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全面)
南京地铁十号线长江隧道总体方案设计研究

南京地铁十号线工程是南京市首条开工建设的过
中,透水性和富水性差;微承压水含水介质为粉细砂、
江地铁线路。其中,江心洲站—滨江大道站区间为本
砾砂以及砾石层中,透水性和富水性好;碎屑岩类裂隙
工程的过江段,线路穿越长江,区间全长约 4.25km,是
水赋存于白垩系浦口组泥岩、粉砂质泥岩裂隙中,富水
南京市继纬七路、纬三路长江隧道后的第三条过长江
隧道的使用功能、
工程造
险、环境影响、通风防灾、疏散救援等多方面对采用大、
中、小盾构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详见表 1 所述。
如若采用沉管法,存在以下一些缺点:①为了管节
地貌单元内,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和白垩纪上统浦口
的制造和运输,施工期间需要在江边施做较大的干坞,
组基岩,松散层岩性主要为杂填土、淤泥、淤泥质粉质
对局部航道及防潮防汛有一定影响;②长江河床的最
* 收稿日期:2019-03-22
修回日期:
2019-03-26
作者简介:张美聪(1980-),
男(汉族),
湖南邵阳人,
高级工程师,
现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工作。
2019 年第 12 期
173
西部探矿工程
大冲刷深度达 10.3m,加上必要的覆土厚度,沉管隧道
南京地铁十号线过江隧道方案采用盾构法施工方案。
基槽开挖深度及宽度较大,再加上气候和水流条件影
2.3
响,基槽开挖难度大;③沉管施工,对长江航道将造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较差,视为弱含水层。
隧道,同时也是国内首条单洞双向大直径盾构过江地
2.2
铁隧道。过江隧道所处位置江面宽约 1900m。
1.2
过江施工方案选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事迹心得体会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事迹心得体会5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钱七虎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1)钱七虎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防护工程和岩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奋斗一甲子,报国六十年。
60多年来,钱七虎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参与并见证了我国防护工程研究与建设从跟跑到并跑,再到有所领跑的全过程,为铸就我国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作出了杰出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侦察手段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相继涌现。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
”面对一项项世界级国防工程的防护难题,钱七虎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建立了从浅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护、从单体工程到工程体系防护、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防护等学术理论与技术体系,制定了我国首部人防工程防护标准,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2023年,钱七虎获得我国科技领域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钱七虎和南京的渊源也不少。
2002年,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的水下隧道。
两年多后,他作为南京长江隧道专家委员会主任,肩负起这一新的挑战。
这一工程是当时已建的隧道中所经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题最多和施工风险最大的工程,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
起初,设计单位提出用“沉管法”。
经反复论证,钱七虎建议采用盾构机开掘隧道。
然而,盾构机面临长江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其间,甚至有人传言南京长江隧道要成“烂尾工程”。
钱七虎当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再次立下军令状,“工程决不能报废,更不会成为‘烂尾’!”后来根据钱七虎的建议,国内厂家对刀具进行自主改良。
南京长江隧道历经磨难,再次启程。
2010年5月28日,南京长江隧道在历经5年的建设之久后全线通车运营。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方案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盾构始发方案编制:复核:审核:审批: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指挥部第三项目部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南京长江隧道盾构始发方案一、概述(一)编制总说明1.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
(2)根据本区间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埋深以及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等,选择合理、可靠的始发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3)抓住关键线路,突出重点,合理布署,努力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方案,以确保工期。
(4)选择成熟的施工工艺和工法,以保证施工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
2.编制依据(1)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详勘报告》;(2)长江委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水文专题研究报告》;(3)铁四院《浦口岸边段主体结构》设计图纸;(4)铁四院《浦口工作井主体结构》设计图纸;(5)铁四院《江中盾构段管片衬砌布置图》设计图纸;(6)铁四院《江中盾构段道路结构》设计图纸;(7)德国海瑞克公司《海瑞克盾构机技术描述及参数表》;(8)《泥水处理厂整体规划、实施方案》;(9)《旋喷桩质量检测报告》;(10)《地下铁道施工验收规范》。
3.总说明本篇共分五章,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介绍了本方案编制原则和依据以及本标段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重点、难点。
第二章工程总体筹划,对实施本标段工程的平面布置、资源配置和施工总体方案和工期进行了全面的策划。
第三章详细叙述了与始发有关的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第四章分析了与盾构始发有关施工风险,并做出了相应对策。
第五章编制了安全、质量、工期保证措施等。
(二)工程概况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左汊盾构隧道采用双管单层的结构形式,隧道分为东西两线,自浦口工作井始发。
盾构隧道采用德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的Φ14.93m的泥水混合式盾构机,盾构管片环外径14.5m,内径13.3m,壁厚0.6m,环宽2m,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抗渗等级S12。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机选型分析

T p eet n o hed ma hn f n igYa gz ie u n l y e sl i f il c ieo Jn n teR v rT n e co s Na
JnS i e i h— h
1 工 程 概 况
南 京长 江 隧 道 工 程 为 国 家 重 点 工 程 ,其 中 隧 道 设计 为双 管盾 构 隧 道 ,隧道 江 北 进 口里 程 为 K3 +30 9 ,梅 子 洲 隧道 出 口里 程 为 K6+90 0 ,隧道 总
道场 地通 过 部位 不存 在 断裂或 破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1 隧道 穿越 地 层岩 性 .
