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法学中的刑法与犯罪学研究

法学中的刑法与犯罪学研究引言在法学领域中,刑法与犯罪学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刑法是研究犯罪行为的法律规范与制度安排,而犯罪学则是对犯罪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
本文将从刑法与犯罪学的关系、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这两个学科的研究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刑法与犯罪学的关系刑法与犯罪学作为法学的两个重要分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刑法是对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制度化的学科,而犯罪学则是对犯罪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学科。
刑法为犯罪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框架,而犯罪学则为刑法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和理论支持。
两者的研究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了法学的发展。
二、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对犯罪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和数据分析,以获取客观的事实依据。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犯罪的原因、动机、模式等方面的信息。
理论研究则是通过对犯罪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和分析,以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犯罪的本质、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三、刑法的研究内容刑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责任、刑罚和刑事制度等方面。
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限制等方面。
刑罚是对犯罪行为人进行惩罚和教育的手段,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刑事制度是指刑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程序和刑罚执行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四、犯罪学的研究内容犯罪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犯罪的原因、动机、模式和预防等方面。
犯罪的原因是指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
犯罪的动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动力和目的,包括经济利益、报复心理、心理满足等方面的动机。
犯罪的模式是指犯罪行为的方式和手段,包括盗窃、抢劫、诈骗等方面的模式。
犯罪的预防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危害。
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

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
犯罪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犯罪现象时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我
国的犯罪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理论分析法
理论分析法是犯罪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理论
分析,对犯罪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从而找出犯罪行为的内在规
律和原因。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对某一特定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探究犯罪形
成的原因和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犯罪现
象的本质,为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大量的犯罪数据进行分析,从
中发现犯罪现象的规律和趋势。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为制定犯罪预防和
治理的政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四、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一种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具体的
犯罪现象进行实际观察和分析,从中找到犯罪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
犯罪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我国的犯罪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法、案例分
析法、统计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
这些方法各具特点,可以相互补充,共同推动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和发展。
犯罪学实战指南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方法

犯罪学实战指南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方法犯罪学实战指南:研究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方法导言犯罪一直是社会中的严重问题,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犯罪学作为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研究领域,为我们理解犯罪问题、提供有效的犯罪预防和犯罪侦查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指南旨在介绍犯罪学的实战指南,帮助读者了解犯罪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巧。
第一章犯罪学概述1.1 什么是犯罪学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的学科,主要关注犯罪行为的起因、过程与结果,并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犯罪活动的规律、特征和趋势。
1.2 犯罪学的重要性犯罪学的研究对于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犯罪学的方法,可以帮助预测和预防犯罪的发生,促进犯罪侦查的效率,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章犯罪行为的研究方法2.1 犯罪行为的分类犯罪学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找出其特征和动机,提高犯罪预防和调查的效果。
2.2 犯罪行为的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和分析犯罪行为的数据,可以揭示犯罪现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为犯罪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犯罪统计、犯罪档案和调查问卷等途径进行。
第三章犯罪心理的研究方法3.1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内心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学科,通过研究犯罪心理协助警方侦破案件、进行罪犯心理评估及刑事案件的法庭辩护等。
3.2 犯罪心理的识别技巧犯罪学家通常通过心理学测试和面谈等方式来识别罪犯的心理特征、心理动机和心理状态。
这些识别技巧对于案件侦破和犯罪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犯罪学的实际应用4.1 犯罪学在刑侦工作中的应用犯罪学为刑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如通过分析案件的犯罪手段、犯罪动机和犯罪现场,协助警方追踪犯罪嫌疑人、判断作案手法并提供有效的侦查线索。
4.2 犯罪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犯罪学为犯罪预防提供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如通过犯罪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估,可以对犯罪高发区域和人群进行精确预测,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学是犯罪与不法行为的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来分析犯罪的原因、特征以及预防控制的方法。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犯罪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大量的犯罪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发现犯罪的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犯罪学者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犯罪率、犯罪类型及其变化情况,为制定犯罪预防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实地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方法通过犯罪现场的观察和实地访谈等方式,直接获取犯罪行为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对犯罪环境、犯罪人群特征、犯罪动机等进行深入了解。
实地调查方法可以使犯罪学者接触到真实的犯罪现象,探索犯罪发生及其背后的原因。
3.心理学方法:心理学方法在犯罪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的研究,可以揭示犯罪的发生原因和犯罪者的行为动机。
心理学方法可以借助心理测试、访谈和观察等手段,对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4.社会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关注犯罪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通过对社会条件、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揭示犯罪与社会因素的密切联系。
社会学方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分析犯罪与社会背景、教育、就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5.比较犯罪学方法:比较犯罪学方法通过横向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犯罪现象,探索犯罪发生的差异和共同点。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社会背景、法律制度、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来寻找犯罪与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联。
6.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在犯罪学中虽然难以进行但依然被采用。
这种方法通过构建实验场景和不同条件的对比,观察犯罪行为的变化。
实验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确认特定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并对预防控制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
总结起来,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实地调查方法、心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比较犯罪学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等。
这些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综合运用,可以较全面地分析犯罪现象,揭示犯罪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并为犯罪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犯罪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犯罪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犯罪学是犯罪学科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犯罪行为的原因、模式、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犯罪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涉及广泛,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方向和内容:
1.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个性和心理过程,探讨犯罪行为的心理动机以及人们为什么会选择犯罪。
这个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
2. 犯罪社会学:犯罪社会学关注犯罪行为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通过考察社会结构、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等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以便深入了解社会背景对犯罪的影响。
3. 犯罪预防和控制:这个研究方向主要关注如何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
犯罪学家通过研究犯罪率的变化、刑罚政策的效果以及犯罪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提出控制犯罪的策略和建议。
4. 犯罪统计学:犯罪统计学是犯罪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统计和分析犯罪数据来了解犯罪行为的模式和趋势。
犯罪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地点等,旨在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和政策建议。
5. 犯罪学理论:犯罪学理论是犯罪学的基础,试图解释犯罪行为和犯罪者的动
机。
犯罪学家通过建立和发展各种犯罪学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以揭示犯罪行为的原因和模式。
总体而言,犯罪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是多样化的,从心理学、社会学到统计学和理论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犯罪行为,提出有效的犯罪预防和控制策略,为社会安全和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名词解释犯罪学的犯罪概念

