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和杠杆
杠杆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5、图3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
边各减少一个钩码,则 [ C ]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绕O点顺时针转动 C.杠杆绕O点逆时针转动 D.无法判断。
6、在图2中,能够平衡的杠杆是(D )
7、关于杠杆平衡条件,下列表达
式中正确的是
[B ]
二、杠杆的应用
由F1l1=F2l2知道:
这个平衡条件也叫做杠杆原理。 Nhomakorabea课堂达标训练
1、如图,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现往右 边加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再次平衡,
应该( C )
A.左边加一个钩码 B.把左边钩码向右移动一格 C. 右边钩码向左移动一格
2、如图,拉力F作用在杠杆AC的 中点B上,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AC=1.2米,这时重力G的力臂
想一想
1.杠杆的平衡是指什么?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保持静 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杠杆是平衡的。
静止包括水平静止和倾斜静止。 2.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我们为什么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呢?
为了简单的得到力臂的值.
一、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 F1l1=F2l2或
F1 l2 F 2 l1
特点(动力臂和阻力 臂的关系)
l1>l2 l1>l2 l1<l2 l1<l2
l1 = l2
省力还是费力
省力 省力 费力 费力 不省力,也 不费力
三、简单机械不省功
省力杠杆费距离,费力 杠杆省距离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初二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2. 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3.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单位、测量4. 合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平衡力的概念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的力学解释6.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加速度的关系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二、机械能与功1. 功的概念:功的定义、功的单位、功的计算2. 功与能量的关系:动能、势能、机械能的转化3. 功与力的关系:功率的定义、功率的单位、功率的计算4.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三、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1. 杠杆原理:力臂、力矩、平衡条件2. 一类杠杆:力的运算、平衡条件3. 二类杠杆:力的运算、平衡条件4. 三类杠杆:力的运算、平衡条件5. 滑轮组:滑轮组的作用、力的改变、平衡条件四、压力与浮力1.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定义、压力的计算、压强2. 浮力的概念:浮力的产生、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3. 浸没体与浮力:浮力与物体的浸没、浮力的应用五、静电学1. 电荷的概念:电荷的性质、电荷的守恒2. 电荷分布:导体与绝缘体的电荷分布、电场的产生3. 静电力:库仑定律、同性相斥、异性相吸4. 静电感应:静电感应的定义、静电感应的应用5. 静电场:电场的概念、电场线、电场强度六、电流与电路1. 电路元件:电源、导线、电阻、开关2. 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定义、电流的方向、电流的计算3. 电阻与电阻率: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电阻的计算4. 欧姆定律: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5. 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的特点6. 简单电路的分析: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功率的计算七、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2. 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3. 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光的折射角与色散4. 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衍射的定义、干涉、衍射的条件八、声学1. 声的传播:声波的产生、声波的传播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强度、音调、音速3. 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的反射、回声的原理4. 共鸣:共鸣的条件、共鸣的应用以上为初二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超强图表-教用(能量──由功到热)

第3章能量──由功到热焦点一功与功率1. 功(W)(1) 意义:a. 力作用于一物体时,物体必须沿作用力的方向有位移,称此作用力有对物体作功。
b. 力作用于物体时,会使物体有能量变化,我们也可称此力对物体作功。
c. 简单的说,传递能量的过程,即为作功。
(2) 定义:施力大小与沿运动方向之位移的乘积。
(3) 公式:功=作用力×物体沿运动方向的位移W= F ×S(4) 单位:1牛顿×1米=1牛顿-米=1焦耳。
(5) 当作用力F的方向与位移S的方向不同时,作用力F所作的功等于作用力在移动方向的分量F2与位移的乘积。
(6) 功的大小与速度快慢、路径大小和时间长短无关。
(7) 作功的判断:功是无方向性的物理量,但功有正功和负功之分。
示意图作用力F与物体移动方向的关系作功的正负受力物体的速率两者平行且方向相同此力作正功物体速率增加两者平行但方向相反此力作负功物体速率减少作用力F与位移垂直作功为零物体速率不变位移为零作功为零物体速率为零两者不平行且不垂直其中的平行分力F2作正功,垂直分力F1不作功物体速率增加2. 功率(P)(1) 定义:外力对物体作功的效率,称功率。
(2) 公式:功率=所作功的大小所經歷的時間→P=Wt(3) 单位:焦耳/秒或瓦特。
(4) 瓦特:a. 瓦特为英国科学家,改良引擎,并发明蒸汽机。