盾构 隧道 的地 层 岩性 状况 是 盾构 机 选 型 的重 要
依据 , 南京长江隧道穿越 的主要地层岩性有 : () 1
=1 4 M Pa, .8
.
=1.k a 81P ,主要 矿物成 份为石 英 、
维普资讯
施 工技术
CONSTRUGTI ON TECHNOLOG
南京 长江 隧道 盾 构 机选 型 分 析
靳 世鹤
( 中铁十 四局 集 团有 限公 司 技术 开发 部 ,山东 济南 20 1 ) 50 4
[ 摘要]分析了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 ,结合工程特点和 目前国际盾构技术的发展
3 盾 构 施 工 技 术 难 点 分 析
南京长 江 隧 道 设 计 直 径 大 ,初 步 预 测 隧 道 开 挖 采 用 的盾 构 机 直 径 将 达 到 1 m, 由于 盾 构 直 径 5
较高的耐磨 性 ,刀具 问轨迹具 有一定重叠 ;具备 在常压下更换 刀具 的功能。同时开挖舱采 用气垫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有功单位和有功个人的决定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有功单位和有功个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7•【字号】宁委发[2010]21号•【施行日期】2010.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有功单位和有功个人的决定(宁委发〔2010〕21号)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是我市重大跨江交通建设项目,隧道的顺利贯通通车,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自200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全体参建单位和建设者团结拼搏、艰苦奋战、顽强攻坚,成功解决了多项世界级施工和技术难题,确保了隧道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向前推进,为加快南京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经研究决定,授予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等10家单位“南京长江隧道建设有功单位”荣誉称号,授予钱七虎等10位同志“南京长江隧道建设一等功个人”荣誉称号,授予郭信君等 20 位同志“南京长江隧道建设二等功个人”荣誉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再立新功。
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学习,奋发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新局面。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有功单位、有功个人名单一、有功单位(10个)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南京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内过江通道前期办公室中铁十四局南京长江隧道指挥部中铁十五局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项目部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南京市交通集团二、一等功个人(10名)钱七虎李国瑞钱维韩风险蒋再秋尚清喜李振刚王守惠周先民张公社三、二等功个人(20名)郭信君沙明元韩向阳梅世友唐暐周继望卜景华黄锋昌田少强尹志清张毅赵誉夏晓中陈健郭立华陈鹏刘洪涛李颜平冯宝椿顾江宁2010年5月27日。
南京长江过江隧道明挖段深基坑降水抽水试验技术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郭立华(5)),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
南京长江过江隧道明挖段深基坑降水抽水试验技术郭立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对降水抽水试验技术的制定和实施的成功经验,全面叙述了降水试验目的的确定,试验井的设计及布置,降水试验过程控制、抽水试验原理的采用以及试验成果的分析和整理等。
