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
氧气

氧气氧气,化学式 O2,式量 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熔点 -218.4℃, 沸点-183℃。
不易溶于水, 1L 水中溶解约 30mL 氧气。
在空气中氧气约占 21% 。
液氧为天蓝色。
固氧为蓝色晶体。
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但在高温下则 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 广,占地壳质量的 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在烃类的氧化、废水的处理、火箭推进剂 以及航空、航天和潜水中供动物及人进行呼吸等方面均需要用氧。
动物呼吸、燃烧和一切氧 化过程(包括有机物的腐败)都消耗氧气。
但空气中的氧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得到 补充。
中文名:氧气 发现人 :马和、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卡 尔·威廉·舍勒 命名时间 :1777 年 MDL 号 :MFCD00011434 PubChem 号 :24845041英文名:oxygen 命名人 :拉瓦锡 CAS 号 :7782-44-7 EINECS 号 :231-956-9氧气 - 简介氧气(英文 Oxygen gas 或 Dioxygen,分子式 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
氧气是空气 的组分之一,无色、无嗅、无味。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 101325 帕)下密度为 1.429 克/升,能溶于水,溶解度很小,1L 水中约溶 30mL 氧气。
在压强为 10 1kPa 时,氧气在约-180 摄氏度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 摄氏度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 固体。
氧气 - 氧气的发现拉瓦锡1772 年 11 月,法国科学院收到拉瓦锡对于燃烧现象的研究,也就是早就知道的化学现象: 磷,在空气中会燃烧,冒出白色的浓烟。
1774 年 10 月, 拉瓦锡受到普利斯特里和舍勒 实验过程中红色的渣滓的启发,做了很精细的实验,被人们称为“二十天实验”。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性质要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液体和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以液态形式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要点诠释】1.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等于氧气不溶于水,只是溶解较少而已。
河水、海水中的鱼虾等能生存,可以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大,利用这一性质可推出收集氧气的方法之一是向上排空气法。
3.氧气的沸点比氮气的沸点高,所以加热蒸发液态空气时氮气会先蒸发出来。
要点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碳+氧气二氧化碳硫+氧气二氧化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要点诠释】1.氧气支持燃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物质燃烧一般要发光放热。
2.根据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如硫),还有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却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如铁),可得到如下结论:(1)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3.做硫、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盛有可燃物的燃烧匙应自上而下慢慢伸入到集气瓶的中下部;如果迅速伸入到瓶底,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氧气受热膨胀,大量氧气逸出到瓶外,可燃物将不能持续燃烧。
4.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必须用细铁丝,铁丝表面要用砂纸打磨光亮;细铁丝要绕成螺旋状,下端要系根火柴;必须待火柴快要烧尽时,才可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
如果火柴一着火就立即伸入瓶内,火柴燃烧会耗尽瓶内的氧气,而观察不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同时,集气瓶底要预先放一些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可燃物不能接触集气瓶壁,否则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5.有几个概念不要搞混淆。
氧气简介介绍

06
氧气与环境变化的 关系
氧气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 和环境密不可分。
03
氧气的来源
氧气的来源
• 氧气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物质,它存在于大气、水、土壤 中,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气。
04
氧气的消耗和保护
人类活动对氧气的消耗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 钢铁、化工和造纸等行业 的生产活动会大量消耗氧 气。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过程中,汽车、 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燃 烧燃料产生二氧化碳的同 时也会消耗氧气。
农业活动
农业活动中,特别是水稻 种植、大棚养殖等需要大 量消耗氧气。
环境保护与氧气消耗
植被保护
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保护植被就 是保护氧气的生成。
污染治理
减少污染源,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 有效地减少氧气的消耗。
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 放,从而降低氧气的消耗。
氧气是地球大气中的重要成分, 是生物体呼吸和能量代谢过程中 必不可少的元素,没有氧气,地
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氧化还原反应
氧气参与了大量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燃烧、腐烂、锈蚀等,这些反应 为地球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循环。
大气层保护
