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八下《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_2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概念。

部分知识点。

3、提问:什么是相对性状?4、学生答后,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进行板书。

识框架,形成知识系统。

课堂反馈1、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

检测学生学习1、出示:“你来挑战(1)”一道判断题、三道单选题和一道双选题。

2、学生通过答题器进行答题并提交。

3、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正确率低于90%的题目的错误之处,重点讲述正确率不足70%的题目。

SMART ResponsePE便于学生运用答题器现场答题,教师及时检查和矫正和进行过程性评价。

新课1、说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初步解决屏幕上的问题,完成导学案上学习任务。

3、理解体细胞中控制性状基因是成对出现。

4、知道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5、说出表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和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提问:谁控制生物性状?(基因)2、学生答完后擦除出示:基因。

3、提问: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浏览课本40页,同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擦除出示自主学习。

依次出示四个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作业)4、提问并出示: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单还是成对出现?5、学生答完后出示:体细胞中成对出现。

6、提问:生殖细胞呢?(成单出现)7、提问并出示:什么是显性基因,隐性基因?8、讲述并出示控制显现性状的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9、提问: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是什么基因?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呢?10、提问并出示:如果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那么表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是;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是。

(学生用电子笔写出:“DD/Dd”和“dd”)11、出示一元、一角和椭圆图片,讲述一元硬币代表显性性状,一角代表隐性性状。

如果细胞中出橡皮擦的擦除功能使文字的出现很自然、迅速,从而使教学过程很顺利,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

电子幕布的逐一显示,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师生互动和教师的讲解。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案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通过调查人体常见的性状,学习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5.在学习遗传图解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物的相对性状。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3.基因的遗传图解。

难点“1.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2.基因的遗传图解。

【教学过程】复习一下1.说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的体细胞中有多少对染色体?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1)单眼皮与双眼皮(2)舌头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3)有无酒窝(4)有无耳垂(5)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6)左右手嵌合(左手在上还是右手在上)遗传性状:生物体可以遗传的特征。

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生物的特征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方面,如人的ABO 血型等。

人的直发和卷发也是一对相对性状。

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呢?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2、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3、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4、如果某人的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1.基因是成对存在的2.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⑴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⑵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3.基因和性状的表示方法决定有耳垂的基因是显性基因(D)决定无耳垂的基因是隐性基因(d)4.如果某人的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人类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无耳垂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

观看PPT演示遗传图解小明发现父母都是双眼皮,而自己却是单眼皮的,难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吗?他很伤心。

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性状的种类和遗传规律。

2.掌握人的性状遗传的基本知识。

3.能够解释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的现象。

4.能够运用遗传规律解释人群中性状的分布情况。

5.能够分析人的性状是如何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人的性状和遗传的基本概念人的性状包括各种外部和内部特征,如身高、眼睛颜色、血型等。

而性状的遗传与基因有关。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每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人的每个性状都由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2.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例如人的血型就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的现象。

血型分为A、B、O、AB四种,每种血型由一个基因决定,具体遗传规律为IA、IB、i三种基因组成。

若两个基因都为IA,则为A型血;若两个基因都为IB则为B型血;若一个为IA,一个为IB,则为AB型血;若两个基因都为i则为O型血。

3. 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

如人的身高、体重等性状都是多基因遗传的现象。

多基因遗传的分布呈正态曲线,即符合常态分布规律,大部分人都在平均值附近,少部分人超出平均值。

4. 遗传的规律(1)隐性基因规律:对于单基因遗传中,若一个性状由两个相同基因决定,则表现为该性状。

若一个基因为显性基因,一个基因为隐性基因,则表现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若两个基因都为隐性基因,则表现为隐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2)交叉互换规律:基因在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有可能互相交换,从而改变了性状的表现。

(3)自由组合规律:每个基因的组合是相互独立的,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5. 环境因素对遗传的影响在多基因遗传中,环境因素对性状的表现具有影响。

例如同样的基因组成的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身高体重等性状也会有区别。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介绍人的性状和遗传的基本概念,以及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的规律。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2 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教案 (2)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2 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教案 (2)

第22章第2节人的性状和遗传1.在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羊、牛、马共同生活,享受着同样的牧草。

它们吃了相同的食物,却长出了不同的羊肉、牛肉、马肉,其根本原因是()A.它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不同 B.它们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显著不同C.它们的细胞大小形状不同 D.它们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基因是指染色体上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的DNA片段;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羊、牛、马新陈代谢方式与性状无关;羊、牛、马消化和吸收功能与性状无关;羊、牛、马的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不能决定羊、牛、马的性状;羊、牛、马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决定肉质的基因不同.所以羊、牛、马的肉质不同.因此吃了相同的食物,却长出了不同的羊肉、牛肉、马肉,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故选:D.2.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的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了。

