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精讲系列 《诗经》棫朴

合集下载

来源于《诗经》的人名集锦

来源于《诗经》的人名集锦
《诗经》中有许多优美动听的文字,你知道哪些人名是从《诗经》来的吗?下面是
网小编带来的来源于《诗经》的人名集锦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来源于《诗经》的人名集锦推荐
王引之(清朴学大家)
出处:《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就是说希望后代能继承好门风。结果王引之果然接过父亲的大旗,成就了“高邮二王”的学术地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出处:《召南·甘棠》“蔽芾甘棠。”
邵洵美(现代诗人)
出处:《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蔡邕字伯喈(后汉大文人)
出处:《大雅·卷阿》“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后句是说凤凰叫声。这名字多好!
孔稚珪字德璋(南朝文人)
出处:《大雅•卷阿》“令闻令望,如圭如璋。”君子以玉比德。相似的还有词学家唐圭璋。
郭敬明(作家)
出处:《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任弼时(革命家)
出处:《周颂·敬之》“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佛”就是“弼”)。
张闻天(革命家)
出处:《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胡乔木(中共理论家)(据《中》文)
出处:《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唐圭璋(词学家)
相同的有南朝文人孔稚珪(最有名《北山移文》)字德璋。
方壮猷(历史学家)
出处:《小雅•采芑》:“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是说将帅方叔虽年高,依然能深谋远虑。姓方的叫这名儿,不可谓不巧。
朱其华(新闻学家)(据《从》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处:《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看了来源于《诗经》的人名集锦的人也喜欢:
1.诗经励志名句取名
2.广东省汕头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1[先秦]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诗经《棫朴》原文及赏析

诗经《棫朴》原文及赏析

诗经《棫朴》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诗经《棫朴》原文及赏析【导语】:芃芃棫朴①,棫朴茂盛丛生多, 薪之槱之。

精读精讲系列 《诗经》思齐

精读精讲系列 《诗经》思齐

思齐【原文】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

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注释】(1)思齐〔zhāi〕:思,语气助词,无实义。

齐,通“斋”,庄重恭敬。

(2)媚:美好,一说爱。

(3)京室:王室。

(4)嗣徽音:嗣,继承,接续。

徽音,德音,美誉。

(5)百斯男:生下很多男孩。

百,虚词,泛言其多。

(6)惠于宗公:惠,顺服,一说孝敬。

宗公,先公,祖先。

(7)罔时:罔,无。

时,通“是”。

(8)恫〔tōng〕:悲痛,伤心。

(9)刑于寡妻:刑,通“型”,法式,典范。

寡妻,嫡妻。

(10)雍雍在宫:雍雍,和洽貌。

宫,家宅。

(10)显:光明洞达。

(11)射〔yì〕:古同“斁”,厌倦。

(12)肆戎疾不殄:肆,所以。

戎疾,大害,大难,一说西戎之患。

不,语气助词,无实义。

殄,止,绝。

(13)烈假不瑕:烈假,指害人的疫病。

瑕,停止,终尽。

一说通“遐”,远。

(14)式:效法。

一说通“试”,使用。

一说适合。

(15)造:造就,成就。

(16)斁〔yì〕:厌倦。

(17)髦:俊杰,优秀。

【译文】大任端庄又谨慎,她是文王老母亲。

周姜为人最可爱,大王妻子住京城。

大姒继承好名声,百个儿子先后生。

文王孝顺敬先公,神灵满意无怨恨,神灵放心无伤痛。

他用礼法待妻子,一视同仁对弟兄,推行全国都遵从。

和和气气在宫廷,宗庙祭礼更恭敬。

临朝理事最清明,不知厌倦保百姓。

大的祸乱已肃清,害人瘟疫不发生。

好的意见都采纳,逆耳忠言也能听。

如今成人品德好,小孩也都能深造。

文王教育不知倦,英才辈出个个高。

【解读】《思齐》全诗二十四句,毛传将其分为五章,前两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

郑玄作笺,将其改为四章,每章均为六句。

相比较而言,毛传的划分更为合理,故后代大多从之。

之文课堂《诗经·大雅·棫朴》—文王能任贤为官

之文课堂《诗经·大雅·棫朴》—文王能任贤为官

之文课堂《诗经·大雅·棫朴》—文王能任贤为官9分钟接近《五经》博士声明: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系作者在跟小文一起赏文物平台发布的信息,授权本公众号推荐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旨在学习和交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透过《诗经》看懂文物之文致力于以非遗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以传统艺术课程培育孩子的美学鉴赏能力,以国学课程树立孩子的价值观,以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不学《诗》,无以言。

