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误用快速诊断举隅

合集下载

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自查报告我们团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了自查,并将自查结果进行了整理。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错误和不规范使用,如下所示:1. 逗号的使用在句子中,有些地方使用了过多的逗号,导致句子结构松散。

而在连接并列词语或短语时,有时忽略了逗号的使用,导致句子意思不清。

2. 句号与省略号的混淆有时我们在句子结束处使用了省略号,而本应使用句号。

这样容易给读者造成误解,影响文章整体的凝练度。

3. 引号和括号的使用有时我们在引用别人的话时,没有使用适当的引号,或者在注释或解释时没有使用括号。

这不仅不规范,还可能引起读者的困惑。

4. 分号和冒号的混淆我们在连接相关句子或列举项目时,使用了不当的冒号或分号,导致了句子结构混乱。

5. 问号和感叹号的误用有时我们过多地使用问号和感叹号,使得句子显得过于夸张,而丧失了表达的真实性。

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发现的标点符号的错误和不规范使用,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以提升我们团队的写作质量:1. 学习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我们将组织团队成员共同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并且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或培训,以加强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理解。

2. 定期进行写作规范的检查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将设立自查阶段,每个人在完成文章后需对标点符号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没有犯规或错误的使用。

3. 增加反馈和修订环节我们将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和修订机制,团队成员之间将互相审核彼此的文章,并提供针对标点符号的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以保证文章的质量和准确性。

4. 创建标点符号手册我们将制作一个标点符号手册,收集并整理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和错误案例,供团队成员参考和学习。

结语通过本次自查,我们对团队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执行上述整改措施,团队成员的标点符号使用将更加准确规范,我们的整体写作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我们将持续关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努力提高写作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常见标点符号差错举隅

常见标点符号差错举隅

常见标点符号差错举隅1、非疑问句用问号(1)“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而应用逗号。

(2)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该句中虽含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在谓语动词“关心”的统领之下,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

所以,该句第一处问号应改用逗号,第二处问号应改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

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不能一看到发问就加问号。

这类句子标点的正确用法应该是: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②“怎么了,你?”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是一个选择问句,所以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今天去呢”后面应该改用逗号。

4、概数中间加顿号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宛延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该句中“三四里”是一个概数,表示大概距离,“三”和“四”之间不应该加顿号。

所以,该项中“三”和“四”之间的顿号应删去。

这类情况标点的正确用法是:①“十五六岁”②“四五十万年”“五六”之间、“四五”之间都不要加顿号。

5、分句之间用顿号“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那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

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这句的正确标点应是:“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那辉煌的明天飞去。

”6、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都用顿号“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常见标点差错举隅

常见标点差错举隅

《过秦论》⏹描写陈涉起义武器装备的一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揭示秦朝灭亡根本原因的一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揭示秦始皇统治实质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阿房宫赋》⏹揭示六国和秦朝灭亡原因的一句是: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其他现代文中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常见标点差错举隅1.倒装句问号不前置⏹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2.非疑问句用问号⏹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3.选择问句分句间不用问号⏹ 姚明在NBA 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着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提醒?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4.误用书名号⏹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5.“……”与“等”不能连用⏹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6.“——”与“即(是)”“就(是)”等表示解释说明的词语不能连用 ⏹ 船上的人告诉他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

写作中的常见标点误用与纠正方法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思想、构建句子结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出现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点符号误用并给出纠正方法。

一、逗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在写作中,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可以用来分隔列举的事物、连接两个并列的句子等。

然而,逗号的使用也有一些误区。

误用一:在句子中过多地使用逗号。

纠正方法:逗号应当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不必过多。

当句子本身结构复杂,需要在各个部分之间加以分隔时,可以使用逗号。

但是如果句子结构简单明了,不需要额外分隔时,应该避免使用过多的逗号。

误用二:在句子中漏掉逗号。

纠正方法:当句子中出现并列的词、短语或从句时,应该使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

如果遗漏了逗号,就会造成句子意义的模糊或误解。

因此,在写作中务必留意这种情况,及时添加逗号。

二、句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句号是表达完整句子的标点符号,它主要用于句子的结束。

误用一:在文中过多地使用句号。

纠正方法:在文中过多地使用句号会使文章显得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性。

因此,应该平衡使用句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使文章节奏感更强,更易读。

误用二:在长句中缺乏句号。

纠正方法:长句如果没有适当的句号标点,读者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困惑。

因此,在写作中,长句的结尾处应该使用句号,以确保句子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三、问号与感叹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问号和感叹号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情感的标点符号,它们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

