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寒地区隧道防冻施工技术研究
严寒地区隧道工程防排水技术研究 高沛沛

严寒地区隧道工程防排水技术研究高沛沛摘要:在严寒地区,隧道结构因为地下水的存在,长期出现冻胀的问题,经过冻融后,隧道结构会产生破坏,这样大大的影响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文以我国严寒地区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广泛存在的多种冻害情况进行认真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将严寒地区隧道工程防排水技术的成果予以归纳和总结,同时也为今后这一类型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严寒地区;隧道;保防排水系统;施工技术一、严寒地区隧道工程防排水状况我国东北地区处于高纬度寒冷环境,冻胀现象延续时间长,对交通建设的隧道工程产生了一系列的冻害。
致使在严寒地区隧道防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面临着新的难题,处置不当会给后期运营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如何解决严寒地区隧道冻害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
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寒区及严寒地区20世纪50年代之前(建国前)修建的铁路隧道工程中,由于这些隧道修建时间较长,绝大多数均存在冻害情况。
其中在我国东北地区就有约45%的铁路隧道存在冻害,约占这一区域隧道总长度的40%。
上述类型区域多属于季节性冻土,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多年冻土较少遇见。
在这种环境状况下出现的常见隧道冻害现象主要有挂冰、冰椎、冰塞、冰楔、围岩冻胀、衬砌混凝土冻融破坏、衬砌冷缩开裂等,除混凝土冻融引起劣化外,还有因衬砌背后围岩冻结引起的隧道变异,这是隧道冻害的基本特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隧道漏水或结冰,造成衬砌混凝土劣化和变异,降低通信信号、电力等设备和钢轨及扣件等的耐久性。
漏水会使衬砌背后的土砂流失,而在衬砌背后形成空洞,并进一步产生偏压、路基下陷等。
而在寒冷地区,结冰更加剧了对列车运行安全的威胁,对线路维修人员的行走和作业都造成一定的困难。
同时,衬砌背后围岩的冻结会造成衬砌的破坏。
严寒地区隧道工程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
洞内防水设计:确立衬砌结构自防水为根本,主体结构的抗渗等级为P10。
严寒地区富水地层隧道防寒注浆研究

严寒地区富水地层隧道防寒注浆研究摘要本文以严寒地区富水地层隧道防寒注浆研究为研究对象,首先从隧道防寒的必要性和注浆技术的通用性谈起,然后结合富水地层的特点以及寒冷气候的影响,探讨了防寒注浆技术在严寒地区应用的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技术在防寒方面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的成果对于严寒地区的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严寒地区;富水地层;隧道防寒;注浆技术;防寒注浆技术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anti-freezing grouting technology in water-rich formations in extremely cold regions. First, the necessity of tunnel anti-freezing and the universality of grouting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rich formations and the impact of cold climate, the application of anti-freezing grouting technology in extremely cold regions is explored. Finally, through experiments,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istechnology in anti-freezing are verifi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in extremely cold areas.Keywords: extremely cold region; water-rich formation; tunnelanti-freezing; grouting technology; anti-freezing grouting technology.1.引言隧道建设在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但是由于地质状况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严寒地区的隧道建设较为困难。
高寒地区隧道保温层施工技术研究

・
1 8・ 4
2011年 11月
山 西 建 筑
S NXI ARC HA HⅡEC U T RE
Vo . 7 No 3 13 . 3 NO 201 V. 1
・
桥 梁
・ 隧 :t x ,・ t
文章编号 :0 9 6 2 (0 )3 0 4 -2 10 - 8 5 2 1 3 — 1 80 1
2 3 衬砌保 温层材料 和 结构 .
