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河矿“4.2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合集下载

全国重特大瓦斯事故案例

全国重特大瓦斯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二)
主要原因: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落实。
在瓦斯长时间超限的情况下,未能按规定程序汇报和处 理。6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监测中心发现4462C13 采 煤工作面上风巷瓦斯浓度超限达3%,机房值班人员电话向 通风科监测队长和通风区调度汇报,但通风科、通风区却没 有按规定向矿调度所和矿领导汇报,也没有按《煤矿安全规 程》规定停止作业,排除隐患,仅派瓦检员检查核实数据。 致使该面瓦斯浓度超限长达14小时之久未得到及时处理。 这是导致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现场安全管理混乱。现场作业组织不合理,经常加班延 பைடு நூலகம்,混班作业。该工作面为“双突”工作面,经常在无瓦检 员在场情况下放炮作业。瓦斯监测系统报警,没有及时停止 作业,撤出人员。这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故发生和抢救经过(二)
根据现场报告,矿务局立即成立了由邹承健局长任总 指挥、王楚光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的事故抢险指挥部,迅 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抢险指挥部成员有局副总工程师、 安监局副局长和矿有关领导。指挥部决定首先撤出44采区 所有作业人员,切断电源,设置警戒,检测气体变化情况。 从2时45分到6时15分,救护队在-540m回风石门测得 CO从 1‰逐步降到0.8‰、0.24‰、0.04‰,CH4 0.8%,温度 24℃。在此情况下,指挥部分析判断灾区内没有火情。但 发现灾区外-600Ⅰ线石门 10层煤采空区密闭被冲击波破 坏,CO大量涌出,即调2个救护小队进行密闭,同时派1个 救护小队进人灾区抢救伤亡人员,井组织力量协助救护队 运送遇难和受伤人员,先后救出伤员43人,运出遇难人员 9人。
事故原因(四)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不力。
淮南矿务局近10年来,多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今年 3月16日谢一矿发生瓦斯事故后,虽制定了防止瓦斯事故 的防范措施,但未认真落实。6月23日又发生了特大瓦斯 爆炸事故。 没有认真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矿领导决定6月份全 月原煤产量由日产4700t提高到6100t,完不成任务,要撤 换班子,但在组织安排生产时未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 安全生产。 安全办公会议流于形式,不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事 故当晚召开的矿安全办公会议,竟无一人提出4462 C13工作 面瓦斯严重超限的问题。 没有认真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对新人矿的工人,没有按 《规程》规定进行教育培训,不仅培训时间不够而且未经安 全培训就下井生产。今年5月25日入矿的新工人有98人 未经培训就下井,另外390人也仅仅培训了5天就上岗。

三交河矿火灾事故心得体会

三交河矿火灾事故心得体会

三交河矿火灾事故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事故的原因。

三交河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煤矿生产经营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煤矿生产中存在人为失误和技术不足,安全监管和管理不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火灾事故的爆发。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事故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其次,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

三交河煤矿火灾事故是一次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我们必须从灾难中吸取教训,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改进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再次,我们必须努力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三交河煤矿火灾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事故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总之,三交河煤矿火灾事故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已是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落实好安全生产制度,切实维护好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终,尽一切努力,防范和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三交河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三交河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三交河矿火灾事故原因分析近年来,中国的矿灾事故屡屡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其中,三交河矿火灾事故是一起令人心痛的事故。

为深入了解事故原因,减少矿灾事故的发生,本文对三交河矿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环境因素首先,环境因素是导致三交河矿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交河矿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周边地质构造活跃,地质断裂带较多,地质变化急剧。

这种地质条件不利于矿井的稳定和安全生产,易于发生瓦斯突出等火灾事故。

此外,当地气候条件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环境因素。

由于三交河矿地处高海拔地带,气温低,氧气稀薄,加之地下作业的热源和矿井通风系统不畅,导致矿井内部氧气供应不足,热量难以散发,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技术管理不善其次,技术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三交河矿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矿井内部的监测系统不完善,对瓦斯浓度和温度的监测不够及时和准确,无法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其次,矿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存在着不负责任的作业行为,例如未经批准在矿井内私自使用明火、擅自改变作业方式等行为。

