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重力

合集下载

第三节重力模型法精品PPT课件

第三节重力模型法精品PPT课件

重力模型法(GM)认为交通区i到j的出行分布量 不仅与社会经济因素有关(驱动因素),而且还与时 间、空间等阻碍因素有关。
重力模型的基本公式为:
Pi Pj
tij k
d
2 ij
Casey模型
tij
k
Oi D j Cij
tij
k
Oi Dj Cij
其中, Pi,Pj——小区i,j的人口数; Oi,Dj——小区i,j的产生交通量与吸引交通量; R——小区i,j间的阻抗(距离、费用等);
缺点: ①虽考虑路网变化和土地利用对出行的影响
,但没有考虑出行者的个体因素影响; ②交通区内出 行交通量无法求出; ③若交通小区之间的距离非常小 时,有夸大预测力模型法能够考虑路网阻抗的变化,要求 数据不苛刻,因此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各 种交通规划。
增长系数法可以作为重力模型法的补充,在 重力模型法无法满足约束条件时,可以辅助 应用(例如课本P142);也可以用于预测城 市外部交通量及公路交通量。
七模型理论解释概率论解释信息论解释最大熵原理八重力模型的特点九交通分布模型的选用重力模型法能够考虑路网阻抗的变化要求数据不苛刻因此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各种交通规划
第三节 重力模型法 (Gravity Model)
主要内容
概述 模型参数标定 无约束模型(简单模型) 单约束模型 双约束模型 模型理论解释 重力模型特点 分布模型选择
假设γ=1,下面采用乌尔希斯模型来检验其是否 合理。
交通区1:
小区1总体可达性
根据 Tij Oi •
Dj
n
Cij
D j Cij
计算小区1到各小区出行量:
j=1
82 T11 8 10 3.2
T1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主要内容包括: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4. 重力的计算:物体的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公式为G=mg,其中g=9.8N/kg。

5.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2. 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重锤、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地球仪,提问:“地球对附近的物体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地球对附近的物体有吸引力。

”教师进一步提问:“这种吸引力叫什么名字?”引入重力的概念。

2. 讲解重力的概念:教师讲解重力的概念,强调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3. 讲解重力的方向:教师演示重锤,提问:“重锤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什么?”学生回答:“竖直向下。

”教师进一步讲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 讲解重力的作用点:教师讲解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5. 讲解重力的计算:教师演示天平和砝码,讲解物体的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公式为G=mg,其中g=9.8N/kg。

6. 讲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教师讲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7.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重力的计算方法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3. 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为g=9.8N/kg。

4. 重力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点。

2. 重力的大小及其计算。

3. 重力的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模型、悬挂重物的绳子、测量重力的仪器。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测量工具、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重力的存在,观察日常生活中重力的应用。

2. 讲解重力的概念:通过地球模型和悬挂重物的绳子,引导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3. 演示重力的作用点:用悬挂重物的绳子,让学生观察重力的作用点。

4. 讲解重力的大小:介绍重力大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重力的大小。

5. 演示重力的方向:用悬挂重物的绳子,让学生观察重力的方向。

6.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加深对重力的理解。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重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重力的概念2. 重力的作用点3. 重力的大小:G=mg4.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下来。

3. 思考: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重力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研究重力在工程、科技等领域的应用,探讨重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