关键词:试验目的;设计及布置;抽水试验;试验原理;分析整理;结论中图分类号:U445.553文献标识码:BPr eci p ita ti on and pu m p i ng test techn i qu es of deep founda ti on of d irect excavation section for N an ji ngYangtze R iver Tunn elG U O Li-hua(C hina Ra il w ay 14Bure au Gro u p C o .,Lt d.,Sha ndo ngJ i nan 250014Ch in a )Ab stract :It describes successf u l experience wh i ch we de -vel op a nd m i p le men t f or p r eci p itati on and pu mp ing test tec hnol ogy under co mp lex ge ological cond iti ons i n th is pa -per .It c o mprehe n si vely descri be the decisio n f or preci p ita -tion test pur pose ,design and layout of test wells ,pr ocess contr ol of precip itat i on tes,t adoption of pri nciple of pu m -p ing test a nd analysis coll atio n f or test r esult etc .K ey word s :test pu r pose ;design a nd layou;t pu mp i ng tes;t test p rinci p le;analys is collati on ;conclusion1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1.1工程概况南京长江隧道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和建邺区之间,明挖隧道段起讫里程LK3+230~LK3+600,包括引道段、明挖暗埋段及盾构工作井,全长370m ,距离长江大堤约400m 。
南京长江隧道精准信息化施工中的测量技术

道施 工 的 高质 量 、 高安全度 、 高效率 、 高速度 , 准信 息化施 工 是 关键 。精 准信 息化 施 工 须依 靠 高可靠 精 度、 高精度 的测 量技 术 。以 南京 长 江越 江 隧道 为例 , 绍 了长 江越 江 隧道 高精 度 测量 的基 本 方 法 ( 介 包括
控 制 测量 、 隧道 空 间位 移 监 测 、 江底 及 陆地 形 变监 测 、 力 应 变监 测 、 构 机 掘 进 精 准 导 向 与 姿 态监 应 盾 控 ) 介 绍 了与之 配套 的科 学观测 程序 。 ,
收 稿 日期 :0 8— 3—2 20 0 4 第一作者简介 : 姜晨光( 94 16 一), ,94年毕业 于中南大学 工程测量 男 18 专业 , 授。 教
此, 衬砌后管片的结构安全与防水性能 、 不均匀沉降对
衬 砌后 隧道 壁 的影 响 、 道运 营后 行 车 交 变 动载 对 隧 隧
S r e igT c nq ei o sr cin o a j gY n teR v r u v yn eh iu C n tu t fN ni a gz ie n o n
Tu n lPr c s l y I f r a i n n e e iey b n o m t o
维普资讯
4
铁
道
勘
察
20 0 8年第 3期
南 京 长 江 隧 道 精 准 信 息 化 施 工 中 的 测 量 技 术
姜晨光 王 守慧 刘 泉维 姜祖彬 李 光
( .江南 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 院 , 1 江苏无锡 2 42 ;.中铁 十四局集 团南京 长江隧道 工程 指挥 部 , 1 12 2 江苏南京 25 0 ) 6 2 2 2 10 ; 180 3 莱 阳市古柳 国土 资源所 ,山东莱 阳 .
超大直径盾构试掘进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 1 年 6月 0 1
现 代 交 通 技 术
M o e nTrns o t t c noo y d r a p rai Te h l g on
VO . NO 3 1 8 . J n 0 1 u e 2 1
超 大 直径 盾 构试 掘进 施 工 关 键技 术 研 究
王 华 伟
( 中铁 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 济南 2 0 1 ) 5 04
摘 要 : 掘 进 施 工是 泥 水 盾构 施 工 的一 项 关键 技 术 , 文 以 南京 长 江 隧道 1.3m 泥 水 盾 构施 工 为 背景 , 试 该 49 对
试 掘 进 的 工 作 内容 和 主要 目的进 行 介 绍 , 结 合 试 验 . 盾 构施 工 引起 的 地 并 5m 对
表沉降变化规律和泥水压力的取值进行 了研 究。
关键词 : 隧道 工程 ; 构 ; 掘 进 ; 表 沉 降 ; 盾 试 地 变化 规律 ; 水压 力 泥 中图 分 类号 : 4 54 U 4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62 9 8 (0 0 — 0 6 0 17 — 8 9 2 1 )3 0 5 — 2 1
s atwel t i a il nr d c s t e c n e ta d p r o e o r ld vn , n n lz s t e v rai n r l f s ra e hf l, s r ce i t u e h o t n n u p s ft a r i g a d a ay e h a it e o u f c h t o i i o u s t e n n h e h ia e u r me t f l ry p e s r e u os i l ig c n t cin e t me ta d t e tc n c lrq ie n so u r r s u e s t e t h ed n o sr t . l s d u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工程总体情况介绍 1、项目概况