2 3 1 衬砌保温层结构 . . 隧道保温层共两 层 , 内层 ( 近衬砌 ) 靠 采用 5 L热 固性 0mm F
常见 , 保温层施工前 , 提前对洞 内渗漏水 点进行处 理 , 必须 杜绝 因
渗漏水 引起 的冻融造 成混凝 土及保 温层 的腐蚀 。
关键词 : 钢筋混凝 土连 续梁桥 , 质量缺 陷, 裂缝 , 载试 验 荷
中图分类号 :4823 U 4 . 1 文献标识码 : A
现浇钢筋混凝 土连 续梁桥 是广 泛使 用于公 路 工程 的一种 桥 工程 采用四层全定向涡 轮式互 通立 交形式 , 中第一 层 E 其 s匝道 型。其就 地浇筑施工方法是在 门式支架预 压后安 装模板 , 扎及 第一联 0号 ~ 号墩为 2 2 . 绑 2 × 25m钢筋混凝土等截 面连续箱梁 。
高寒地 区隧道保温 层施 工技术研 究
李 兴 波
摘 要: 针对 高寒地 区隧道 内冻融、 冻胀现 象严重 , 易使衬砌 混凝土 产生开 裂、 容 酥松 、 落、 冰等危 害, 剥 挂 通过 对 隧道 保
温层与衬砌的 紧密性粘结及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 用结构保 温技 术, 采 成功的解决 了高原 高寒隧道的冻 害问题 。 关键词 : 高原高寒 , 隧道 , 温层 , 术研 究 保 技 中图分类号 :U 5 .1 T 4 59 文献标识码 : A
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水沟防冻结措施探讨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工程技术与应用 | ·67·2017年6月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水沟防冻结措施探讨邵长雨(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67)摘 要:文章以内蒙古集包线某隧道为例,从隧道洞口水沟冻结产生原因、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位于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水沟采用单一保温措施存在排水冻结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通过在水沟原有保温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了自控温电伴热系统的加温措施,从而有效解决了隧道洞口段水沟冬季排水冻结问题。
实践证明,所采用的处理措施在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水沟方冻结处理方面实施效果良好。
关键词:隧道水沟;冻结;预防;电伴热系统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7)06-0067-02位于高寒地区的富水隧道工程,通常由于隧道所处地理位置的日常气温较低,以及在隧道口部位风速较大,受冬季极端天气的影响,洞口段两侧排水沟极有可能发生冻结,导致隧道渗水不能顺利排出,而最终溢出水沟,进入道床,并形成冻结,影响行车安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预防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水沟排水冻结问题,是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事项。
文章结合集包线集宁隧道两侧水沟洞口段采取的保温措施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 工程简介京包铁路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工程某隧道工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既有古营盘车站和葫芦车站之间,设计为两座并行单线隧道,左线长5875m,右线长6070m,为长达隧道。
左线隧道纵坡为人字坡,进口516m、4400m分别位于5.2‰、3‰单面上坡,出口959m位于3.0‰的单面下坡;右线隧道纵坡为人字坡,进口610m、5240m位于5.0‰、3‰单面上坡,出口220m位于3‰的单面下坡上,隧道最大埋深83m。
隧道所处位置气候属于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沙尘频发;夏季短促而温热,昼热夜凉,日温差大;秋季较短,降温较快;冬季寒冷漫长。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原高寒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这一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极其恶劣,低温持续时间长,温差大,风力大,日照短,雪深厚,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常见。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施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针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温度变化等性能容易受到影响,影响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开展对高原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探索适合该地区特点的施工技术和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
1.2 研究意义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原高寒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恶劣,施工环境极为恶劣,施工季节短暂,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都会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高原高寒地区的建筑施工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冬季施工技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探究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提升国内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并为今后类似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可靠参考。
对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对于高原高寒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外一些高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冬季施工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加拿大的极寒地区,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凝结和硬化受冷冻影响的问题。