再次,矿井的通风系统不畅,未能有效地排走瓦斯和热量,为矿灾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人为因素三交河矿火灾事故中,人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首先,矿工未能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对矿井内部环境和设备的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其次,矿工的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有效地应对。

四、管理问题另外,三交河矿火灾事故的发生也与矿企的管理问题密不可分。

首先,矿企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重视和加强对矿井安全的监管力度,导致各类隐患屡屡发生。

其次,矿企未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地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再次,矿企未能为矿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安全意识淡漠。

五、其他因素此外,三交河矿火灾事故的发生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三交一号煤矿事故案例

三交一号煤矿事故案例

三交一号煤矿事故案例三交河煤矿“5.30”事故案例分析2009年5月30日清晨6时许,在三角河煤矿5041巷卸载皮带主滚筒总成时,发生一起人身伤害事故,1人死亡。

一、矿井基本情况三交河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实际生产能力300万t/a。

矿井井田面积为28km2。

矿井为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Ⅱ类,自燃倾向为自燃。

煤尘有爆炸性。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0m3/h矿井采用斜井—平硐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四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平硐、中社斜井和杨坡回风立井。

其中矿主运输为主斜井胶带运输。

井筒采用一部DTL-120/150/3×450强力皮带机提升,带宽1200mm,运输能力为1000T/h,输送长度1340m,倾角15°;平硐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

三交河煤矿+978水平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方式。

中社斜井和杨坡回风立井为主要回风井。

矿井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通风,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矿井总进风量为14198m3/min,总回风量为14314m3/min。

二、事故经过按照2009年5月19日《2-502综采工作面回撤和2-504工作面安装会议纪要》安排,由掘三队负责拆除2-502皮带一部、综掘机一台,安装2-5041皮带一部。

工作区域:5021皮带机头段--2-5041巷(两巷相距25米)。

2009年5月30日零点班,掘进三队队长郭某某主持召开班前会,当班出勤11人。

安排接班后从2-5021巷将拆卸下来的皮带机头主滚筒组件和皮带机张紧跑车运至2-5041巷机头处,卸车按顺序摆放。

并强调了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零时许,人员到达作业现场,班长黄某某安排先装皮带主滚筒。

5时左右,皮带主滚筒组件车运至2-5041巷口处,带班长黄某某将人员分为两组作业,一组由黄某某负责到2-5021巷继续装运机头小件;另一组由副队长贾某某和副带班长王某某负责在2-5041巷将主滚筒组件卸车。

6时左右,副队长贾某某和副带班长王某某及职工方某某(死者)等5人,将皮带主滚筒组件卸车后,考虑设备离轨道较近,影响车辆通行,随后使用手动葫芦起吊主滚筒组件向煤帮侧移位。

关于规范周五安全学习

关于规范周五安全学习

关于规范周五安全学习《煤矿事故典型案例汇编》活动的通知矿属各单位:为了进一步规范周五安全学习活动,根据我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现将各单位周五安全学习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安排,望各单位按照时间、内容安排开展活动。

各有关业务科室、包保区队科室及包保区队人员及时参加区队周五安全学习活动,并督促检查,确保此项安全活动有计划、有时间、有内容地正常开展,提升全矿职工应知应会水平,增强职工安全操作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干标准活,干放心活,实现安全生产。