以上事实说明()A.细胞中的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鲤鱼的生长速度这一性状是由生长激素基因决定的.综上所述A、B、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故选:C3、将白鼠胚胎的细胞核移入灰鼠的去核卵内,在体外发育成胚胎,再植入黑鼠的子宫内继续发育,所产下的小鼠的毛色为()A.黑色B.灰色C.白色D.黑白相间答案C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所以小鼠的毛色与提供细胞核的白鼠一样。

4.人的性别油性染色体决定。

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A.XX B.YY C.XY D.Y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X.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正常女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X.故选A.5、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A、色盲与色觉正常B、单眼皮与有耳垂C、双眼皮与大眼睛D、卷舌与无耳垂A、色盲与色觉正常,为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符合题意.B、人的单眼皮与有耳垂,不是同一性状,单眼皮与双眼皮,无耳垂和有耳垂,这样的才能构成相对性状.C、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不能构成相对性状,单眼皮与双眼皮,小眼睛与大眼睛,这样的才能构成相对性状.D、卷舌与无耳垂不是同一性状,所以也构不成相对性状,卷舌与非卷舌,无耳垂和有耳垂,这样的才能构成相对性状.故选:A6、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C、人的身高与肥胖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苹果的红色与黄色是果皮的颜色不同;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是头发的形状不同;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是兔毛的颜色不同,A、B、D都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都是相对性状;人的身高与肥胖是人的身高和胖瘦,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故选:C.7、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玉米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B 兔的长毛和黄毛C 豌豆的高茎和开白花D 人的色觉正常和色盲D8.已知有耳垂(G)对无耳垂(g)为显性,那么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Gg或GG B.仅为GG C.仅为Gg D.仅为ggA9、能够显示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是:()A、DDB、DdC、AaD、aa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dd.所以能够表现出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型是dd.A、DD显示显性基因D控制的显性性状,故不正确;B、Dd显示显性基因D控制的显性性状,故不正确;C dD显示显性基因D控制的显性性状,故不正确;D、dd显示隐性基因d控制的隐性性状,故正确.故选D10.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因型分别是()A.H、h、Hh B.h、H、h、Hh C.H、h、Hh H D.H、h、HhHh父亲的基因型是HH,母亲的基因型是hh,如图能形成精子的细胞经H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精子“H“,能形成卵细胞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卵细胞“h“,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H h”的过程叫受精.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H来自父方,另一条h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因此父方的基因型为HH,母方的基因型是hh,它们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基因型分别是:H、h、Hh.故选:A11、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的情况是:()A、成单存在B、只有一个基因C、成对存在D、有两个基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起遗传作用的主要物质即DNA(如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AN分子),DAN上又有许多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功能单位,这些小单位称为基因.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故选: C。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状和遗传》说课稿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状和遗传》说课稿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的性状和遗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人的性状和遗传》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一篇教材。

本课程主要围绕人类性状和遗传的相关知识展开,帮助学生了解性状的形成过程和遗传规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人类个体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能够理解遗传规律对人类进化和生活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教科书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性状的产生:从生殖细胞的结合开始,讲解了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以及基因对性状的影响; 2. 基因与染色体:介绍了基因的概念,探究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3. 遗传的规律:介绍了孟德尔的基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以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4. 遗传的性别:解释了男女性别的遗传规律,包括XY和XX染色体决定性别。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性状的形成过程,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2.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3.掌握孟德尔的基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以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4.了解男女性别的遗传规律,包括XY和XX染色体决定性别。

能力目标1.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生物遗传问题;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和分析生物遗传现象,评价科学观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性状的形成过程,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2.孟德尔的基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以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孟德尔的基因规律。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1.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设计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能力;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设计和故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分享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设计苏教版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设计苏教版
5.网络资源: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网络资源,如在线遗传知识讲解视频、遗传相关的科普文章等,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6.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PPT展示和讲解。
7.反馈问卷:准备一份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反馈问卷,以便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2)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难以把握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表现型还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原理。
(3)遗传变异的实质:学生难以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遗传图解的绘制:学生难以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方法,如Punnett方格、遗传树等。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举例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逐步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教材中的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实质。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遗传实验,如植物杂交实验、动物性别决定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遗传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的性状和遗传”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遗传分析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的性状和遗传”知识点,掌握遗传分析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2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学设计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2人的性状和遗传 教学设计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描述人的性染色体教学重点: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概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5.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亮标三、新授部分(一)、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调查: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目的:识别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指导:1、学生6-8人一组,根据表15-1进行遗传性状的调查。

