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嘎达梅林》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嘎达梅林》课件

《嘎达梅林》课件
意义与影响
意义
起义推动了内蒙古人民的觉醒,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反封建意识,成为内蒙古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影响
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即只有通过斗争才能争取人民的权利和尊严。
教训
影片观感
05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严谨,每一个镜头都有其独特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更具艺术感。
色彩运用
民族特色
旋律的变化和音程的起伏,表达了作品所蕴含的深切情感。
情感表达
旋律特色
主奏乐器
主奏乐器通常由马头琴、四胡等蒙古族传统乐器担任,这些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通常包括打击乐、弹拨乐等,起到烘托主奏乐器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制造出紧张、激动的氛围。
乐器配置
故事情节
04
嘎达梅林起义的背景
嘎达梅林
勇敢无畏
嘎达梅林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他关心草原人民的疾苦,并站在正义的一方,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正义感强烈
嘎达梅林在领导草原人民抗击邪恶势力的过程中,展现出智慧和聪明才智。
智慧聪明
英雄母亲在失去丈夫和儿子后,仍然坚定地为正义事业而奋斗,她不畏惧邪恶势力的威胁,坚定地支持女儿嘎达梅林的事业。
坚强勇敢
主要成就
创作了《嘎达梅林》、《达那巴拉》等著名歌曲,被誉为“草原的歌”。
作者介绍
主题内容
以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故事为背景。
主要情节
嘎达梅林为拯救广大人民群众,揭竿而起反抗封建统治,英勇斗争的故事。
内容梗概
人物形象
02
嘎达梅林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勇敢无畏的精神,他为了拯救草原人民,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追随者们

《嘎达梅林》PPT精选教学课件

《嘎达梅林》PPT精选教学课件
10、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孟浩然 )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11、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35、正月十五日夜(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 香满路 。凤箫 声动, 玉壶光 转,一 夜鱼龙 舞。 蛾儿雪 处。
31、除夜寄微之(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32、除夜寄弟妹(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 ,孤灯 此夜情 。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 ,羁离 各长成 。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短文学网 www.duanwenxue,com)
21、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44、屠苏酒(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嘎达梅林》PPT实用课件

《嘎达梅林》PPT实用课件
嘎 达 梅 林 嘎达梅林
那 达 慕 大 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牺 牲
生平:
• •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 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 •
1908年,在达尔罕旗旗卫队当兵服役,
5年后被提升为旗卫队章京。 1916年被任命为旗卫队的扎兰(参领),
嘎达梅林
(1892年—1931年4月5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马头琴在蒙古的地位:马 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 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 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 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 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 的牧歌等。
两种表现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声乐曲《嘎达梅林》 语言声韵的抑扬与曲 调旋律的起伏一致, 情绪悲壮而沉重,表 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 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 怀念。 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 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 放。主题音乐的多次再现, 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 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 描绘。
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 又名业喜,汉名孟青山,蒙古族。 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

1925年被提升为旗军务梅林(统领)。
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
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嘎达梅林》课件

《嘎达梅林》课件

乐段划分
根据音乐的变化和主题的重复,可以 将曲目划分为若干个乐段,每个乐段 都有其特定的情感和表现力。
旋律与和声分析
旋律特点
嘎达梅林的旋律优美动听,具有 浓郁的民族特色,音调高亢激昂
,情感真挚热烈。
和声运用
和声的运用丰富多样,通过不同 的和声效果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
围,增强了曲目的表现力。
音乐风格
旋律与和声的完美结合,展现出 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使得这首
03
CHAPTER
嘎达梅林的民族文化内涵
蒙古族文化背景
蒙古族历史
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 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游牧文化
蒙古族以游牧生活为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 文化,包括马背文化、蒙古包文化等。
草原文化
蒙古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形成了独特的草原 文化,包括歌舞、服饰、饮食等。
嘎达梅林与蒙古族英雄崇拜
CHAPTER
嘎达梅林的传承与保护
嘎达梅林的传承方式
1 2 3
家庭传承
在蒙古族家庭中,父母通过口传或教授乐器的方 式,将嘎达梅林的音乐和故事传给下一代。
师徒传承
传统的师徒制度中,徒弟跟随师傅学习嘎达梅林 的音乐和表演技巧,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学习获 得技艺。
学校教育
近年来,一些蒙古族学校开始将嘎达梅林纳入音 乐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
嘎达梅林的未来发展
创新传承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嘎达梅林需要不断创新传承方式,结合现代技 术和新媒体,扩大其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
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嘎达梅林推向世界舞台,增强其国 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课件(课资内容)20页PPT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课件(课资内容)20页PPT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课件(课资内容)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嘎达梅林》课件

《嘎达梅林》课件
《嘎达梅林》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嘎达梅林背景介绍 • 《嘎达梅林》歌词解读 • 《嘎达梅林》曲调分析 • 《嘎达梅林》的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 《嘎达梅林》的演唱技巧与演绎风格 • 《嘎达梅林》的舞台表演与视觉呈现
CHAPTER 01
嘎达梅林背景介绍
嘎达梅林的生平
01
02
节奏
歌词的节奏也很有特点。歌曲以缓慢而抒情的旋律开始,随着情感的积累和情节的发展,节奏逐渐加 快,直至高潮部分。这种节奏变化不仅表现了歌曲的情感起伏,也展现了嘎达梅林英勇斗争的历程。
CHAPTER 03
《嘎达梅林》曲调分析
曲式结构与特点
曲式结构
采用六声调式,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清晰。
情感表达
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情感表达,如对自由、正义的渴望,对 民族尊严的坚守,对侵略者的抗争等。这些情感表达充分展 现了嘎达梅林为民族自由而英勇斗争的壮丽史诗。
歌词中的隐喻与象征
隐喻
在《嘎达梅林》歌词中,嘎达梅林被比喻为雄鹰和骏马,象征着他的英勇和自由 精神。同时,歌词中还通过描述大漠、草原等自然景观,隐喻了蒙古族人民生活 的环境和对自由的渴望。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嘎达梅林的年代,内蒙古民族文化面临着被外来文化同化的危机,嘎达梅林 通过创作《嘎达梅林》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创作《嘎达梅林》的动机与目的
反映人民疾苦
嘎达梅林通过《嘎达梅林》反映 了内蒙古地区人民的贫困和苦难
,呼吁社会公正和民族平等。
激发民族自豪感
通过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抗垦斗争 中的英勇事迹,激发了蒙古族人
01
在演绎《嘎达梅林》时,可以结合舞蹈动作,以增加视觉效果