各单位要加强《作业规程》学习,并进行考试,安质科负责落实检查。

如学习内容有所调整,则另行通知。

东坡煤矿2014年2月5日附件:各单位周五安全学习活动内容详细安排采煤区队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2月6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采媒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6月15日《操作规程》采煤打眼工6月22日安全演讲活动6月29日《操作规程》采煤爆破工7月6日《操作规程》采煤机司机7月13日《操作规程》小绞车司机7月20日《操作规程》工作面胶带输送机司机7月27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操作规程》回柱放顶工8月10日《操作规程》乳化液泵站司机8月17日安全现身说教8月24日《操作规程》液压支架维修工8月31日机电事故案例分析9月7日《操作规程》综采工作面安装工9月14日《操作规程》刮板输送机司机9月21日《操作规程》转载机司机9月28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操作规程》液压支架工10月12日《操作规程》综采维修电工10月19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0月26日顶板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操作规程》采煤验收工11月9日《采煤质量标准化标准》11月16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1月23日《操作规程》回采巷道维修工11月30日通风事故案例分析12月7日《操作规程》小水泵工12月14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12月21日《操作规程》端头支护工12月28日透水事故案例分析掘进区队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2月7.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6月15日《操作规程》掘进打眼工6月22日《操作规程》掘进爆破工6月29日《操作规程》安全演讲活动7月6日《操作规程》工作面胶带输送机司机7月13日《操作规程》小绞车司机7月20日《操作规程》锚杆支护工7月27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操作规程》锚索支护工8月10日《操作规程》架棚支护工8月17日《操作规程》巷道掘砌工8月24日安全现身说教8月31日机电事故案例分析9月7日《操作规程》掘进机司机9月14日《操作规程》锚喷支护工9月21日《操作规程》掘进机维修工9月28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10月12日《操作规程》耙斗装载机司机10月19日《操作规程》临时轨道铺设工10月26日顶板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操作规程》掘进质量验收工11月9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1月16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1月23日《操作规程》反井钻机工11月30日通风事故案例分析12月7日《操作规程》装岩机司机12月14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12月21日《操作规程》刮板输送机司机12月28日透水事故案例分析机电车间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6月1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6月15日《操作规程》空气压缩机司机6月22日《操作规程》主井胶带输送机司机6月29日《操作规程》大型设备维修电工7月6日《操作规程》安全演讲活动7月13日《标准化矿井地面变电站(所)标准》7月20日《操作规程》变(配)电所变电工7月27日机电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操作规程》井下配电工8月10日《操作规程》外线电工8月17日《标准化井下变电硐室标准》8月24日安全现身说教8月31日触电事故案例分析9月7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9月14日《操作规程》钢丝绳检查工9月21日《操作规程》主排水泵工9月28日电缆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标准化主钢丝绳牵引胶带输送机房标准》10月12日《标准化主通风机房标准》10月19日《操作规程》副井提升绞车司机10月26日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1月9日《操作规程》矿灯管理工11月16日《操作规程》架空乘人装置(猴车)维修工11月23日《操作规程》主通风机司机11月30日《标准化机电队(车间)标准》12月7日《操作规程》气焊、气割工12月14日《操作规程》架空乘人装置(猴车)司机12月21日《操作规程》蒸汽锅炉司炉工12月28日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运输区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6月1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矿井运输质量标准化标准》6月15日《操作规程》矿车修理工6月22日《操作规程》窄轨轨道工6月29日《操作规程》架线工7月6日《操作规程》安全演讲活动7月13日《操作规程》人车跟车工7月20日《操作规程》行车调度工7月27日机电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操作规程》信号工8月10日《操作规程》把钩工8月17日《操作规程》翻车机司机8月24日触电事故案例分析8月31日安全现身说教9月7日《运输质量标准化标准》9月14日《操作规程》绞车司机9月21日《操作规程》窄轨电机车修理工9月28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0月12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0月19日《操作规程》蓄电池机车充电工10月26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11月9日《操作规程》电焊工11月16日《操作规程》窄轨电机车司机11月23日《操作规程》矿车修理工11月30日通风事故案例分析12月7日《操作规程》气焊、气割工12月14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12月21日《操作规程》车工12月28日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通维区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6月1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矿井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6月15日《操作规程》风筒工6月22日《操作规程》通风设施工6月29日《操作规程》瓦斯检查员7月6日