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真题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word版 含答案)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2.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2H O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B.C.D.4.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c对应的是()A.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5.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A.A B.B C.C D.D6.小明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闸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7.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
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1B.39C.70D.1018.“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从微观角度分析,语句中隐含的分子性质有①分子的质量很小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①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冰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10.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二、填空题1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考点04构成物质的微粒(检测)-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

考点04 构成物质的微粒(检测)(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2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山西】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
观察下图,有关苯分子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在不断运动B.它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它真实存在【答案】A【解析】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苯分子肉眼不可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发现,说明它的体积很小,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说明它真实存在,不能说明它在不断运动。
故选A。
2.【2021湖南常德】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答案】C【解析】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说法正确;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说法正确;C、酸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说法错误;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石墨是层状结构,金刚石是网状结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1山东东营】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a粒子质量相当【答案】A【解析】A、a粒子带正电,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说明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因此金原子核带正电,A正确;B、由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绝大多数a粒子未发生偏转,可得金原子并非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B 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C错误;D、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D错误。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015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3.1构成物质的粒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2.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D.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是SO2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A.反应物含3种元素B.生成了2种物质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5.“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A.该图示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B.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C.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6.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容易得到电子B.属于非金属原子C.核电荷数为11D.最外层电子数为11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8.如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X是金属元素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9.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种粒子均表示原子B.N与W可形成NW3型化合物C.四种粒子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D.四种粒子所代表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二.填空题:10. 21世纪的能源金属﹣锂(Li)金属锂,被誉“21世纪的能源金属”,当前手机中广泛使用的电池,主要是高能锂电池.请回答下列问题:(1)锂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2)研究表明,锂的金属活动性比较活泼.写出金属锂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锂和氢气的符号表达式.(3)金属锂除了制造锂电池外,还可以用于储存氢气,其原理是金属锂与氢气化合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氢化锂(LiH),氢化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符号表达式.11.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填序号).A.质子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3)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12.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D元素的名称为,D元素与图中(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化学式为.(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写化学式),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13.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电子.(填“得”或“失”)14.建立微观和宏观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也让我们感受到化学微观世界的浪漫与奇妙.(1)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按示例补充完成图中B、C图对应横线上的内容,并画出D中的微观示意图.(2)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则图中可以用来表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可以是(按“反应物→生成物”的顺序,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钠与氯气点燃生成氯化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反应中钠原子或氯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是.(4)由上总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1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16.某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问题:(1)甲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此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在化学变化中,(填“分子”或“原子”)不能再分.。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例题

【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微粒2、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氮气分子的大小B、氮气分子的组成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D、氮气的化学性质3、下列有关原子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4、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他的分子D、分子间隔变小6、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它们的存在状态和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分子构成相同 D.液态氧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7、下列情况下,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小的是()A.-1℃的水B.4℃的水C.沸腾的水D.水蒸气8、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9、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纯净物B、混合物C、蒸水D、汞10、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高锰酸钾B、液态氧C、二氧化碳D、双氧水11、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氧分子二、填空题1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
13、从分子观点看,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14、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子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

