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简单机械
《杠杆》简单机械PPT课件

画力臂 1.一找点: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和动力、阻力的方向. 2.二画线: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必要时用虚线将力的作用 线延长. 3.三作垂线段:从支点向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或阻 力臂. 4.四用括号来体现: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 上字母l1或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如图
杠杆画最小力 1.阻力与动力臂为一定值时, 要使动力最小,尽可能使阻力臂最 小. 2.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1)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 最远;(2)动力方向过该点且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随堂 · 即时巩固
基础分点练
_杠__杆__的__平_衡___.
例5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
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C)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无法确定 Nhomakorabea杆的运动状态
常考热点 (1)杠杆平衡是指什么?(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为什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方便测出力臂的大小) (3)实验前如何调节杠杆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 调,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使支点在杠杆的几何中心上,为什么?(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 杆平衡的影响)
提示: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是N,力臂的 单位可以是m、cm,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例4 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 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__右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

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简单机械是指利用一个或多个简单的、无论是静止的还是动力的力学装置来实现力的转换或方向的改变的一类机械。
杠杆原理则是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其运用广泛且重要。
本文将介绍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的概念、种类、作用原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简单机械的概念及种类简单机械是指那些结构简单且运用方便的机械装置。
根据力的转换和方向的改变,简单机械可以分为六大类:杠杆、滑轮组、轮轴组、楔子、螺旋等。
其中,杠杆是最为基本和普遍的一种简单机械。
二、杠杆原理的作用原理杠杆原理是基于力矩平衡的原理,即杠杆两端受到的力矩相等。
所谓力矩,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乘以力臂的乘积。
在杠杆作用下,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和力的大小,可以实现力的放大和转向。
三、杠杆的种类及典型案例杠杆根据支点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下面将以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1. 一类杠杆: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力的一侧,比如钳子。
当我们用钳子夹住物体时,通过施加较小的力在一端,可以产生较大的力来夹紧物体。
2. 二类杠杆:二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两端,比如开瓶器。
使用开瓶器时,我们需要在开瓶器的一端施加较小的力,而在另一端则可以放置较大的力来打开瓶盖。
3. 三类杠杆:三类杠杆的支点位于力的一侧,这种杠杆比较常见,比如剪刀。
在剪刀中,我们通过在一个剪刀刀刃端施加较小的力,实现了在另一剪刀刀刃端剪断物体的目的。
四、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杠杆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门的开关、手杖、货车千斤顶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
1. 改变器具作用力:在使用扳手、钳子等工具时,通过改变手柄的长度,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放大作用的范围。
2. 门的开关:门的开关就是一个常见的杠杆原理应用,门轴处于支点位置,我们只需要轻轻推门的一端,就可以实现大门的顺利开启。
3. 力度的平衡:在使用秤称重时,通过移动杠杆上的质量,使杠杆平衡,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3章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杠杆的分类
总结词
杠杆的分类方式
详细描述
根据杠杆的特点和应用,可以将杠杆分为三类:等臂杠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是指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 杆,费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02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当杠杆静止不动时,可以认为杠 杆处于平衡状态。
详细描述
开瓶器是一种常见的杠杆装置,它利用杠杆原理,通过省力作用,使人们能够轻松打开瓶盖。在使用 开瓶器时,人们只需将开瓶器的卡口固定在瓶盖边缘,然后轻轻用力向下压,瓶盖即可被轻松打开。
剪刀
总结词
通过杠杆原理,实现省力剪切的工具。
详细描述
剪刀是一种常见的杠杆装置,它利用杠杆原理,通过省力作用,使人们能够轻松剪切物体。在使用剪刀时,人们 只需将需要剪切的物体放在剪刀的夹缝中,然后用手握住剪刀手柄,轻轻用力夹紧,即可实现剪切。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3章第三节 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目 录
• 杠杆的定义与分类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杠杆的应用 • 生活中的杠杆实例 • 总结与思考
01 杠杆的定义与分类
杠杆的定义
总结词
杠杆的基本定义
详细描述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组成。通过在 硬棒上施加力,可以使硬棒转动,从而完成机械工作。
天平
总结词
利用杠杆原理,测量物质质量的工具。
VS
详细描述
天平是一种常见的杠杆装置,它利用杠杆 原理,通过测量物质质量来衡量物质的重 量。在天平上放置物体时,天平的杠杆会 根据放置物体的质量而发生倾斜,从而测 量出物体的质量。天平的精度和稳定性是 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