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7月13日《操作规程》测尘工7月20日《操作规程》安全监测工7月27日安全演讲活动8月3日《操作规程》局部通风机安装工8月10日《操作规程》局部通风机司机8月17日《操作规程》洒水防尘工8月24日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8月31日安全现身说教9月7日《操作规程》回采巷道维修工9月14日《操作规程》绞车司机9月21日《操作规程》瓦斯检测仪检修工9月28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操作规程》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10月12日《通风质量标准化标准》10月19日《操作规程》自救器工10月26日顶板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1月9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1月16日《操作规程》测风员11月23日《操作规程》风表检修工11月30日通风事故案例分析12月7日《操作规程》隔爆设施安装工12月14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12月21日《操作规程》通风木工12月28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保运队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6月1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标准化胶带输送机机道标准》6月15日《操作规程》胶带输送机司机6月22日安全演讲活动6月29日《操作规程》转载机司机7月6日《操作规程》刮板输送机司机7月13日《操作规程》小绞车司机7月20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7月27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七十三条带式输送机8月10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8月17日安全现身说教8月24日《矿井运输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8月31日机电事故案例分析9月7日《操作规程》胶带输送机司机9月14日《标准化皮带运转队标准》9月21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9月28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0月12日《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四十五条电气安全10月19日胶带输送机综合保护器原理结构及检查使用10月26日胶带着火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六十八条敷设电缆11月9日《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六十九条电缆悬挂11月16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1月23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1月30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12月7日《操作规程》小水泵工12月14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12月21日《标准化胶带输送机机道标准》12月28日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机修厂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6月1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6月15日《操作规程》内线配电工(电修工)6月22日安全演讲活动6月29日《操作规程》起重工7月6日《操作规程》综采机械维修工7月13日《操作规程》小绞车司机7月20日《操作规程》电子电工7月27日起重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操作规程》单体液压支柱地面检修工8月10日《操作规程》采煤机修理工8月17日安全现身说教8月24日《操作规程》液压支架维修工8月31日触电事故案例分析9月7日《操作规程》行车司机9月14日《操作规程》车工9月21日《操作规程》刨工9月28日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操作规程》钻工10月12日《操作规程》综采维修电工10月19日《操作规程》锻工10月26日机械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操作规程》钳工11月9日《操作规程》电焊工11月16日《操作规程》发爆器修理工11月23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1月30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2月7日《操作规程》小水泵工12月14日《操作规程》井下电钳工12月21日《操作规程》电气试验工12月28日物体打击事故案例分析选运区周五安全活动学习内容:6月1日《安全生产月倡议书》6月8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6月15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6月22日安全演讲活动6月29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7月6日《操作规程》胶带输送机司机7月13日《操作规程》给煤机司机7月20日《操作规程》电焊工7月27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8月3日《操作规程》钳工8月10日《标准化胶带输送机机道标准》8月17日安全现身说教8月24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8月31日机电事故案例分析9月7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9月14日《操作规程》推煤机司机9月21日《操作规程》蒸汽锅炉司炉工9月28日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0月5日《操作规程》铆工10月12日《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10月19日《操作规程》手选工10月26日运输事故案例分析11月2日《操作规程》给煤机司机11月9日《操作规程》胶带输送机司机11月16日《矿井运输质量标准化标准》有关内容11月23日各工种“手指口述”培训11月30日各工种“岗位描述”培训12月7日《操作规程》推煤机司机12月14日《操作规程》电钳工12月21日《操作规程》机动车辆12月28日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某矿“11·13”特大瓦斯事故二、三交河煤矿“4·21”特大瓦斯事故三、贵州盘江矿务局老屋基煤矿“12·3l”特大瓦斯事故四、陕西崔家沟矿瓦斯事故五、河南鹤壁。

