 激等多 种 因素 ,
肿, 无药液渗 出为成功 , 否 则为失败 ( 包 括因穿刺 不到位 、 退 针、 穿破血管等情况 ) 。
2 . 2 实验组使用复方 利多卡 因乳 膏 , 沿着 血管 走形方 向皮 肤涂抹上一层 0 . 5 mm厚复方 利多卡 因乳膏 , 由北京 紫光制 药 有 限 公 司生 产 , 国药 准字 H 2 0 0 6 3 4 6 6 , 用量 大约 1 . 5 g / 1 O c m ( 预防一侧没穿刺成功时 , 可更换另一侧 ) , 并用 3 M 医用 薄膜覆盖 , 等待 1 h后擦去 复方利 多卡 因乳膏 , 常 规安 尔碘 消毒皮肤 , 待 干后进行 静脉穿刺 ; 对照组 常规安 尔碘 消毒皮 肤, 直接静脉穿刺 , 方法同实验组 , 两组静脉穿刺所 用输 液工 具均为常规 2 4 G静脉 留置针 , 内径均统一为 5号。 2 . 3 评价指标
活水平 的提 高和保健 条件 日趋完善 , 人 们的 “ 无 痛” 观念 意 识逐渐增强 , 为体现人性 化服务 , 利用表 面麻醉药 物进行 无
痛穿刺研 究已成 为当前及 今后发展 的一个重要 趋势 。随着 责 任制 护理 服务 的开展 , 患者对 医务 人员 的要求越 来越高 ,
静 脉穿 刺必 须“ 一针见血” , 穿刺无疼 痛。尤其在 儿科 , 患儿
表 2 两 组 患 者 疼 痛 分 级 的 比较
( I A S P, 1 9 8 6年 ) 定义疼痛 为组 织损伤 或潜在组 织损 伤所 引 起 的不愉快感觉 和情 感体验 , 被称为 继体 温、 脉搏、 呼吸、 血 压之后 的第 五生命 体征。WH O和 I A S P联合 提 出免除疼 痛 是患者 的基本权 利… 。在临床静脉给药 、 抽血 、 肌 肉注射 、 胸
2 . 3 . 1 疼痛 : ①面 部表情评 分法 ( f a c e s p a i n s c a l e , F P S ) , 护
士在穿刺过程 中观察患儿的面部反应 , 根据表 情打分 。0分 无疼痛 ; 1 分有 一 点疼 痛 ; 2分 轻 微疼 痛 ; 3分 疼 痛较 明显 ; 4分疼 痛较 严重 ; 5分疼痛剧烈 。②长海痛尺 , 即将 疼痛用一 线段表示 , 该线段 分 为 1 O段 , 0为无痛 , 1—3为轻度 疼 痛 , 4— 6为 中度疼痛 , 7~ 9为重度疼痛 , 1 O为极度疼痛 。 2 . 3 . 2 一次穿刺成功率。 2 . 3 . 3 患儿肢体抵抗力。 2 . 3 . 4 穿 刺 前 后 患 儿 的脉 率 。
功 率。
1 一 般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分组方法 : 选取住 院行静脉输液的患儿 , 采用 随机双盲 法将其 分为试验组 、 对照组 , 两组 均为 1 0 0例 , 年龄为 3—1 0
岁的患儿。
1 . 2 操作方法 : 实验 组源自儿 在静脉走形方 向 的皮 肤外 涂抹 上 一层 0 . 5 mm厚 的复方利多卡 因乳膏 , 再用 3 M敷贴覆 盖 , 等待 6 0 m i n 后用棉 签擦 去复 方利 多卡 因乳膏 , 安 尔碘 常规 消毒皮肤后静脉 穿刺 , 针尖 与皮肤 角度 为 3 0 。一4 5 。 静 脉穿 刺, 见 回血后 , 立 即压低针柄将 针头平行送入血管 , 尽 量减少 进 人静脉的针头长度 , 输液滴数统一控制在 4 0滴 ; 对照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