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话中神的形象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合集下载

中西文化鉴赏——中西方神话故事差异

中西文化鉴赏——中西方神话故事差异

中西文化鉴赏——中西方神话故事差异
西方创世神话最明显的特点是创世神有很强的系统性,各神在主神宙斯的领导下各司其政,形成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分工各异的创世神体系。

中国的创世神是零落分散、不成体系的,不但几十个民族的创世神构不成系统,而且从单个民族的创世神也难以寻出个完整系统来。

古希腊神话在流传过程中,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完整、有起有落的故事框架。

这种故事结构与神话完整的神系相适应,显示了古希腊神话鲜明的审美特征。

相比之下,中国神话的审美内涵远远不如古希腊神话那样充分。

中国神话尽管神多,却缺少像古希腊神话那样完整的神系和完美的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少数几个之外大多数更具人性,他们虽然超越凡人,权力大于人类,但却有着人的形体,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甚至相互族妒,在血缘、思想、行为等方面与人没有太大区别。

而中国的神往往庄严、伟大、完美,充满创造力而又至高无上。

在中国的很多经史典籍中,上古的主要大神们,诸如伏羲、女娲等,都是崇高和圣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和古希腊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

在当今世界文化大汇集,大综合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且要把眼光延及全世界,不仅学习借鉴世界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挖根朔源,全面了解每一种文化的产生、发展、走向,进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中外神话的异同

中外神话的异同

中外神话的异同
中西方神话在多个方面存在异同。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1. 崇尚的内容:中国和希腊两种神话一个崇“德”,一个崇“力”。

在中国神话中,神祇们或有不可抗拒的威严,或有博爱众生的慈祥,或有入尘不染的高洁。

而西方神话中的神并非高高在上,他们有七情六欲,更加接近人性。

2. 人物形象:中国神话人物是“神化的人”,如伏羲、黄帝等,他们大多不食人间烟火,是伟大的、无私的、无瑕的。

西方神话人物则是“人化的神”,他们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如宙斯、赫拉等,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充满复杂情感和欲望。

3. 主题和情节:中国神话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担忧。

而西方神话则较为享乐,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可算是够荒靡淫乱的。

此外,希腊神话中弑父的故事较多,反映了当时希腊社会的现实,而在中国上古神话中,我们绝对看不到这类情节。

4. 起源和发展:东方自然是以中国神话为主,而西方的神话则会以古希腊为主。

中西方神话之间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小至内容,大到精神思想。

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中国神话同样对中国文学、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通栏作业—中西方神话人物差异

中国文化通栏作业—中西方神话人物差异

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从不同的层面都有着很大区别。

我觉得有两点值得分享:首先,就是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所表现出来的生活差异;再者,就是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本质上有着“性”的差别在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与人类一样,也表现出爱、恨、怒、欲望、嫉妒等凡俗的情感。

天神是入世的,显示了他们的自然性、社会性、慈爱性,诸神的拟人化,使得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充满了强烈的人性主义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有时候神的品德反而不如人,他们自私、任性,喜好虚荣、爱享受、好争权夺利、好嫉妒和复仇,还常与人间美貌男女偷情。

以宙斯为首的神喜欢捉弄人,并不止一次地想毁灭人类。

宙斯的哥哥,十二主神之一的海神波塞冬就是一个残暴蛮横的屠夫,几乎所有的海难事件都被认为是这位仁兄所为。

所以比起中国神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们,希腊神话中神祗的形象更加鲜活,栩栩如生。

“潘多拉的盒子”便是一个例子。

但是,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中,他们不相信什么权威,而是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求知、去创造,他们充分相信自己。

在中国,神均是不食人间烟火,看破红尘的,没有七情六欲的。

在他们的身上,只有神圣的光环、纯洁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

当人类只会仰面向上,对他们顶礼膜拜,而不会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所谓的正宗的神仙中,只有玉皇大帝可有妻室,其余诸神不仅不能有妻室,就是动一下“凡心”也是不被允许的,否则就会被罚谴下天界,到红尘中轮回。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演绎出了一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经典爱情悲剧。

一、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性”的差别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又一大区别的区别在“性”。