部编小学音乐六年级《嘎达梅林》田蜜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编小学音乐六年级《嘎达梅林》田蜜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歌曲感受 /4
1.分为几个乐句? 2.什么乐器演奏的?
2个 马头琴
了解蒙古族
•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 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 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 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 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他们居住蒙古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 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 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 拆装容易。搬迁简便。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 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 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到了八月份蒙古族就会举办不 同规模的“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 思),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射箭、摔跤、赛马等 传统体育比赛。“那达慕”,一般进行五至七天。每逢 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 车,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 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一片欢腾。
那天晚上,桑杰胡尔奇边拉着四胡边说述唐朝的故事,而且说唱民 间歌曲,很多时候还自编自唱,悠扬的四胡声和动听的歌声,使逃难中 的牡丹想起了嘎达梅林,一夜无法入眠,就想着:为什么不给嘎达梅林 作个歌曲留下,来赞扬他的精神?她越想越激动,刚熬过这不眠之夜后, 一大早就听到了嘎达梅林牺牲的消息,她悲痛万分,更坚定了为嘎达梅 林写歌的信心,忍着悲痛求房东把桑杰胡尔奇请来。牡丹直接说出了自 己的意图:“我很欣赏您的艺术才华,我给您两到三年的收入,求您给 编作一支歌曲,至于歌名及内容一会儿告诉您。”桑杰胡尔奇从未接受 过这么重的礼物和工钱。并听说是为嘎达梅林写歌桑杰胡尔奇很激动, 便欣然答应下来。桑杰胡尔奇最初编了几段《嘎达梅林》,和往常一样 边拉着四胡边说唱着。他一开始把歌词配在民歌《秀英》的曲子上,结 合了四胡说唱的独特腔调,悠扬动听。每次故事会开始之前,他就先唱 起《嘎达梅林》,就慢慢传唱开了。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课件

《嘎达梅林》音乐欣赏课件
有,蒙 马因古
14
精选可编辑ppt

后 ,聆 奏你听 有认了 什为歌 么它曲 特的《 点旋天 ?律堂 和》 节之
15
精选可编辑ppt
大家请看
韵而起音都长音句音前节 味辽来。运,线都符八奏 。阔具使用每;运,后基
开有音了一旋用每十本 朗悠乐装乐律了一六用 的长听饰句悠连乐分了
16
精选可编辑ppt
定义;用 来装饰旋 律的因叫 做“装饰 音”,被 装饰的音 叫“本 音”。详 见P16,请同 学们翻开 书进入讲 解。
。,大温,有国沿肃大


3
精选可编辑ppt
除了刚才说的之外, 你们还知道其他的比
如特产,动物?
4
精选可编辑ppt
动物
5
精选可编辑ppt
蒙古特产
6
精选可编辑ppt
内蒙古民歌分为两大 类;“长调”民歌和 “短调”民歌,其特 点各不相同,长调民 歌节奏自由,句幅宽 大,旋律舒展悠长, 而短调民歌节奏整齐, 句幅窄小。共同的特 点是声音嘹亮,曲调 高亢悠长,内容相当 丰富,有描写爱情的 歌曲,但大多数是赞 颂马儿,草原,山川, 河流的,也有赞颂英 雄的,这些民歌生动 的反映了蒙古社会的 风土人情。然而今天 欣赏的《嘎达梅林》 就是短调民歌。
装饰音
17
精选可编辑ppt
谢 下谢 课欣

18
精选可编辑ppt
10
精选可编辑ppt
11
精选可编辑ppt
答案
很显然这首歌 曲的曲式结构 为三段体,节 奏沉稳庄重而 略带悲伤之感 旋律宽广豪迈。
12
精选可编辑ppt
音过刚 色程才 是中同 乐内,学 器蒙前们 ?古奏在 的所聆 什奏听 么的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flv
感受背景音乐
速度:缓慢
力度:低沉 情绪:悲壮
激昂 节奏:舒展从容 稳健有力 旋律:宽广豪迈 庄严肃穆Fra bibliotek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1892年-1931年4月5日)姓 莫勒特图,本名那达木德,又名业喜, 汉名孟青山,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 (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 中旗)塔木扎兰屯人。“嘎达”(同东 北话“老嘎达”)蒙古语中意为家中最 小的兄弟,“梅林”是其官职
典型食品: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 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 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 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马头琴
2-1
火 不 思
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 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 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 那达慕(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 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 2-1 2-2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
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 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 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 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
弦的弦乐器,有 梯形的琴身和雕 刻成马头形状的 琴柄,为蒙古族 人民喜爱的乐器。
蒙古族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 服 饰 ★ 饮 食
★ 待客
★ 乐 器
★ 节 庆
★ 舞 蹈
2-1 2-2
那达慕:
八月的草原,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这时候他们 便开始酿制马奶酒, 屠宰牛羊,缝制新衣, 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
故事梗概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
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 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 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 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 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 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 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 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 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 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