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权运动中的黑人妇女_吴新云

合集下载

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事件与人物美国民权运动是20世纪美国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社会运动,致力于争取非裔美国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平等权利与社会正义。

该运动涵盖了广泛的事件和人物,他们的贡献和努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消除种族歧视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美国民权运动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1. 布朗诉教育局案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布朗诉教育局案是指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对待非裔美国人与白人分离学校制度的判决。

该案发起人是Oliver Brown等13位非洲裔家长,他们起诉堪萨斯州托皮卡的学区,反对种族隔离的教育政策。

最高法院裁定:“分离但平等”的教育政策违宪,判决为非裔美国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后来的种族平等奠定了基础。

2. 蒙哥马利公共汽车抵抗事件 (Montgomery Bus Boycott)蒙哥马利公共汽车抵抗事件是美国民权运动中的里程碑事件。

1955年,罗莎·帕克斯拒绝在公共汽车上让座给一位白人,导致被逮捕。

这引发了黑人社区的强烈抗议,形成了历时一年的抵抗行动。

马丁·路德·金恩等民权领袖组织了抵制黑人乘坐公共汽车的运动,最终赢得了座位的平等权利。

这一抵抗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成为其他地区民权运动的启示。

3. 十字路口攻防战 (The Battle of Little Rock)十字路口攻防战发生在1957年,是为了防止9名黑人学生进入阿肯色州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读而展开的。

该事件被视为对布朗诉教育局案判决的一次挑战。

阿肯色州州长奥森·费布斯试图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最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出动了国民警卫队,保护了黑人学生的安全。

十字路口攻防战加强了对种族隔离的批判,并进一步推动了民权运动的发展。

4. 南方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 (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 SNCC)南方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成立于1960年,是由年轻的非裔美国学生组成的组织。

美国黑人妇女的选择

美国黑人妇女的选择

美国黑人妇女的选择黑人妇女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她们在民权运动中受到性别歧视,在女权运动中受到种族歧视,这双重的枷锁使得黑人女性认识到不管选择哪一个运动都无法解决自己的出路。

黑人妇女在经历了民权运动及第二次女权运动中的层层阻碍之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发展出黑人女性主义思想。

标签:黑人妇女黑人女性主义种族性别美国黑人女性长期以来遭受到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美国黑人妇女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

在相继爆发了为求得黑人应有权利的民权运动以及美国女性为求平等的女权运动后,美国黑人妇女意识到,作为“少数中的少数”,横在自己面前的不仅仅是种族的问题,还有长期以来的性别问题交互着困扰着她们,而最终出路也只能是通过自己的女权运动来解决种族与性别这两个难题。

一、民权运动中的美国黑人妇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挣得黑人的自由与平等而爆发了民权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黑人要求取消种族隔离的政策,保障黑人基本的公民权利。

这一运动最终结果就是民权法案的颁布,种族隔离政策不再合法,而黑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投票权。

在这次运动中,黑人妇女可谓是“运动的脊梁”,在“追求尊严的斗争中处在风口浪尖上”。

[1](p280)黑人妇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加入到运动当中;她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护着民权活动家,她们甚至还拿起枪支守护参加运动者的人身安全;黑人妇女将其坚定的信仰融入歌曲之中,她们的歌声鼓舞激励着黑人,在每一个听众心中激起蓬勃的力量。

在反抗种族歧视,争取自由与平等的路上,黑人妇女因其英勇无畏的精神给运动增添了坚定的力量。

然而,黑人妇女的出色表现并没有将她们置于与黑人男性平等的地位上来。

对于大多数黑人男性来说,作为这次运动的主导者和领导者,展现他们的男子气概十分必要。

因此想要排除组织中的黑人女性,尤其是不想让黑人女性担任领导职务。

在他们看来,女性的工作仅仅只是在后方激励男性,教育子女,如此而已。

[2](p56)此外,黑人男性还认为黑人妇女放弃民权运动而参加女权运动被黑人男性视为“不忠”、“敌对”的表现并会破坏运动所取得成就。

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

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

诺贝尔获奖作家研究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王守仁吴新云 内容提要:莫里森新作《慈悲》描写了北美殖民地初期蓄奴制对黑人、印地安土著和白人契约劳工等各类奴隶的伤害,以及白人自由人如何为心灵或历史枷锁所累的情况。

本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奴役”的本质,认为莫里森“超越种族”的视角彰显了她对历史、社会和人心的深刻洞察。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种族蓄奴制奴役美国黑人文学作者简介:王守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英美小说研究。