一些欧洲国家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保温措施和添加剂选用方案,为高寒地区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高铁隧道施工方法在高寒地区的应用

高铁隧道施工方法在高寒地区的应用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高铁隧道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连接城市之间、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高寒地区的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极端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复杂等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铁隧道施工方法在高寒地区的应用,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案。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高铁隧道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勘工作,了解地质条件及水文气象等相关信息。
其次,根据勘察结果,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并确定施工的时间节点。
针对高寒地区的特殊环境,应考虑到气温变化、冰雪等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二、合理选择施工方法高寒地区的施工工期相对较短,因此必须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施工效率。
传统的开挖、支护、固结方法可能无法适应高寒地区的施工要求,因此需要考虑新的方法。
例如,在软土层较厚的地区,可以采用应力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以减少地表沉降引起的地质灾害。
此外,对于高寒地区的高海拔位置,可以考虑采用预制节段的方法进行施工。
三、保证施工质量高铁隧道施工的质量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关键。
在高寒地区,由于地质条件恶劣,更需要高标准的施工质量。
首先,需要加强隧道衬砌的防渗防水处理,以防止地下水或融雪水对隧道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应严格控制隧道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度,确保轨道的平稳与安全。
四、加强施工安全高寒地区的施工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施工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高寒地区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
其次,必须合理使用施工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五、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影响高寒地区气候变化多端,且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对隧道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预案。
在严寒季节,可以采取加热设备、冻结墙等措施来缓解冻结带的影响。
在夏季,可以采用降温设备和湿度调节措施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分析

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分析随着高铁建设的全面铺开,高铁隧道的建设也愈发重要。
而在高寒地区,高铁隧道的建设更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防水施工。
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极端,温度变化大,地下水位较高,隧道内外水蒸气压差大,这些因素都给高铁隧道的防水工程带来了难度。
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才能保证高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对高寒地区隧道防水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
高寒地区的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以应对极端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
高寒地区的温度变化大,可能会导致隧道结构变形,隧道墙面和地下水的压力差异也会引发渗水问题,因此要求防水材料要具备一定的耐寒性和耐压性。
高寒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需要采用有效的防渗技术来保证隧道内部的干燥和安全。
由于高铁列车的高速行驶,隧道的防水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冲击性和耐久性,以满足高铁列车的使用需求。
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必须具备耐寒、防渗、耐冲击、耐久等多种性能要求,才能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目前,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隧道衬砌防水、隧道内涂层防水、隧道外喷浆防水等多种技术手段。
隧道衬砌防水是指在隧道原有结构表面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通常采用聚合物防水材料或防水涂料进行涂覆,通过增加隧道内壁的防水层厚度和质量来实现防水效果。
这种技术简单易行,施工周期短,适用于寒冷地区的隧道防水工程。
隧道内涂层防水是指在隧道内部墙面进行覆盖涂层,通常采用聚合物防水涂料或聚合物防水砂浆进行施工,有效防止地下水渗透,提高隧道的防水性能。
隧道外喷浆防水是指在隧道外部墙面进行加固和防水处理,通常采用聚合物喷浆或聚合物水泥防水浆料进行施工,有效提高隧道的耐水性和耐久性。
这些技术手段在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保障高铁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就高寒地区隧道防水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探究隧道设计的抗寒举措

