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鲫鱼地形态与结构
鲫鱼解剖实验报告

鲫鱼解剖实验报告鲫鱼解剖实验报告一、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鲫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解剖,探索鲫鱼的内部构造和器官功能,进一步了解鱼类的生物学特征。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鲫鱼、解剖刀、剪刀、手套、解剖盘等。
2. 实验方法:a. 将鲫鱼放置在解剖盘上,用手套保护双手。
b. 用解剖刀从鲫鱼腹部切开,沿着腹线切割至头部。
c. 将鱼皮剪开,暴露内部器官。
d. 依次观察鱼鳃、心脏、肝脏、肠道等器官,并记录其形态和位置。
e. 对每个器官进行进一步解剖,观察其组织结构和功能。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鱼鳃鱼鳃是鲫鱼呼吸的重要器官,位于鱼的头部两侧。
我们观察到鱼鳃由一系列呈片状的鳃弓组成,每个鳃弓上有多个细小的鳃丝。
鳃丝上有丰富的血管,通过鳃丝与水中的氧气交换,实现呼吸作用。
这说明鲫鱼在水中能够通过鳃呼吸,适应水生环境。
2. 心脏鲫鱼的心脏位于鱼的胸腔中央,紧贴鱼鳃。
我们观察到鱼心脏呈椭圆形,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房收缩时将血液送入心室,心室收缩时将血液推送到鱼体各个部位。
这说明鲫鱼的心脏具有泵血功能,维持了鱼体的血液循环。
3. 肝脏鲫鱼的肝脏位于鱼的腹部,呈椭圆形。
我们观察到鱼肝脏颜色呈暗红色,具有光滑的表面。
鱼肝脏是重要的消化腺器官,负责合成和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
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鲫鱼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肠道鲫鱼的肠道位于腹腔中,延伸至肛门。
我们观察到鱼肠道呈细长的管状,分为食道、胃、肠等部分。
鱼肠道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通过肠壁的细胞吸收和运输,将食物中的养分转化为鱼体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鲫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鱼类作为水生生物,其生物学特征与陆生动物有所不同,通过解剖实验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鱼类的生理特点。
此外,通过对鲫鱼的解剖,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探索鱼类的进化和适应性特征,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鲫鱼的外形观察与鱼鳍作用探究

鲫鱼的外形观察与鱼鳍作用探究鲫鱼外形观察与鱼鳍作用探究09生物杨婷婷一.实验目的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探究鱼类适应水生坏境的特点。
2.探究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二.实验材料鱼槽、鲫鱼、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剪、镊子三.实验步骤1.鱼的外部形态(1)观察鱼的外部形态,注意鲫鱼的体色、体形、鳞片和侧线等。
(2)思考鲫鱼的外部形态与水生生活有什么联系。
2.鱼的运动(1)提出问题:鳍的作用是怎样的?(2)作出假设:鱼在游泳时时什么结构使鱼产生前进的动力?什么结构使鱼保持平衡?什么结构决定运动方向?(引导学生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分别剪掉各种鳍进行探究。
(4)实施计划:分组进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四.完成表格观察内容观察结论与水中生活的特点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保护色体形侧扁梭形流线型减少阻力体表有鳞片上有粘液保护作用侧线鳞片上的小孔排列而成感知水流测定方向鳍作用胸鳍平衡转换方向腹鳍辅助平衡背鳍、臀鳍垂直波动,维持直立平衡尾鳍前进的推动力,控制运动的方向教学过程一.鱼的外部形态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认识不少水生动物吧,水生动物中你最熟悉哪一种呢?(鱼)我们都知道鱼是生活在水中的,那如果我们人与鱼的生活坏境对换一下,行吗?(不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是与它们的生活坏境相适应的,同样,鱼类也有它们特有的结构适应水生坏境,鱼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
师:(学生分组)今天每四个同学分成一组,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装有水的鱼槽,鱼槽内都有2条鱼,同学们知道这叫什么鱼吗?(鲫鱼)对,很多同学都见过鲫鱼吧,鲫鱼在我们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养殖,是很普遍的一类淡水鱼之一,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用鱼。
1.体色师:了解了鲫鱼后,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鲫鱼,体表是什么颜色?(深灰黑色)对,但我们看到的只是背面的颜色,腹面呢?会不会有什么变化,还是一样呢?现在轻轻把鱼翻倒过来看下,注意过程中不要弄伤鱼,也不要让鱼离开水太久,以免鱼儿很快死掉,影响我们后面的观察。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 4.2.2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 课件 (2)

(一)外部形态观察
1、身体呈纺 锤型,深灰色
2、身体分部 (1)头:
尾
口
鼻孔一对
眼一对
鳃盖
(2)躯干:
鳍
鳞 侧线
(3)尾
鳍 鳞
侧线 尾鳍 背鳍
Hale Waihona Puke 臀鳍奇鳍躯干
头
腹鳍
胸鳍
偶鳍
思考: 背鳍、臀鳍、胸鳍、腹鳍、尾鳍的作用?
