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 19鱼我所欲也测试题 试题

九年级下册 19鱼我所欲也测试题  试题

19 鱼我所欲也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一、阅读理解:〔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

下同)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3)所恶.有甚于死者〔〕 (4)留取丹心照汗.青.〔〕2.翻译以下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诵读以下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4.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上下表。

“舍生取义〞。

请列举一例。

〔二〕〔甲〕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晏子谏景公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2020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2020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测试

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答案详解详析见102页)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2)万钟于我何加焉.(句末语气词)(3)所恶.有甚于死者(讨厌,憎恨)(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踩踏)(6)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7)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性。

此指人的羞恶之心)(8)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故患有所不辟也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C.乡为身死而不受D.是亦不可以已乎3.下列句中加点的“为”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A.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C.乡为.身死而不受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5.用原文语句填空。

(1)“我”才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因为“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有甚于死者”。

(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回答6~9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九十九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九十九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北师大版复习特训九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面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皆有之属予作文以记之B、舍身而取义环而攻之而不胜C、故不为苟得也己克,公问其故D、贤者能勿丧耳陈胜者,阳城人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得之则生B、蹴尔而与之C、呼尔而与之D、行道之人弗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为”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C、乡为身死而不受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答案】:【解析】:第4题【多选题】下列各句中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故不为苟得也______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所恶有甚于死者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行道之人弗受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向为身死而不受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______、______;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翻译】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答案】:【解析】:第9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问题。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9 鱼,我所欲也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九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9 鱼,我所欲也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九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9 鱼,我所欲也北师大版习题精选九十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课文《鱼我所欲也》,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先帝不以臣卑鄙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人不知而不愠C、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D、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受任于败军之际【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从全文看,《鱼我所欲也》一文先后运用了______论证和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鱼,我所欲也》,本文出自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本文______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的价值______生命,人应该有______的精神。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测试[新人教版]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测试[新人教版]

鱼我所欲也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所恶.(.wù)一箪.食(dān)一豆羹.(.gēng)B.蹴.(.cù) 苟.得(gǒu) 不屑.(xiè)C.弗.(fú) 勿丧.(.sàng) 有所不辟.(pì)D.礼义.(yì) 万钟.(zhōng) 得.我与(dé)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B.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C.故患.有所不辟也(忧虑,担忧)D.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3.下列句中加点的“得”意义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C )A.乡为身死而不受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贤者能勿丧耳D.故患有所不辟也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得之.则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C.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6.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7.人生经常要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特点,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示例)金钱,是我所需要的;人格,也是我所需要的。

当二者不能同时得到时,我将放弃金钱保全人格。

8.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

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

源流追踪(1)“义”甲骨文作“”,从“”从“”。

“”即“祥”;“”,兵器。

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

“再卜色变,遽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神灵佑助的仁道、公理之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合乎正义。

2019-2020学年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练习方案二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练习方案二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鱼我所欲也九年级语文练习方案二语文版【同步达纲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蹴.( ) 苟.得( ) 不屑.(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①乡为生死而不受通词义: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词义: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词义:④故患有所不辟也通词义: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 ④贤者能勿丧.耳( )⑤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⑥呼尔.而与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根据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生,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

③呼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创新能力训练】一、语段阅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③贤者能勿丧耳()④此之谓失其本心()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4.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6.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7.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

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的主要信息。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9《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故患有所不辟.()也一箪.()食一豆羹.()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③贤者能勿丧耳()④此之谓失其本心()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4.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立/天下之正位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6.按要求默写填空。

(1)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一直保持这种心的句子是“,,”。

(2)在文中承上启下,从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谈起的句子是“,,,”。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7.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学校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

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 ,名 ,字 ,是 时
的 家、 家、 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 (人名) 的思
想,与之并称为 “ ”。 有 之称。其思想核心是 、
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 孟子》是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2.结合《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谈谈《》的语言特色。
二、基础字词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②蹴.尔而与之
③向.为身死而不受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⑤故不为苟.得也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⑦此之谓失其本心.. ⑧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受之
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⑩故患有所不辟也
⑾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⑿乞人不屑..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相同的字。
①而: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②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句翻译
1.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9.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四、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4. 文中所说“甚于生者”指的是 ,“甚于死者”就
是 。
5.本文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
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该 。从
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______________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有力的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
义这一观点。
6.文中“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的直
接原因是

7.《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你认为其中的那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
为?
8.请引用原文回答:有人贪利忘义,目的是为
了 、 、
;原因是 。
9.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你仿照文中第一
句话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10.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
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
选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11.孟子的“舍生取义”影响深远,被认为是积极的价值观的体现,
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修改时去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
的内容。这是否说明“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已经过时?请谈谈你的看
法。

12.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他怎样的
人生观?

13.今天我们学习两千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也应该用现代的观
念去分析生活,请你说说“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今天可以
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在今天可以指哪些事情。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检测试题
赵简子上羊肠之坂①,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
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
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
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
子又死,若是为死而又死。君既闻为人臣而侮其主者之罪矣!君亦闻
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
“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
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②,则使③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
侵。” 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
会为上客。
(选自《新序·杂
事》
【注释】①坂:bǎn,山坡,斜坡。②使:动词,充当使节。③使:
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
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身死,妻子..又死( ) (2)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

(2)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作用是
17.从选文看,赵简子是一个 的人。
18.自古以来,君贵臣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
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
《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
1. wù dān gēng cù gǒu xiè 2. ①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②踩
踏③从前 ④停止 ⑤苟且 ⑥增加,指带来好处 ⑦天性,天良 3.①
修饰连词;转折连词;②比;对;③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
动词,做、接受的意思; 4.孟子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教育
家 散文家 孔子 儒家 “孔孟” “亚圣” “仁””义” 5. C句表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D是结构助词“的”。6.①所欲/有
甚于生者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7.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
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C 解析:A“得”通“德”,
B“辟”通“僻”D“乡”为“向”。9. A。一豆羹(豆:古代盛肉或
其他食品的器皿,现常为“豆子”类名称。)10.答案示例:生死观是我
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我们虽然还不能深深体味文中所包括
的丰富内涵,但我们已经明白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
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应该成
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榜样!11.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2.(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生命,选取正义。(2)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
失罢了。13.B 在文章中部作者逐层分析。首先阐明义重于生。在阐
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从正面说明义重于生。既而从反面假设,提出
质问。
14. ⑴妻子和儿女⑵危险 15. (1)做人臣的侮辱他的君主,该当何
罪?(2)赵简子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让群臣推车。 16.排比。
增强语势,强调了人君侮辱人臣的严重后果。17.善于纳谏,知错就
改。18. 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君敬臣,臣才愿为君效命;
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权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