探究隧道设计的抗寒举措一、高寒地区隧道冻胀机制及冻害的表现形式关于隧道的冻害,很多人会联系到围岩的冻胀压力,而且很多有关寒区隧道冻害问题的资料,也将冻害发生的原因归结于“隧道衬砌混凝土在围岩的冻胀压力作用下开裂破坏”。
但是,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以上结论过于笼统,不太精确。
因为在实践中,围岩的冻胀压力并不是隧道冻害的唯一原因,比如局部存水冻胀破坏、混凝土的冰冻破坏、冻胀性围岩冻胀破坏以及裂缝裂隙水的冻胀破坏等原因。
并且在现实的隧道冻害,不少是两种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所致。
二、该隧道工程的基本情况1 工程概况该工程为某地区铁路隧道,位于高海拔、高纬度的严寒区域,设计标高在2010~2150m,寒冷季节的冻土深度可以达到170cm,并且隧道冻害是该工程设计的突出问题,制约着该隧道施工的质量。
隧道施工地区的水文和地质情况复杂,地层以砂砾岩、断层角砾岩以及石灰岩为主,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并以基岩裂隙水形态为主。
2 气象状况该区域内以温带内陆山地气候为主,季节分明,春夏降水多,秋冬季较少。
冬季漫长,昼夜温差大。
年降水量在200~300mm,最大积雪厚度可以超过150cm。
最低气温甚至达到-36.6 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4 度左右,最热月则为13 度。
3 隧道冻害预测依据该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状况以及气象环境条件,根据温度分析以及冻土力的计算,可以对隧道冻害做出如下预测:(1)该隧道属于季节性冻土,冻害程度相对中等,冻胀力不高,所以不会对衬砌作用造成严重的破坏。
主要的冻害表现在水漫道床,渗水导致洞内结冰,洞室及水沟出现冰塞,渗漏水导致衬砌局部混凝土冻胀裂开等。
(2)隧道冻害主要集中两端洞口区域,需要重点设防,相关设计方案要考虑隔热、加热以及治水等手段。
有鉴于以上两点关于隧道工程冻害的预测,本次高寒地区隧道设计秉承了“防冻先治水”的原则,并将相应的隧道施工重心放在治水措施和保温措施上。
三、隧道设计的常用方法和处理措施依据高寒地区隧道冻害发生机制以及有关因素的分析,并结合隧道冻害的案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寒地区隧道防冻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
2018-05-14T15:30:02.14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2期 作者: 邹齐
[导读] 摘要: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需要采用有别于普通地区中的防冻施工技术,不仅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通风和供氧,而且需要
采用相应的防水和排水技术应对高寒地区的特殊施工环境,并在洞口以及施工中采取特殊的防冻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摘要: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需要采用有别于普通地区中的防冻施工技术,不仅需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通风和供氧,而且需要采
用相应的防水和排水技术应对高寒地区的特殊施工环境,并在洞口以及施工中采取特殊的防冻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寒地区;隧道;防冻施工技术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其中公路工程和铁路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
断扩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在海拔较高以及纬度较高的黑龙江、青藏高原、甘肃、内蒙古等部分地区为高寒地区,
在此地区进行工程施工,尤其是隧道施工时,应采用有别于平原普通地区的防冻施工技术,并综合高寒地区的开挖跨度、支护类型以及使
用功能等因素进行相应防冻施工技术的选择,确保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
高寒区隧道施工通风供氧技术
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时,由于施工环境中温度较低,尤其是高海波地区更是处于低氧和低压的施工环境中,这对距离较长的隧道
施工中通风降尘非常不利,且在此环境中,施工所用的内燃机械容易出现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从而加大了高寒地区隧道施工中通风的难
度,所以应格外做好通风供氧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在隧道掌子面采用弥散供氧技术。在隧道掌子面进行供氧所用的弥散供氧系统主要由输氧管道、阀门以及弥散供氧装置等组成,
且其中最重要的设备为弥散供氧装置,其主要原理就是以射流雾化的形态将氧气从喷孔喷出,并且在其对流的作用下弥散分布于隧道掌子
面中,而且此系统可以随着掌子面掘进施工的进行而自行移动跟进。二是在隧道内采用氧吧供氧的方式,这是一种有别于掌子面弥散供氧
方式的便携式供氧方法,能够满足远离掌子面施工区域中施工人员对氧气的需求,而且所采用的供氧装置便于携带,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
健康和施工效率,还能满足以下要求:具有持续供氧能力,确保施工人员随时吸氧;能够随着施工的进行而随时移动并满足施工要求;能
够满足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同时进行休息和吸氧,并且不会对隧道施工产生影响。
3
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防排水技术
3.1
围岩注浆堵水技术
此技术就是向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含有丰富地下水或者破碎的围岩中注入一定配合比的浆液的技术,此浆液在被注入之后对地层起到
固结作用,因此可以提高围岩的密实度来降低渗水的可能性。在采用此技术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进行浆液原材料的选用和配制,需要根
据隧道施工所处的环境因素以及地质环境因素等,选用相应的防水堵漏材料及其不同的外加剂,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配制,同时要求浆
液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3.2
防水层的设计
对于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的山岭隧道来说,防水层的设置以及合理的防水层材料的选择是进行防水的重要措施,选用不透水且表面光