”是孔子对自己的儿子鲤说的话,告诫曰:君子不学《诗》,就好像见人不加修饰,便是不尊敬对方,学《诗》可以让言语委婉而有力,修饰好自己的容貌、颜色、言语可以远离暴虐和侮慢,让你远而有光,近而愈明。

让我们一起学习《诗经》吧!《诗经·大雅·棫朴》来自跟小文一起赏文物00:0001:01《棫朴》,文王能官人也。

【青绉绸忠纱帽】首章,芃芃然枝叶茂盛者,是彼棫(白桵)木之朴(皮)属而丛生也。

《诗经植物图鉴》朴:朴樕,槲树,橡木的一种。

夏敬观 1935年作棫朴图镜心我农人得析而薪之,又载而积之於家,使农人得以济用。

谢稚柳 1947年作槲树啼猿立轴农人知选择有用之木材做柴火,何况是国家呢?进一步来比喻德行俊秀者,乃彼贤人之丛集而众多也。

我国家得徵而取之,又引而置之於朝,使国得以蕃兴。

易元吉(款)宋槲叶双猿图立轴既得贤人,置之於位,故济济然多容仪之君王,其举行政,此贤臣皆左右辅助而疾趋之。

言贤人在官,各司其职,是其能官人也。

钱松喦槲树下镜心芃芃然枝叶茂盛之棫,相朴属而丛生也,故使人豫斫而薪之。

贤人有天爵,故可以供祭祀。

【韩滉五牛图卷】《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时祭祀山川神灵用的牛,必须是没有杂毛的,犄角端正的。

犁牛就是那种有杂毛的,长相不美的,只能犁地的牛。

但即使是这样的牛,只要它的儿子“骍且角”,长着一身红通通的毛,端正的犄角。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

《诗经》中的植物分类(原创)前几天, 我就师友的提问, 回答了“《诗经》中的植物、动物有多少”的问题。

回答是笼统的、粗线条的, 只是按照它们在《诗经》中出现的前后顺序, 进行了归纳性回答, 没有进一步进行详细的分类。

现在, 我把植物和动物分成两个部分, 写成了两篇文章。

文章把它们做了进一步的分类, 举出这些植物(动物)在《诗经》中出现时的具体例句, 具体注明它们的出处。

同时, 对它们的词义进行简要的注释, 并把一些生僻字予以注音。

根据这些植物在《诗经》出现的实际情况, 把它们分为花草类(35种)、水草类(9种)、灌木类(13种)、乔木类(40种)、野菜类(6种)、蔬菜类(6种)、中药类(6种)、庄稼类(19种)等八种, 共134种。

当然, 这个统计一定会有遗漏或重复的地方, 请师友们补充、纠正。

一、花草类1.葛之覃(tán)兮, 施于中谷, 维叶萋萋。

葛: 一种多年生蔓草。

——————《国风·周南·葛覃》2.采采卷耳, 不盈顷筐。

卷耳: 一种菊科植物。

——————《国风·周南·卷耳》3.翘翘错薪, 言刈其蒌。

蒌: 蒌蒿。

——————《国风·周南·汉广》4.于以采蘩, 于沼于沚。

蘩:白蒿, 一种菊科植物。

——————《国风·召南·采蘩》5.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

白茅: 一种草。

——————《国风·召南·野有死麕》6.彼茁者葭, 壹发五豝(bā), 于嗟乎驺(zōu)虞。

葭(jiā): 芦苇。

——————《国风·召南·驺虞》7、彼茁者蓬, 壹发五豵(zōng), 于嗟乎驺虞。

蓬: 蓬蒿。

——————《国风·召南·驺虞》8、彤管有炜(wěi), 说怿女美。

彤管: 辛夷花。

辛夷树大连合抱。

——————《国风·邶风·静女》9、墙有茨, 不可扫也。

《诗经》全文讲解大全

《诗经》全文讲解大全

《诗经》全⽂讲解⼤全《诗经》全⽂讲解⼤全 《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后来孔⼦加以整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并沿⽤⾄今。