初三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复习试题1、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四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______“高”“低”“相平”),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同时还可以说明______.[实验四]以下是丁同学完成的三个实验,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和他一起进行总结归纳: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③把五氧化二碘(I2O5)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将湿淀粉试纸放在试管口,淀粉纸上,淀粉试纸变蓝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关于物质化学性质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可能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______.答案实验一:(2)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会看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填: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氨水具有挥发性,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变红,空气中放置的B是为了做对比试验,说明不是空气使酚酞变红,故填: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对比;实验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实验三: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且不同的分子间隔不同,将糖溶解在水中,体积会小于糖和水的体积之和,故填:低,分子间有间隔,不同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实验四:根据描述可知,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此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为其他物质的分子,故填:碘遇淀粉变蓝,五氧化二碘受热易分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的物质”是化学科学中的重要观点.按照这一观点讨论下面的问题.(1)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离子.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______.(2)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做“过氧基”(下图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的结构.据此推测下列②~④的物质中,可用作杀菌消毒剂的是______.(填序号)①②H-O-H③O═C═O④答案(1)酸溶液中都含有 H+离子;酸溶液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 H2O;故答案为:H+;H2O;(2)根据图①中虚线框标出的部分为过氧基的结构,分析选项可知只有④中有相同的结构;故选④.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1)请将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的分子性质写在下面横线上.①A:______;②B:______;③C: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助于理解反应的实质.①如图是氢气燃烧过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将如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______;______.(写两条)答案(1)①能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②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混合后体积变小.③闻到花的香味能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2)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旧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的个数和种类都不变,故画:2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②在该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生成的新粒子是水分子;③通过上图可以获取的信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故答案为:(1)①分子的体积很小;②分子间有间隔;③分子不断的运动;(2)①;②氢分子和氧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水分子;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4、某无色溶液中只含K+、Na+、NO3-、SO42-四种离子,它们的离子数目之比为1:6:3:2,则该溶液所含的溶质可能是()A.KNO3、Na2SO4B.K2SO4、KNO3、NaNO3C.KNO3、NaNO3、Na2SO4D.K2SO4、Na2SO4、NaNO3答案溶液中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不显电性.四种离子数目比要等于1:6:3:2A、硝酸钾和硫酸钠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B、无论三种物质以何种比例混合,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都大于1:2,故错误;C、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2:2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D、当三种物质按照分子个数1:3:6的比例混合时离子数目比符合题意,故正确.故选CD.5、用分子观点解释漫画图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答案有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是因为香烟烟气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女孩被动吸烟.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物质是否可分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女孩被动吸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空隙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列物质的变化事实与用相关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解释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现象解释①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分子不停的运动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都呈碱性溶液中都存在大量的OH-③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之和小于200mL 分子是有一定质量的④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A、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造成溶液中溶质减少,故选项解释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都呈碱性,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之和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和分子质量无关,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构成氢分子,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7、对下列相关的说法解释错误的是()A.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酒精与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C.盐酸、硫酸溶液均显酸性--溶液中都有酸根离子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答案A、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能够闻到花香,故A解释正确;B、不同的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不同,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间隔不同,酒精分子会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之间,导致体积减小,故B解释正确;C、盐酸、硫酸溶液均显酸性,是由于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不是酸根离子的缘故,故C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故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解释正确;故选:C.8、用粒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1)CO和CO2性质不同______(2)稀盐酸,稀硫酸,都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______(3)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答案(1)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所以都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故答案为:(1)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而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不同性质也不同;(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3)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9、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分别装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和无色空气,中间用玻璃片隔开.将玻璃片抽出,让两个集气瓶口紧密对准,一段时间后,发现上下两个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基本相同.该实验说明()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很小C.分子不断运动D.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此实验主要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故选C。
构成物质的微粒练习题

构成物质的微粒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一,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原子的结构?A.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C. 原子由分子组成D.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2. 以下哪种微粒不具有电性?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3.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包含相同数量的微粒,这个数量是:A. 6.022×10^23B. 6.022×10^22C. 6.022×10^24D. 6.022×10^214. 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以下哪种力不是分子间力?A. 引力B. 斥力C. 摩擦力D. 范德华力5.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分子的极性?A.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B.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C. 分子没有电荷D. 分子总是非极性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个氧原子组成。
7.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________,而中子数决定了同位素。
8. 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__。
9. 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溶解度会________。
