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观察性研究的设计与统计分析
医学统计学:临床试验设计1

非劣效性试验:临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不比另外一种药物
的疗效差,是指两种药物的疗效差πT -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
范围 - Δ < πT -πC ;
单侧检验
单侧检验
优效性和非劣效性试验仅用一个界值,而等效性试验要用到
劣侧和优侧两个界值。
33
2019-06-19
34
2019-06-19
优效性试验
等效性试验(equivalence trial)
非劣效性试验(non-inferiority trial )
2019-06-19
2019-06-19
29
传统的假设检验——差异性检验
大部分无效假设是两组或多组的总体参数相等,备择假设为
两组或多组的总体参数不等,称之为差异性检验(testing f
达到临界值(Δ);
等效性试验:临床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与另外一种药物的
疗效是等效的,并不是两种药物疗效相等,而是指两种药物
的疗效差πT -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范围 - Δ < πT -πC <
or difference)。其推断统计仅限于两组或多组的差异有无
统计学意义。
30
临床试验中,还有
优效性试验(superiority trial)
等效性试验(equivalence trial)
非劣效性试验(non-inferiority trial )
若P>α,意味着统计上“不能拒绝无效假设”,并非说明无效
临床试验必须得到所在医疗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如果是
新药或新的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还需要得到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的批准,同时还要得到每一位受试者或其亲属、监护人
2019下国开《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完结版}

《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本科)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心理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
2019-什么是调查研究-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什么是调查研究篇一:什么是市场调研什么是市场调研一、什么是“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一种“意识” 、“态度”、“方法”。
它能够提高企业对营销因素的可控能力、对市场机会的分辨能力、对市场趋势的预见能力以及对市场风险的防范能力。
我们常说的市场调研,或称之为市场调查与研究,分为民意调查和商业调查两大类。
民意调查是对民众意见和意愿的调查,帮助决策者了解民众的思想情绪,掌握社会的脉搏,使社会循着良性发展的轨道运行。
商业调查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商业信息数据而专门进行的市场调研活动,为了提高计划或者决策的质量而进行的系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二、为什么要做市场调研现今社会,市场创新层出不穷,消费者喜新厌旧,竞争态势日趋加剧,社会观念不断变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外部环境发生并时刻发生这些改变时,企业的主要任务不再单单是关注自身产品质量和竞争对手,而应将“洞察消费者需求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列为重中之重。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并在此基础上细分市场。
运用规范的调查技术和方法,可以发现深层次的消费心理,并得到量化的研究结果。
无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习惯越来越复杂,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日益成为一个艰难的问题,只有调查方能解决问题。
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新项目上马,自然要有《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但目前,很多企业的论证报告只是在走形式。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可以客观、正确地认识对手,认识自己。
企业应当像关注自己孩子的身高一样时刻关注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占有率和竞争对手的情况。
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能够在动态中预测未来。
这正如宝洁公司总裁JohnPepper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学会洞悉变化,掌握中国当前不断发展的趋势,将我们建立的系统准确地应用到研究这些变化中,从而使我们最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变化。
P 值的恰当应用暨解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统计学指南(2019)

投稿时附上 SAP
• 若观察性研究有预先规定的描述欲检验假说的 SAP,那么 投稿时 必须 附上签署并注明日期的版本。
• 本刊 鼓励作者们将观察性研究的 SAP 存放在为此目的而 设计的某个在线资源库。
29
多重检验 (multiple hypothesis tests)
• 观察性研究必须使用事先规定的可接受的方法,在多重检 验时控制总的第一类错误概率 (family-wise error rate, FWER) 或错误发现率 (false discovery rate, FDR) 。
31
新指南的结语
• 这个新指南可能对其使用和解释提出挑战,对习惯于把 P 值和置信区间当作“一刀切”标记的作者和读者们,尤其 如此。
• 如今投向本刊的文章所报告的结果可能来自十年前计划的 试验。我们愿意和作者们共同努力,按照新指南适当报告 结果。
32
小结
1. 假设检验的统计思维 类似于司法中的“无罪推断”和“疑罪从无”,面对犯罪嫌
• 必须报告校正多重比较后的 P 值,并在手稿中标明 • 序贯检验的方法,所有 P 值都要报告,直到最后一个具有
统计学意义的比较;第一个出现无统计学意义的比较,以 及此后所有比较的 P 值都不要报告。
21
两组或多组比较(探索性分析)
• 事先规定的探索性分析,必须使用 SAP 中所述的控制错 误发现率 (false discovery rate) 的方法。
16
统计意义检验
• 统计意义检验(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ests)必须伴有效应参 数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 置信区间必须和相应检验的有意义水准 α (significance levels) 所作校正相匹配。
2019中考生物押题训练:生物和生物圈 带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押题训练一、选择题1.“谷雨,谷得雨而生也。
”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特征是( )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阳光、空气和水都是其组成成分B.包含食物链:阳光→稻→虫→蛙C.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D.农田中的腐生微生物属于分解者4.(2018·潍坊)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A.乙表示生产者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5.如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6.下列哪项措施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减少食肉动物和寄生生物数量B.增加物种的数量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D.增加分解者的数量7.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A.蘑菇与梧桐B.黄杨与玉兰C.草与蚱蜢D.玫瑰与蜜蜂8.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就使得( ) A.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相对稳定B.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一成不变C.有些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会不受限制地改变D.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无规律9.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能够生长和发育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10.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11.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流行病学数据的描述与统计分析