b. 在1秒内,对物体作功1焦耳,其功率=1焦耳/秒。
c. 瓦特简称瓦。
1仟瓦=1瓩,1kW=1000W。
(5) 日常生活中的瓦特:许多电器都有标示出功率,例如:电锅标示800W,即电锅每1秒内,会消耗800焦耳的能量。
(C)1. 下列何者作功最多?(A)提3公斤的行李站立等候巴士20分钟(B)坐在椅子上安静不动,复习教科书准备基测(C)由一楼提3公斤的重物上二楼(D)提3公斤的物体站在操场上5分钟(C)2. 如图,施力F1=F2分别使物体在光滑平面上滑行相同距离时,下列何者正确?(A)作功大小相同(B)加速度大小相同(C)作功大小:F1>F2(D)作功大小:F1<F2(D)3. 如图,在高1米、长2米的光滑斜面上,胖虎把质量100公斤的物体,沿斜面拖到顶端,则重力对物体作功多少焦耳?(A)-980 (B)980(C)-1960 (D)1960(C)4. 一静置于无摩擦水平面上的物体,当它受到10牛顿的水平定力作用3秒钟后,物体的末速度为15米/秒,则下列叙述何者错误?(A)物体作等加速度运动(B)物体的质量为2公斤(C)物体前进45米(D)力对物体所作的功为225焦耳(B)5. 承上题,此力所作的功率应为多少?(A) 450W (B) 150W(C) 45W (D) 30W(C)6.A物体质量2公斤,B物体质量1公斤,原静止在水平光滑无摩擦的桌面上,各受水平作用力5牛顿推动3秒,则水平力作用期间,此力对两物体所作的功何者较大?(A)A>B (B)B>A(C)A=B (D)无法比较焦点二功与动能1. 动能(E k)(1) 定义:任何运动的物体,会因运动而具有作功的能力,此能量称之动能,所有物体只要有速率就有动能。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教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教资一、力和运动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表现,有大小和方向。
2.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
3.牛顿三定律:(1)物体的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改变。
(2)物体受到的力和它对其他物体施加的力有相同大小、相反方向。
(3)任何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
4.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两个力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力,称为合力,合力等于两个力矢量的代数和。
2.力的分解:一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互为反方向的两个力,且分力的合力等于原力。
三、功、能量和机械能1.功:力在物体上做功,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工作定理:物体的动能增量等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者其他变化而具有的做功能力。
4.机械能: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5.动能转化定律:物体的机械能不变,只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
四、简单机械和杠杆原理1.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为力的乘积相等。
2.杠杆面状:分一类为双力杠杆,斜力方向垂直于杠杆,分力与杠杆的交点称为支点。
五、压力和浮力1.压力: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
2.压力计算公式:压力等于力对应垂直于受力面的分布所产生的压力。
3.浮力:物体浸泡在密度不同的流体中,会受到上升的浮力。
六、声音和光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的震动传播。
2.光的传播:光既可以沿直线传播,也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
七、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光线照射到界面上,一部分光线回到原来的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2.光的折射:当光线由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八、电和磁1.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现象,电阻是物体对电流传输的阻碍。
2.静电和电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称为电场。
九、分子和原子1.原子模型:原子是物质最小的结构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初三下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三下物理力学知识点初三下物理力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3. 弹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的恢复原状的力,如弹簧的弹力。
4. 摩擦力: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5. 力的合成与分解:通过矢量运算,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合力,或将合力分解为多个分力。
6.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运动学:-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等。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速度运动。
-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直线上运动,加速度恒定。
8.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作用并使物体移动时所做的功,等于力与位移的乘积。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9.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
10. 简单机械:- 杠杆: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来改变力的大小或方向。
-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的装置。
- 轮轴:一种简单的机械,通过改变力的作用半径来改变力的大小。
11. 压力和压强:压力是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12. 流体力学基础:包括流体的压强、流速和伯努利原理等。
