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合集下载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甲状腺疾病病种繁多、复杂多变,有些表现无特异性。

对于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而言,对“内”往往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即甲状腺功能正常;对“外”往往不影响外观,即看不见摸不着,至于产生压迫等临床症状者更是少数,而且采用B超、CT、MRI及核素检查等也只能显示病变形态,临床诊断正确率较低。

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是临床常用的甲状腺结节的初始诊断方法,本文将向大家介绍细针穿刺抽吸活检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1、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诊断价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是在超声引导下,用22G细针(比平时打静滴的针尖还要细)插入甲状腺结节内,抽取部分病灶细胞,送至病理科在显微镜下辨别病灶的性质(良性?恶性?)。

近年随着穿刺技术的不断,在穿刺过程中会使用注射器负压锁定装置,其能够快速准确到达病灶,较传统使用徒手吸引活检针操作更经济、准确、周围组织损伤更小。

其次,与盲穿活检(没有影像学引导)相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活检的准确性、安全性更高,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目前在医院中已广泛开展应用。

通过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能够准确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而且对于恶性结节还可明确其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对手术方式指导以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2、什么样的甲状腺结节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当对甲状腺结节怀疑为恶性时,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得病理证据来确诊。

当前我国相关临床指南推荐直径≥5mm且怀疑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而在2015年,美国甲状腺协会制定的指南提出,当甲状腺肿瘤的最大直径>1.0cm时且中高度怀疑为恶性结节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具体内容如下:而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良恶性风险的具体内容,如下表:除了根据结节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综合考虑,若伴有吞咽时结节固定不移动,或声音嘶哑等恶性甲状腺癌临床表现,或者是甲状腺结节在短时间显著增大,或疑似有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都需考虑进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结节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并且大小也不一。

虽然大部分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是仍然有一些可能是恶性的,因此需要进行检查和评估。

目前,甲状腺细针穿刺(FNA)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辅助检查,它可以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并且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

这种方法是通过给予局部麻醉、使用非常细的针(通常直径为0.6~0.7毫米)、收集甲状腺细胞的细胞学检查来进行的。

在FNA 中,医生通过人工镜检查细胞学片,观察细胞形态学特征和核染色体状态等参数,来确定肿块的性质。

甲状腺FNA在临床上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并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超声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经过FNA检查后,甲状腺结节可以被诊断为四种类型:良性、可疑良性、可疑恶性和恶性。

其中,诊断为良性的结节可以暂不进行治疗,仅进行观察;可疑良性或可疑恶性的结节通常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手术切除或紧密随访;而恶性结节则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FNA尽管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但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假阴性指的是细胞学检查显示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或可疑良性,但最终结果却为恶性的情况。

一些原因包括结节取样过少、细胞变异不典型等。

假阳性则指的是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为恶性或可疑恶性,但实际上是良性的。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腺体良性增生引起的。

除了检查甲状腺结节的结果外,FNA还可以帮助诊断其他病理性质的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结核、淋巴瘤、甲状腺癌以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总的来说,在临床上,甲状腺FN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它为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尽管FNA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准确性和简便性使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FNA肯定会有更多的改进和发展,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分析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分析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液基细胞学技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采取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内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制片(TCT),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细胞学制片(CS),对比两组患者的细针穿刺病理诊断的良性符合率、恶性符合率和总准确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TCT制片其细针穿刺病理诊断的良性符合率(95.23%)、恶性符合率(100%)、准确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采取CS制片的细针穿刺病理诊断良性符合率(70.00%)、恶性符合率(25.00%)、准确率(64.00%),数值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采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可有效提升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液基细胞学技术传统细胞学制片容易受到红细胞白细胞的干扰,细胞重叠度较高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率。

现有研究表明液基细胞学制片可以有效清除红细胞、白细胞等胶质蛋白或血细胞成分对于涂片的干扰,能够清晰显示细胞的单层排列状态、三位立体结构和细胞核结构,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1]。

本次研究以我院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接诊的50例采用细针穿刺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内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6-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8±2.07)岁。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

方法:筛选2020年2月~2021年12月入本院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实施常规超声扫描及FNAB,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FNAB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

结果:术前超声扫描共发现70个结节,FNAB检查良性检出率89.39%、恶性检出率12.12%,与金标准符合率为96.72%、77.78%。

结论:选择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可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且作为微创诊断技术对机体损伤较轻,但为确保检查结果准确率需合理掌握穿刺指征、技巧,以便为临床医师诊断及鉴别提供丰富参考。

关键词:超声;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结节性质;病理检查结果甲状腺作为机体重要内分泌腺体,是人类维持自身机能稳定的关键,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但目前尚未明确其具体致病原因。

调查显示甲状腺疾病恶性病变率在5%左右,加之近年受生活、饮食、生活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趋于年轻化,因此临床需及早采取科学方案进行诊断、治疗,在预防疾病癌变的同时,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