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简单机械和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简单机械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零件组成的机械结构,它们可以通过力的乘积来完成各种任务。
而杠杆原理是简单机械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它描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乘积关系。
一、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由少数几个零件组成的机械结构,它们可以通过力的乘积来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者速度。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楔子、螺旋等。
这些简单机械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杠杆杠杆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简单机械,它由一个杆和支点组成。
根据杠杆的支点位置和力的作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杠杆。
一类杠杆支点位于杠杆两端之间,力作用在支点的一侧;二类杠杆力和支点都在杠杆同一侧;三类杠杆支点位于杠杆两端之间,力作用在支点的另一侧。
杠杆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力1 ×杠杆臂1 = 力2 ×杠杆臂2。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利用杠杆的力乘积原理来实现力的放大、减小或改变方向的效果。
例如,剪刀和扳手就是利用杠杆的原理来实现工作效果的。
2. 滑轮滑轮是另一个常见的简单机械,它由一个轮和一个与之配合的绳或链组成。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移动重物。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滑轮来抬起重物,通过改变滑轮的数量来实现力的放大效果。
3. 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可以减小我们所需的力来移动物体。
斜面倾角越小,我们需要的力越小。
由此可见,斜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坡道、楼梯等。
二、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描述杠杆平衡和力的乘积关系的基本原理。
根据杠杆原理,杠杆在平衡状态下两侧的力矩相等,即力1 ×杠杆臂1 = 力2 ×杠杆臂2。
这意味着当一个较小的力作用在较长的杠杆臂上时,它可以平衡一个较大的力作用在较短的杠杆臂上。
利用杠杆原理,我们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效果。
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

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一、简单机械1.定义:简单机械是指没有内部动力源,通过人力或其他动力驱动的机械装置。
a.杠杆: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力的作用点、力臂和负载臂的长度关系,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b.滑轮:利用滑轮组或动滑轮,减小所需的力的大小,实现力的传递和移动距离的改变。
c.斜面:利用斜面原理,减小物体移动的阻力,降低所需的力的大小。
d.螺旋:利用螺旋原理,通过旋转运动实现线性运动的转换。
二、杠杆原理1.定义:杠杆原理是指在力的作用下,杠杆绕固定点(支点)旋转,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的物理现象。
a.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作用点和负载之间,如撬棍、剪刀等。
b.二级杠杆:负载位于力的作用点和支点之间,如杠杆秤、钳子等。
c.三级杠杆:力的作用点位于支点和负载之间,如人体手臂、天平等。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即 F1 × L1 = F2 × L2,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力和负载力,L1和L2分别为作用力和负载力臂。
三、杠杆原理的应用1.省力杠杆:通过增大力臂或减小负载臂,实现力的减小,如撬棍、钳子等。
2.费力杠杆:通过减小力臂或增大负载臂,实现力的放大,如杠杆秤、天平等。
3.等臂杠杆:力臂和负载臂长度相等,力的方向相反,如天平、剪刀等。
四、简单机械与生活1.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如开瓶器、螺丝刀、钳子、剪刀等。
2.机械装置:如自行车刹车、绞肉机、滑轮组等。
3.工程应用:如吊车、杠杆秤、斜坡等。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简单机械与杠杆原理,从而提高生活和工作中的效率。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块重2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你想要用一根杠杆将它举起,至少需要多大的力?解题思路:根据杠杆原理,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来减小所需的力。
a.假设杠杆长度为L,力臂长度为L1。
b.由于物体重力为200N,因此负载力为200N。
c.为了使物体举起,力与力臂的乘积需等于负载力与负载臂的乘积,即 F × L1 = 200 × L2。
简单机械:杠杆的力学原理

简单机械:杠杆的力学原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是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的。
杠杆的力学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即力矩的平衡。
在杠杆上,力矩的平衡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其中,力1和力2分别是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力臂1和力臂2分别是力1和力2与支点的距离。
杠杆的力学原理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力的平衡问题,例如杠杆的平衡、杠杆的放大和杠杆的缩小等。
一、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1和力2的力矩相等,即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力在杠杆上的力臂较大,那么另一个力在杠杆上的力臂就应该较小,以保持平衡。
例如,当一个人想要将一个重物从地面上抬起时,可以使用一个杠杆来帮助。
他可以将杠杆的一个端点放在地面上,将重物放在杠杆的另一端。
通过调整重物和支点之间的距离,他可以改变力臂的长度,从而实现平衡。
二、杠杆的放大杠杆的力学原理还可以用来放大力的作用。
当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使输出力比输入力更大。
例如,当我们使用一个螺丝刀拧紧螺丝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长杠杆来增加力臂的长度,从而使我们需要施加的力更小。
这是因为根据杠杆的力学原理,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当力臂2较大时,力2就会相应地增大。
三、杠杆的缩小与放大相反,杠杆的力学原理也可以用来缩小力的作用。
当一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使输出力比输入力更小。
例如,当我们使用一个钳子夹住一个物体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短杠杆来减小力臂的长度,从而使我们需要施加的力更大。
这是因为根据杠杆的力学原理,力1 × 力臂1 = 力2 × 力臂2,当力臂2较小时,力2就会相应地减小。
总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的力学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原理。
通过调整力臂的长度,可以实现力的平衡、放大和缩小。
简单机械原理和杠杆定律