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 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二)鲫鱼内部解剖
解剖:将新鲜鲫鱼置解剖盘,使其腹部向上,用剪刀在肛门前与 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将剪刀尖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经腹 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 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用棉花拭净器官周围的 血迹及组织液,置入咸水的解剖盘内观察。外形观察完毕,剪去 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地生活呢?
实验 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观察鲫鱼内外部形态结构,了解鱼类适应 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 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逐步养成科学的实验观 察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纱布、塑料线、 放大镜 吸水纸
三、 实验步骤
每组取一条鲫鱼,先观察体形、体色、头部 器官、鳞片、侧线、鳍。
2. 解剖鱼
(二)内部解剖 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观察鲫鱼的呼吸系统----鳃
观察鲫鱼的鳔
鱼鳔具有以下三大功用: 第一、辅助鱼在水中的升降,也作为稳定使用,由于
鲤鱼或鲫鱼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躯干肌
躯干肌是鱼体最主要的肌肉群 ,用于控制鱼体的运动和平衡
。
鳃盖肌
鳃盖肌用于控制鳃盖的张合, 帮助鱼类呼吸。
鳍肌
鳍肌用于控制鱼鳍的运动,协 助鱼类在水中游动。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
鲤鱼或鲫鱼的消化系统包 括口、咽、食道、胃、肠
和肛门等器官。
食道
食道将食物从咽部输送至 胃部。
肠
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 场所,将营养物质吸收进
详细描述
鲤鱼或鲫鱼的心脏位于其腹腔的左侧,通过一系列的血管连接全身。心房负责接收血液,而心室则负 责将血液泵出。这种四腔心的设计使得鲤鱼或鲫鱼能够适应其水生环境,维持高效的血液循环。
血液
总结词
鲤鱼或鲫鱼的血液呈现红色,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为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提供 必要的养分和氧气。
详细描述
鲤鱼或鲫鱼的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 气,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而血小板有助于血液凝固。这些成分共同协作, 确保血液在全身循环中发挥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入血液。
口和咽
口是鱼类摄取食物的入口, 咽是食物进入体内的通道。
胃
胃是鱼类消化食物的主要 器官,通过分泌胃酸和消
化酶来分解食物。
肛门
肛门是排泄废物和废气的 出口。
03 鲤鱼或鲫鱼的呼吸系统
鳃的结构
鳃裂
鲤鱼和鲫鱼都具有鳃裂,这是鱼类呼吸的主要器官。鳃裂 位于头部两侧,通过鳃裂,水流进入鱼体内,经过鳃的过 滤,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鲤鱼或鲫鱼的骨骼系统由头骨 、脊柱和胸骨等组成,为鱼体
提供保护和支持。
头骨
头骨是鱼类最重要的骨骼之一 ,保护大脑和眼睛等重要器官 ,同时支撑嘴部和鳃盖。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王洪才编写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研室前言《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是《普通动物学实验课》的配套教材,内容包括动物的外部形态、内部解剖等内容。
通过实验不仅能直接观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而且通过观察对动物进行种属鉴定;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动物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指导结合本校实际和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一些兄弟院校有关实验指导、书籍和文献,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编写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9年1月一、普通动物学实验课的目的本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实验课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有如下几方面:(一) 验证理论。