氧气在大气层中形成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辐 射伤害。
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工业制造
氧气知识点总结

氧气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概述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氧气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能够支持燃烧和维持生命。
二、氧气的历史氧气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774年,当时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让·舍尔·蒙德把氧气命名为“燃素”。
在这之后,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和安托万-努瓦·拉瓦锡等科学家也做出了氧气的研究,扩大了人们对氧气的了解。
三、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为1.429g/L,比空气稍重,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它能够支持燃烧并加速燃烧过程,也可以与许多元素和化合物反应,形成氧化物。
四、氧气的产生1. 实验室制取:利用分馏方法、电解水和化学方法等制取氧气。
2. 工业制取:利用空分装置、压缩空气和膜法等制取氧气。
3. 生产制剂:工业上主要通过空气的分离获取氧气,通过空气的分馏方法或通过膜分离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等其余组分。
五、氧气的应用1. 医疗行业:氧气在医疗行业中被用作呼吸用氧和医用制氧,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中毒等。
2. 工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于金属切割、氧化还原反应、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
3. 农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于温室气体的植物光合作用和粮食的储藏。
4. 其他用途:氧气还可以用作火箭推进剂、水下呼吸器材、军事领域等。
六、氧气的重要性1. 生命必须:氧气是地球上维持生命必需的气体,是呼吸的原料,在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2. 工业生产:氧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钢铁生产、电力生产、化工生产等领域。
3. 医疗保健:氧气在医疗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工具,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4. 环境保护:氧气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用于改善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七、氧气的安全使用1. 空气稀释:在封闭空间使用氧气时,应保证空气的流通,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导致火灾和爆炸。
氧气的一般常识

氧气的一般常识氧气在自然状态下是五色、无味、无嗅的非金属单质气体,氧气的化学分子式是:O2 ,分子量:32.00。
比重:1.428 kg/ m3,大气中的氧含量为20%左右。
氧气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如可用于炼钢、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还用于废水处理,航天、潜水、医疗的供氧等。
自然状态下,氧气化学性质活泼,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可燃性气体(乙炔、甲烷等)、易燃液体的蒸气以一定比例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能使活泼金属粉末、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
当空气中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增加到22%时,已能激起活泼的燃烧;达到25%时,火星将发展成活泼的火焰。
所以在氧气车间和制氧装置周围要严禁烟火,当衣服被氧气饱和时,遇到明火即迅速燃烧,特别是沾染油脂的衣服遇氧可能自然,因此被氧气饱和的衣服应到室外通风稀释。
在常压下,当氧气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长期吸入40%~60%的氧气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
吸入氧气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脸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致死。
长期处于氧气分压力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气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生产氧气的装置应密闭操作,要求周围环境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岗位使用已脱脂的专用工具,穿戴防静电工装,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
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当发现氧气泄漏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撤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氧气的知识点总结

氧气的知识点总结一、氧气的概述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化学符号为O2,可以在大气中找到,并且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
它可以支持燃烧,促进呼吸和细胞代谢,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气体之一。
二、氧气的发现与历史氧气最早是由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在1774年发现的。
后来,安托万·劳瓦锡(Antoine Lavoisier)用氧气这个名字来命名这种气体。
随后,氧气成为了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物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氧气的物理性质1. 相对分子量:32.002. 沸点:-183°C3. 密度:1.429 g/L4. 熔点:-218.4°C5. 溶解度:不溶于水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一种碱性气体。
在自然界中,氧气以O2的分子形式存在,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四、氧气的化学性质1. 引燃性:氧气是一种强力氧化剂,可以支持燃烧。