2、全班交流,汇总调查数据。

讨论:从上述调查中能得出什么结论?人与人之间在高矮、胖瘦以及头发和眼睛得颜色等性状上都可能存在差异,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像这样,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性状。

(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和其他生物一样,人的DNA分子上也有许多决定性状的单位——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人能不能卷舌、有无耳垂、单双眼皮等性状。

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在成对的基因中有些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例如,人类存在有耳垂和无耳垂的性状,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可以用大写的字母D 表示),决定无耳垂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可以用小写的字母d表示)。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DD)时,这个人表现为有耳垂。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时显性基因而另一个时隐性基因(Dd)时,则表现出显性基因(D)所决定的性状,这个人也有耳垂。

但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dd)时,这个人表现为无耳垂。

假如母亲无耳垂,而父亲有耳垂,那么他们所生孩子可能有耳垂,也可能无耳垂。

这是因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只带有控制无耳垂的基因d,而父亲产生的精子中,可能带有控制有耳垂的基因D或者带有控制无耳垂的基因d。

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的性状和遗传》教案

课题: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2.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统计及数据处理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准备:教师:1.有关图片、动画等资料;2.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学生:学生分组调查统计遗传现象及不同的表现类型.教材分析:通过分析图片资料、案例分析,参与情境活动以及教师指导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自己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希望学生能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学情分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展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展示学习目标:列举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说出人的相对性状.举例说出生物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一、回顾旧知以旧拓新1.生物体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 .2.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 .学生:性状;遗传性状.【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巩固旧知识,加深就旧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避免学生因学习新课而忽略已学知识,并明确本章内容,使学生养成课前复习课后预习的良好习惯.并且,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基础铺垫.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导入: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双眼皮与单眼皮;能卷舌与不能卷舌;有耳垂与无耳垂;有酒窝与无酒窝.【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遗传性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识别一些人体常见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初步了解什么是相对性状,更是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三、引导学习同步探究调查:你能识别自己的遗传性状吗?(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统计遗传现象及不同的表现类型)2人一组,根据上表识别自己的遗传性状;全班交流汇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在同一性状上的确存在差异,如身材有高、有矮,头发有直、有卷,肤色有深、有浅等.这个就是相对性状.提问:什么叫做相对性状?学生:同种生物的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判断:人的有耳垂和能卷舌是相对性状吗?学生:不是.因为并不是一种遗传性状,有无耳垂和能否卷舌是两种遗传性状.那同学们知道表中的三种性状,哪些是隐性,哪些是显性吗?学生:能卷舌、双眼皮、有耳垂叫做显性性状;不能卷舌、单眼皮、无耳垂叫做隐性性状.教师点拨:一般在调查中结果中数量多的为显性.(根据调查的准确性不同,并不绝对.)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调查结果是有可能的吗?同学:六不可能.因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父母都是隐性性状,孩子不可能是显性性状.那到底是什么控制了性状的表现呢?学生: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在人的体细胞中,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2.成对的基因中有些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常用英文大小写字母表示.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接下来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判断下列性状是如何表现的:学生:隐性基因;d;隐性.学生:显性基因;R;显性.教师点拨:显性性状用R表示,隐性性状用r表示.以人的有无耳垂为例:若某人控制有无耳垂的一对基因都为显性基因DD,则表现为耳垂;若某人控制有无耳垂的一对基因都为隐性基因dd,则表现为耳垂;若某人控制有无耳垂的一对基因,一个为显性基因D,一个为隐性基因d,则表现为耳垂.学生:有;无;有.举一反三:双眼皮的基因组成: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aa猜猜看:母亲无耳垂(dd)和父亲有耳垂(Dd),他们的后代是否有耳垂.学生:有或者无.教师解答:(生殖细胞:父亲提供23条染色体,母亲提供23条染色体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共46条染色体,也就是说父母分别提供一半的基因.) 提问:如果父母都是单眼皮,能不能生出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分析1:父母基因组成:aa分析2:父母基因组合可能的形式aa × aa学生回答:不可能.教师总结:父母通过生殖的方式,将各自一半的基因传递给我们.这些基因决定着我们能不能卷舌、有无耳垂、单双眼皮等等等等.使得我们表现出相应的遗传性状.---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可以说前面的知识都是学生能看到,能感受到的,而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真正原因学生还不知道,这就需要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遗传图解就把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了理性认识,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四、课堂小结一、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1.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的生物体的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2.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3.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五、达标训练1.人的双眼皮(由A基因控制)对单眼皮(由a基因控制)是显性.一对新婚夫妇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则他们未来的孩子( )A.可能是单眼皮B.可能是双眼皮C.一定是单眼皮D.一定是双眼皮2.番茄果皮红色( R )对黄色( r )为显性.若将纯种黄色番茄(rr )的花粉授到红色番茄(RR)的柱头上,则红色番茄植株上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以及果皮颜色分别是( )A.种子胚基因型Rr 果皮红色B.种子胚基因型Rr 果皮黄色C.种子胚基因型rr 果皮黄色D.种子胚基因型 RR 果皮红色3.父亲有耳垂(A)为显性,母亲无耳垂(a)为隐性,生下的女儿无耳垂,则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AB.AaC.AA或AaD.aa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苹果的红色与黄色B.人头发的直发与卷发C.人的身高与肥胖D.家兔毛的黑色与白色5.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②猫的白毛与蓝眼③狐的长尾与短尾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⑥六、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学会遗传图解.2.课外探究: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人类还有奶协相对性状与单眼皮、双眼皮一样具有显隐性关系.尝试观察和分析本班同学的某种性状遗传情况.七、板书设计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一、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1.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的生物体的特征.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种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2.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3.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教学反思】:传图解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但它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先观察教师的示范,再一起小组合作完成各种不同情况的基因图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基因图解的写法.这样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参考答案:1.D 一对新婚夫妻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因此他们的孩子都是双眼皮.2.A 通过分析,纯种黄色番茄(rr),产生的配子是r,红色番茄(RR)产生的配子是R,子代的基因组成是Rr,表现型是果皮的颜色是红色.3.B 题中母亲无耳垂,则基因组成是aa;女儿无耳垂,其基因组成是aa,这样母亲通过卵细胞传递的基因是a,父亲通过精子传递的必然有一个基因是a,而父亲是有耳垂,必然有一个显性基因A,这样可以推测父亲的基因型是Aa4.C 相对性状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苹果的红色与黄色,是苹果在颜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A不符合题意;人的直发和卷发,是人的头发的曲直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B不符合题;人的身高与肥胖不是同一性状,故C符合题意;家兔的毛的黑色与白色是家兔毛色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故D不符合题.5.C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②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③狐的长尾与短尾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④水稻和小麦是两种生物,因此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不是相对性状;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⑥番茄和牡丹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不是相对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一、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遗传性状的异同,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图片资料、案例分析,参与情境活动以及教师指导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自己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希望学生能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
(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状。