滑的高分子卷材作为防水层材料,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而且对初支和二衬的接触面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其出现
裂缝的概率。在高寒地区隧道施工中所用的防水层主要由防水板和缓冲垫层两部分组成,并且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可以选用全
包、半包、局部防水等形式,并且在防水层设计时按照分区防水的原则,采用在施工缝上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并与防水板焊接风趣的分舱的
方式将防水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防水区,这样方便后期维护以及运营过程中出现漏水问题的处理。
3.3
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施工缝和变形缝是发生渗漏的重点部分,尤其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较低容易引发混凝土收缩或不均匀沉降,导致出
现沉降缝以及伸缩缝等变形缝的出现,所以应该采取止水条或止水带的方式进行防水处理,且在高寒地区通常采用中埋式
CB型止水带或CP
型止水带来满足高寒地区施工环境中对防水的要求。
3.4
环向排水盲管技术
此技术主要适用于围岩与初支间、初支与防水板之间,其主要作用就是为地下水提供排到纵向排水管中的通道。在进行环向排水盲管
的设置中,应根据施工区域中地下水的具体发育状况来确定盲管的设置间距以及盲管的管径材料和尺寸。排水管在布置时分为纵向和横向
两种,前者主要位于防水板与初支间,并设置于衬砌底部,主要作用就是将上部环向排水管排下来水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而横向排水管
则将侧沟中的水统一排出到中央排出沟中。
3.5
缓冲排水层技术
在高寒地区隧道施工中在防水板背面进行缓冲排水层的设置,其既可以起到排水作用,还能防止静力穿刺对防水板的破坏。通常对缓
冲排水层有以下要求:要求其质量密度应不低于
300g/m3,且厚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导水性以及柔性;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并能抵抗含
有特殊成分地下水对防水板的侵蚀能力。
4
高寒地区隧道施工防冻技术
4.1
洞口段防冻技术
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中,容易出现衬砌漏水、挂冰、道床结冰、以及冻胀引起的道床隆起等问题,而且不同冻胀类型的隧道施工
中冻害发生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发生在洞口一定纵深范围内的冻害类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水和温度的条件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
中应从防排水、保温隔热以及辅助加热等方面进行应对,采取的主要防冻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施工过程中洞口以及洞身渗水围岩段采
取帷幕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水处理;二是在洞口相应位置采用贴壁式、内嵌式或者设置于二衬与初支直接形式的保温层,并且可以在洞口设
置用于阻断冷空气进入以及洞内热量输出的屏蔽门,在白天施工时打开,而在晚上时进行关闭用于保温;三是可以在洞口一定的范围之内
设置一段加热明洞,采用的主要方式可以是在钢网架结构上安装长度适宜的阳光板,所采用的加热原理为大棚的温室效应,并通过车辆活
塞风作用将产生的热量输送至洞内的施工区域,而且还起到对冷风的阻断作用。
4.2
保温隔热技术
目前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中所采用的保温材料通常有PE、EPS以及五级纤维喷涂保温材料等,其中PE材料的保温效果最高,但是
具有成本较高的缺点,而
EPS的成本低廉,但是保温效果较差,所以对于高寒地区的隧道施工,由于隧道为永久性的地下建筑,维修与施工
难度较大,所以通常选用价格昂贵但是保温性能较好的
PE材料。
4.3
高寒地区隧道防冻施工质量控制
一、水泥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水泥混凝土温度施工控制主要包括拌合、运输、浇筑和养生中的温度控制。拌合温度控制。主要包括
对原材料温度的控制,拌合用水的加热温度控制,保证拌合好的混凝土温度适中。运输中的温度控制。水泥混凝土运输中采用水泥混凝土
搅拌运输车,搅拌罐外需包裹保温材料,防治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温度降低过快。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这个过程重要是控制环境稳定
和浇筑速度,最大限度的保留混凝土的温度,使其浇筑完成后最低温度不得低于5℃。养生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可在养生中对水泥混凝土
进行局部加热,为水泥混凝土化学反应提供足够的环境温度,防治混凝土出现冻害,保证水泥混凝土养生过程中的强度增长。二、洞内环
境温度控制。洞内的温度不得低于5℃,可采用各种加热方式维持温度处于合理范围内。施工中应在施工现场悬挂温度计,一般应悬挂在
边墙上,便于观察。由于温度较高的空气会向上移动,因此只要边墙部分温度符合要求,其他部分的温度也应该符合要求。温度计悬挂应
有一定间距要求,洞口处,洞内,掌子面都应进行温度观测。另外,隧道内爆破施工时,应将温度计原理开挖面,防止损坏。三、防排水
设施的施工质量控制。高原高寒地区应特别注意隧道防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冻胀。防水层宜采用无破损防水板,并应首先对基
面进行清理。排水设施施工应注意坡度、反滤层、接头处的处理,以保证能够及时将隧道衬砌后的积水排除,防止出现冻胀,损坏隧道结
构。
5
结语
在高寒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中的温度较低,尤其在高海拔地区处于低压和低氧的作业环境中,需要在隧道掌子面采用
弥散供氧技术以及氧吧供氧技术来确保隧道内的通风供氧,并且采用围岩注浆堵水、防水层、施工缝和变形缝防水、环向排水盲管以及缓
冲排水层设计等技术做好高寒地区隧道施工中的防水和排水处理,尤其对于洞口段应采用相应的防冻技术进行冻害预防,并采用防冻效果
好的保温隔热材料进行施工,确保高寒地区的隧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辰光. 高原高寒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 39(8):135-136.
[2]
李伟军. 高寒地区隧道防寒保温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7):00099-00100.
[3]
董超, 李涛. 高寒地区隧道冬季施工技术[J]. 四川建筑, 2015(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