目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多采用细针或粗针穿刺法,以便明确结节性质,而诊断中超声影像学的应用可提高疾病检出率,为明确二者联合在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中价值,本文遴选甲状腺结节患者50例(2020年2月~2021年12月)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自2020年2月~2021年12月入本院进行治疗,其中男/女=26/24,年龄25~70岁(均值45.24±10.34岁)。

纳入标准:①结节直径>0.5mm者[2];②超声扫描发现恶性征象者[3];③年龄在18-80岁者;④核素显像为冷结节者;⑤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⑥临床资料完整者;⑦认知、听力正常者。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引言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成年人中约有30%~70%的人在甲状腺超声检查中可见到甲状腺结节。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并不会引起症状,只有少数结节是恶性的。

为了明确结节的性质,临床上常常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已成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讨论。

1.甲状腺结节的细针穿刺活检适应症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适应症包括:①仅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良恶性肿块的性质;②甲状腺结节直径≥1cm;③甲状腺结节伴随有局部压痛、淋巴结肿大等恶性征象;④曾行手术切除甲状腺,而组织病理学证实为甲状腺癌或原发性甲状腺癌的手术后患者;⑤结节有快速增大的现象。

通过细针穿刺可以获取组织细胞学和病理学信息,明确结节的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2.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操作技术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操作经验。

在进行细针穿刺前,要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充分的超声检查,确定穿刺部位和角度。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应采用无菌操作,将细针插入甲状腺结节组织内,提取足够的组织细胞学样本,并保证样本的完整性。

术中应避免大血管和咽管的损伤,同时要防止穿刺时采取过大的力度,以免造成出血和损伤。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操作简便、安全、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对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准确率可高达90%以上,对于明确结节性质、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1.操作者的培训和技术标准化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医院应当对参与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医生进行规范化的培训,确保医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术中处理能力。

医院还应建立技术标准化的操作规范,确保每位医生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时都能够按照相同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2-19T02:10:14.728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6期作者:鞠学萍[导读] 同时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组检出准确率、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可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同时对结节良恶性有效鉴别,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鞠学萍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摘要:目的:评估液基细胞学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遴选时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内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根据细胞学制片方法不同分2组,传统细胞学制片法40例(记对照组),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40例(记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

结果:对照组检出率为75.00%(30/40),研究组检出率为95.00%(38/40);同时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组检出准确率、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技术,可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同时对结节良恶性有效鉴别,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液基细胞学技术;诊断价值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from October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ytological methods, including 40 cases of traditional cytology (recor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40 cases of liquid-based cytology (record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 diagnostic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75.00% (30 / 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5.00% (38 / 40) in the study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s the gold standard, the detection accuracy 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diagnosi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iquid-based cytology in fine needle aspiratio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thyroid nodul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sease diagnosis,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and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later treatment. Keywords: thyroid nodules; Fine needle punctur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Liquid based cytology; diagnostic value 甲状腺结节属于常见头颈部肿瘤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一种,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应用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中约有95%的结节是良性的。

然而,小部分甲状腺结节可能会恶性转化,并导致甲状腺癌。

因此,对于患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细针穿刺(thyroid fine-needle aspiration,FNA)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细针穿刺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是一种简单、安全、费用低廉的无创诊断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根据细针穿刺所采集到的细胞学特征,甲状腺结节可分为良性、非特异性或非诊断性、可疑或有限可分化和恶性结节。

FNA的成功率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穿刺技术、细胞标本的质量和处理方法。

一些研究表明,在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FNA时,其准确率可高达90%以上。

因此,有经验的医师和合适的技术条件对于FNA的成功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FNA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可以根据细胞学特征和细胞学诊断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建议。

例如,FNA对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识别,有利于判断是否有恶性的可能性,进而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更具体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和辅导,以保证治疗效果。

对于甲状腺结节FNA结果非特异性或有限可分化和可疑结节,临床医生应该考虑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继续进行FNA后,在病理学特征确认之前,可以定期监测结节的大小和进展情况。

对于有限可分化的结节,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或放疗等治疗手段。

对于可疑的结节,可以进行标记检查如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和甲状腺核素显像等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鉴别。

然而,FNA不是一个完全可靠的诊断方法。

一些恶性甲状腺结节的FNA结果也可能是阴性。

因此,医生需要考虑尽可能多的临床和放射学特征,以制定更好的治疗计划。

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改进FNA技术,以提高其成功率和准确性。

例如,采用超声引导和细胞学特征证明的液体细针穿刺技术等,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囊性或实质性肿块,临床上较为常见。

目前,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成为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

随着技术的普及和临床应用的增加,如何保证活检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和阳性率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研究旨在对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探讨,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可靠和科学的诊断手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20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质量控制策略,为提高该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一、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二、总结目前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三、探讨质量控制在该技术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四、通过方法和结果的介绍,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和结果参考,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3 意义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完善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穿刺成功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针对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质量控制问题,通过制定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可以保证医疗机构的诊断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FNA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60例患者中,2例无法诊断,40例良性病变,11例可疑似恶性病变,7例为恶性,总体诊断准确率达96.67%(58/60)。