流行病学数据的描述与统计分析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一定群体或人群中发生、传播、演变规律的科学。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数据的描述与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数据的描述与统计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一、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描述1. 发病率(Incidence Rat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新发生的病例数,通常用每十万人中发生的病例数来表示。
例如,某市2019年新发生肺癌病例数为1000例,该市人口为200万人,则该市肺癌的年发病率为1000 / 200000 × 100000 = 500例/十万人。
2. 密度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特定人群中因任何原因死亡的人数,通常用每十万人的死亡人数来表示。
例如,某地区2019年总共有10000人死亡,该地区人口为500万人,则该地区的年密度死亡率为10000 / 5000000 × 100000 = 200例/十万人。
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数据的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和总结的方法。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例如,在研究某疾病的年龄分布时,可以计算平均年龄、中位年龄和年龄的标准差,从而对该疾病的患者年龄特点进行描述。
2. 探索性数据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是通过绘制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方法来发现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例如,使用柱状图可以直观地显示不同年龄组患病人数的分布情况,使用散点图可以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3. 排序分析排序分析是将数据按特定的指标排序,通过比较排名的差异来寻找相关因素。
例如,研究某疾病的风险因素时,可以将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因素进行排序,再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病发率差异。
4. 统计检验统计检验是用来验证假设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例如,当研究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时,可以使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水平。
XXX《教育研究方法(专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XXX《教育研究方法(专科)》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 )。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2.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研究成绩)的有效程度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C.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D.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3.下列哪一项不是研究设计指标所遵循的原则?(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B.完整性原则C.简明、可行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
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以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称。
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牢靠性就要降低C.事前测定和过后测定比较设计是遵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举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
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以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按期间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举行系统、全面的叙说和批评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请在正确题目的后面打“√”错误的题目后面打“×”)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社会考察活动考察社区卫生状况》主题活动方案设计附调查表评价表

第一单元社会考察活动考察社区卫生状况活动目标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2、体验到参与时实践活动的乐趣;3、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社区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5、从兴趣出发,主动探究,关注身边的世界,培养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知识目标:1、通过实地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卫生习惯现状;2、初步学习设计调查表、学习调查采访的方法;3、了解并学写倡议书;4、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统计,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运用多种形式反映调查结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进行交际的能力;5、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改善社区环境做一点事。
活动方式: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实地观察;调查问卷。
方法学习:多途径收集资料,通过观察与问卷调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料,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学科整合:与语文、美术、数学学科整合。
课时建议:10课时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社会考察活动考察社区卫生状况》主题活动方案设计附调查表评价表2019-2020年小学生综合实践《社会考察活动考察社区卫生状况》主题活动方案设计附调查表评价表1、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所居住的社区的名称、地理位置以及所覆盖的区域。
2、并能通过讨论产生活动小主题。
3、各组制定出相应活动策划书,并讨论完善。
活动重点、难点:1、能根据课前调查,整理出有意义的活动小主题,并能进行较好的归纳总结。
2、学会制作设计活动策划书,活动时间:2——3课时活动过程1、引出主题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现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不断地宣传着文明礼仪,我们所在的社区也不例外,大幅的标语和板报提倡人们养成文明卫生的好习惯。
但是,你有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所住的社区,发现社区里乱扔的垃圾比以往多了还是少了?社区内的环境卫生状况有没有得到改善?居民们的文明卫生习惯是否良好?那么我们就针对社区居民的卫生习惯开展一次考察研究活动吧!2、产生子课题围绕主题,通过学生讨论,归纳产生一系列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