简单机械原理和杠杆定律简单机械是机械学研究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是指那些由少量部件组成、操作简单、原理易于理解的机械装置。
在工程学和物理学中,研究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是理解更复杂机械系统的基础。
一、简单机械原理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简单机械原理中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原理之一。
杠杆由杠杆杆臂、支点和施力点组成。
根据杠杆定律,杠杆平衡时,施力点的力乘以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负载点的力乘以负载点到支点的距离。
这可以用公式表示为:F1 × d1 = F2 × d2。
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施力点和负载点的力,d1和d2分别代表施力点到支点和负载点到支点的距离。
2.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的倾斜角度来减小物体的重力或其他力的作用效果。
当物体沿着斜面上升时,只需克服斜面上分力的作用,而不需要克服物体的全部重力。
因此,斜面可以减小对物体的作用力,起到减轻工作负荷的作用。
3.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旋转性质来传递力和转动力矩的原理。
在轮轴上旋转的两个物体(如滚轮和轴)之间,力和转动力矩保持平衡。
根据轮轴原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力的方向、大小和应用点的位置,实现力的传递和转动力矩的传递。
二、杠杆定律杠杆定律是描述杠杆平衡的定律,它是简单机械原理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根据杠杆定律,杠杆平衡时,施力点的力乘以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负载点的力乘以负载点到支点的距离。
杠杆定律可以应用于很多实际情况中,例如:1. 门铰链门铰链是一个常见的杠杆应用。
门的重量由门铰链支撑,当门关闭时,施力点是人的手,负载点是门的重量。
根据杠杆定律,人需要在较小的力下移动门的位置,因为门到门铰链的距离较大。
2. 桥梁和起重机桥梁和起重机也是杠杆的应用。
桥梁和起重机通过将一个较大的物体放在较长的杠杆臂上,以较小的力产生足够的力矩来支撑和移动物体。
三、简单机械原理和杠杆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简单机械原理和杠杆定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列举几个例子:1. 剪刀剪刀是一个常见的杠杆应用。
认识简单机械-杠杆

费距离
省距离
费力
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L1<L2 F1>F2 (动力>阻力)
L1=L2 F1=F2 (动力=阻力)
随堂练习
1.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 ) 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长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比较小 2.要使右图杠杆保持平衡, 最省力的方向是( )
√
1
B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杠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 ) A. B. C. D.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在200牛和 300牛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将两边物重 同时减少50牛,则杠杆 (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动力臂
阻力臂
动力
阻力
(阻力的作用线)
o
支点
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方向跟杆杠转动方向一致)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方向跟杆杠转动方向相反)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杠 杆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
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这是最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 。
杠杆的定义
上例中的共同点: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但是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固定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滑轮
二、动滑轮
考点 4 滑轮 例 5:观察如图 8-3-3 所示的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
其 中 甲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 的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8-3-3
3.针对练习: P112真题NO.7、
三、滑轮组
3.针对练习: P111真题NO.、5 P112基础 训练NO.1、5、8、 P111NO. 18
二、滑轮
▪ 1、定滑轮
(1)定义:
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 轮。
(2)特点: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也不 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2、动滑轮
(1)定义:转轴随物体一起运 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2)特点:使用动滑轮时,能 省一半的力,但要多费一倍的 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 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 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
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它
既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
的方向。
FG n
S=nh
F:拉力(动力)
G:物体的重力
S:拉力移动的距离
h:物体移动的距离
n:绳子的段数
滑轮组的组装和使用
1.滑轮组中动力的计算公式: (1)F 拉=1nG 物(忽略滑轮重力及绳、轮摩擦). (2)F 拉=1n(G 物+G 动)(忽略摩擦,考虑动滑轮的重力).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绳=nh物.(h 是物体被移动的 距离,n 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3.奇动偶定原理:使用滑轮组时,若 n 为偶数,则绳子的 固定端挂在定滑轮上;若 n 为奇数,则绳子的固定端挂在动滑 轮上.
中考复习
第八单元 力与简单机械
第 3 讲 杠杆 简单机械
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一、杠 杆
▪ 1、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做杠杆。 ▪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 ×阻力臂
即:F1×L1=F2×L2
▪ 3、杠杆的应用 杠杆的应用可分成三种情况:
(1)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L1﹥L2,使用时可以省力, 但费距离。
例4.(2013·淄博)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 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 力最小的是(D )
3.针对练习: P112 基础训练NO.4、7P114 基础训练16、
竖直方向上的拉力F为____1_N_,此过程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8_0_%________.
例3(2013·德州)某实验小组分 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 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 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
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2)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L1﹤L2,使用时虽然费力, 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L1 =L2,使用时既不省力, 也不省距离
3.针对练习: P111真题NO.4、6
考点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3(2013·盐城)如图所示, 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操作能使弹簧测力计 示数变大的是( D ) A.减少钩码的个数 B.将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向右移 C.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弹簧测力计向右移 D.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向右倾斜
考点5
滑轮组
例1(2013·福州)小明用如图所示的
滑轮组,将重为1.5 N的物体匀速
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
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C )
A.小于0.75 N B.等于0.75 N
C.大于0.75 N D.等于0.5 N
例2(2013·南充)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中,动滑轮重 0.6 N, 物重2.4 N,不计绳重和各处摩 擦,当物体匀速提升时,绳的自由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