中国的神具有的是神性,希腊的神具有的是人性。

中国的更理性;希腊的更感性。

希腊的神是人;中国的神是神。

希腊的神会犯错误;中国的神不会犯错误。

希腊的神话体现的是男权主义,中国神话体现出的是女权主义。

希腊神话所体现的男权主义。

宙斯是承托出女性屈服于男权之下的集中体现。

这位喜欢四处寻找美女并与之交媾的大神,与凡人少女结合,生下了许多神明或半人半神的英雄,但其自身却因为男权的好色与贪婪,造成了无数女性的悲剧。

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差异

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差异

中西方神话故事的差异
华夏神话和埃及、希腊、罗马、北欧神话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区别:
1. 背景和起源:华夏神话源自中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而埃及、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则分别源自埃及、希腊、罗马和北欧地区的古代文化。

2. 神祇体系:华夏神话中的神祇体系相对较为庞大,包括众多的神祇和精灵,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女娲等。

而埃及、希腊、罗马、北欧神话中的神祇体系相对较为有限,每个文化中都有一些主要的神祇,如埃及的拉、希腊的宙斯、罗马的朱庇特、北欧的奥丁等。

3. 神话故事:华夏神话中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和哲学思想展开,如《封神演义》、《山海经》等。

而埃及、希腊、罗马、北欧神话中的故事则与各自文化的历史、神话和英雄传说有关,如埃及的《死者之书》、希腊的《伊利亚特》、罗马的《埃涅阿斯纪》、北欧的《散文埃达》等。

4. 神话主题:华夏神话主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神的关系,强调道德、伦理和家庭观念。

而埃及、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则更加强调英雄事迹、战争、爱情和命运等主题。

5. 形象特点:华夏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多为人形,具有人类的特征和情感。

而埃及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多为人身动物头的混合形象,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多为人形,北欧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则多为巨人、精灵和神兽。

总的来说,华夏神话与埃及、希腊、罗马、北欧神话在起源、神祇体系、故事主题和形象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信仰和价值观。

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看中西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的文献综述

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看中西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的文献综述

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看中西民族文化传统的差异的文献综述从中西神话的对比看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的文献综述一、摘要神话是指古代人类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不能科学地解释外物和自身,便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拟人化或超自然化,以远古诗歌或散文为载体,用以说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的故事和传说,在用文字记录成文之前,大多是通过民间长期的口耳相传。

神话是人类最古远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学的最初源头,也是原始民族观、信仰意识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主要载体,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雏形,对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神话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精神,制约着民族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影响着民族的精神性格、生存方式与文化走向及社会发展。

对于中西神话作比较研究,探索两地先民对自然万物、社会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的差异,探求蕴藏在神话中的潜质和依存在神话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对于增近了解、促进交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适应形势的要求,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正文神话,在世界浩瀚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朵奇葩。

神话记载的是神的活动,反映的却是人类的思想和理念,因而它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神话是“通过人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的产生依赖于人的“自意识”的形成,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会有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体系,因而也就会有不同的神话。

关于神话起源方面,蔡恒在《中西上古神话比较研究》中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十分的有限。

他们在自然的力量面前, 显得无能为力。

因此, 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 归之于神的意志和力量。

他们认为, 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 都是一种超乎一切的神指挥着、控制着。

◆地域文化的差异 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和中国《神话选译百

◆地域文化的差异 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和中国《神话选译百

◆地域文化的差异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和中国《神话选译百一、诸神外形的不同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中众神最明显的不同莫过于外形的差异了。

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维柯说过:“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以自己为模式创造了神。

”而古希腊诸神的形象正是这种说法的最好证明,因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腊人按照人类的形象创造了神,众神具有人的形态和性格等特征。

不仅如此,由于古希腊人非常注重肉体的健美和力量,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神是最完美的,所以无论是男神还是女神都拥有健硕的身躯和迷人的外表,例如对宙斯的描述:“在宙斯极其英俊的面容上,流露出了权势的威严、骄傲和安详的神采”。

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与多情健美的希腊诸神相差甚远,多呈“半人半兽”形。

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和神话著作的《山海经》里是这样描绘西王母的:“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即人首兽身,除此之外还有人面蛇身的女娲娘娘,人身牛蹄的蚩尤,而炎黄子孙的始祖炎帝则是人身牛首,开天辟地的盘古是狗首人身,众多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的神仙都是半人半兽。

二、诸神所展现的“人性”和“神性”的差异希腊神话中将神人化,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则缺乏“人性”而拥有更多的“神性”,这是中西神话的最大不同。