13.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这些知识点是初三下物理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掌握这些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机械效率与杠杆原理

机械效率与杠杆原理引言:机械效率和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机械效率指的是机械设备在进行力学工作时所能实现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
杠杆原理是指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力矩平衡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以及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1.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机械效率(η)的计算公式为: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其中,输出功率为机械设备所能实现的有用功,输入功率为机械设备所需要消耗的总功率。
机械效率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装置的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整体效率和性能。
通过计算机械设备的机械效率,可以评估其能够转换输入能量为有用功的能力,从而选择更适合的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2. 机械效率的应用举例a)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
通过计算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可以评估其转换燃油能量为有用功的能力。
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可以降低燃油消耗,减少能源浪费。
b) 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等也是常见的机械装置。
通过计算电动工具的机械效率,可以评估其转换电能为有用功的能力。
选择高效率的电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能源。
二、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杠杆原理是指在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力的矩相等。
根据杠杆原理,当一物体在杠杆上受到一个作用力时,可以通过调整力臂和负载臂的比例来实现力的平衡。
杠杆的力矩公式为:力矩 = 力 ×力臂。
2. 杠杆原理的应用举例a) 钳子钳子是一种常见的使用杠杆原理的工具。
当我们使用钳子时,钳子的一端作为支点,另一端施加力来夹住物体。
通过调整施力点与支点的距离,可以实现力的平衡,轻松夹住物体。
b) 制动器制动器是一种使用杠杆原理的设备。
例如,汽车制动器通过施加脚力,将力传递给制动系统,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调整脚踏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制动器的刹车力度。
c) 剪刀剪刀是一种经典的使用杠杆原理的工具。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一、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 功的定义:当一个力沿着其作用方向移动物体时,力所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 计算公式:W = F·s·cosθ3. 常见单位:焦耳(J)、千瓦时(kWh)二、机械能的概念和分类1. 机械能定义:物体在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称为机械能。
2. 机械能分类:(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 = 1/2mv²。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 定义:系统内所有物体在相互作用下,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2. 公式表达:K₁+U₁=K₂+U₂四、简单机械原理和应用1. 杠杆原理:杠杆平衡条件为F₁×l₁=F₂×l₂,应用于撬棍、钳子等工具。
2. 轮轴原理:轮轴平衡条件为F₁/F₂=r₁/r₂,应用于车轮、滚筒等机械。
3. 滑轮原理:滑轮平衡条件为F₁=F₂,应用于起重机、绳索等。
五、动能定理和功率1. 动能定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动能的变化量等于所做功的大小。
2. 公式表达:W = ΔK3. 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4. 公式表达:P = W/t六、摩擦力和摩擦系数1. 摩擦力定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2. 摩擦系数定义:描述两个物体间摩擦程度大小的比例因子称为摩擦系数。
3. 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所需施加的最小力称为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所需施加的最小力称为动摩擦力。
七、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1. 弹性碰撞定义:在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没有发生形变或者形变可以恢复的碰撞称为弹性碰撞。
2. 非弹性碰撞定义:在碰撞过程中,物体之间发生形变或者形变不能恢复的碰撞称为非弹性碰撞。
3. 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合并成一个物体并保持静止。
八、重力和万有引力1. 重力定义: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称为重力。
苏科版《杠杆》ppt课件

【解】
F1l1=F2l2
m1gAO=m2g(AB-AO)
50kgAO=30kg(2m-AO)
解之得:AO=0.75m
肩头离A端0.75m处,扁担可保持平衡。
【答】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例、如图,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 等的,0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 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 相同的钩码 C.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 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D.右边加挂一个相同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l1 l1 l2 l2