吴新云,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黑人文学与文化研究。

T itle:Transcending Race:An Analysis of“Enslave ment”in T oniMorris onπs A M ercyABSTRACT:A M ercy,T oniMorris onπs ne w novel,describes the physical and s p ir2 itual enslave ment suffered by both slaves of different races(blacks,native I ndians,and white contracted laborers)under slavery and the“free”whites whose hist orical and mentalli m itati ons shaped their lives in the early col onial peri od of the Ne w Continent.Based on acl ose exa m inati on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enslave ment,and argues that Morris onπs thinking transcends race and A M ercy shows her insight int o hist ory,s ociety and the hu man heart.Keywords:ToniMorris on,race,slavery,enslave ment,Afr o2American literatureAuthors:W ang Shouren<sr wang@>is a p r ofess or of English at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China(210093).H is research area mainly covers B ritish and American ficti on.W u X i n yun<subtle wind@>is an ass ociate p r ofess or at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 ics,Beijing,China(100081).Her research f o2 cuses on Afr o2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 on1931—)是当今当代外国文学 No.2,2009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她的小说成就标志着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继赖特、艾里森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论《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泯灭与觉醒

论《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泯灭与觉醒

论《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泯灭与觉醒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最蓝的眼睛》中女权主义的彻底泯灭及黑人女性的觉醒,期望世人能够倾听黑人女性心灵深处的呐喊与挣扎,给予她们更多的关注。

同时,黑人女性自身要努力挣脱白人价值观的桎梏,建构出黑人女性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

标签:女权主义;泯灭;觉醒;价值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展示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压迫与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的冲突,探索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审美观对黑人女性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无论题材还是主题都渗透着女权主义思想,处处都在体现着黑人女性女权遭到无情践踏,心灵受到彻底摧残的事实。

女性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和受歧视的等级,黑人女性的地位则更为不堪,在白人和男性统治的社会中,黑人女性被认定为”第二性”。

她们的自我定义被删除、自我身份被粉碎、人性尊严被扼杀,她们自身也因而被认定为牺牲者。

她们早已迷失在白人与男性所创设的迷雾里。

所有的人都拒绝看见她们,甚至她们也拒绝看见自己,最终成为不可见的隐形人。

她们没有一点自主权力,她们渴望”白化”自我,渴望”男性化”。

无论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文化,女性主义都被完全的泯灭在了白人统治的世界之中,女权最终被彻底淹没在男权世界中。

关于女权主义从政治角度一般界定为”一项结束压迫的运动”①,是要实现正真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从文化角度则被界定为”对妇女独特的或传统的价值观、信仰、思想和行为的自觉兴趣和礼赞”②,强调女性应该立刻觉醒,起来抗争,努力破除自身精神上的枷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争取自身应有的权力,早日实现内心世界的解放。

《最蓝的眼睛》讲述的是194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镇上,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Pecola)在一年之间的遭遇。

佩科拉遭受着歧视和虐待,她慢慢地察觉自己生活的困境居然源于自己是个丑陋的黑女孩。

浅析《秀拉》中的人物形象与写作风格

浅析《秀拉》中的人物形象与写作风格

- 250 -校园英语 /文艺鉴赏浅析《秀拉》中的人物形象与写作风格吉林工商学院/李娜【摘要】托妮•莫里森是一位现实主义黑人女作家,他在作品中运用了各种写作技巧,展现出黑人种族的命运和传统文化。

莫里森的代表作《秀拉》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讲述了黑人姑娘秀拉的悲惨命运和坚强性格,塑造了一名崭新的黑人女性形象。

这部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个黑人女性的生动形象,以及秀拉在对自我身份追寻过程中,所蕴含的社会现实。

通过该作品,我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黑人女性在来自种族、性别和阶级等多重歧视下的顽强和独立。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秀拉 黑人女性 社会现实一、概述托妮•莫里森是一位美国黑人女作家,同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她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钢城洛里恩,父亲是一位蓝领工人,母亲则在一个白人家里当佣人,莫里森在四个孩子中排行第二。

她曾于1949年考入了霍华德大学学习英语和古典文学,之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

毕业之后,莫里森成为《黑人之书》的编辑,该杂志记载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堪称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二、作品解读《秀拉》是莫里森创作的第二部小说,自1973年问世以来,该小说就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通过该小说,作者充分地展现出从一战到20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黑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由于深入地探查了黑人女性以及黑人传统文化,此作品也更具现实意义和神秘色彩。

