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第三章

初三化学第三章

+1
+2
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种类,因此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原子一般(不是所有)由核内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这三种例粒子7构成的。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弄核清电物 荷质数的(组原下成子列元核素所关或带于原的子正原团电子荷数与)离= 质子子数之=间核外的电区子数别,叙述正确的是()
(2)分子的性质 ①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 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着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空隙越大;压强越大,空隙越小。
例2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或现象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物体的热胀冷缩 湿衣服晾干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特性 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分子是运动的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明确组成物质的分子的化学符号
例6 已知一个二氧化硫(SO2)分子的质量为n Kg,一个三氧化硫 (SO3)分子的质量为m Kg(设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分别相 同),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 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m/(m-n) B、16n/(m-n) C、16n/(n-m) D、32n/(m-n)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
原子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 ②在化学反应中, 原子不可再分,不
能变成其他微粒 分子
(3)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例4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 大小不同 B 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C 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D 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结构离子

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结构离子

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的结构离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原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中性的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分别为1.67×10^-27千克和1.67×10^-27千克。

电子云则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电子具有质量很小,约为质子和中子的1/1800,电子的质量为9.11×10^-31千克。

电子云是由一组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不同层次上运动。

不同层次上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电子。

根据原子中的电子数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原子可以分为不同的元素。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核中质子数的原子组成的。

不同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是不同的。

原子中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是电中性的。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原子可以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的离子。

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原子变成带正电荷的正离子或带负电荷的负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质子数比电子数多;原子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电子数比质子数多。

离子的形成通常是由于化学反应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离子的存在使得物质可以通过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很多不同的化合物。

一个离子可以与其他离子或原子结合,形成化学键。

离子和原子通过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而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吸引力形成的。

离子和化合物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不同的离子和化合物之间的不同相对排列和相互作用导致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化学领域中,对于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子、离子和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上。

通过研究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本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对于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可以发现更多的物质和应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1-构成物质的微粒和物质的组成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1-构成物质的微粒和物质的组成

D 6、(2014 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A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 率加快
6000L 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
B
40L 的钢瓶中
于压缩
在无外力作用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面上移动
D 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典型例题 5】(2014 届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某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 Br。
(1)右图中 x= 7
,Br 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 或“非
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C (填序号,下
同),与 Br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E。
【答案】(1)7 ,非金属 (2)C ,E 【解析】 试题分析:(1)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5 ,故 X=35-28=7 ;Br 的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1、上述规律对初中的大多数物质起作用。 2、混合物的构成微粒要按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 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2、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四、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联系与区别
1、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
分裂 构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原子和离子
原子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核外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电 子的质量相对要小得多。
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与中子数无关)
质子 (带正电荷)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注:普通氢 原子无中子
每个原子只有1个原子核 不同原子的区别是原子核不同
30,000吨
30,000吨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但是,原子
氮气由_____构成,保持氮气化学的最小粒子 是_____;铜由_______构成,保持铜化学 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 。
原子不但可以结合成分子,它还可以直接 构成物质。我们常见的金属(如铁、铜、铝、 汞等)和稀有气体{如氦、氖、氩等)都是由 原子直接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又一种基本微粒
化学式:CuSO4 ·5H2O
63.5 + 32 + 16×4 + 5×(1×2 + 16) = 249.5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
成,而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 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 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 间里做高速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 排步在核外空间的呢?
氢原子的原子核有一个质子,核 外有一个电子,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 空间内作高速运动。
≈1
1.66×10-26 kg
2.657×10-26 kg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6
1.66×10-26 kg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6 kg
9.288×10-27 kg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
≈ 56
1.66×10-26 kg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原子质 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越大。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作业;(星期日交)
1、课后的相关习题
2、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3、每日一题、一式 4、第一、二章的总结复习
三、离子
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 的微粒
原子
失去或得到电子 得到或失去电子
离子
结合
物质
(如氯化钠NaCl)
阳离子:失去电子带负电 阴离子:得到电子带正电
二、原子
4、原子的特征(和分子的相类似) 5、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相同 (1)都能直接构成物质(2)都具有微观粒子 的性质(3)分子和直接构成物质的原子都能 保持各自物质的化学性质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在化学变化不可再分
联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 一种微粒
上节课回顾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相对分子质量:课本68页红体字.
四、微粒的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计算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结(重点)
1、概念:分子、原子、离子的定义 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注意格式)
(3)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原子核几乎集中了 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二、原子
原子的结构 ( 不 原 带 电 子 )

原子核(+)

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注: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特例氢原子没有中子
练习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只要分子没有改变,物质就没有发生任何 变化 B 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 分子肉眼看不见 C 分之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这些微粒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排列。

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

每种元素都由一种特定类型的原子组成,其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结构和排列决定。

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的结构单元。

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连接形成。

3. 离子: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有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有负电荷。