通过对理论课所学理论的验证,进一步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和提高。
(二) 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的实验技术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其后续课的实验及今后的医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普通动物学实验的要求(一) 学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及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章节,对实验课的原理、内容及方法有初步的了解。
(二) 在实验中要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分析并及时做好记录。
(三) 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 在实验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验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
对基本的实验技能要反复训练直至基本掌握。
(五) 实验结束后,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实验指导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认真写好实验报告,不得抄书或借阅他人的报告参考。
三、学生实验守则普通动物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二册 4.2.2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 教案

第4章生物的类群
第2节动物
实验观察和解剖鲫鱼
一.教学设计思路
观察和解剖鲫鱼,可使学生在了解鱼类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鲫鱼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同时鲫鱼的解剖技巧也为掌握解剖其它的小动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解剖鲫鱼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他们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所以解剖鲫鱼的方法和技巧作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
另外通过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让学生认识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特点,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2.知道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其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3.初步学会鲫鱼的解剖技能。
方法与过程:通过鲫鱼的解剖,初步学会解剖小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继续培养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
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通过鲫鱼观察与解剖,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2.掌握鲫鱼的解剖技能,学会解剖鲫鱼方法。
难点:认识鲫鱼的内脏器官,并说出各自的名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
学生实验:鲫鱼(建议20-30cm)、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放大镜、大头针、脱脂棉,培养皿、清水。
五.教学过程:
作业:完成观察和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
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

解剖鲫鱼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鲫鱼的解剖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鲫鱼,了解鲫鱼的内部器官结构、生理功能,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活体鲫鱼2.解剖刀、镊子、剪刀等解剖工具3.实验手套、实验口罩4.实验台、实验器皿、实验托盘等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进行鲫鱼解剖实验之前,准备好解剖工具,并将解剖台、器皿等用70%乙醇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环境的洁净。