《诗经》⽬录: 国风: 第⼀节周南 关雎、葛覃、卷⽿、樛⽊、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汝坟、麟之趾; 第⼆节召南 鹊巢、采蘩、草⾍、采苹、⽢棠、⾏露、羔⽺、殷其雷、摽有梅、⼩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第三节邶风 柏⾈、绿⾐、燕燕、⽇⽉、终风、击⿎、凯风、雄雉、匏有苦叶、⾕风、式微、旄丘、简兮、泉⽔、北门、北风、静⼥、新台、⼆⼦乘⾈; 第四节鄘风 柏⾈、墙有茨、君⼦偕⽼、桑中、鹑之奔奔、定之⽅中、蝃蝀、相⿏、⼲旄、载驰; 第五节卫风 淇奥、考盘、硕⼈、氓、⽵竿、芄兰、河⼴、伯兮、有狐、⽊⽠; 第六节王风 ⿉离、君⼦于役、君⼦阳阳、扬之⽔、中⾕有蓷、兔爰、葛藟、采葛、⼤车、丘中有⿇; 第七节郑风 缁⾐、将仲⼦、叔于⽥、⼤叔于⽥、清⼈、羔裘、遵⼤路、⼥⽈鸡鸣、有⼥同车、⼭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衿、扬之⽔、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第⼋节齐风 鸡鸣、还、著、东⽅之⽇、东⽅未明、南⼭、甫⽥、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第九节魏风 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亩之间、伐檀、硕⿏; 第⼀〇节唐风 蟋蟀、⼭有枢、扬之⽔、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有杕之杜、葛⽣、采苓; 第⼀⼀节秦风 车邻、驷驖、⼩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渭阳、权舆; 第⼀⼆节陈风 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出、株林、泽陂; 第⼀三节桧风 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第⼀四节曹风 蜉蝣、候⼈、鸤鸠、下泉; 第⼀五节豳风 七⽉、鸱鸮、东⼭、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雅: 第⼀节⿅鸣之什 ⿅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第⼆节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有台、蓼萧、湛露、彤⼸、菁菁者莪、六⽉、采芑、车攻、吉⽇; 第三节鸿雁之什 鸿雁、庭燎、沔⽔、鹤鸣、祈⽗、⽩驹、黄鸟、我⾏其野、斯⼲、⽆⽺; 第四节节南⼭之什 节南⼭、正⽉、⼗⽉之交、⾬⽆正、⼩旻、⼩宛、⼩弁、巧⾔、何⼈斯、巷伯; 第五节⾕风之什 ⾕风、蓼莪、⼤东、四⽉、北⼭、⽆将⼤车、⼩明、⿎钟、楚茨、信南⼭; 第六节甫⽥之什 甫⽥、⼤⽥、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 第七节鱼藻之什 鱼藻、采菽、⾓⼸、菀柳、都⼈⼠、采绿、⿉苗、隰桑、⽩华、緜蛮、瓠叶、渐渐之⽯、苕之华、何草不黄; ⼤雅: 第⼀节⽂王之什 ⽂王、⼤明、緜、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王有声; 第⼆节⽣民之什 ⽣民、⾏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第三节荡之什 荡、抑、桑柔、云汉、崧⾼、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颂: 第⼀节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 第⼆节周颂·⾂⼯之什 ⾂⼯、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 第三节周颂·闵予⼩⼦之什 闵予⼩⼦、访落、敬之、⼩毖、载芟、良耜、丝⾐、酌、桓、赉、般 第四节鲁颂·駉之什 駉、有駜、泮⽔、閟宫; 第五节商颂 那、烈祖、⽞鸟、长髪、殷武。

《诗经》里的香文化,沁人心脾!

《诗经》里的香文化,沁人心脾!