古希腊诸神除了长寿和拥有强大的法力外,其他方面都和人类一样,有人类的七情六欲,会吃喝玩乐,追求性爱,会高兴、生气、愤怒与嫉妒,拥有了人类所有情感。

可以说古希腊神话中诸神是入世的,他们拥有自然性、社会性。

也可以说诸神的拟人化,使得他们充满了强烈的人性主义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著名的瑞士古典文化学家安・邦纳认为“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

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同时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过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反映,即都是彼此摆在对立面的,相互映照的镜子。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希神话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张雅然摘要:神话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折射,一个记录,通过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研究对比,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根本。

对中西方神话的进一步分析探究,可以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可以总结为四条,唯天论与唯命运论、民主与专制、性压抑与性开放、仁义与自由。

唯天论与唯命运论,初步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民主与专制,揭示了长久以来中西方政治结构的构成由来,为什么封建社会能在中国统计达3000多年;性压抑与性开放,昭显了中西方社会对于“性”的看法;仁义与自由,解释了中西方的战争的不同与所出现的英雄的不同。

关键词:神话;命运;民主;法制;性;仁义;自由正文:什么是神话?马克思做过很精彩的阐释:“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神话就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1]。

安特鲁.兰对神话解释为“野蛮人是好奇的,最早科学的模糊冲动已在他们的头脑中起着作用,他渴望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进行解释,并在这种解释中寻找到自己。

”[2]总之神就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对现实客观世界的一种臆想和思想反映,并且在人类漫漫历史长河中加以不断的丰富和充实。

神的系统看似浪漫和荒诞,其实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很多,通过神可以看到古代人的一些行为准则、风俗道德、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又直接或间接的对后世文化教育、思维想象、组织机构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神(重点是希腊神)不同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发展走向,决定的不同的文化。

一、神系的构成中国的神是松散的、含混的、零落的、不成体系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各自为政、各不相连,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历程,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类似西方神系的系统。

甚至没一个像宙斯那样的最高主神,仅有一个神的行政管理者玉皇大帝,但他又受重重压力,管理范围仅限定为中央,西天灵山管不着、冥府管不到、诸菩萨管不了。

从神化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神化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的异同发表刊物:《环球论丛》中国西部十三省、市、区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2007年第5期独撰江伟强摘要:在人类文明中,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异同,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其文化表征首先反映在神话上。

西方文化一样其文化表征也首先反映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上。

中西方神话的最大差异表现在:1、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往往是“神人同形同性”,将神人格化,因而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爱恨情仇神皆有之;而中国神话中的神往往与人有天渊之别,神高高在上,圣达贤明,人渺小低微,只有听命于神。

希腊神话中的神更感性,中国神话中的神更理性。

2、古希腊神话突出个性张扬与英雄主义,中国神话强调包容忍让和实用主义。

3、希腊神话对“性”与“爱”的描写更直接、更暴露,而中国神话对之较含蓄隐晦。

4、希腊神话注重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中国神话注重对人的教化。

中西方神话的这些差异反映在中西方文化里,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不同。

因为神话是文化的源出,它反映出不同民族的趋同。

因此,神话所反映的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西方民族有崇尚真理、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是和他们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这种文化背景最早又来源于他们的神话故事。

同样,中华民族的“仁爱”和包容忍让精神也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中国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根源上讲便可以从神话开始。

关键词:神话、中西文化、异同什么是文化呢?文化的定义是什么?关于文化的概念,有人统计过,至少不下于180多种。

其实,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一种社会活动产物,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

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

从广义文化上讲,它的定义可以是: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

这个总和可以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风俗、制度、生活方式、知识与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们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那么,什么是中西文化呢?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中西文化从文化的本质属性上讲应该是相同的,但由于产生的地域与民族不同,因此在表现形式上是有差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神话中神的形象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张吴迪
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07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在2001年加入了WTO,并且在2008年举办了奥运会,这意味着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

因此,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适应世界。

研究神话总是了解这些差异的好方法。

从很久以前到现在,有大量著名的和流行的神话,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特色。

它们可以反映人类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等。

他们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具体的故事,直观地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篇文章试图通过总结一些不同的神的象征和形象,让读者全面了解中西方神話的文化差异。

一、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
在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基本上是善良的、温暖的,例如,佛教的观音菩萨,总是微笑着对每个人。

其他的神,如伏羲、女娲、炎帝、大禹等,他们都是中国神的代表。

他们帮助普通人消灭敌人,为每一个人祈祷,教人们如何耕作等等。

从很多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神是高尚的,他们无私奉献,所以他们是英雄。

我们会问他们为什么如此神圣,这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中,中国人尊重神,但并不完全惧怕神,因为他们认为神与他们同在,如果他们信仰神,神就会帮助他们。