良性病变中,乔本甲状腺炎占80.0%(32/40),其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良性病变(P<0.01)。

7例经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诊断为恶性者,均被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癌,细针穿刺活检对于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100.00%。

结论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具有损伤小、诊断率高等优势,值得在甲状腺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术前诊断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术前诊断;应用价值
术前筛查、诊断对于不同病型的甲状腺疾病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FNA检查操作方便、诊断准确,其在甲状腺疾病的术前良恶性和病型鉴别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空间[1]。

为了分析FNA对甲状腺疾病的术前诊断、筛查价值,本文特选择本院临床确诊的甲状腺病变患者60例作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FN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临床确诊的甲状腺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所选患者应接受术前FNA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且其临床症状、相关检查结果均符合各类良恶性甲状腺疾病的判断标准而被临床确诊;②排除取样失败、穿刺活检禁忌证病例。

本组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43.2±8.6)岁,触诊穿刺20例、超声穿刺40例。

1. 2 甲状腺细针穿刺穿刺前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甲状腺处,在超声或触诊引导下对取样部位行穿刺、抽取样本,穿刺过程应尽量小心。

为了保证样本的活性应在抽取后及时进行涂片,涂片时在玻片右侧滴加适量穿刺液,并保持30°角轻缓退片完成涂片过程(至少作2片涂片),对样本进行固定、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样本的细胞学、组织学特征。

1. 3 病理诊断标准
1. 3. 1 FNA诊断标准对穿刺活检样本进行细胞学观察,并依据巴氏细胞学分类法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类,良性:非肿瘤形态细胞;恶性:肿瘤细胞,超声、常规检查结果揭示具有典型恶性病变特征;疑似恶性:具有肿瘤细胞形态但缺乏触诊、超声结果支持;无法诊断:样本细胞学特征并不符合上述三种病型特征。

1. 3. 2 临床确诊标准在术中切除患者的甲状腺病灶、疑似病灶组织,经冷冻、涂片等处理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并由医师仔细分析患者症状、初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组织学、细胞学)结合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对病型、良恶性作出诊断,良性病变包括乔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等病型;恶性病变则包括甲状腺癌、甲状腺淋巴瘤、转移瘤等。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细胞病理诊断情况术前经FNA检查,在60例受检者中,甲状腺良性病变40例、疑似恶性病变11例、恶性病变7例、无法诊断2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中,确诊甲状腺良性病变42例、恶性病变18例,以术后病理确诊结果作参照标准,术前FNA检查的总体诊断准确率达96.67%(58/60)。

2. 2 良性病变构成比在60例受检者的术前FNA检查结果中共有良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40例,其中乔本甲状腺炎占80.0%(32/40)、亚急性甲状腺炎占12.5%(5/40)、甲状腺囊肿占7.5%(3/40),其中乔本甲状腺炎患者比率显著高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56,P=0.000<0.05),且高于甲状腺囊肿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18,P=0.000<0.05)。

2. 3 恶性病变构成比在FNA检查结果中,恶性、疑似恶性病变分别有7例、11例。

在临床确诊结果中,FNA诊断为恶性病变的7例患者均证实为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4例、髓样癌2例、滤泡癌1例;而在11例疑似恶性病变中,有甲状腺癌6例(乳头状癌4例、髓样癌2例)、转移瘤3例、淋巴瘤2例。

细针穿刺活检对于甲状腺恶性病的诊断准确率达100.00%。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可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良性病变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疾病(如甲状腺炎、甲亢)以及甲状腺良性肿块(腺肿、囊肿)等,而恶性病变则包括甲状腺癌、转移瘤、淋巴瘤等,由于甲状腺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复杂、部分疾病的症状特征特异性差,因此在临床中误诊、漏诊的情况常常发生,这既耽误了治疗时机,同时也增加了非必要手术性病理检查的负担,如何选择方便、准确、安全的术前筛查、诊断方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2]。

触诊、超声影像检查作为传统的甲状腺疾病检查手段,虽然能够为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但其对于良恶性鉴别、病理特征鉴别的准确性达不到临床诊断的要求,而术后病理诊断虽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靠性,但病理检查的进行往往需要借助手术取样,而对于一些良性甲状腺病变则显得不够必
要[3]。

FNA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经济、微创的术前检查方法,而由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细胞学特征有显著差异,FNA的诊断准确性也值得肯定[4]。

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以临床确诊结果作参照标准,FNA对于各类甲状腺疾病的总体诊断准确率高达96.67%,同时期对于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是高达100.00%。

综上所述,FNA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通过对病灶局部进行快速的穿刺取样、病理检查并结合影像检查、触诊检查结果实现术前的病型鉴别、良恶性鉴别,值得在甲状腺疾病的术前筛查、病型鉴别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彦宝.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5):71-72.
[2] 杨槐,刘禄. 60例非甲状腺颈部肿块细针穿刺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2):914-916.
[3] 陈波,周黎光,曾庆东.细针穿刺技术对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影响.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4):246-247.
[4] 李小民.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