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密度实验

合集下载

密度测量实验知识点总结

密度测量实验知识点总结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密度测量实验,了解物质的密度及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
1. 测量容器:烧杯、量筒、瓶口瓶等。

2. 其他:天平、溶液及溶质等。

三、实验原理
密度(ρ)=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体积(V)
四、实验方法
1. 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1)实验原理:ρ=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体积
(2)实验步骤:
①称取实验用的固体样品并用天平称重 m(g)。

②用容器(烧杯、量筒等)测定固体样品的体积 V(mL)。

③求出实验样品的密度ρ(g/mL)。

2. 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法
(1)实验原理:ρ=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体积
(2)实验步骤:
①称取实验用的液体样品的质量 m(g)。

②用容器(烧杯、量筒等)测定液体样品的体积 V(mL)。

③求出液体样品的密度ρ(g/mL)。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应注意仪器的准确使用和测量。

2. 理论上,每个实验都有一个标准的物理意义。

3. 重复测量,取平均值,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记录实验时的实验数据及实验方法,将实验结果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比较实验结果,分别讨论实验中的误差及分析实验结果。

七、案例分析及实验问题解决
1. 根据实验数据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合理,并解释原因。

2.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以上就是密度测量实验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密度测定方法

密度测定方法

密度测定方法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中,密度测定是一项常见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密度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比重瓶法。

比重瓶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密度测定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比重瓶,并称量一定质量的试样物质。

然后将试样物质放入比重瓶中,注满水,振荡使气泡完全排出,最后称量比重瓶中的总质量。

根据试样物质的质量和比重瓶中水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试样物质的密度。

二、浮力法。

浮力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测定物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天平和一个容器,将容器注满液体,然后在液体中浸入试样物质,并记录下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液体中的重量。

通过比较两种状态下的重量差异,就可以计算出试样物质的密度。

三、气体比重法。

气体比重法是一种用气体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气体比重计和一定量的试样物质。

然后将试样物质放入气体比重计中,通过测量气体比重计的体积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试样物质的密度。

四、测密度仪法。

测密度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物质密度的仪器,它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使用测密度仪法时,只需将试样物质放入测密度仪中,仪器会自动进行测量并给出结果。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操作步骤。

在进行密度测定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整理)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己整理)

密度测量方法汇总一、天平量筒法1、常规法实验原理:ρ= m/v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 实验步骤:(1)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 2; 实验结论: 2、天平测石块密度方案1(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实验器材:天平、水、空瓶、石块 实验过程:1、用天平测石块质量m 12、瓶中装满水,测出质量m23、将石块放入瓶中,溢出一部分水后,测出瓶、石块及剩余水的质量m 3推导及表达式:m 排水=m1+m2-m3V 石=V 排水 =(m1+m2-m3)/ρ水ρ石=m 1/V 石 =m 1ρ水/(m1+m2-m3)方案2(烧杯、水、细线) 实验原理:ρ= m/v实验器材:烧杯、天平、水、细线 、石块 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 12、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入水中,使石块不与杯底杯壁接触,用天平测总质量 m23、使石块沉入水底,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3 推导及表达式:m 石=m3-m1V 石=V 排=(m2-m1)/ρ水∴ρ石=m 石/V 石 =(m3-m1)ρ水/(m2-m1) 3、等体积法12v v m-=V m =ρ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 (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 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 2。

实验结果:∵ 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 V 牛=V 水∴4、 等质量法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

测密度的几种方法

测密度的几种方法

一、 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 : 1、 :(天平、量筒)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 ρ=12V V m-2、等积法:器材:天平、烧杯、水、金属块、细线 步骤: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1; 2)往烧杯装满水, 称出质量为 m2;3)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将金属块取出,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ρ=321m m m -ρ水或者------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浮力法(1):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细绳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拉力F 。