误用一:在没有疑问的陈述句中使用问号。

纠正方法:问号主要用来标识疑问句,如果在陈述句中误用问号,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因此,在写作中,要根据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意图正确使用问号和句号。

误用二:过多地使用感叹号来强调情感。

纠正方法:感叹号的使用应该谨慎,过多地使用会让文章显得夸张和不正式。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运用更加精确和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情感,而不是过多地依赖感叹号。

四、引号的误用与纠正方法引号可以用来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别含义,但是在使用引号时也存在一些误用的情况。

中文校正中常见的标点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中文校正中常见的标点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中文校正中常见的标点错误及其纠正方法1. 逗号的误用逗号是中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在句子中有划分作用,但是很多人在使用逗号时会出现误用的情况。

误用情况1:逗号多用或用错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和橙子。

纠正方法:去掉多余的逗号或将逗号改为顿号。

正确写法:我喜欢吃苹果和橙子。

误用情况2:逗号用于连接两个短句例如:他很善良,对人很友好。

纠正方法:将逗号改为句号或分号。

正确写法:他很善良。

对人很友好。

2. 句号、问号、感叹号的误用句号、问号、感叹号是中文常用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或语气的变化。

但是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却经常出现错误。

误用情况1:将句号用于问句或感叹句例如:你去过上海。

纠正方法:将句号改为问号或感叹号。

正确写法:你去过上海吗?(问句)你去过上海!(感叹句)误用情况2:将问号或感叹号用于陈述句例如:天气真好?纠正方法:将问号或感叹号改为句号。

正确写法:天气真好。

3. 引号的误用引号在中文写作中有特定的用法,但是很容易被误用。

误用情况1:夹杂使用中英文引号例如:他说:“你好”,然后走了。

纠正方法:使用中文引号。

正确写法:他说:“你好”,然后走了。

误用情况2:句首引号使用错误例如:我爱你“山海经”。

纠正方法:将句首引号改为句末引号。

正确写法:我爱你《山海经》。

4. 冒号和分号的误用冒号和分号在中文中使用较少,但仍然有一些误用情况。

误用情况1:将分号用于列举例如:他喜欢吃水果;苹果、橙子、香蕉都是他的最爱。

纠正方法:将分号改为顿号或逗号。

正确写法:他喜欢吃水果,苹果、橙子、香蕉都是他的最爱。

误用情况2:将冒号用于结束语前例如:祝大家学习进步:加油!纠正方法:将冒号改为句号或感叹号。

正确写法:祝大家学习进步!加油!5. 其他常见标点错误及纠正方法错误:书名号的误用例如:他读过《红楼梦》,《西游记》。

纠正方法:在每个书名前后均使用书名号。

正确写法:他读过《红楼梦》,《西游记》。

错误:省略号的使用错误例如:我等你…纠正方法:省略号应该使用六个点号。

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典型案例分析

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典型案例分析

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典型案例分析标点符号是书写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表达意思,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

然而,在日常写作中,很多人并不十分熟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导致文章出现了一些典型的错误。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典型案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逗号的误用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在句子中起到分隔和连接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在使用逗号时存在一些误区。

例如,有些人喜欢在句子中过度使用逗号,导致句子显得杂乱无章。

比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这句话中,逗号的使用过多,使得句子的结构不清晰,读起来也不流畅。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另外,有些人在连接并列词语时使用了逗号,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比如:“我喜欢读书,看电影,和旅行。

”这句话中,逗号应该被省略,正确的写法是:“我喜欢读书、看电影和旅行。

”二、句号和问号的混淆句号和问号是用来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但有时候人们会混淆它们的使用。

例如:“你去过中国吗?”。

这句话中,句号和问号同时出现,这是一个错误。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你去过中国吗?”或者“你去过中国吗。

”另外,有些人在句子中使用了多个问号,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比如:“你真的不知道吗”这样的写法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写法是:“你真的不知道吗?”三、引号的误用引号是用来引述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特殊意义的标点符号,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人存在一些误区。

例如:“他说:‘我喜欢你’。

”这句话中,冒号和引号同时出现,这是一个错误。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他说:“我喜欢你。