《诗经》里的香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诗经》这部我国最古的诗歌总集,三千年来受到喜爱歌颂的理由,尤其是在光怪陆离的今天,看到《诗》就会让人打从心里喜欢它古朴敦厚、端正典雅的风格。

无邪的情操像清凉的风吹拂着炎热的大地。

《诗》有很多地方谈到古人用香来祭祀天地神祇,祈求福祉。

《大雅·棫朴》 :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是说棫和朴这两种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将之采伐做成薪柴,积在一起焚烧来祭祀天神。

《大雅·生民》 :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

就是占卜吉日,取萧和祭牲的脂合在一起焚烧,产生香气,使上达于神。

同一诗篇的: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意思是我把祭祀用的食品装在豆、登等礼器里面,香气上升的时候,上帝就要安然来飨。

《周颂·载芟》: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

就是说由于丰收所举行的祭祀、酒食之芬芳,是邦家的荣耀,而椒酒馨香,能养年老之人,使之寿考安宁。

以上的诗篇从各种不同使用 香的方法,来叙述古人诚恳地向上天祷告的情形,多么纯朴多么感人的香气啊!再者,《诗经》之中也提到很多可爱的有香植物点缀着古人的情趣生活,诸如松、柏、竹、梅、檀、荷、蕑(兰)、芍药、椒、萧等。

: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国风·召南·摽有梅》意思是梅子成熟落下来了,想求取就要及时。

这是诗人劝说男女到了适婚年龄就该结婚,不要错过。

讲到梅就想到林逋 《山园小梅》 的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花《国风·郑·将仲子》: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是女子戒男子勿非礼入侵,踰墙而踏折檀木。

纵然喜爱,也不可随便,流言可畏也。

檀木就是檀香木,可供熏香礼佛、增加生活情趣之外,还可以作高级家具、扇骨等。

: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这是女子约会 《国风·郑·山有扶苏》男友都在风光明媚的好地方,没看到男友,却遇到狂徒的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棫朴
【原文】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注释】
(1)芃芃〔péng〕棫〔yù〕朴:芃芃,茂盛貌。