重点提示
课堂小结
1、杠杆 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杠杆五要素 支点(O) 动力(F1) 阻力(F2)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3、画力臂 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力臂)并标出字母
F1l1=F2l2
∆F1l1=∆F2l2
【动态平衡的分析】
【动态平衡的分析】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例、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 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 将直杆从右下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 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动态平衡的分析】
例、如图所示,在一个轻质杠杆 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 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使杠 杆保持平衡,然后向右转动 F至水平方向,这一过程中 F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长期使用秤砣生锈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一轮复习】功、能和杠杆
功和功率经典计算模型
【知识讲解】
1.功的【定义】:作用的物体上的力和沿力的方向上距离的乘积
2.功的计算:(1)W=Fs(均适用)计算功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哪一段距离s是在这个力F 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W=Pt(均适用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 劳而无功: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0;② 不劳无功: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靠惯性获得)③ 垂直无功:有力,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功的【分类】:1有用功(目的):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2额外功:利用机械做功时,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它是由于摩擦、机械自重等原因而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人在利用机械达到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叫做总功
【重点理解】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理想】机械——不计自重和摩擦的机械;使用理想机械做功 = 用手直接对物体做功W总=W有用
功率的【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意义: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时间一定】时( t一定),做功越多( W 大),做功越快( P 大);,做功越少( W 小),做功越快( P 小);【时间未知】的时,功和功率没有关系
功的【计算】(1) P=W/t (均适用);(2) P=Fv (匀速运动);(3)计算时单位必须统一
由 P=Fv 引发的比例关系①当功率 P 一定时,则F与v成反比;②当牵引力 F 一定时,则P与v成正比;③当速度 v 一定时,则 P与F成正比3.功和功率的经典计算问题
(1)利用功和功率进行计算,注意每个公式的适用范围;(2)结合比例题型解题思路或者图像、图表进行分析
【典型例题】
例1;这个题我们首先看,两个【功率相等】的汽车,【相等的时间】内,我们用W=PT,就可以确定它们做功之比应该是1:1.然后我们再去考察他的牵引力之比,我们知道W=FS,就有F=W/S,则牵引力之比就等于路程的反比,也就是1:3,本题选A
探究动(势)能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例2:这个题属考察的我们对于公式间相互推导的能力。
先分析运动过程,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GK段做加速运动。
故A,B错。
根据W=FS,EF和GH段,F,S均相当,则W相等,故C 错。
根据W=Fv,F相等,比较v;EF段速度小于GK段,故D正确。
【知识讲解】
1.动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①动能影响因素:物体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②实验方法:转换法:利用运动的物体将木块撞击后移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
2.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①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物体质量;物体所处的高度;②实验方法转换法:重力势能大小利用橡皮泥的凹陷程度或者陷入沙子中深浅的来反映;控制变量法:研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质量一定);研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高度一定)
3.弹性势能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①弹性势能影响因素::物体的材料和结构;物体的形变程度;②实验方法转换法:弹性势能大小利用物体被弹出后运动距离的远近来反映;控制变量法:研究弹性势能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形变量一定);研究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关系(材料和结构一定)
4.机械能的【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的【守恒】: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典型例题】
例3:【答案】(1)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2)甲、丙;(3)甲、乙;(4)超速(1)这是个【经验规律】,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则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