与其说他们尊重神灵,不如说中国人尊重一种伦理道德标准。

事实上,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出中国人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们总是相信,虽然神死了,他们的崇高精神会永远存在,坏人最终会被消灭。

二、西方神话中神的形象
希腊神话与《圣经》相比,有着大量的神与女神,无论外表还是人格都是不同的。

以宙斯为例,他是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也是奥林匹斯山众神的统治者。

一方面,他是一个英雄,非常勇敢,他和他的父亲战斗,因为每当一个孩子出生,他的父亲就会吃他的孩子。

他最终赢得了比赛,成为众神之王。

另一方面,从他的行为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普通人的影子和缺点。

宙斯是一个贪欲的人,他迷恋着美丽的少女和享受。

有一次,他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叫伊娥,她是一个公主,于是他打扮成一个男人,他采取了各种方式,然而,女孩很害怕想要逃跑。

宙斯充分发挥了他的神力,使整个地区笼罩在一片黑暗和浓雾之中,最终这个可怜的女孩落入了宙斯的手中。

然而,宙斯为了不让他的妻子赫拉靠近,把伊俄变成了一只小白牛。

赫拉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她不能忍受丈夫背叛,最终她让牛虻咬了小白牛。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赫拉和每一个普通的妻子一样,不能容忍丈夫的背叛,她也有嫉妒。

同时,宙斯有强烈的原始欲望。

他们都有和人类一样的不足。

这就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区别。

中国的神没有缺点,是人们的榜样,然而希腊的神有缺点。

文化不同造成了差异,西方国家注重个性的解放,而中国人比较保守,他们更注重人的满足。

西方人敬畏自然,但他们有征服自然的强烈渴望,著名的凯撒大帝有一句名言:“我来,我看,我征服!”这句话恰恰印证了西方人的精神,他们愿意征服上帝,与上帝抗争,这就是“天人对立”。

三、中国神话中女神的形象
人类社会起源于中国神话中的母系氏族社会,当时女性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当我们研究中国神话时,必然会提到中国女神,并对其进行研究。

关于嫦娥有两种说法。

第一个也是更早的一个是,嫦娥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一种药,可以长生不老,她吃了药,飞向月球。

另一种说法是,在七天射了九个太阳后,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两种药,他准备和妻子嫦娥一起吃,但嫦娥偷了药,独自吃了这两种药,她飞向了月亮。

在故事的结尾,她独自呆在月亮上,没有人说话,只有一只玉兔陪着她。

比较这两个故事,虽然主题相同,但细节不同。

在第一个故事中,嫦娥只是吃了药,但在第二个故事中,嫦娥从国王那里偷药。

“偷”字表明妇女的地位下降。

男人控制了更多的东西,改变了女人的高贵形象,取代女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随着男人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的形象比之前更加糟糕,聊斋可以证明这个分析:聊斋中有很多妖精,而且几乎是女性,她们利用美貌杀人,然而因为男人们想要坚持他们的英雄精神,他们总是会在故事的结尾添加一个英雄来拯救普通人,使他们免于被女妖精杀害。

这又一次证明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的更替。

四、西方神话中女神的形象
女神是西方神话,尤其是希腊神话中永恒的主题。

在希腊神话中,有数百个女神,第一个女神是盖亚,宙斯等神的母亲,她与中国神话中的女娲有相同的形像。

第二个是雅典娜,她代表智慧。

维纳斯,爱与美的象征,她们为人所熟知是因为争夺最美女神称号的故事,尽管她们如此美丽和强大,但她们仍然充满了嫉妒。

不像中国的女神,他们有缺点,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文化。

希腊神话比中国神话出现得晚,所以作品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更开放,受文艺复兴的影响,所以他们追求自由和现实,当时的作者想要表现社会的现实和真实的人。

角色可能不完美,但他们是真实的,他们也有情感和缺点。

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渴望追求个人的解放。

五、结论
神话是先人智慧的反映,反映了先人对世界和自然的一种想象和理解。

不同的文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神话,这些神话或多或少的体现了一个地方或地区的文化。

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关于神话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对不同的文化有一些了解。

参考文献:
[1]陈宇刚.从神话题材艺术窥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内蒙古艺术,2018(01):44-46.
[2]宋涛.从神话故事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1):141-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