(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
(1)讨论法(2)提问法(3)多媒体展示法(4)案例分析法(5)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交流理解什么是性状(案例分析讨论一讨论二活动)
(3)共同揭开性状遗传的奥秘(讨论三基因的显隐性讲解遗传图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课堂:我上课前先举例说出一些学生常见的现象。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活动
(二)观察,交流理解什么是性状
案例分析:千里寻亲(展示课件)
让学生充当志愿者根据妇女A和妇女B以及小丽的一些外貌特征,去帮助小丽找到她的亲生母亲,并回答原因。

设计意图:以千里寻亲活动引起学生观察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对性状遗传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性状遗传的认识,同时也能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切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人的性状和遗传。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展开学习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让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志愿者活动,产生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意愿。

讨论一:你能猜出他们的关系吗?
孩子像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遗传是普遍的。

我们身边其它生物还有没有遗传现象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遗传性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讨论二:生物的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吗?
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识别一些人体常见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下面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遗传。

活动:寻找自己身上遗传性状
再展示图片资料,理解什么是相对性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识别一些人体常见遗传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相对性状,更是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课堂练习
幻灯片展示一些有关相对性状的题给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先举例,后分析判断的形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相对性状,能活学活用,并加强巩固。

(三)共同揭开性状遗传的奥秘
讨论三:
同学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为什么父母的许多性状会在我们身上出现?那么父母究竟把什么东西传给了后代,才使子女象父母呢?
展示幻灯片的克隆猪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分析,图片分析以及我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分析能进一步理解或者得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个结论。

同时也让学生
体会生物科学的魅力,了解现有中国生物学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和讲解受精卵的形成图
设计意图:可以说前面的知识都是学生能看到,能感受到的,而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真正原因学生还不知道,这就需要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受精卵形成过程就把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了理性认识,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同时也为后面写基因图解做铺垫.
展示遗传图解分析图
设计意图:前面受精卵的形成和后面的遗传图解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但它又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此基础上,通过先观察我的示范,再一起小组合作完成各种不同情况的基因图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基因图解的写法。

这样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