密度表达式:ρ=FG G-ρ水 4、 浮力法(2):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 ρ=1212V V V V --ρ水5、 浮力法(3):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1312h h h h --ρ水6、 密度计法: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二、 测液体的密度:1、 (天平、量筒)法: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 3)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2. 计算表达:ρ液= Vm m 21- 2、 等积法器材: 天平、烧杯、水、待测液体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 质量m 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 m 2;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 m 3 密度表达式:ρ液= 1213m m m m --ρ水3、浮力法:器材:弹簧测力计、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 2)、将小石块浸没于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 1; 3)、将小石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F 2. 计算表达:ρ液=12F G F G -- ρ水4、 U 形管法:器材:U 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 形管中;2)、将待测液体从U 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测量物体的密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试验一:测量固体的密度命题要点:1. 实验原理:ρ=m/v2.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见本讲考点清单)3. 量筒的使用和读数(见本讲考点清单)4. 实验数据表格设计及补充(设计表格时需注意:①至少进行3组实验;②物理量必须要带单位)5. 测固体密度实验步骤(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2)测体积:利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V总-V水(3)计算固体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6. 实验误差分析(1)实验仪器使用不规范引起的误差:①砝码生锈或沾有杂物:测得的质量偏小;②砝码磨损或缺角:测得的质量偏大;③天平使用时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不使用游码时质量测量值准确;使用游码时测得的质量偏大;④天平称量过程中向右(左)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得的质量偏小(大);⑤量筒读数引起的实验误差:仰视时测得的体积偏小;俯视时测得的体积偏大(2)实验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3)待测固体吸水导致误差: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由于固体吸水,测得固体的体积偏小,测出的密度值偏大(4)特殊物质引起的误差:颗粒状物质由于摇动不充分,测得的体积偏大,测得的密度值偏小[2011.20(4)]7. 实验评估及改进(1)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评估:①排水法测体积,物体一定要浸没;②排水法测体积,溢水杯中一定要装满水;(2)仪器测量精度过低,容易导致较大误差,无法进行实验8. 测量特殊物质的密度(1)吸水性物质:①让其吸足水再测量,并注意吸水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②利用排沙法测量体积;(2)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可用针压法+排水法,使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得体积,注意使用的针要细;(3)颗粒状物质:利用排沙法测量其体积;(4)易溶于水的物质:利用排沙法测量其体积9. 特殊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详见第15讲特殊方法测密度针对训练:1. 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合金块的密度,选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2)小明选取天平和量筒来进行实验,首先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将合金块放在天平________(选填“左”或“右”)盘,用________(选填“手”或“镊子”)按__________(选填“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的顺序向另一个盘中依次加减砝码,当他加上质量最小的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则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测量合金块的质量,他的实验操作有两点错误,请你帮他找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改正错误,天平示数和量筒示数如图丙、丁所示.小明设计了下表所示的数据表格,请你指出其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格中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6)实验中若先测合金块的体积,再测质量,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7)小明在进行图丁实验时未使用细线,导致合金块浸入量筒时有水溅出,其他操作均正确,则小明测得合金块的密度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8)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9)小蒋重复小明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整理器材时发现所用的20 g砝码沾有粉笔灰,若粉笔灰的质量不能忽略,小蒋测出的合金块密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10)小周利用小明的实验仪器和方法测量一个吸水性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操作均正确,她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针对这一问题,在可增添、更换仪器等条件下,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同组的小赵在测量另一块材质相同但较大的合金块密度时,发现合金块不能放入量筒中,于是他利用已经测出的合金块的质量m,采用如下方法也测出了合金块的密度,请将小赵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1;②将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再取出合金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天平再次平衡,读出此时天平的示数m2.④合金块的密度表达式ρ合金块=________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命题要点(部分与测量固体密度相同,不再展示):1. 测液体密度实验步骤(1)测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烧杯及剩余液体的质量m剩,则倒入量筒中的液体质量m=m总-m剩;(2)测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3)计算液体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2. 实验误差分析(1)由于实验步骤不合理导致误差:①若先测液体的体积,再分别测出空烧杯及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由于量筒上残留了少量液体,使测得的质量偏小,从而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小;②若先测空烧杯和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再测全部液体的体积,由于烧杯上残留少许液体,使测得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2)由于实验操作不当导致误差:将部分液体从烧杯倒入量筒时洒出:测得量筒中液体的质量偏大,测出的密度值偏大3. 测量结果的应用针对训练:2. 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配制密度为1.05 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明取少量样品,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2)天平调节好之后,小明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1=20 g;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可知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小组配制的盐水________(选填“合格”或“不合格”).