它可以让燃料更加充分燃烧,释放更多的能量。
2. 促进呼吸:氧气是生命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呼吸的原料。
它可以和葡萄糖等有机物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3. 生物活性:氧气对生物有着很强的生物活性作用,可以促进细胞代谢,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氧气的生产氧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生产:1. 分馏空气:通过将空气冷却至液态,然后升华分离出氧气。
2. 电解水:通过电解水制取氧气。
3. 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可以通过加热分解产生氧气。
六、氧气的应用1. 医疗用途:氧气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气体之一,用于治疗缺氧症、心脏病、中毒等多种疾病。
2. 工业用途:氧气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切割,污水处理,火灾控制等工业领域。
3. 实验室用途:氧气在化学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用于促进化学反应,支持燃烧等。
4. 燃料用途:氧气可以作为火箭燃料、氧炔焊接的氧气等。
药典氧气浓度标准

药典氧气浓度标准一、氧气浓度范围根据药典规定,用于医疗的氧气浓度应在90%至99.5%之间。
这意味着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氧气的浓度应保持在上述范围内,以确保医疗效果和安全性。
二、氧气纯度氧气纯度是指氧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纯度应大于99.5%。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高压氧治疗等,需要的氧气纯度更高。
三、氧气压力氧气压力根据不同的医疗需求而有所差异。
药典规定,用于医疗的氧气压力应在0.2至0.5兆帕之间。
在高压氧治疗等特殊情况下,氧气压力可能超过此范围。
四、氧气流量氧气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的氧气量。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流量应在每分钟2至10升之间。
流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医疗条件而定。
五、氧气温度氧气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影响治疗效果。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温度应在20至30摄氏度之间。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加温或降温时,应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
六、氧气湿化程度为了防止干燥和不适,医疗用氧气应进行湿化处理。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湿化程度应达到饱和状态,以保证患者呼吸舒适。
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湿化器的工作状况,确保湿化效果。
七、氧气干燥程度氧气干燥程度是指氧气中水分的含量。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干燥程度应小于0.03克/立方米。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干燥氧气时,应使用专门的干燥设备进行处理。
八、氧气露点氧气露点是指氧气中水蒸气开始凝结时的温度。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露点应低于-60摄氏度。
在输送和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露点仪的工作状况,确保露点符合要求。
九、氧气总杂质含量氧气总杂质含量是指氧气中除氧气以外的其他气体的含量。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总杂质含量应小于0.05%。
在特殊情况下,如需要高纯度氧气时,应使用专门的纯化设备进行处理。
十、氧气残气量氧气残气量是指经过加压或减压后仍残留在氧气瓶中的气体量。
药典规定,医疗用氧气的残气量应小于瓶容积的0.5%。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安全使用一、氧气的性质1.氧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在空气中容积比例为20.93%,在一个大气压下液化温度为-182.98℃,液氧为天蓝色透明液体,凝固温度为-218.4℃,呈蓝色固体结晶。
2.氧气优良的助燃剂,它与可燃性气体如氢、乙炔、甲烷、油雾气、煤气、天然气等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容易发生爆炸。
氧气纯度愈高,压力愈大,愈危险。
各种油脂与压缩氧气接触,易燃,被氧气饱和的衣物及纺织品,见火即着。
当空气中氧浓度达25%时已能激起活泼的燃烧反应,氧浓度达27%时,有个火星就能发展到活泼的火焰,所以有制氧装置及氧气管道周围严禁烟火,当衣服被氧气饱和时,遇到明火即迅速燃烧,特别是有油脂衣服,遇火自燃。
制氧工和用氧人员接触液氧,气氧的人员不准抹烟头。
二、氧气管道的燃烧特性:1.燃烧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起火源。
输氧管道的起火源有两种:明火和高温。
氧气是强助燃剂,钢管在空气中是难燃的,由于碳素钢或不锈钢,因含碳,属于可燃性材料,在高纯氧中是可燃物,所以对于氧气管道关键是杜绝起火源。
明火是高速气流,夹带金属颗粒,碎屑撞击阀门、弯头,管壁摩擦引起的火花,高温主要是气流的摩擦热和骤然的气体压缩引起。
氧气压力在0.1-3.0Mpa时,最高允许流速碳钢15m/s , 不锈钢25m/s2.氧气阀门是氧气管道的重要部件,也是事故发生的焦点所在,目前氧气系统管网使用多是不锈钢和铜合金截止阀,球阀,严禁用闸阀。
3.氧气管道多用不锈钢管,氧气管道架在非燃烧体的支架上,且完善接地(防雷电和静电)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避免与蒸汽管道、油质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电缆离得太近或同沟设置。
4.氧气管道的施工三个要点:A、管壁光滑、无焊瘤、无毛刺、管内壁除锈无杂质等缺陷和隐患。
B、管道内壁用四氯化碳脱腊。
C、管系安装好后要用干净氮气或干燥空气吹扫,以防金属微粒存留,氧气管道停用一段时间再使用前同样要用氮气吹扫后再使用。
5.氧气阀门开启,必须站在阀门侧面并且缓慢开启,开启时先充压,待阀前后压差小于0.3Mpa时再慢开阀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三态转化:101kPa下
气体 -183℃ 液体 -218℃ 固体 淡蓝色 无色 淡蓝色