•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盾构隧道设计为双向、双洞6车道,其 中左线盾构隧道长3022m,右线盾构隧道长3015m。隧道 采用两台直径Φ14.93m泥水盾构,由江北始发井出发, 同向掘进施工。
• ⑵ 水压力高 •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机工作压力高,最大达到6.5㎏/㎝2(即相当于65m水
头压力),在超大直径盾构水下隧道项目中是世界最大的。
• ⑶ 地层透水性特强 • 长江南京水域的江中主要为粉细砂地层,以及部分砾砂、卵石层,砂层
透水系数是粘土层的千倍以上,在如此高透水性地层条件下,而最大水 压力达到6.5㎏/㎝2,所有的水头压力均直接作用在隧道上,江底隧道掘 进风险是巨大的,如何安全、顺利完成施工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 ⑷ 水下一次掘进距离长,刀具保护要求极高 • 南京长江隧道长度超过3km,而且地层条件复杂,以砂层为主: • ① 如果在同等地质条件下,由于盾构直径超大,南京长江隧道3km的掘进相
当于直径6.3m的地铁盾构掘进17km。 • ② 同样的盾构机刀具,在石英含量高的砂层中盾构机刀具的磨损是软土地层
中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机掘进完成3公里长的江底隧道, 相当于同样直径的盾构机在软土地层中掘进30公里。因此刀具的保护是施工 中必须克服的难题。
• ⑸ 盾构始发和接收超浅埋
• 按照一般作法,盾构机始发和接收覆土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倍盾构机 直径,而本工程权衡深基坑和盾构出洞双重困难,选择盾构机始发埋 深仅为0.37倍盾构直径(5.5m),在国内是埋深最浅的;除了荷兰绿 心隧道以外,世界上还没有更浅埋深盾构始发范例。
长江
①粉细砂 ⑦-1粉细砂
①粉细砂 ⑦-1 粉细砂
① 粉细砂 ⑦-1 粉细砂
⑿粉细砂
⑧ 粉细砂
⑩砾砂
⑿粉细砂
⒀ 圆砾
⒂-1
⒂-1
⑧粉细砂
⑧ 粉细砂
⑩砾砂 ⒀ 圆砾
⑿ 粉细砂
⑩砾砂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⒂-1
⒀圆砾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⒂-1 ⒃-1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
砾砂、圆砾、强风化 粉砂质泥岩, 22.3%
• 3、主轴承设计寿命达:17,600小 时。
• 4、先进的PLC系统实现了故障自动报警,确保盾构机处于良 好工作状态。
• 5、盾体
• ⑴ 设计有大型碎石机,可以破碎直径达到 1.2m的石块。
• ⑵ 先进的冲洗冲刷系统减少了开挖舱内碴土粘结或大量碴土 沉积的情况。
• ⑶ 盾体设计有锥度(由三个直径组成) ,即使在施工过程中 遇到长时间停机的情况,恢复推进时仍能确保盾构机轻松前进 。
① ⑧
① ⑦-1
⑧-1
⑩
⑩
⒀
⑿
⑿
⒀
⒀
⒂-1
⑩
⑿
⒀
⑿
⒂-1
⒃-1
8.37m 历年最高潮水位多年平均
⑦-1
⑧
⑩
⒀
⑿
⒂-1
⒃-1
①
①
⑦-1
⑦-1
⑧ ⑩ ⒀ ⒂-1
⑩
⑿-1
⑿
⒃-1
⑧
⑩
⑿
⒀
⑿-1 ⒂-1
⒂-1
①
①
① ⑦-1
⑦-1
④
⑧
⑧-1
⑧
⑩ ⒀ ⒀-1 ⑿ ⒂-1
⒃-1
⑿ ⒂-1
⑩ ⒀
⒂-1
⑧
⑧-1
⑿
⑩
⒀ ⒀
2、南京长江隧道创新之处
• 以南京长江越江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 衬砌结构型式及力学行为、超浅覆土始发和接收施工技术、 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以及高水压、长距离、浅覆土条 件下河床处理及掘进施工技术等建造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 究,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建造技术难题,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 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的越江隧道核心技术体系。
3、仅用58天时间就完成了正常需要近五个 月时间的盾构机组装,第一台盾构机于08年 1月15日试掘进,2月27日正式掘进,目前已 掘进2300米;第二台盾构机于08年5月16日 破门进洞,2009年5月20日,左线隧道实现 贯通;
4、3043环管片生产已经于08年11月 13日全部完成,其工艺控制水平和质量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箱涵已于08年7月 30日提前两个月完成了3082块的全部生 产任务;
梅子洲防洪大堤
②-1 ②-3
②-1
⑧粉细砂
① -1
淤泥
④ 淤泥质粉质粘土
④
粉细砂 ① 淤泥质粉质粘土
④
粉土④ -2 ⑥
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
粉细⑦砂-1
⑧ 粉细砂
⑥
粉细砂 ⑨
④
⑧
⑨ -1 ⑨
⑿粉细砂 ⒀
⒂ -1 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⑩ 砾砂 ⒀ 圆砾