2.鲫鱼的外部观察首先,将活体鲫鱼放置在解剖台上,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
注意观察鱼体的形状、颜色、鳞片、鳍等结构,了解其个体的生物学特征。
3.解剖鲫鱼身体部分使用解剖刀,从鳃盖处开始,沿着腹部中线切开鱼体。
可以选择将鱼体完全切开,也可以只在一侧进行解剖。
注意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伤内部器官。
4.观察鲫鱼内部器官解剖后,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鲫鱼的内部器官。
首先,观察胸腔腔膜下的鱼鳔、鱼心等结构。
然后,继续观察消化道、肝脏、胆囊等消化系统器官,了解其形状、结构和位置。
最后,观察泌尿系统的肾脏和生殖系统的性腺等器官。
5.部分器官的取材研究选取感兴趣的器官,如心脏、肝脏等进行取材研究。
用镊子小心地取出该器官,并放置在实验器皿中进行观察。
可以进一步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其细胞结构。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1.鲫鱼的外部特征通过观察鲫鱼的鳞片、鳍等外部结构可以发现,鲫鱼体被覆盖有多层的鳞片,鳞片的数量和形状会随着鱼体的生长发生变化。
鲫鱼的鳍由背鳍、臀鳍、尾鳍等组成,这些鳍的结构和数量也与鱼的种类和个体大小有关。
2.鲫鱼的内部器官通过解剖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鲫鱼的内部器官。
鱼鳔是鲫鱼的呼吸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氧气。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器官,起到摄取食物、消化和吸收养分的作用。
肝脏是鲫鱼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其功能包括产生胆汁、储存能量和代谢物质。
泌尿系统由肾脏和尿液排泄管组成,肾脏是鲫鱼排除废物、调节体液平衡的关键器官。
生殖系统负责鱼的繁殖,包括卵巢、精巢等。
观察和解剖鲫鱼(实验)

执教者:高 爽 2019.5.24
牛
鸽
蛙
蛇
鱼
脊椎动物:具有脊椎骨形成的脊柱。
学习任务
1. 观察鲫鱼的 外部形态。
2. 鲫鱼的解剖。
3. 观察鱼的 内部结构。
4.思考:鲫鱼的内外部形态结构如何 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侧线的功能
1. 完成解剖; 2. 对照教材P24 辨认
各个内脏器官; 4 3. 将标签黏贴在鲫鱼
第一刀,从鲫鱼的肛门插入,沿着腹中线由后往前, 一直剪到口的后方;
将鲫鱼放在解剖盘中,头朝左,尾朝右,侧面朝上。 第二刀从鱼的肛门,沿体壁的背侧,由后往前,剪到 腮盖的后缘。由于鲫鱼的背部有较厚的肉质,所以这 一刀需要较大的力气。
第三刀,从腮盖的后缘背侧一路剪到腹中线,除去一 侧体壁。并取下一侧体壁。 最后一刀,剪下腮盖的后半部分,露出腮。
2.呼吸系统 鳃
鳃耙 鳃弓
鳃丝
2.呼吸系统 鳃 鳔
3. 排泄
输卵管
雌鱼: 卵巢与 输卵管
雄鱼: 精巢与 输精管
卵巢黄色,精巢白色
鲫鱼的生殖系统
5.消化系统
口 口腔 咽喉齿 消化管 肛门
肝胰脏 胆囊
1.观察和解剖鲫鱼。 首先,左手握住鲫鱼的头部和背部,使其腹面朝上,右 手持解剖剪,注意,解剖剪钝的一面插入肛门,解剖 使,见到应向上挑起,避免损伤内脏。
二. 鱼的解剖
①
②
③
④
背鳍
胸鳍 腹鳍
臀鳍 尾鳍
鱼纲特点:
(1)生存环境: 水生 (2)形态特征: 体表覆鳞片,有鳍 (3)呼吸器官: 鳃 (4)体温特点: 不恒定 (5)生殖方式: 卵生,少数卵胎生
一. 外部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日期:2011年12月11日
实验3 鲫鱼的形态与结构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鲫鱼的解剖和观察,了解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和器具
剪刀,解剖刀,解剖镊,解剖针,解剖盘,活鲫鱼。
三、实验内容
㈠鲫鱼(Carassius auyatus)外部形态
鲫鱼呈纺锤形,左右侧扁,体表粘滑,被覆瓦状排列的圆鳞。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⒈头部自吻端至鳃盖后缘为头部。
其两侧有眼,无眼睑和瞬膜。
眼的前方有外鼻孔一对(被瓣膜隔成四孔),用镊子探鼻孔,看是否与口腔相通?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有上下颌。
头的两侧为鳃盖,有鳃盖骨支持。
其后端游离缘有鳃盖膜覆盖鳃孔。
⒉躯干部和尾部由鳃盖后缘至泄殖孔为躯干部。
泄殖孔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背方有不成对的背鳍,腹面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尾部有不成对的臀鳍和一正形尾鳍。
泄殖孔前有肛门。
侧线:在躯体两侧,自鳃盖后缘至尾部,各有一条由鳞片上的
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
具有小孔的鳞片为侧线鳞,侧线
有何功能?
㈡内部解剖
取鲫鱼一条,用剪刀从肛门前端由体左侧向背方剪至侧线附近,转向前延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然后向前向下剪去部分鳃盖,小心翻开左侧体壁,进行内部观察。