故事的背景设在了1919年至1965年的美国俄亥俄州的黑人聚居区伯特姆(Bottom),以秀拉和内尔的友谊为线索,展现了两位黑人女性在追寻自我价值的过程中的抗争与成长。

秀拉与内尔来自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

内尔出生于伯特姆地区一个中产阶级的黑人家庭,在母亲的教导下温柔驯服、谨慎小心。

而秀拉则从小与外祖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是在一个缺乏父亲角色的家庭中长大的,目睹了祖母和母亲的生活遭遇,变得十分桀骜不驯、自由叛逆,不愿做妻子和母亲,甚至对性爱也漫不经心。

罗莎帕克斯坚守正义的民权女英雄

罗莎帕克斯坚守正义的民权女英雄

罗莎帕克斯坚守正义的民权女英雄罗莎帕克斯,这个名字对于美国历史来说是无比重要的。

作为一个普通的黑人妇女,她用自己微小的身影铸造了伟大的历史,成为了一位民权运动的英雄。

罗莎帕克斯生于1913年2月4日,在阿拉巴马州莫格姆里郡贝林汉姆市长大。

正值20世纪50年代,美国南方种族隔离政策非常严肃,黑人受到严重的歧视和剥夺基本权利。

然而,罗莎帕克斯决定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中勇敢地发声。

1955年12月1日,罗莎帕克斯在蒙哥马利市的一辆公共汽车上发生了一件重要事件。

当时,美国南方的公交规定,黑人需让座给白人,如果没有足够座位,黑人被要求站起。

当一个白人乘客上车,司机要求罗莎帕克斯让座给他,而她拒绝了。

这个小小的举动触发了一场轰动的抗议活动,成为了美国民权运动的里程碑。

罗莎帕克斯的拒绝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她因为违反了种族隔离政策而被逮捕。

这个事件在黑人社区引起了极大的愤慨,引发了一场持续382天的著名蒙哥马利巴士抵制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黑人群众拒绝乘坐公交车,要求公正对待黑人乘客。

罗莎帕克斯的勇敢行动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抵制运动中,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于1956年宣布了大著名的“公交座位案”判决,宣布南方的种族隔离政策违宪。

这个判决为美国民权运动争取到了巨大的胜利,也为罗莎帕克斯赢得了永恒的荣誉。

然而,罗莎帕克斯并不只是在公交车上坚守正义。

她在整个生命中都致力于推动民权事业的发展。

她成立了罗莎和雷蒙德帕克斯研究所,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她还在2005年获得了国会金质奖章,以表彰她对人权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罗莎帕克斯的一生证明了勇气和坚持的力量。

她用自己微小的举动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让人们重新思考种族平等的重要性。

她成为了民权运动的象征,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人们继续为正义而奋斗。

罗莎帕克斯的贡献不仅仅是对美国社会的改变,更是对全世界的启示。

她的故事让人们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去改变不公正的现实,只要我们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信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08历21 08022039 曹忆鸣浅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摘要:第二次美国妇女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社会运动,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60年代;美国;女权;解放运动Abstract: the second American women's movement began in the 1960 s,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biggest impact on social movement, which includes histor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many aspects to the individual, and all aspects of public lif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 60s; the United States; feminist; liberation movement目录一、工业化对美国妇女运动的促进 (3)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生 (4)三、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实践 (5)四、20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6)五、总结 (7)一、工业化对美国妇女运动的促进美国的工业化开始于19 世纪初,起飞于内战之后,蓬勃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工业化的进行加快了美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妇女的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都得到了重大改变。

这些变化都促使她们开始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

工业化为美国妇女解放提供了机遇,使得妇女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和婚姻家庭地位得以提高,这又大大提高了妇女的自我意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美国民权运动和黑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近代美国民权运动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非裔美国人的社会地位极低,遭受着普遍的歧视和剥削。

在经过多次反抗和争取之后,他们终于在1960年代获得了更多的民权,并逐渐成为了美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这个历史进程的不同时期,美国的非裔人口们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行动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不同的阶段进行一一的讲述。

首先,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非裔美国人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措施。

在奴隶制度废除后,他们逐渐获得了一些基本的人权,并成为了自由民。

但是在这个时期,仍有许多人受到各种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随后,20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非裔美国人的地位开始发生变革。

20世纪10年代是非裔美国人争取民权和社会地位的起点,当时,许多人开始团结起来,反对针对黑人的暴力和种族主义。

20世纪20至30年代,非裔美国人社区的形象开始有所改观,他们的文化和文学作品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