名词解释犯罪学的犯罪概念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的一门学科,主要观察和解释犯罪行为的原因、模式和影响因素。
通过犯罪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的本质,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指导和策略。
一、犯罪与犯罪学的定义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社会普遍视之为不正当和不道德的行为。
而犯罪学则是研究犯罪现象的科学领域,它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系统地分析犯罪行为的成因、类型和后果,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犯罪的方法。
二、犯罪学的研究领域犯罪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动机和决策过程,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为预防和识别犯罪行为提供依据。
2. 犯罪社会学:研究犯罪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犯罪行为受到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犯罪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犯罪行为的社会背景,从而找到更有效的犯罪预防策略。
3. 犯罪统计学:通过收集和分析犯罪数据,研究犯罪行为的时空分布规律、犯罪类型和变化趋势等,为公安管理和社会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4. 犯罪预防学:研究预防犯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社会预防、家庭预防和个体防范等。
通过探索犯罪行为的成因和机制,犯罪预防学可以帮助我们制定预防犯罪的政策和措施,减少犯罪的发生。
三、犯罪行为的原因犯罪行为的成因复杂多样,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对其解释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犯罪行为成因:1. 个体因素:个体的聪明才智、教育背景和人格特征等影响了其对法律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程度。
如,缺乏道德观念和自制力的人更易于产生犯罪行为。
2.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和贫富差距等因素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经济贫困和社会不公平会增加犯罪的发生率。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吸食毒品、赌博或对暴力行为的包容会增加犯罪行为的风险。
4. 周围环境: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也是影响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

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以青少年犯罪 研究为切入点的我国犯罪学研究逐渐得到了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犯罪学课程,学者们纷纷著书立 说,学术专著如雨后春笋,一时间我国的犯罪学研究呈现出势如破竹之态。1982年我国成立了青少 年犯罪研究协会,后更名为犯罪学研究协会,这标志着我国才独立的开展犯罪学研究。20年来,经 过学者们的不懈努力,犯罪学逐渐成为了一门显学,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出现了犯罪的高潮, 学者们纷纷下海涉足犯罪学,企图在犯罪学的领域能够淘一桶金,造成了犯罪学的研究方兴未艾, 蔚然壮观,犯罪学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著名的犯罪学家康树华教授、储怀值教授、王牧教授、周 密教授和周路教授以及新生代的吴宗宪研究员和皮艺军教授、郭建安教授等,他们纷纷扛起犯罪学 的研究大旗,身先士卒,有<犯罪学》、<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学》、《犯罪学纲要》、《西方犯 罪学史》等大量成果涌现;并有犯罪社会学派、犯罪学派、犯罪人类学等学术派别林立,学派分立, 促进了犯罪学的发展。同时有“本能异化”学说、“犯罪市场学说”、“犯罪场学说”、“犯罪标签学说” 等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于犯罪学的繁荣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犯罪学的发展 对于丰富刑法的内容所产生的影响。而对犯罪学经过长期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法学家仅仅付之一笑 的时代已经过去,犯罪学的成果已是有目共睹,人们再也不可能拒绝承认其对法律的影响。”o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 • • • •
三、资料分析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定量分析方法 (三)定性分析方法 (四)资料解释方法
• 四、成果表述方法 • 犯罪学研究论著的内容和结构一般应当包括下列 方面: • (一)标题与作者情况 • (二)摘要 • (四)导言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七)结论 • (八)参考文献与附录
• 四、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犯罪学研究中, 要综合应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开展研 究活动的方法论原则。 • 定性研究方法通常是指对观察资料进行归纳、分 类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 定量研究方法通常是指着重探讨研究对象的数量 特征的研究方法。 • 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陷, 在犯罪学研究中要贯彻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 合的原则。
第二节 犯罪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一、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原则 •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原则,就是指在犯罪学研究中要以 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观点为指导的方法论 原则。应特别注意: • (一)普遍联系观 • (二)客观规律观 • (三)动态发展观 • (四)矛盾统一观 • (五)质量互变观 • (六)存在决定意识观 • (七)社会基本矛盾观
• 根据生物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犯 罪学研究中要注意下列方面: • 1、明确任何犯罪人都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他们的犯罪行为是在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 • 2、总的来看,社会属性对于犯罪行为的影 响要大于生物属性对于犯罪行为的影响。 • 3、在具体的犯罪行为中,生物属性和社会 属性所起的作• 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吸收性,是指犯罪学中 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从相关学科中吸收而来 的特性。
• (三)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性 • 犯罪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性,是指犯罪学研 究方法不断发展的特性。 • 从犯罪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来看,在犯罪学 研究方法的发展轨迹,可以区分出3类研究 方法类型: • 1.思辨方法 • 2.实证方法 • 3.批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