[图10—1]。
⒈原位观察: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的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
在腹腔里,背面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
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
腹腔腹面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
在肠管和肝胰
脏之间一细长的红褐色器官
为脾脏。
⒉循环系统
:察心脏[图
10—2]。
10-1 鲫鱼的内脏
心脏:位于两胸鳍之间的围心腔内,撕去围心腔膜,即可露出心脏。
心脏由背方一暗红色的心房,和腹方一淡红色、肌肉较厚的心室,
以及位于心房后侧的一暗红色长囊状的静脉窦组成。
动脉球:位于心室前方,呈白色圆锥形,为腹大动脉基部膨大而成。
动脉球向前为1条较粗大的腹大动脉血管。
⒊呼吸系统:鲫鱼的呼吸器官为鳃,位于鳃腔中。
鳃由鳃弓、鳃片、鳃耙组成。
鳃弓:位于咽的两侧,共五对。
其内缘凹面生有鳃耙;第1~4
对鳃弓外缘各长有2个鳃片,第5对鳃弓无鳃片。
鳃片: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物,着生在鳃弓的外侧。
鳃丝的两侧又
有许多鳃小片。
每个鳃片称半鳃,每个鳃弓有2个鳃片者称全鳃。
鳃耙:鳃弓内侧凹面的两行三角形的突起,左右互生。
第5鳃弓只有1行鳃耙。
鳃裂:咽头内壁,各鳃弓之间的开口。
⒋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
雌雄异体。
生殖腺:生殖腺外包有极薄的膜。
雄性有精巢一对,性成熟时呈
白色带状(未成熟时常呈淡红色)。
雄性有精巢一对,性成熟时呈深
黄色长袋形(未成熟时常呈淡黄色)。
生殖导管:为生殖腺表面的膜向后延伸的细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
很短,左右两管后端汇合后,通入泄殖窦,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
⒌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等组成。
肾脏:一对,红褐色,紧贴脊柱下方,鳔的背方,由前后两部组
成。
前部为头肾,为拟淋巴腺,后部为肾的本体,内侧各自通出一条
输尿管。
膀胱:两输尿管汇合为一管称膀胱。
开口于泄殖窦。
⒍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口咽腔、食道、肠)和消化腺(肝胰脏、胆囊)。
口咽腔:由口裂到咽部。
有上下颌,无颌齿;口腔底部有不活动
的舌;后方背面有一对咽头肌肉;两侧有鳃裂,鳃弓内侧有鳃耙(滤
食作用),第五对鳃弓上有咽喉齿(咀嚼作用)。
食道:咽的后方,很短,其背面通有鳔管,可以此作为食道的标志。
肠:接于食道后,曲折盘绕,大小肠分界不明显,最后为直肠通至肛门。
肝胰脏:混合不分,呈暗红色,附着在肠管周围。
胆囊:近球形,埋藏在肝胰脏的左侧,有胆管开口于肠前部。
⒎鳔:在消化管背方,呈银白色的囊状物,它分为前后两室,两
室连接处特别凹陷,从后室前端伸出一细长的鳔管通入食道,故有鳔
咽管之称。
鳔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鱼体自身的比重。
⒏神经系统:主要观察脑[图10—3]。
将头部背面的骨骼仔细
逐步去掉,并除去银色发亮的脑脊液,即可显示出脑的背面观,自前
向后依次观察。
(可对照脑的浸制标本观察)
端脑:由嗅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各呈小球状位于
脑的前端,其顶端各伸出1条棒状的嗅柄,嗅柄末端为椭圆形的嗅球,
嗅柄和嗅球构成嗅脑。
间脑:连接大脑后,为中脑所遮盖,从背面看不到间脑本体,仅
在大脑与中脑之间的中央可见到从间脑背面发出的脑上腺(松果体)。
间脑腹面有脑下垂体。
中脑:位于大脑后,是脑最发达的部位,左、右两叶,中脑又称视叶。
小脑:位于中脑后,略呈圆形。
延脑:位于小脑后,由1个面叶和一对迷走叶组成,面叶居中,
图10-3 鲫鱼的脑
其前部被小脑遮盖,只能见到其后部,迷走叶较大,左右成对,在小
脑的两侧,延脑后部变窄,连脊髓。
鳃盖骨系:位于头骨后部两侧,每侧由4块鳃盖骨和3枚鳃条骨组成。
⒉脊柱:脊柱接于头骨后,分为躯椎和尾椎两部分[图10—6]。
⑴躯椎: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椎体:椎骨中央部分,其前后面凹入,为双凹型椎体,椎体间保
留残余的脊索。
椎弓:椎体背面呈弓形的部分。
椎棘:椎弓背中央向后斜的突起。
椎体横突:椎体两侧的突起。
关节突:椎弓基部前方和椎体后方各有1对突起,称前后关节突。
相邻两椎体的前后关节突相关节。
椎孔:为椎体与椎弓间的孔,有脊髓穿过。
⑵肋骨:从第5~20躯椎有长条形的肋骨,每一肋骨背端与该躯椎横突相关节,腹端游离。
⑶尾椎:尾椎椎体、椎弓和椎棘与躯椎相似,但尾椎的横突向腹
面延伸成脉弓。
脉弓的腹面突起称脉棘。
⒊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支鳍骨(鳍担骨)。
肩带由锁骨、上锁骨、后锁骨、乌喙骨、中乌喙骨和肩胛骨组成,通过上锁骨与头骨相连,并通过4块鳍担骨和胸鳍条相连。
腰带仅为1对基翼骨(无名骨)组成,腹鳍条直接与基翼骨相连
接。
四、作业
1.绘鲫鱼左侧形态与解剖图,并注明各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