黑人知识分子也开始在文化、新闻、教育领域打破了传统的种族隔离。

接下来,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在二战中的角色变化和领导地位的确立也开始影响到非裔美国人的地位。

美国开始以强大的全球声势反对纳粹主义和种族主义,这使得美国本土的种族问题也得到了强化。

在20世纪40-50年代,一些重要的民权组织的成立和领袖的出现,使得非裔美国人社会地位的争取和争议又开始强化。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到了最高潮的时期,青年人、学生、工人和妇女等社会群体也逐渐参与到运动中来。

西奈-江普尔斯博罗之类的真实历史事件,在这个时期被广泛地报道,引起了全国民意的关注。

此时,非裔美国人的民权运动也转移了方向,开始争取公开结束公民身份(房、工作、选举)和政治权利方面的歧视。

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和不断壮大,非裔美国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

许多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法规也经过了修改和取消。

现在,虽然还存在一些种族问题和歧视现象,但是非裔美国人的地位和社会认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活动、 选民登记等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甚至她们参加运动的人数超过了黑人男子。黑 人妇女何以成了“ 运动的脊梁” ? 对此, 有人猜测 这是因为黑人妇女经济上没有男人那么脆弱。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黑人妇女到年事已高时还 必须外出劳动, 以赚取工资过活, 参加运动可能 造成的失业对她们生活的威胁绝不比对黑人男 性生活的威胁小。有人认定这是因为黑人妇女 作为女性在运动中遭受肉体虐待的毕竟少一 些。 但要知道, 信奉所谓“ 尊重妇女” 原则的白人 尊重的是白人妇女, 他们对黑人妇女从不手软, 从奴隶制时代起,黑人妇女所遭受的虐待决不 比黑人男子少。 在民权运动中, 黑人妇女仍然频 频因其大胆行为而受到执法当局的殴打,遭到 严酷的报复。还有专家从人口学的角度解释为 什么民权运动中黑人妇女比黑人男性人数多的 原因。据考证: 比较多的黑人 "%H$ I "%!$ 年间, 男性迁出南方,再加上黑人男性的寿命比黑人 女性短,所以运动开始时黑人男女的比例便已 失衡, 南方的女性比男性多。 " 但人口比例的多 寡未必就意味着黑人女性参加运动的人数一定 就多, 她们完全可以不参加民权运动, 因为没有 人强迫她们,何况白人对民权运动的参加者往 往进行残忍的报复。 白人当局的警察、 由白人种 族主义者自发充当的义务警员不仅白天手持先 进武器成群结队地在街头巡逻,而且深夜还加 ・!"・
形势严峻时,黑人妇女使用灵活的言语战 术, 迂回作战, 向民权活动家展示斗争的另一方 式。比如, 当与白人面对面地交涉时, 一些女雇 工仿照她们身为奴隶的祖母的做法,采用由来 & " ! 已久的 “ 委曲求全”战术。 这使她们可边支持 ・!"・
同事那些特别优越的条件,但她们力所能及地 做些辅助工作, 通过筹款、 服务等方式在早期的 民权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五、六十年 代这种大规模的民权运动启动的时候,黑人妇 女继承了其女性祖先全力为种族事业工作的传 统。她们当仁不让、义不容辞地把种族的利益 放在了首位。大多数妇女不论年纪大小都靠工 资生活, 这样, 如果没有足够的社区责任感, 她 们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勇气冒失去工作的危险, 她们深知多数白人房东的报复心很强,多数白 人对不伏贴的尔斯顿地区的玛丽・戴 维斯让出其经营多年的美容厅,让成人扫盲班 在那里上课。#$&! 年, 南方萨尔玛地区一位年 已 ’( 岁的黑人寡妇把她的房产辟成营地, 让疲 “ 惫的游行者休息。她说, 我几乎觉得自己会活