””另外,有些人在句子中使用了多个引号,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比如:“我听说他是一个“天才”、“神童”。

”这样的写法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写法是:“我听说他是一个‘天才’、‘神童’。

”四、省略号的误用省略号是用来表示句子未完或者暂停的标点符号,但在使用时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例如:“我想去旅行,但是……”这句话中,省略号和句号同时出现,这是一个错误。

标点符号误用的清晰辨别

标点符号误用的清晰辨别

(1)并列成分字数较多或表示强调时,用逗号。如: ①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 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②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③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④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故乡》) (2)分号主要用于复句分句间、且分句中已有逗号的停顿。如: ①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②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③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①②两句是简单的复句,只有一层,但分句中(句首时间状语后、主谓间)已用了逗号,分 句间就要用分号标明层次了。③句中的分号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 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④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⑤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⑥






A
。“



,

B
,《




!
C
。《



,

D
,“





解析:C 弄清书名与桥名用不同标号,首句总写用句号,整句为陈述句,不 用叹号。
典型三 标点错误修改题 例7 下面文字中有三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 并对错误加以修改。(4分)
例9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余秋雨先生曾在《黑色的光亮》一文中,对墨子的“兼爱”“非攻”“尚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

几种常见标点符号错误用法举隅一、问号的错误用法1.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例如: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分析:把第一个“?”改为“,”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句末点号2.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是不是问句,不要用问号。

例1: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例2:如何改善教学环境?需要研究一些列问题。

分析:例1是否定式的陈述句,因此“?”改为“,”。

例2也是一个单句,“如何改善教学环境”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后面是谓语,主谓之间怎么能用“?”断开呢?3.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例1:怎么了?你?例2:你到过上海吗?小刘?分析:其实这两个句子主谓倒装句,一个句子不能有两个句末点号,因此每句前面一个问号都应该为逗号。

即“怎么了,你?”“你到过上海吗,小刘?”二、顿号的错误用法A.连词前面误用顿号例如:我国的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和”前的顿号使用错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B.概数之间误用顿号例1: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例2:全文共六个部分,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两个例句顿号都应该删除,如果像例1,就变成了“十七”“八岁”并列,不合句意,“十七八岁”应是估计的年龄,不能用符号顿开。

例2病因同上。

)但是相邻的数字连用如果是数字略语,中间要用顿号例如:全文共六个部分,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该句与例2的区别在于“有三、四个部分”是不确指,而“其中第三、四部分意思含混不清”语意明确,是实指。

)C.并列词语做谓语误用顿号例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三个主谓短语是句子谓语,它们的主语是“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因此它们实际是三个并列短句,句与句之间不能用顿号停顿,因此顿号改为逗号)D.集合词语误用顿号例如:全村的男、女、老、少奔向大堤,参加抗洪抢险。

(“男、女、老、少”是个集合名词,删除顿号,表示一个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误用快速诊断举隅先说一则与标点符号密切相关的趣事。

杜牧《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百年来,这首七绝在民间传诵不衰,许多人还巧妙地运用标点知识进行解读,使得这首仅28字的绝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小诗。

旧时,有人曾将其变为词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用另外一种断句方法,使词的意思就从“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家”变成了“向酒店掌柜打听哪里有放牛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面这两种变体方法如果再加上一些标点,则此诗又可再变为一则优美、隽永的散文小品。

其一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其二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趣的是,有人只改动诗中的标点符号而不增减字数,居然把《清明》诗改编成一个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台词等一应俱全的微型独幕剧: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剧作者则略添数字,加上了戏曲科白,将其改成了一出精巧古雅的戏曲小品: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将诗改为一则电影镜头剧本: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外,亦有人将其变成一首《南乡子》小令:“清明时节,雨落纷纷。

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

”以上这些变体,形式各异,匠心独具,让人深感中国古典诗词句法之灵妙,而标点符号之妙用也从中可窥一斑。

现代社会中,标点符号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几年高考中一直未出现标点符号考点,许多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用法相当陌生,文章中除了逗号就是句号,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意思的表达。

鉴于这一点,2004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考试说明(语文科)》去掉了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星号,说明2004年及以后高考试题中均极有可能出现标点符号知识的考查。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点号,一类是标号。

点号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标号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从题型上看,过去常见的题型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即要求选出标点运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与语病题结合考,让考生找出一段话中有语法或标点运用有误的几处,并加以改正。

