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_839管理学B 2010--2016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9

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教学3、教育制度4、学校管理5、最近发展区6、精细加工策略二、简答1、简要回答《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4、简要分析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三、论述1、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
请联系相关理论和个体实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你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3、试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4、试论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3、学校管理4、教学5、《理想国》二、简答题1、简述先秦时期的私学兴起及作用。
2、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
3、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史上的贡献。
4、简述清末的四次留学。
5、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6、简述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的思想。
三、论述题1、依据你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自身的教育实践,谈谈我们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以及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培的培养?一、名词解释。
1、课程2、“三纲领八条目”3、苏格拉底方法4、修道院学校5、德育二、简答1、简要叙述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
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理论。
4、简要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5、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思内容。
6、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四、论述题。
1、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您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2、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中体西用2、朱子读书法3、京师同文馆4、导生制5、学习风格二、简答题1、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其结果7、学生的学习特点2、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3、要素主义教育学派的理论4、教学过程的性质5、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应该怎样培养?2、评价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山东师范大学(2010-2017)考研真题

2017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本试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学评价2.教育准备说3.苏湖教学法4.上位学习5.平民教育思潮6.成就动机二、辨析题(本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课程内容即教材内容。
2.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高。
3.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指所有思想都包容。
三、简答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2.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
3.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
4.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5.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6.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论述题(本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肖清和1980年出生在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在他8岁那年,爷爷病逝,家中无一分积蓄,多亏一位医生资助了20元,才为爷爷办了丧事。
小升初考试他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因家里付不起学费而一筹莫展。
同龄人都去新学校上学了,而他只能边放牛边找书看。
那年秋天,他背完了整整一本宋词。
第二年春天,在改嫁的母亲的努力下,他终于重返学校。
1999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2003年,以优异成绩免试攻读该系研究生,2005年又由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资格。
结合材料论述教育对人的重大作用。
2.评述苏格拉底教学法。
2016山东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本试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活动课程2.致良知3.大学区制4.自我效能感二、辨析题(本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目的是人制定,所以是主观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多种角色。
3.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教育革新运动。
4.场独立型的人适合学习人文知识,场依存型的人适合学习数理知识。
三、简答题(本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简述教学的任务。
山东师范大学2010-2018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教学3.教育制度4.学校管理5.最近发展区6.精细加工策略二、简答1.简要回答《大学》中“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及其含义。
2.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
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4.简要分析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三、论述1.有人认为“近墨者黑”,有人认为“近墨者未必黑”。
请联系相关理论和个体实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你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3.试论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4.试论述杜威的教育本质论。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课程2、三纲领八条目3、苏格拉底法4、德育二、简答1、简述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2、简述德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理论。
4、简要分析影响自我效能感感形成的因素。
5、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6、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三、论述1、中国当前的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您选择某一方面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2、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怎样协调二者的关系?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化"三纲领八条目""稷下学宫"二、简答题教育的政治功能"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德育的功能三、论述题当今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例举,并就其中一例说明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独立性,以及两者的关系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中体西用2、朱子读书法3、京师同文馆4、导生制5、学习风格二、简答题1、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其结果2、学生的学习特点3、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征4、要素主义教育学派的理论5、教学过程的性质6、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心理过程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应该怎样培养?2、评价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中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5*4=20)1、综合实践活动2、学园3、骑士教育4、潜伏学习二、辨析题(10*4=40)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2、学习引起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因此,一个人行为发生了变化可以判定发生了学习3、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相对立的4、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人的一生流体智力都是在生长的三、简答题(10*6=60)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2、教师劳动的特点3、清朝末期的教育改革4、《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5、改造主义的主要观点6、维果茨基的理论中,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四、分析题(15*2=30)1、教育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2、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的不同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个人本位论2.三舍法3.学在官府4.智者二、辨析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说明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3.法家的绝对“性恶论”否定了教育的价值4.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三、简答1.现代教育的特征2.学科课程的特点3.汉代“独尊儒术”文件政策4.巴特勒法案5.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6.简述规范学习的心里过程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教学中的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2.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进行述评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2、致良知3、大学区制4、自我效能感二、辨析1、教育目的是人制定,所以是主观的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多种角色3、新教育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教育革新运动4、场独立型的人适合学习人文知识场依存型的人适合学习数理知识三、简答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学的任务3、九品中正制4、基督教教育的特点5、严复的三育论6、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四、论述1、论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2、联系实际说明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上位学习2、成就动机3、教学评价4、苏湖教学法5、教育准备生活6、平民教育思潮二、简答题1、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条件2、文化对于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三、简述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2、课程目标的几种表述形式四、论述1、结合材料评述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2、论述苏格拉底法课程目标的几种表述形式五、辨析题1、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无所不包2、课程内容即教材内容3、智力高的人创造力也高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教育中介系统2.认知风格3.社会本位论4.正迁移5.课程内容6、庚款兴学二、简答题1.中世纪大学的意义2.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异同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关系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5.永恒主义教育的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三、辨析题1.负强化就是惩罚2.法国教育体制是地方分权式3.人的发展速度不同说明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四、论述题1.教师必备的素养2.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g ~l'!:lX:it Ai] ~ J-J.!,::f ,1HlL
c
"
?E "1$ JiY i~ ~
?
T,
EE!,:J:!1.l- •...•• " "
j,Jfi-i,?
A. y:"~J:J,.1i,
B. )
c.
D.
,fEIj,Jf2.10)L~~Iltrflik:Y~i]:i!Q
Y:..*,
1~.f[J:td:rJJl.)L~8~i*J,L\;*31~o
,
?