10. 根据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在容器内做________运动。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假设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0×10^-26千克,计算1摩尔水的质量是多少千克?12. 如果一个容器内含有2摩尔的氧气分子,已知氧气分子的体积是2.24×10^-23立方米,计算这个容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3. 简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4. 解释为什么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论述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6. 讨论温度和压力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并解释波义耳定律和查理定律。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基础测试(含答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基础测试(含答案)成不同D. 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小华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该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的质量很小2.对于Cl和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同一种元素B. 质子数相同C. 核外电子数相同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3.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电荷数为3B. 电子总数为2C. 属于氢元素D. 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C. 向一定体积的水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5.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45B. 核外电子数为94C. 质子数为94D. 核电荷数为2396.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 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7.“神州五号”不仅将杨立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据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 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 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 由一个带电负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8.美国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H3+).一个H3+中含有______个质子,______个电子.9.如图是稀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2)由此推出此变化的实质是______10.俄罗斯科学家2019年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11.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该反应涉及到______种元素______种分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12.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初三物质构成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质构成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最小微粒是: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2. 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光子3.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中子和电子D. 分子和离子4.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5.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 铁C. 氢气D. 钠6. 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7. 以下哪个是纯净物?A. 空气B. 河水C. 氧气D. 矿泉水8.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什么决定?A. 原子核B. 中子C. 电子D. 质子9. 原子中带正电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10.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铜B. 氧气D. 氢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__。
12.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
13. 原子核由________和中子组成。
1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的________决定。
15. 纯净物分为________和化合物。
16.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17. 金属元素通常由________构成。
18. 非金属元素通常由________构成。
19.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________。
20. 物质的化学式表示了物质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2.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3.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24. 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求水分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5. 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3×10^-23克,1克铁中含有多少个铁原子?答案:一、选择题1-5 B D A C B6-10 D C C C C二、填空题11. 气态12. 电子13. 质子14. 电子数15. 单质16. 元素17. 原子18. 分子19. 分子20. 组成和性质三、简答题2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一)构成物质结构的基本微粒
一、单选题
1. (2017·深圳)“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甲、
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2. 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3. (2017•自贡)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
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
B、58
C、82
D、140
4. (2017•甘肃)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分类观:纯碱和烧碱从组成上都属于碱
D、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5. (2017•内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三态变化说明分子间具有间隙
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C、五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5SO2
D、Al3+可表示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6. (2017•威海)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
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7. (2017•上海)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8. (2017•来宾)下列各种粒子,带负电荷的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9. (2017•来宾)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10. (2017•临沂)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11.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
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12. (2017•荆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3. (2017•怀化)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14. (2017•葫芦岛)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前
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15. (2017•聊城)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
认为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二、解答题
16. 原子和分子都是微观粒子.
(1)原子不显电性原因是什么?
(2)如图所示,有A、B两只烧杯,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
观察到杯中的溶液仍为无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只烧杯罩在
一起,过几分钟后,发现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从这个实验中你得的结论是什么?(提示: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溶液遇到浓氨水等碱性物质会变为红色)
17. X原子核内有a个质子,它的阳离子Xm+与Y元素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试确定Y原子的核电荷数.(要写推断过程,无推断过程不得分)
18. 下面是我们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联系整理,请你在空白处填上
适当的概念,使整个知识网络完整化.
三、填空题
19. 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就带有电荷,成为离子,钠离子的符号是.
20. 钠和硫由原子变成离子①钠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核电荷数是,元素种类不改变,如此变化后的钠原子带上1个单位电荷,变成了钠离子,钠离子表示为,这样的离子为阳离子.②硫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个电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质子数为,元素种类不改变,如此变化后的硫原子带上电,变成了硫离子,硫离子表示为,这样的离子为阴离子.
21. Na和Na+两种粒子的相同,不同.
22. 按要求回答问题有S2﹣(硫离子)和S(硫原子)两种粒子,回答:S2﹣中的“2”表示;
S2﹣和S的质子数(填相同或不同);已知S2﹣有16个质子,则其核外共有个电子.
23. R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a,R2﹣核外电子数为b,则R原子的中子数为.如图微粒结
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 .
24. M元素的离子为M2+ ,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四、综合题
25. (2017•山西)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
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②的微观实质是.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