⒃ -1 中风化粉砂质泥岩
⑩ 砾砂 ⒀圆砾
⒃ -1
⑩ ⒂ -1
南京长江隧道是一项世界瞩目的宏伟工程,南京长江隧道工程面临一些世 界级的技术难点和挑战。本工程特点、难点及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⑴ 盾构直径超大
荷兰的绿心隧道盾构机直径14.87m,是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直径最大的盾构工程。 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机直径14.93m,是目前世 界上直径最大的盾构机之一,直径超过世界 上已建成的最大盾构隧道。虽然盾构机尺寸 的增大仅是数字的增大,但是由于盾构机尺 寸的增大带来的则是施工难度和风险的几何 增长,盾构机直径的超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是施工面临的挑战之一。
• 6、盾构机的操作采用气泡调节技术,能够保证支撑压力的 精确率为+/- 0.05bar。在不稳定的、混合地层中能够安全 地进行隧道开挖操作,外界压力的变化不会对开挖面的稳定 造成影响,沉降控制在+20mm~-40mm之间。
• 7、盾尾专门设计了用于高工作压力的的密封系统,包括3道 钢丝刷、1道钢板束和1个应急密封。
• 根据南京长江隧道穿越地段水文和 地质特点,我们量身定做了两台德 国海瑞克公司生产的直径为14.93m 的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南京长江隧 道施工。
• 根据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的要求,盾 构机设计具有如下先进性:
• 1、刀盘刀具设计有71把能够在常压 下进行更换的刀具,且安装了磨损 监测系统。
• 2、主驱动:带有特殊压力装置的密 封系统符合高工作压力,在盾构机 轴心部分中部达到7.5bar的要求。
5、梅子洲接收井自07年9月份开始 分段开挖,08年6月25日提前5天完成全 部土建施工,保证了盾构机的到达接收。
三、开展的技术攻关和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1、研究背景和意义 2、南京长江隧道创新之处 3、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和阶段成果
三、技术攻关、关键技术研究的开展情况 1、研究背景和意义
• 目前国际上修建的大型跨江、跨海隧道还很少,国 内则更是刚刚起步,在这方面还没有经验,传统的设 计与施工方法难以满足超长度、大深度、大断面的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要求。面对我国将建的一批越江 跨海等特长隧道工程,一方面我们要紧跟国际研究 的前沿,另一方面则要依托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开 展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核心技术研究。
⒂-1
8.37m
①-1 ④
④-2 ⑥
⑦-1 ⑧
⒀
④ ⑥
⑨ ⑩
⒀
②-3 ④
④
④-2
⑦-1
⑦-2
⑧
⑨-1 ⑨
⑩ ⒂-1
⑨ ⒂-1
②-3 ②-2 ④-2 ⑦-1
⑧
⒃-1
⒃-1
②-2 ④-0
-30.000 盾构隧道
-50.000
-70.000
水面
8.37m 历年最高潮水位多年平均
2、南京长江隧道创新之处
• 创新点: • ⑴ 发展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核心技术; • ⑵ 总结出复杂地层条件下盾构刀具切削机理和刀盘优化
设计原理,掌握合理的最小覆土厚度及相应的安全掘进模 式和掘进参数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泥水劈裂理论,整理 出劈裂发生以及泥水喷发的判别标准; • ⑶ 发展跨江跨海盾构风险的评估和防范理论,建立风险 分析与评估的核心技术体系。
K6+345.820 盾构终点 K6+590.000
段
梅
①-1
②-3
②-3
②-2 ②-3
④
④
④ ⑥
⑦-1 ⑦-2
⑥
⑦-2
⑥
⑧
⑧
⑦-2 ⑧
⑨-1
⑨
⑨-1
⑨
⑨
⑨
⑨-1
⑨-1
⑨
⑨-1
⑨
⑿
⑩
⑩
⑩
⑩
⑩
⑿
⑿
⑿
⑿
⒀
⒀
⒀
④ ⑦-1
⑿ ⒀
④-2
①-1
⑧
⑨-1 ⑩
⑿ ⒂-1
④
①-1 ④-2
⑦-1
⑧ ⑧
④ ⑦-1
⑧-1
⑧-1
•
鉴于南京长江隧道面临的上述六大技术难题和挑战,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
借鉴的情况下,为了安全顺利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工程施工,我们建立了三
级专家体系,坚持依靠专家团队的智慧,为工程施工保驾护航:
• 1、以钱七虎院士为首的专家委员会
• 2、以梁文灏院士为 首的现场专家组
• 3、由具有丰富施工经 验的国内外相关专家 组成的工地专家组
盾构隧道水文地质情况
盾构隧道工程区段属长江河床及高河漫滩,地形开阔平坦。地表主要为农田、水 塘、苗圃等。盾构穿越江面宽度约2600m,高水位多年平均值8.37m,最大水深约 28.8m。隧道通过地段主要地层分布为粉细砂、砾砂、圆砾和强风化砂质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