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课件

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课件

科学研究的痴情 牛顿对于科学研究专心到痴情的地步。 据说有一次牛顿煮鸡蛋,他一边看书一 边干活,糊里糊涂地把一块怀表扔进了 锅里,等水煮开后,揭盖一看,才知道 错把怀表当鸡蛋煮了。还有一次,一位 来访的客人请他估价一具棱镜。牛顿一 下就被这具可以用作科学研究的棱镜吸 引住了,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它是一 件无价之宝!”客人看到牛顿对棱镜垂 涎三尺,表示愿意卖给他,还故意要了 一个高价。牛顿立即欣喜地把它买了下 来,管家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生气地 说:“咳,你这个笨蛋,你只要照玻璃 的重量折一个价就行了!”
竖直向下的
用带重垂线的水平器检查桌面或地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
用这种带重垂线的水平器检查正在砌的墙是否水平。 A是刨得很光滑的平板,B是垂直固定在A上的木棒,上 面刻着与木板A垂直的直线.检查时将水平器A放在桌面 上,在刻线的上端挂一根重垂线,若重垂线与刻线重合, 则说明桌面是水平的.
思考:上述几个图中,重垂线是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利用了 原理。
熟了 的苹 果总 是向 地面 下 落.
水 为 什 么 总 是 从 高 处 往 低 处 流 呢
第三节 重 力
蹦 极
衣服上的水总是落到地面上 跳 伞 的 人 会 落 向 地 面 。
一切物体在失 去支持的时候都要 向地面降落.
这是因为地球 对它周围的物体有 引力,能把它们拉 向地面.
一、重力的概念
A.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只有与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D.苹果下落是由于苹果熟透了的缘故
不倒翁
5、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 起来的奥妙是( B )
A、重力太小,可以忽略 B、重心较低,不易倾倒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三节重力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三节重力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4.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四)反思与评价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和作用。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自我提高。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深度以掌握重力概念、大小和方向,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为主,不过分追求公式和计算,注重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使物体受到向地心的作用力。
2.让学生理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表示重力。
2.利用控制变量法,让学生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了解重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4.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一种吸引力。
2.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讲解公式G=mg,让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讲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演示如何利用重锤线判断重力方向。
4.引导学生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讲解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会受到向地心的加速度。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同伴的表现给予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重力》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重力》课时教学设计课题重力单元六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⒈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⒉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铅垂线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

⒊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记住g=9.8N/Kg并知道其意义。

4、知道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心的位置会影响物体的稳定性过程和方法:5、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关注自然界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领略自然现象中的道理和奥秘,体验物理的有趣和有用重点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方向难点重力的方向和重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⒈演示:①让手中的粉笔自由下落;②把杯中的水倒出来,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⒉通过观察,让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通过讨论得出:物体都是由高处落到低处,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它们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学生讨论、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重力的产生1、多媒体演示:地球上的瀑布、落叶、运动员掷铅球、苹果下落等小结: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就是因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说明重力的存在,并分析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题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

例如,粉笔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粉笔。

水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水。

⒊重力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

⒋注意说明:重力、重量、物重等说法。

(二)、重力的方向1、学生实验:让手中的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拿细线把小石块悬挂起来,静止时观察悬的方向在塑料瓶中装适量的红墨水,在瓶盖上悬挂一铅垂线,先将塑料瓶正放、然后再倾斜一定的角度,观察铅垂线与水平面的关系演示实验:斜面上放一物体,在侧面中心处钉一钉子,在钉子上悬挂一铅垂线,观察铅垂线下垂的方学生观察视频,体验重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体验重力的存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向。

第3节 重力

第3节 重力

讲授新课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 一个?
G 正确
G 错误
讲授新课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
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
“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

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指的是
什么方向呢?
讲授新课
四 重心
概念: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G
G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光盘的重心在其圆心上
讲授新课
如何确定质量不均匀、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讲授新课
注意: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讲授新课
五 重力的由来
讲授新课
牛顿研究后提出:宇宙 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 小到尘埃之间,都存在互相 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正是源自地球对它附近 物体的万有引力。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撒开的鱼网会飘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 抛出的篮球,最终
落到水里
处流
落向地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重点) 3.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点)
讲授新课
一 重力
1.定义: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符号:G 3.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
注: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 受到重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飞机投放的物资,受到 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 向地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 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 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第三节重力