棫朴,白桵和枹木。

(2)槱〔yǒu〕:聚积木柴以备燃烧,以祭祀天地及日月星。

(3)济济〔jǐ〕辟〔bì〕王:济济,庄重恭敬貌,一说美好貌。

辟王,君王。

(4)趣:通“趋”,趋向,归向。

(5)奉璋:奉,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

璋,璋瓒,古代祭祀时打鬯酒的玉器,以璋为柄。

(6)峨峨:华美盛大。

(7)髦士:俊杰之士。

(8)淠〔pì〕彼泾舟:淠,船形貌。

泾,泾水。

(9)烝〔zhēng〕徒:众人。

(10)倬〔zhuō〕:广大,显著。

(10)章:红白相间的花纹,亦泛指彩色纹理。

(11)作人:造就任用人才。

(12)追琢:雕琢。

追,通“雕”。

(13)相〔xiàng〕:质地,一说外表,一说看。

(14)纲纪:治理,管理。

【译文】
白桵枣树枝叶扬,劈作柴烧火势旺。

君王仪态多端庄,左右群臣奔走忙。

君王仪态最端庄,左右群臣捧玉璋。

手捧玉璋貌堂堂,俊士安排最恰当。

泾水船儿顺流行,众人划浆齐用劲。

周王挥师去伐崇,六军跟随军容盛。

天上银河广又亮,布满天空成文章。

周王年寿长无疆,培育人才安家邦!
雕琢修饰成文章,质如金玉最精良。

我王勤奋又努力,条理分明治四方。

【解读】
本诗是《大雅》的第四篇,与前三篇一样,也是赞美周王的作品。

但赞美的究竟是哪一位,却不像前三篇那样具体有所指,只是因为诗中提到“周王寿考”,而传说周文王活了九十七岁,所以历来认为非文王莫属。

至于本诗的主旨,就不那么一致了,主要有两种意见。

《毛诗序》云:“文王能官人也。

”“官人”语出《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意谓善于选取人才并授以适当官职。

而姚际恒《诗经通论》则曰:“此言文王能作士也。

小序谓‘文王能官人’,差些,盖袭《左传》释《卷耳》之说。

”“作士”一语直接取自本诗的“遐不作人”。

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

”朱熹《诗集传》:“作人,谓变化鼓舞之也。

”概而言之,即为培育造就人才及鼓舞振作人心。

其实这两种意见并无大异,小序着眼的是前三章,故得出“官人”的结论,姚氏着眼的是后二章,故得出“作士”的结论。

“官人”也罢,“作士”也罢,都离不开周王的盛德,所以《诗集传》曰:“此诗前三章言文王之德,为人所归。

后二章言文王之德,有以振作纲纪天下之人,而人归之。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

除第二章外,其余四章均以兴为发端,这在《大雅》中是罕见的。

首章以“棫朴”起兴。

毛传释曰:“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

”此是将棫朴喻贤人。

而《诗集传》释曰:“芃芃棫朴,则薪之槱之矣;济济辟王,则左右趣之矣。

”意为灌木茂盛,则为人所乐用,君王美好,则为人所乐从。

此是将棫朴喻君王。

毛传释兴,每每孤立地就兴论兴,所以兴与下文的关系往往显得牵强附会。

朱熹释兴,总是将起兴句与被兴句有机地联系起来,符合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的定义。

就本章而言,朱熹的解释似更为合理。

首章是总述,总述周王有德,众士所归。

而士分文、武,故二、三篇又分而述之,以补足深化首章之意。

二章四句皆为赋。

前两句“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承上两句“济济辟王,左右趣之”而来,而又启出下两句:“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璋”有二解,一为“牙璋”,发兵所用;一为“璋瓒”,祭祀所用。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此诗下章言六师及之,则上言奉璋,当是发兵之事。

故传惟言半圭曰璋,不以为祭祀所用之璋瓒耳。

”据此,本章则与下章一样,均与武士有关。

但马瑞辰注意了下章的“六师”而疏忽了本章的“髦士”。

“髦士”在《诗经)中凡二见,另一为《小雅·甫田》中的“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甫田》的髦士肯定为文士(多以为是田畯,即农官),故本诗恐亦不例外。

所以璋还是训“璋瓒”为好。

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及其归心也,莫大乎承祭与征伐。

文王承祭,‘奉璋峨峨’,无非‘髦士攸宜’,则其作文德之士也可知。

”此言能得其实。

三章以“泾舟”起兴。

朱熹《诗集传》以为舟中之人自觉划动船桨实喻六师之众自觉跟随周王出征,云:“言‘淠彼泾舟’,则舟中之人无不楫之。

‘周王于迈’,则六师之众追而及之。

盖众归其德,不令而从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亦云:“文王征伐,六师扈从,有似烝徒楫舟,则其作武勇之士也又可见。

”齐诗根据本章末两句“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而断定本诗是言文王伐崇之事,后人多有从之者。

其实以诗证史可信,以史证诗难信,况且把诗中所言一一坐实并无多大意义,所以还是把本章看作泛言为好。

如果说前三章是以众望所归来烘托周王的话,那么后两章则转为直接的歌颂了。

四章以“云汉”起兴。

郑笺曰:“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

”姚际恒《诗经通义》云:“此章言文王法天之文章,以兴文治而作人材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四章)以天文喻人文,光焰何止万丈长耶!”显然,诸家多认为“云汉”乃喻周王。

末句“遐不作人(何不培养人)”虽是问句,实则是肯定周王能培育人。

严粲《诗缉》云:“董氏曰:‘遐不作人,甚言其作也。

”’类似的用法还见于《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末章的兴义较难理解。

朱熹在《诗集传》中曰:“追之琢之,则所以美其文者至矣。

金之玉之,则所以美其质者至矣。

勉勉我王,则所以纲纪乎四方者至矣。

”他还在《诗传遗说》中补充道:“功夫细密处,又在此一章,如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四方都便在他线索内牵著都动。

”他答人问“勉勉即是纯一不已否?”又曰:“然。

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是那工夫到后,文章真个是盛美,资质真个是坚实。

”二者合而言之,也就是说:精雕细刻到极致,是最美的外表,纯金碧玉到极致,是最好的质地,周王勤勉至极,有如雕琢的文彩和金玉的质地,是天下最好的管理者。

如此释诗,似太迂曲,所以很多人并不把前两句视作兴,他们认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的“其”指的就是周王,意谓周王既有美好的装饰,又有优秀的内质,而又勤勉不已,所以能治理好四方。

汪龙《毛诗异义》谓本章“言文王圣德,纲纪四方,无不治理,又总著政教之美,官人之效。

经之设文,盖有次第矣”。

他的分析是很中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