! 到亲自投票的那一天。” 最重要的是, 这些普
下去, 而在其间, 女领袖哈默的声音会不断回荡 % ‘ ’ ” , 我得到了自由之光……我将使之闪耀。 就 这样, 黑人妇女用歌声感染了人们, 让人们对民 权事业充满了心灵上的共鸣。 黑人妇女以语言泼辣、 伶俐著称。 她们一针 见血的话在民权运动中时常被黑人名人的演 说、 报刊、 学者的专论、 牧师的弥撒所援引。 一位 “ ” 岁的 饱受压迫、 历经沧桑 的妇女在蒙特马 ’) “ 利的抵制公交车的运动中坚持步行, 她说, 我 的脚劳累了, 可我的灵魂安宁了。” 小马丁・路 德・金喜欢引述这句话,借以表明黑人群体耐 力的坚忍和信仰的坚定。黑人妇女地道的民间 智慧有时看来清晰地诠释了受压迫者的困境: “ 你知道, 尽管我们穷困, 我们并不呆傻。 我们需 要工作, 我们需要食物, 我们需要住处, 但即便 有扶贫项目, 且我们的需要依然如故, 我们还是 一无所获。”她们甚至提出解决此种状况的办
#
由于黑人妇女的无私举动、 母亲般的胸怀, 她们在民权活动家的心目中成了运动的守护 ( 神。 #$&) 年 “ 学生非暴力联合委员会” *+,,) “ 的一名黑人工作者写道, 总是有一位‘ 妈妈’ 在 ”“ 场。 她通常是社区中争强好胜的女人, 语言 坦率、 善解人意, 情愿赴汤蹈火。” 她还应该有 传奇般的能力, 白天砍一整天棉花, 傍晚又能给 几十个人准备美餐,然后她就在前面的门廊坐 到半夜, 怀里横摆着一支短枪, 用以保护在她家 住宿的宣传队。 可见, 黑人妇女对民权运动提
!"#$%&’$:)*+, -*.,+, +, /.01-./ -1 -*. 213. 45/ 615-2+78-+15, 19 7346: ;1<.5 +5 -*. =+0+3 >+?*-, @10.A <.5- 4?4+5,- 246+43 /+,62+<+54-+15, +5 -*. BC DC EC +5 -*. "%F$,C
$
面对民权运动中白人的威胁,黑人妇女用 她们的伶牙俐齿作为武器进行了反击或进攻。 她们与白人唇枪舌剑的交锋成为民权运动非暴 力斗争的一部分,他们借此表达出一种激昂的 斗志。 比如, 当老板因不想让哈默去参加选民登 “ 记而解雇她时, 哈默激情昂扬地说, 但你不理 解,我不是为了你去登记的,我是为了我自 $ " ! 己。” 她的情绪把自己和老板都吓了一跳,她 失去了工作, 但也表明了心迹, 出了一口气。由 于对密西西比警察局频频骚扰“ 种族平等大会” 的做法不满,钦太太有一天走到警察的巡逻车 “ 前问, 你们警察除了整天坐在这间办公室前面 就没有更好的事情可以干了吗? 要是真的没有, ” 我愿你们会找到点事。 我看你们都看厌了。 费 城的一个女性游行者对着旁观的一脸惊异的白 “ 人雇主吼道, 对! 是我, 我替你照看孩子。 据你 看, 我或许往他们的奶水里吐过痰呢!”
《 妇女研究论丛》#$$" 年第 ! 期
总第 H# 期
美国民权运动中的黑人妇女
吴新云 ( 南京大学, 南京 #"$$%&)
’ 内容摘要 ( 本文探讨了美国当代民权运动中黑人妇女的作用和作为, 藉此展示这个饱受种族、 性别歧视的群体 为争取种族平等所进行的斗争、 所作的贡献。 ’ 关键词 ( 美国 民权运动 黑人妇女
# " “ 法: 收富人税来养活穷人。”!
通的黑人妇女负担了民权活动家的吃饭问题。 领导层的许多人士都感到民权活动家的食宿问 题足以把这事业搞垮, 因此, 黑人妇女为运动而 做的家务劳动的价值很大。萨尔玛的一名黑人 妇女一天花 #& 个小时为游行者准备饭菜。" 几 乎所有的南方民权活动家都大力赞扬黑人妇女 的饭菜。有人写信给亲朋好友, 叙述吃了“ 百家 饭” 的情形。