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991年4月21日16时05分,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了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重伤2人、轻伤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

1、矿井概况洪洞县三交河煤矿是洪洞县地方国营企业,煤种为肥气煤,煤尘爆炸指数为33.89%,有强爆炸危险,矿井瓦斯涌出量为 5.81m3/t,属低瓦斯矿井。

1980年发生死亡30人的瓦斯爆炸事故后,按高瓦斯矿井管理。

该矿始建于1970年,1980年进行改扩建,新建平硐一个,设计能力为30万t/年,投资概算981.44万元,于1989年底正式移交生产,现采2号煤,厚度2.3m,1990年实产原煤24.84万吨,实现利税112万元,平硐共有职工784人(其中固定工135人,临时工649人,)另有外包工60人。

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平硐和大巷内为架线式电机车1吨U 型矿车运输,盘区前进式开采,分上、下山两个采区,采煤方法为仓房式,有三个回采工作面、五个掘进工作面,一个开拓掘进队,三班作业,采区上下山采用皮带机和40T刮板运输机运输。

主扇为4—32—No.20B型,最大排风量为3000 m3/min,978回风巷设有容量为30 m3的水窝,采用动压对上山皮带、输送机头灰尘洒水。

供电由35kV A 变电站变6kV A经地面变电所到井下变电所。

矿井涌水量为30 m3/h。

2、事故发生经过4月21日早8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约14时30分送电。

下午4点班的工人,一采区采掘队有66人,二采区采掘队有41人,978大巷开拓队有6人,通风队有16人,其它7人,约15时左右共138人相继入井,16时05分203掘进工作面工人打眼试电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巷道积尘,又引起了全矿井煤尘连续爆炸,导致井下多处巷道支架被推倒,顶板冒落,平硐和大巷砌碹顶冒落103处、约530m,机电设备多数位移变形,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井下通风设施(风门、风桥,密闭)全部摧毁。

山西汾河焦煤公司历年典型事故案例选报告

山西汾河焦煤公司历年典型事故案例选报告

目录1、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1)2、三交河煤矿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4)3、三交河煤矿“5.30”事故案例 (8)4、回坡底煤矿“6.25”运输事故案例 (12)5、回坡底煤矿“2〃20”放炮崩人事故案例 (15)6、回坡底矿洗煤厂“8.26”排矸上站变压器室触电事故案例 197、霍宝干河煤矿“11.9”顶板事故案例 (23)8、霍宝干河煤矿“12.4”2-1081返掘巷断层滞后出水事故案例269、霍宝干河煤矿2-112综采工作面出水事故案例 .. 30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三交河煤矿始建于1971年,原属于地方国营矿,1997年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接收为子矿井。

1980年6月8日11时20分左右,三交河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50多人中毒,经济损失约70万元。

一、矿井基本情况1980年,三交河煤矿为地方国营矿,有职工679人,年产煤150000吨,瓦斯含量为4.06%,属于瓦斯矿井。

二、事故经过1980年6月4日,矿上决定从6月7日转到西部采区第六顺槽掘进。

该顺槽已有四个月没生产,不通风,造成瓦斯积聚,本应先在检查瓦斯,加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再作业。

但是该矿领导没有这样做,而是仓促组织生产。

8日11时20分左右,当在六顺槽工作的工人将绞车、电线运到该顺槽210米处时,由于电工带电作业,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当时在井下西区工作的26名工人全部死亡。

接着,在抢救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没有制定救援方案,冒然指挥,工人自发下井进行抢救,造成二次伤亡,其中50多人中毒,4人死亡,经济损失约700000元。

三、事故原因1、矿领导一味追求产量、利润,全然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

1980年以来,该县接到国务院和省、地区等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共计14个,有的无人阅看,有的只阅不办,有的批给主管部门,但无具1不绷紧安全的弦就弹不出生产的调体实施措施,最终都没有贯彻落实。

该矿1979年产煤130000吨,提取利润200000元,1980年计划产煤150000吨,利润任务为470000元,他们片面追求利润,一再压缩成本,不注重安全投入,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造成该矿安全欠账越来越多。

有关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有关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汇总

珠海“6.16”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续

五、原因
(一)起火原因 珠海市天安消防工程安装公司职工在棉花仓库用冲击钻打
孔时,带驳接口的电源线被夹在可燃物中,当用力拉扯电线 时产业短路引燃了仓库的棉花,这是引起火灾的直接原因。 (待续)
珠海“6.16”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续