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形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这些微粒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以及化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1/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也能构成分子。 5、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总结: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 原子
具有微粒基本的性质 相同点
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分,原子不可分
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用微粒的观点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11、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干冰 二氧化碳分子
氯化钠
碳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分子苯分子构 成水物质氢气
分子
1、分子体积小、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空隙;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分解
组合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水通电,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解
组合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8、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10、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 的种类不变。
原子
1、原子体积小、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运动; 3、原子之间有空隙;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不可燃,不助燃 可燃性
助燃性
氧气、氢气、水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6、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种 类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空隙。
煮沸
水煮沸,水分子的种类不变,水 分子间的空隙变大,化学性质不变。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件(16张PPT)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3.1.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件(16张PPT)

3、氧气是由___氧__分_子___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__2__个
___氧___原子构成;
4、氢气是由___氢__分_子___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由__2__个
___氢___原子构成。
(CO2)
(H2O)
(O2)
(H2)
练习:
1、二氧化碳气体是由_二__氧_化__碳_分__子___构成的,一个二氧
化碳分子是由__1__个_碳___原子和__2__个___氧___原子构
成;
2、水是由___水_分__子__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1__个
__氧__原子和__2__个___氢___原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干冰 二氧化碳分子

氯化钠
铜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温故知新
1、微粒的性质
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温度计中的水银能热胀冷缩指示温度高低。 •用水壶烧开水时,水开了会将壶盖顶开 •汽油的挥发。 •墙内开花墙外香。
现代科学 技术已能 将构成物 质的粒子 放大后呈 现在我们 的眼前。
分子
原子
结论:分子、 原子是真实存 在的。





O

HH

H
的 微
O H




O
HH
O
HH
H2O
通电
O
H
H H 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O
H H
H
OH
O
H
O2
H2
水的电解的微观过程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二、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运动的(闻到花香说明构成香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2、微粒间有空隙(半杯酒精和半杯水混合后小于一杯)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的性质: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分子之间有空隙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密度、硬度等,都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表现出来的。

不能说一个氧气分子的状态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

四、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小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题〗1. 判断:分子大,原子小。

2.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3.简答: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描述氢气燃烧的化学过程?五、原子的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中子(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不带电荷原子{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小结:①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中子数为零;②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③质子数与中子数没有等量关系;④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四、相对原子质量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注》(1)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为一;(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含义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即原子的相对质量。

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砝码”是碳-12(含6个质子和6个个中子)原子质量的1/12。

3、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例: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8练习:1、求CO2、KMnO4、SO2、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科索沃战场上投下了至少10吨贫铀弹,不少人患上了“巴尔干综合症”。

贫铀弹的主要成分是低放射性的铀,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核电荷数为92,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应为()A.146B.92C.136D.543五.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由于能量的不同而分层运动2、原子结构示意图A、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由于能量的不同而分层运动(分层排布)B、用电子表层表示离核远近的不同;C、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质子数1--18号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中总结出哪些规律?3、不同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2)金属元素的原子(3)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4.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六. 离子1. 离子定义:电中性的原子得失电子形成带电的微粒,这种带电的微粒称为离子。

2. 离子的形成过程:3. 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1)阳离子:Na+ 、Mg2+、Al3+、NH4+ 等(2)阴离子:Cl-、O2-、SO42-、CO32-、OH- 等4. 离子与原子的比较: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例: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液氧C.氧化汞D.二氧化碳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前预习】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

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课后测试】一、填空题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由此可说明;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这是由于;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

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

对此,你的评价是:四、探究题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请你再举出可以用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课前预习】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如金刚石由(填分子、原子、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由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④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课堂练习】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了()(2)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4)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5.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C.分子之间有空隙,原子没有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6.”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可表示为( )7.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A.我国首次在世界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首先确认了原子中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分子学说D.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

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事实。

10.画出你想象中的原子结构图。

【课后测试】一、配伍题11.将下列A组所叙述的现象和B组的解释要点用短线连结起来A组B组(1)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a. 分子很小(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b. 分子之间有空隙(3)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 c. 分子发生了变化(4)一滴水里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二、选择题12.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纯净物 B.混合物 C.蒸馏水 D.汞1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A.物质的种类 B.物质的性质 C.分子的种类 D.原子的种类1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5.在同一原子中一定相同的是()A.中子数和电子数 B.中子数和质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中子数16.下列微粒中带电的是()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三、填空题17.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

分子间有空隙,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的空隙,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18.一个密闭的透明容器的一端有一个活塞,容器里盛有一定量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将活塞往里推,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活塞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往里推一段距离说明了氯气分子间。

A B C D四、简答题19.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湿衣服在太阳底下容易晒干⑵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⑶酒精灯不用时一定要盖上灯帽⑷盛有一部分热水的暖水瓶时间久了打开瓶盖很费力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课前预习】1.原子有一定的质量。

国际上规定采用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

3.分子是由结合而成的。

可以用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

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4.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是原子或的产物。

【课堂练习】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C.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D.原子得失电子后质量会有较大改变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9.288╳10-26 kgB. 9.288╳10-26C.56kgD.567.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则铟原子内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值为()A.66 B.49 C.115 D.17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氧气C.铜D.氧化镁9.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A.18B.40C.58D.6210.在①原子②分子③离子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这些微粒中,肯定不带电的是()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②⑤ D.④⑤⑥11.填表:【课后测试】一、选择题12.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在伊拉克境内投下了数枚贫铀弹,贫铀弹中的主要成分——低放射性的铀将严重危害伊拉克人民的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