(3)小明测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同组的小刚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只需调整先后顺序,就可以消除上述误差,调整后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4)小明在实验前调节天平横梁时,游码位于标尺中点,但他忘记将游码归零,实验中一直没有改正,则测出盐水的质量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5)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方案,实验步骤为: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针对小雨的方案,客观、正确的观点是___.A. 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 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C. 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提倡(6)同组的小涛在一根塑料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的小钢珠后用蜡封住并使底部平整,自制了一个“密度计”,用该“密度计”测量盐水的密度:先将“密度计”放入水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底端到液面的距离为h1;然后将“密度计”擦干,再放入盐水中,静止时仍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底端到盐水液面的距离为h2.①小涛测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②在塑料吸管的底部放入小钢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7)小涛还想利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一瓶“宋河粮液”白酒的密度,但发现吸管在白酒中沉底.请你帮他想出一种对自制密度计进行“改良”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特殊方法测量密度一、缺天平、量筒1. (称重法)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密度为ρ水)测量石块和盐水密度的过程如下: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力为G,如图甲;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如图乙,石块的密度ρ石=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如图丙;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思路点拨】石块在水中和在盐水中均浸没→V排水=V排盐水;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F1=ρ水gV排水→石块的密度ρ石= G/g V排水;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盐水=G-F2=ρ盐水g V排盐水.2. (双漂法)小明在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一端缠上少量细铁丝,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另外还准备了两个烧杯、刻度尺、待测液体和足量的水.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忽略细铁丝的体积,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①用刻度尺测量木棒的长度为h;②向一个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简易密度计缠细铁丝的一端放入烧杯内,静止时木棒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木棒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③向另一个烧杯中装入适量待测液体,将简易密度计放入烧杯内,使其静止时竖直漂浮,用刻度尺测量木棒露出液面的高度h2;④待测液体的密度ρ=.(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思路点拨】木棒在水中和待测液体中均漂浮→F浮水=F浮液;V排3. (等压强法)小明用刻度尺、玻璃管、细线、橡皮膜和水(密度为ρ水)测量醋的密度的过程如下:(1)使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的长度为h,通过细线用橡皮膜将玻璃管一端密封住;(2)玻璃管内部装有适量的醋,用刻度尺测量液面高度为h1,缓慢浸入盛有水的烧杯内,直至橡皮膜水平;(3)测得玻璃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Δh;(4)醋的密度为ρ醋=.【思路点拨】橡皮膜水平→橡皮膜两侧受到水和醋的压强相等.二、缺量筒4. (等体积法)小华利用天平、量筒测量酱油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你将步骤补充完整.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如图甲;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如图丙;④酱油的密度ρ=.【思路点拨】完全相同的烧杯装满液体时液体体积相等:V水=V酱油→根据密度公式得出5. (阿基米德原理法)小华在测量一个密度较大的塑料球密度时,准备的实验器材有:塑料球(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天平、烧杯、水、细线等.请你将他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①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1;②把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如图甲;③用细线系着塑料球使其浸没在水中但不触碰烧杯,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为m3,如图乙;④塑料球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塑料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m3-m2)g→计算出塑料球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计算.三、缺天平6. (漂浮法)小王在进行“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时,选用的器材有:量筒、水、细铁丝(体积忽略不计)、待测木块(不吸水).请你帮助小王将测量过程补充完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为V1,如图甲;②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液面静止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测得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如图乙;③用细铁丝将木块全部压入水中,测得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如图丙;④待测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思路点拨】物体漂浮时F浮=G物,F浮=ρ水gV排,G物=m物g=ρ物gV物7. (一漂一沉法)在“测量橡皮泥的密度”实验中,由于橡皮泥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小明去掉天平,利用量筒、水等器材巧妙地测出了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为ρ水)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1,如图甲;②将橡皮泥捏成小船放入量筒内,使其静止时处于________状态,稳定后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2,如图乙,橡皮泥的质量m=______________;③将橡皮泥从量筒中取出,擦干表面的水后捏成实心球,再将橡皮泥放入水中,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刻度值为V3,如图丙;④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思路点拨】物体漂浮时F浮=G,F浮=ρ水gV排→m=ρ水V 排,计算出木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ρ=计算.8. (标记法)小明想测量某果汁的质量,发现没有天平,他找来烧杯、水槽、量筒,测量过程如下:(1)在小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烧杯放入一个水槽内,标记出水槽的液面高度;(2)将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V1;(3)将小烧杯放在水槽内,逐渐向小烧杯中倒入待测果汁,直水槽内液面上升到标记处;(4)将小烧杯内的待测果汁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 V2;(5)果汁的密度ρ液=____________.【思路点拨】利用标记法,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则其所受浮力相同,计算出果汁密度.。