(二)火灾扩大的原因
香洲区前山镇工业集团总公司在厂房消防设施尚未竣工 验收的情况下,就将厂方提前交付给裕新织染厂使用,造 成边施工边生产。厂方将纺织车间作为棉仓,堆放大量的 棉花,并在库内存放柴油、氧气瓶等,当电线短路引燃棉 花时,氧气瓶发生爆炸,加剧火势的发展;加之在场的天 安消防工程安装公司和厂方职工缺乏防火常识,自救能力 差;厂内缺乏消防用水,消防队要到离火场3公里以外的 地方取水,未能将初始火灾扑灭。这是火灾迅速蔓延扩大 的主要原因。(待续)
三、原因分析 1.爆炸过程 强氧化剂(氯酸钠)与有机物、可燃物(木
众多人员伤亡的原因。
致丽工艺制品厂“11.19”特大火灾事 故
一、时间:1993年11月19日13时25分 二、地点:深圳龙岗区致丽工艺制品厂 三、伤亡:死84人(女82人,男2人),重伤
20人,轻伤25人。 四、损失:烧毁厂房1600m2,原材料及设备
, 直接损失260多万元。(待续)
致丽工艺制品厂“11.19”特大火灾事故(续
珠海“6.16”特大火灾和厂房倒塌事故(续

(三)厂房倒塌的原因
裕新厂A 厂房是土建验收合格的高层框架结 构建筑物。大火持续燃烧十多小时,使厂房结 构严重受损,加之扑救大火时二、三楼喷射了 大量的水,二楼以上的荷载及大火基本扑灭后 多台履带式的推土机、挖掘机在厂房内搬运棉 花时产生的震动等因素所形成的综合作用,致 使厂房倒塌。(待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教训
⑴、通风瓦斯管理混乱,通风系统极不合理,局扇串联通风,溜煤眼回风,采空回风,又加之停电停风,工作面瓦斯经常超限作业。⑵、矿井设计、验收和生产都没有综合防尘设施及措施,只有一处动压洒水还很不正常,积尘严重,生产过程中煤尘飞扬也很严重。⑶、机电设备管理差,电器失爆率严重,电煤钻不完好,不使用综合保护,局扇不搞“两闭锁”,井下作业中机电明火时有发生。⑷、采煤方法不合理,原为长壁后退采煤,后改为旧式仓房采煤,工作面作业点都形成无风区和瓦斯库,造成多处隐患难以消除。
事故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取的预防措施
⑴、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令、规程、规定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人人皆知,遵章守纪。⑵、全面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的责任制,加强通风瓦斯矿井管理,采掘工作面都应采取独立通风,局扇要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关停,严禁工作面微风、无风、循环风、扩散风作业。矿井应按高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防止瓦斯积聚,杜绝违章作业,特别要引起重视煤尘管理,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改善装备,完善洒水防尘系统,实行静压洒水除尘,工作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喷雾洒水除尘,各转载点喷雾洒水,各主要进回风巷要设净化水幕,各采区工作面设隔爆设施,要定期清扫冲刷巷道,实现综合防尘。⑶、严格电气设备的管理,建立防爆设备下井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和井下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完善井下各种保护装置,做到“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持”,消灭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⑷、在承包中应联系实际完善多项承包管理责任制,特别是对安全工作要与各项经济承包责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克服重生产轻安全以包代管的短期行为。改变领导作风,加强现场管理,狠抓班组建设,各级领导干部
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安全评议
1991年4月21日16时05分,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煤矿发生了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重伤2人,轻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295多万元。
事故发生原因
⑴、二采区202、203工作面局扇区串联通风,21日早八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下午4点班上班后,启动局扇通过串联风机将202工作面的瓦斯抽入203工作面,使工作面四顺槽的瓦斯达到了爆炸深度,煤电钻失爆,工人打眼试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了全矿巷道的积尘,造成了全矿井煤尘多处爆炸。⑵、该矿没有认真吸取1980年6月8日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通风、瓦斯、煤尘、电气设备管理十分混乱,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回风、溜煤眼回风、采空区回风、局扇区串联风,通风系统极不合理;局扇无人管理,停电、停风时有发生,工作面瓦斯经常有超限现象;矿井没有综合防尘设施,井下积尘严重;电气设备失爆严重,失爆率高达33%;对多次安全检查查出的上述通风、瓦斯、煤尘、电气设备等重大隐患都没有认真整改。⑶、该矿实行承包后,其承包指标和一切管理制度很不完整,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主承包人大撒手,以包代管,放松了对职工的安全、遵章守纪、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挪用维简费,采煤方法倒退,用工制度混乱,对新工人和特殊工种不按规定要求进行培训,“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