氧 气 贮 存 在 天 蓝 色 钢 瓶 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 氧气能支持燃烧 ,有助燃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 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 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 2 ) 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物质的名称下写化学式。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2
点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2
二氧化硫 SO2
点燃
硫 + 氧气 S O2
铁 + 氧气 Fe 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1、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2、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 3、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不同。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 (2)木炭和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 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 明什么? 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跟氧气的 含量有关,氧气含量越高,燃 烧越剧烈。
铁在空气中燃烧 • 【现象】1、发红 • 2、放热 • 3、不能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 烧 【现象】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热 3、生成黑色固体 在氧气中燃烧时注意:从上而下缓慢伸入
(1)硫与氧气反应
观察硫燃烧的程序:
在氧气中燃烧时,要注意 “从上而下缓慢伸入”。 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2—3)
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 【现象】1、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 2、放热 •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 硫 化学反应式: S + O2 点燃 SO2
回忆一下
1.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2.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 杂质(0.03%)、
氧气有这么多用途,在第一课题我们知 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那么你 知道氧气有什么性质?
【试一下】实验桌上的两瓶气体,一瓶 是空气,一瓶是氧气,如何区分它们?
• 操作过程: • 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
现象及结论: 木条没有复燃的这一瓶是空气 木条复燃的这一瓶是氧气。
思考:如果上述操作过程中把
带火星的木条换成燃着的木条, 能否区分两瓶气体?能的话如 何区分?
二、化学性质
一般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是否 溶于水、熔点、沸点等。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O2)
想想比比
• 氧气的密度=1.429g/L • 空气的密度=1.293g/L
思考:生物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
一、物理性质
1. 色、味、态: 在标准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3.与铁反应(实验2-4)
文字表达式: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化学反应式: Fe + O2
Fe3O4
(1)做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 丝上为什么系一根火柴棒?还要将铁丝 绕成螺旋状,为什么? 引燃铁丝。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聚热 使铁丝容易燃烧。
(2)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 铺一层细沙? 为了防止燃烧时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实验编号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反应前 反应后生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 的物质 的物质 式 红磷、 五氧化二磷 氧气 硫、氧 二氧化硫 气 铁丝、 四氧化三铁 氧气
(1 ) 用线段连接下列物质燃烧时的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火星四射 发出淡蓝色火焰 发出白光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为了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反应
氧气的化学性质小结
(一)氧气有很强的助燃性
1.能在空气燃烧的物质 ——碳、硫、磷、镁
——蜡烛、酒精、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2.一些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
——铁、铜等能在氧气中燃烧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许多物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
(三)它具有氧化性,属于氧化剂.
操作注意事项:
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引燃铁丝 火柴的作用:
③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防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影响铁丝 燃烧。
④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层 细沙:
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思考:铁、木炭、硫磺三种物质在氧 气中燃烧时为什么要从上而下缓慢伸 入集气瓶中?
碳在空气中燃烧 • 【现象】1、发红 • 2、放热 • 3、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燃烧 注意:从上而下缓慢伸入
【现象】 1、发白光 2、放热 3、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 化学反应式: C + O2 点燃
点燃
二氧化碳
CO2
讨论: (1)碳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 烧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