班加点袭击人家的房舍和家人,以警告和惩罚 积极参加民权运动的人和民权运动的同情者。 其他形式的报复有时更隐蔽,但效果不见得就 差。比如, #$!$ % #$&’ 年田纳西州费耶特县和 海沃德县的黑人若是要求投票权,他们就会被 赶出种植园, 不得接受医疗救护, 不得从当地的 食品店和其它用品商店买东西。再比如,在密 西西比的鲁尔维尔地区,任何参加运动的黑人 女劳力都可能被白人官僚宣布为“ 没有资格” 在 淡季领取盈余商品项目的救济。面对可能到来 的社会变动, 如果普通黑人出于胆怯和畏惧, 小 “ 心谨慎, 唯求自保” ,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也可 以原谅。据文献记录,部分黑人男女曾拒绝参 加民权运动。密西西比州一个黑人妇女就这样 “ 对发动选民登记运动的人讲, 老板一直称呼我 为黑鬼丫头。我只是个黑鬼。我不在什么文书 ! 上签字。” 以上事实说明, 黑人妇女所以能成为“ 运动 ” 的脊梁 应另有原因。笔者认为大多数南方黑 人妇女无畏地参加了民权运动的根源在于她们 的文化价值观念。 第一, 黑人妇女社区责任感强, 她们一直都 把照料和保护她们的社区“ 大家庭” 当成己任。 且由于女性当家的习俗,南方黑人社区中一直 是年长的妇女非正式地掌管着宗教领导权。黑 人女性是给人抚慰的老妈妈, 是机敏的智多星, 是关于人生世事的预言家。 #$’( 年 “ 全国有色 人种促进会”成立时,有 # ) * 的签名者是黑人 妇女。 当时, 虽然她们中的大多数没有白人女
"
第二, 南方黑人妇女多虔诚地信仰宗教, 民 权的目标和活动方式与黑人妇女内心的教义相 合。 黑人教堂是黑人妇女的庇护所, 它给她们的 艰难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余地。 一来, 身穿白 色佣人装劳动了整整一周,礼拜天穿上好衣服 去教堂时, 她们可拥有难得的清闲和自在, 体会 到一种难得的自尊。 二来, 在黑人教堂的仪式中 教徒们可随着牧师的布道大声宣泄自己的情绪 和感受, 黑人妇女在这里可把抑郁发泄出来, 有 利于她们的心理健康。 再者, 教堂被视为抵制罪 恶的地方。 黑人生活中的罪恶之源是白人, 白人 象恶魔一样压迫着黑人,理论上教堂就成了抵 制白人的场所。所以, 作为妻子和母亲, 作为在 社会上地位低下的弱势群体,黑人妇女到教堂 来寻求勇气和信心, 以战胜生活的苦难, 或者说 以承受住这苦难而继续生活下去。 民权运动很明智地选择了黑人教堂作为其 主要的斗争机构,这样就很容易把广大的黑人 妇女发动起来。作为教堂支柱的黑人妇女往往 把圣灵与追求人人平等的运动联系起来,认为 追求平等是上帝的旨意。一位黑人妇女把基督 耶酥的像和 “ 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 +,--) 领导人的画像悬挂在一起, 并感慨 “ 上帝是如此 公正。” 另外, 民权运动的非暴力的形式不仅符 合她们作为母亲和女人的平和的天性,还让她 们感到一种道德上的胜利。 当白人用催泪瓦斯、 警犬和污言秽语对付边唱歌边游行的黑人人群 时, 黑人妇女觉得自己所坚持的爱心、 仁慈和友 情的理念更是弥足珍贵。有位黑人女性曾为一 个负责选民登记的团体服务,当看见其他黑人 妇女穿着最好的衣服郑重其事地参加她们的第 一次选民登记时, 她非常激动, 仿佛获得了 “ 新 生” 一般。 # “ 二、 总是有一位‘ 妈妈’ 在场” 对民权运动而言,黑人妇女无处不在的身 影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有形和无形、物质和精 神的资助。 她们都是些普通人 . 享受不到民权领 袖人物倍受瞩目的光荣与辉煌,却在日常生活 为民权运动尽其所能。 黑人妇女为民权运动提供了尽可能的物质
% " !
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她们又让运动的工作者感 到亲切、 温暖, 相应地也给他们提供了精神的滋 养。 除了默默无闻的物质奉献和精神的关怀, 黑人妇女在歌唱和言辞方面的才智为民权运动 增添了别样的精神食粮。 民权运动中,黑人妇女常在教堂内唱一些 古老歌曲和新创的自由歌曲。这些歌曲简洁地 表达了黑人共同的信念和希望,把黑人的过去 与现在联系起来,把黑人彼此紧密联系起来。 它们让旁观的白人行政长官和代表心绪不宁, 却让在场的黑人感到一种喷薄的力量,受到极 大的鼓舞。乔治亚州的运动领袖回忆说,在 当自由的歌曲飘扬在教堂的每 #$&# 年秋天, “ 一个角落, 我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了, 我们的形 象放大了。 观众席上的黑人妇女一遍一遍地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