1~
rm A
*
1;~ til !~!{ frJ fflllA
A. []]
Aj~Eti i~l)ill T,
1:H 1'1 tE~f§J T
0
E1
C. I]
D.
El 1: it
0
x.%~!3 ~~:W->=P R~~®I~*,
(z;] 7J 't 11'] ,ij!jJ llLtK:ff ~1l em:
A. 1$ JJ::.'ll m JI Jim, £tz{~ T B. i~ 11:: ~f 0 t:,ju=ut IiX T
*
JlA'i' i) II ~fJ; :ni~ : jt- g; Rj 11:: .'ll "$ 93- ill: IT:HF Ff jf .i: .~
~,
tID -'¥-t;1 xx.r~ 4~ ~ ; [EJ ti1I.=: , j-;'- tfT 11:: ~
0
Management201 0
~
2 ]J[
(.:It
9 fJi)
,
A.
B.
C.
m)§~JUt~
:td:!:E7C?
rn ~AltiQ:
flf{;$:i;JtJ;ft
"
iffi
c" "
a~,
1~;jJy1[R2,iffit- -rr,[I:! "
D.
8. ~OO~Jfr~JtJi*3f·
8. ~~p~Jl::l:iH~
c.
D. if1t&~~tIHRp,J
2.
~~~~-~*0~
~g~~A~, ~~
~?
~,
1fJ; ~ {)t)le:;\j r"2 P]p -
A. ~1f~~f1rE:J
B. BE~i~fIjSill'l
C. D.
Management2010 t)'; I :Of Cf!; 9
m
7,]
iQ:~Wm~~~~~~~~*~~.~~~~M. lt~~~tr~.*~~~~F~~~N. C. *1Ij3*~h lfc:j[~ Jl-tf-tt JrliR. flth ,frI1~
A. B.
n
a<.J1t*
0
D. i1IJ\::J> ]f~~li'ilt, j:ltIJJD]f~Ji.;'{jz, ~El1tgflt,R j~ffiU
9.
*
~*, ~~~~~~~*{;$:~m~~~~~~
*Im~.
;
~~~ffi~~~~Y. ~
~*~~~~ffi~~~~
A.
f~ iRt;t!! j,; 'tis '3 '?
~_1[A~fit,R!!l.m{ljjj
rPJ
rPJ~*~, fi~~*~~, ~~~~~~~h~~.
I
B. C.
~mAffl~~~~rPJf.~, fi~~*~~, ~JiY~~~~ ~~~~~~~h
£
;@:ff}t §
? ""
») rp ff &tX ~
mE§:®::f:2kma0%~
~T
::f~
{R ,
JiY ~~ :& ::f jiiJ D]IU L
T~
*
"~
"
0
"
Jtf
c
"
"
fit 3;0 :ill1t;1f]q[1lj ¥liR 7C , PIE§:::f fN 1~ T, ~iRm~~~mQ "
*
.
A.
B. C.
D.
±E~'EIJlUd::: R~m±~tt~
CDfD@
@' @fO@)
®
I] riA ,
6. IXJIJill:~ B]
B1JVI'A$1:1l<! El p.~±ili%M T ;zililm, §:t6 -£ El:fu~· Aji£lfft:[ 1t'
0
~~I]~.XM~~, ~~I]~~IiX~
:m)
B.
ftaj
±t~iLji,
CJ if'JP~;A fL
c
C. 7f:iA
. lJt:ilHl:Ufl, 81j]; !kl~
1j;[]]1:t. L),"Lf~uiCiJmW,JI
4.
*itJ ~ iL' 11:: ill: 7'" T p£f:ibfrJ T fiJitt- [J 1;];, H
10 51,
# 40
jj )
0
2.
3. @j~{f}~
1''1' h :a:,g,;!i!::IE~m
4. -tz1J
?
I'B]
? ?
=,
A.
*I.m:ilH~~
(
25J",
#
50
51)C#Jk;pm~ lJ;,j;.~)Q
?
1. ~~OO~~
~, ~~~~~*M~
~~~~m*~~~ffiffi~~~fi~*~~~
Q
~~1iOO*W~.fr~~~~, ~**~~~~M)9
" f~ lE pm
Management20 IO
, ,¥if 1m3 t~J
m:
3 J)T
(ott:
9 ff[)
w
/f~
A.
c.
D.
~ lJllt
12.
*B,
~~~*, .~~~~~r~I~*~m~
0
D. ~~~ffl~!:E~~rPJ~*~,
10. ~ lE~t'&~Fi1iJrJl:1JlftJfr 00 *:¥1}f2 {;$:fMiXli£i:;;J!frp, ·~A 4J~Jf!-{v:~-Ht)9 il~~Y.:{tili:tf
T~~fi~, ,~~~~~%ffl~~~~ff~li£ofr~rm~rp, ~-~m ~1t )9fJt7tmJ1l1iJi70t:l~?
:r]IJi;1tix: !iJtf1i?:ill:ifr 15
~,tEl FB if: ill: ~mljf~ :HL
: " :fJt/f~
B.
7
[P]
C. ii;if:~P;J
I*Jffltttdf;1i;
R.$~~f~#*#~~*, ~~7-#~~~~m~~~m~~~.
A.
A
L1J*yrpm:*¥
=O-Oi¥fi]IJ±1iJf51:j::A¥~1J\1J\H!
: 1.
3
iftj;ieJl (
2. :;$:~~~A~~'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