测量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测量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测量物体的密度和体积密度和体积是物体的两个基本参数,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室和工程领域中,测量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是常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几种测量物体密度和体积的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步骤。

一、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是指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公式ρ=m/V表示,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1. 浮法测量法浮法测量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测物体放入一个已知密度溶液中,可以选择水或其他适合测量物体密度的液体。

(2)观察物体是否浮在溶液中或者部分浸没在溶液中。

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溶液中,则表示物体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若物体浮在溶液中,则表示物体的密度大于溶液的密度。

(3)根据物体浸没的比例,可通过密度比较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线密度法线密度法主要用于较细长的物体的密度测量。

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2)对物体进行测长,即测量物体的长度。

(3)计算线密度,即物体质量除以物体长度。

二、体积的测量方法体积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测量物体的体积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体积的方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的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对于规则形状的物体,可以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直接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通过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

2. 水位法水位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物体。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并记录下水位。

(2)将待测物体放入容器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

(3)观察水位的变化,记录下新的水位。

(4)根据水位的变化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密度和体积的测量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设备的准备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例如测量工具、容器、电子天平等。

确保实验设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专题: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
引言
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本文将介绍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来测量密度。

实验一:水银密度计法
实验原理
水银密度计法是利用水银的密度来测量其他物质的密度。

通过将待测物体放入水银密度计中,测量水银升高的高度,然后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水银密度计和待测物体。

2.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银密度计中,观察水银升高的高度。

3. 根据水银和待测物质的密度关系计算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小心,以避免水银的溅出或损坏密度计。

- 确保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水银中。

实验二:浮沉法
实验原理
浮沉法是利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来估算其密度。

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大时,物体沉入液体中;当物体比液体密度小时,物体浮于液体表面。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和液体。

2. 将待测物体放入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3. 根据物体浮沉情况估算其密度。

实验注意事项
- 确保和液体的选用适合待测物体的大小和密度范围。

- 注意观察待测物体的浮沉情况,避免误判。

...
(继续描述其他实验方法)
结论
通过这十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物体的密度。

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取决于待测物体的性质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并遵循正确的实验步骤。

以上是关于密度计算的十种实验方法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能
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测量不规则固体或液体的密度实验一:测量塑料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细线、一杯水、塑料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读出水的体积V 0。

3、用细线拴住塑料块吊入量筒(或量杯)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水和塑料块的总体积V 1。

4、通过计算得出塑料块的体积为V 。

5、通过密度公式Vm =ρ计算出塑料块的密度01ρV V m -=。

实验分析:该实验用到了排水法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但注意的是所测物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且不易吸附水分。

实验二:测量木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或量杯)、细线、一杯水、木块、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 。

2、在量筒(或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用细线拴住铁块并把其完全浸入量筒(或量杯)的水中,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 0。

3、用细线同时拴住木块和铁块吊入量筒(或量杯)中,使其完全浸入水中,读出水和木块、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 1。

4、通过计算得出木块的体积为V 。

5、通过密度公式Vm =ρ计算出木块的密度01ρV V m -=。

实验分析:木块的密度比水小,它会漂浮在水面上,为此此实验用了密度比较大的铁块把木块拉入水中,这样可以使木块完全浸入水中。

另外,在测量木块的体积时,不要忽略了铁块的体积。

实验三:测量铁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带瓶盖的药瓶、足量的水、铁块、细线。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为m 。

2、往药瓶里灌满水,盖好瓶盖,用天平测出药瓶和水的总质量m 0。

3、用细线把铁块完全浸入药瓶中,将溢出部分水。

然后再把铁块从药瓶中取出,盖好瓶盖,用天平再测量出药瓶和水的总质量m 1,则溢出的水的质量为m 0-m 1。

4、根据密度公式Vm =ρ的推导公式ρm=V 计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为V=水ρ10m m -,即为铁块的体积。

5、铁块的密度ρ铁=水ρ10m m m -=水ρ10m m m -实验分析:此实验是在没有量筒(或量杯)的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学会运用天平和量筒对物体的密度进行测量。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细线
实验步骤:
一、测量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再次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3、读取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写出盐水密度计算的表达式,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m
1/g
烧杯和剩余盐
水的总质量m
2
/g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
/kg·m-3
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系着小石块,轻轻的浸没到量筒内的水中,读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4、写出小石块密度计算的表达式,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小石块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
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
体积V2/cm3
小石块的体
积V/cm3
小石块的密度ρ
/k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