第三节重力
答:该学生受到的重力为500N
三、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G
G
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重力示意图:
G G
G G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
铅垂线
铅垂线
水平仪
F
F
重心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 一个部分。
G
作用效果上就好像作用 在某一点上的一个力。
四、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1)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 它的几何中心上。
为什么这些物体都向下运动呢?
一、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G 施力物体: 地球
二、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改变哪个量?如何改变? 2.用什么工具测量重力? 3.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数据记录表格
次数
1
2
3
质量m(kg) 重力G(N)
大小为9.8 N。 注: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N/kg。
地点 赤道 广州 东京 北京 莫斯科
g 9.780 9.788 9.798 9.801 9.816 (N/kg)
不同地区的g取值不同
例题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kg,则该学生受
到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
解: G = mg=50kg×10N/kg=500N
重力/质量 即G/m(N/kg)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中……
结论: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正_比_。
G 2 . 定值
m
二、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 —— 重力——牛顿(N) m —— 质量——千克(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所受 重力大。 应用见提 示:
注意:任 何两个物 体之间大 到天体, 小到灰尘 之间都存 在万有引 力
提示:建 筑工地常 常会用到 重垂线
力的作用 点画在重 心上 提示:重 力是地球 对物体的 引力
基 础 学 习
同学们, 分组进行 实验,将 实验数据 记录在表 格内
拓展:地 球上同一 物体在不 同 位 置 上,重力 大小是不 一样的, 与纬度有 关,纬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的困惑:
1、重力在物体上的___________叫做重心。 2、找重心的方法 (1)规则物体,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_______上。 (2)不规则物体:实验——悬挂法 思考: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你知道了吗? 。 1.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不计空气阻力) ,铅球受到_______的作 用,施力物体是________。 2. 人们常常在一根细线下端挂上一个重物, 这样就做成了一个_______, 它可以用来检查墙壁或者镜框是否 _________ ,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 原理制成的。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3:1,则它们的重力之比是________。 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是 6kg,那么乙物体的重量是_________。 4.离开枪口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子弹的受力 情况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施于子弹的。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一 本书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______和_______,它们的施力物体 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5、如图,一木箱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其 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示. 能 力 提 高
6 、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 ( ) A 不受重力 B 受到向前的重力 请写出具 C 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 D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体的计算 7、如果没有重力,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过程 A、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B、树上的果子不会自由下落 C、乒乓球撞向桌面不会反弹 D、大山压顶不弯腰 8、“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重力为 1N 的物体,其质量为 9.8kg B、质量为 1kg 的物体,其重力为 9.8N C、质量为 9.8N 的物体,其重力为 1kg D、质量为 1kg 的物体,其重力为 9.8N/kg 9、一块质量为 4kg 的冰,它所受重力是 ,若把它熔化成水, 水受到的重力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10、质量为 0.5 千克的物体,能否用最大测量值为 5 牛的弹簧测力计测 其物重?(取 g=10N/kg)
三河市冶金中学 八年级物理助学案
主备人: 徐玉莲 课 题: 第三节 重力 使用人: 课 型: 新授课 审查: 班级: 日期: 2014-2-13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定义、方向、重心、会画重力的受力示意图 3、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知 识 助 学 一、重力的由来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的__________的力。 2、重力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地球上___________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二、重力的大小 1、生活中,人们常把重力的大小称为 。 2、探究:重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提出问题: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将每个质量为 50g 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测 出钩码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表内。 实验数据: 1 2 3 5 质量 m/kg 重力 G/N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请将表格中 5 次实验中的重力除以质量,你得到什么结果? 。 3、重力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其中 g=____________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 g=10N/kg。 4、g=10N/kg 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 5、重力的大小随位置发生改变 (1)月球上的物体也受到月球的引力,因此也受到重力,但月球上的物体所 受重力是地球上的 1/6。 (2) 质量大小不随位置发生改变, 月球和地球上的同一物体 是一样的, 但 却是不同的。 三、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 2、重垂线: (1)用途: (2)原理: 四、重心 学习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