(2)研究超载隐患时,应控制小球下滑的高度相同而质量不同,故选择甲、丙两实验进行比较;
(3)研究超速隐患时,应控制质量相等而速度不同,即质量相等而小球下滑时的高度不同,故应选择甲、乙实验进行比较;
(4)比较SB\SC,可知在同等条件下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更大一些。
例4:【答案】(1)丙;(2)乙;(3)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1)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则应控制高度相同,改变质量,所以应选择图甲和图丙;(2)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则应控制质量相同,改变高度,所以应选择图甲和图乙;(3)本实验是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典型应用。
机械能综合
【典型例题】
例5:注意这是一个多选题,答案:A,B,C
【解析】
篮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阻力和重力,所以合力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
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即重力势能增加;篮球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故A
正确。
篮球在【下落过程】中,篮球所受重力做功的速度,即重力的功率,根据P=W/t=Fs/t=Fv=Gv ,重力 G 不变,篮球下落过程中速度 v 增大,所以 P 也增大,即篮球所受重力做功速度越来越快,故C正确。
D选项,【篮球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了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而此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受力作用,故D错误。
例6这又就是一个多选题:本题考查力学综合知识。
答案C,D
【解析】
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蹦床的力,故蹦床对运动员没有做功,故A错误。
运动员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是运动员还受到重力作用,运动员所受合力不为零,故B错误。
运动员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故C正确。
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重力不变,运动员的速度越来越大,根据 P=Fv=Gv 可得,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D正确。
拓展题1:本题考查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答案:D
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长度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小球所受的弹力逐渐增大,故A错误。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
小球落在弹簧上,在 a-b 的过程中,重力大于弹力,小球速度不断增大,在 b-c 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因此在 b 点时,小球所受弹力等于重力,故D 正确。
杠杆基础计算及类型判断
【知识讲解】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②动力③阻力④动力臂⑤阻力臂、
力臂作图三步:①找支点;②作力的作用线;③作力臂(标直角、大括号、字母)
(4)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态:静止状态;匀速转动状态②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 L1=F2 L2 ; F1/F2 =L2/L1 ;这几个式子表达的物理意义相同
杠杆的分类①省力杠杆:省力、费距离;②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③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典型例题】
例7:这道题利用排除法和经验判断,这样做实验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8 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C
先看甲对地面的压强由6×10^5 Pa变成2×10^5 Pa,说明,甲对地面的压力由原来的G甲,变成了1/3 G甲,也就是甲物体对绳的拉力应该是2/3 G甲,然后再看B端,乙的质量是
2kg,则它的重力是20N。
又由于OA:OB=1:3,可得A端,绳的拉力等于60N,也就是说2/3 G
甲等于60N,得到G甲等于90N,之后利用S=F/p,可以得S=1.5×10^(-4) m^2。
故AB错误再看CD选项,都是要使甲物体恰好被拉离地面,就是说使A段绳拉力为90N.
C选项,移动O的位置,使OA:OB=2:9,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算出此时A段拉力恰好为90N,正确。
D选项,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假设A段拉力恰好为90N,则B段拉力应为30N,乙质量因为3kg,增加1kg即刻,故D错误。
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
【知识讲解】
杠杆动态平衡的思路引导
(1)明确杠杆的阻力和动力;(2)作出杠杆的每个状态的阻力臂和动力臂;(3)列杠杆平衡的表达式;(4)排除不变的物理量,根据已知的变化判断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3.杠杆的动态平衡经典模型
【典型例题】
例9根据 F1 L1=F2 L2 由L1<L2 ,可得 F1>F2,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B错。
吊车在吊起货物的过程中,阻力一直不变,始终等于重力,而阻力臂不断减小,动力臂不变,因此动力减小,所以支持力逐渐变小,故D正确。
拓展题2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
【答案】30N ;不变
OA 位置时,中点为 C ,动力臂 LOA=2LOC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LOA=GLOC 可得 F=(G×LOC)/LOA =1/2×60N=30N ;杠杆在 OB 位置时,其中点为 C ,动力臂 LOB=2L(OC) ,因此由杠杆平衡条件,仍可得 F=(G×L(OC’))/L(OA’) =(G×LOC’)/L(OA’) =1/2×
60N=30N ,故力 F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