标点符号知识内容繁杂,用法多变,其复习如何应对方能取得简便与高效?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掌握快速诊断的方法。

下面笔者分类作一简单的例析。

1、句号主要诊断方法有二:一看是否一逗到底。

例如:每一个生命都伴着一份精彩,每一份精彩组成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而当我们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中时,却也不得不感受生命逝去的那份伤感和惋惜,或许,这就是生命的节奏,似《蓝色多瑙河》那样优美,又如《生命进行曲》那样凝重。

析:这里按语流实际上有三个句子,即“而”字前面为一断,“或许”前面为一断。

二看是否滥用句号,割裂了句子。

例如:该学校造成混乱的原因,一是管理松散,措施不到位。

二是教师缺少配合,各自为战。

析:这里的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

2、问号和叹号问号一定用在疑问句后面,但前面的句子究竟是否疑问句,却有时被忽略,比如:(1)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2) 她反复品味着,不知道他的话是赞美,是奉承,还是讽刺?(1)、(2)两句虽均有疑问词,但因为谓语部分没有疑问语气,亦没有疑问词修饰,并非疑问句,所以都不能用问号。

问号的使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连续几个问句接起来,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

例如:(3)你是喜欢跑步呢,还是喜欢打球呢,或者是喜欢游泳呢?希望给我一个确定的回答。

而有些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

叹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二:(1)滥用叹号。

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

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

例如:想到这里,他所双目喷火,握紧了两只拳头!(2)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裂了句子。

例如:多优美的歌声啊!我听得陶醉过去了。

3、逗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两种情况:一是插入语没有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例如:不可否认这种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是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例如:她心下想,这种工作,我也能干,我明天就去试试,自己行不行。

4、顿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一是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

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例如: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顿号用在并列词语之间表停顿,这是不错的,但(1)却有两处不妥。

玉米、小麦是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逗号;“油料”后边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二是数字间顿号的误用,例如: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都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这里顿号的误用,与不了解数字使用规定有关。

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这时两数字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三是在“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例如:校长带来了口信,让小吕、或者小张老师去一趟县城。

5、分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一是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例如:需报中级职称的老师请携带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普通话等级;大学毕业证书;100元报名费;四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二是不是并列关系用了分号,例如:他的到来不但给王亮带来了钱物等支援;更重要的是对王亮精神上的极大鼓舞。

三是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比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里的两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6、冒号冒号使用常见差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冒号套用,即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比如:老师一再告诫我们:现在安全问题有三个隐患:火灾、饮食和交通。

二是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比如:校领导向全校老师提出:目前抓学习必要“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是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比如:随着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的大喊,老支书率先走向滔滔洪水。

四是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比如:饮食有三忌:即一忌吃得太饱;二忌挑食;三忌饭后剧烈运动。

7、引号引号尤其要注意其和句逗的配合使用前面用冒号,领起后面引号中的被引内容,这是大家所熟悉的。

但是还有几种情况,很容易出错。

如: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这里所引的话被分成前后两截,当中插进几句说明(•如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时,下一组引号前要用逗号。

还要注意下引号那个地方的句逗,到底点在引号里边还是外边。

例如: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这里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前是逗号,表示话还未完,领起的“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只是整句话中的一部分,因此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

还有就是滥用引号,主要是词语没有特殊含义,随便加上了引号。

如:抬头一看,只见柳絮飘荡,就如漫天的“雪花”在飞舞。

8、括号其常见错误首先是位置不当,如:人们阅读应用文时,一般不包括欣赏的因素(书信、日记有时被当做文学创作的形式,那是例外,不能看作一般应用文) 。

只要求全文能准确、通顺地把客观事实、作者观点说清楚。

这里括号中的内容是对第一句话的注释,应在“因素”后加句号,括号后的句号应移至括号内。

其次是不该使用括号而用了括号。

如:珠宝行重质量、讲信誉,长年聘请荣获国际(FGA)、国内(GIC)珠宝鉴定师资格的专家监督商品质量。

9、破折号其使用常见差错首先是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

其情形与冒号同。

10、省略号其使用常见差错是与“云云”、“等”、“之类”并用。

如:他家已基本实现“现电化”,豪华的房间中有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等。

11、书名号其使用常见差错是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甚至是建筑或单位也用书名号标示。

如:《奔腾四号》计算机、《宝马》轿车、掉销《工商管理执照》、《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