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文化·传说
杭州历史文化资料

历史文化杭州历来以风景秀丽著称于世,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钱塘自古繁华,素有“人间天堂”之誉,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市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岳飞墓、六和塔、飞来峰石刻造像、白塔、胡庆余堂等5处。
历史悠久的杭州还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文古迹众多,保存有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遗址。
博物馆1、浙江省博物馆:位于西湖孤山南面的山脚,始建于1929年。
当年,轰动近代中国的西湖博览会就在此举办,时称“旷代之盛典,湖山之嘉会。
”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我国第一座省级博物馆-----西湖博物馆,后来更名称浙江博物馆,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1990年底扩建,新馆建筑呈庭院式风格。
现在浙江博物馆已成为一座以收藏、陈列、研究历史文物、书画艺术为主的人文科学博物馆,有藏品10万余件,尤其以收藏历代青瓷、书画以及河姆渡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为特色。
馆内有河姆渡和良渚出土文物、浙江古代青瓷等专厅。
近年来对全馆进行了改扩建,现馆址包括文澜阁古建筑群、老馆址、扩建区三部分,馆藏各类文物达十万余件。
博物馆的陈列分五大部分,即历史文物馆,书画馆、青瓷馆、工艺馆、国际礼品馆等。
2、浙江自然博物馆是中国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的省级博物馆。
博物馆的前身是浙江省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现有馆舍面积近8000平方米。
原陈列展出的内容有恐龙、海洋动物、古生物、动植物等8个专题;近年来,浙江自然博物馆还推出《西博会自然标本特展》、《地球在呼救——环保知识展》、《体现·探索油画展》、《大自然启示——仿生学展览》、《“人·鸟类·自然”儿童画特展》、《浙江省首届野生动物摄影展》等特展20余个次,并与台中自然博物馆等联合举办《当狗遇上人》狗年特展。
关于杭州的传说故事

关于杭州的传说故事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杭州的传说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传说之【许仙遇白娘子,同舟共渡】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人间天堂,一天就是凡间十年。
一叶扁舟,唱着小青和渔父那样的渡情歌,像当年的范蠡西施那样地归隐江湖。
从此浪漫人生风雨路,共渡爱情多恼河。
今天我们共乘一条游船,共乘一叶青舟,泡上一壶龙井茶。
那是何等美事。
传说之【玉龙金凤锁珠未果,明珠变西湖】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无聊的它们将白玉磨成了一颗明珠作玩具。
结果被眼馋的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借”走了。
龙凤索珠未果,直接动手抢,明珠落入凡间成了西湖。
龙凤随之下凡,化作玉皇山和凤凰山,守护着自己的玩具。
传说之【陶师儿与王宣教生死相许】宋朝时有一女子王师儿与王宣教相爱,但王氏的继母在中挑拨阻挠。
结成连理不成,两人便坐船夜游西湖,至长桥下的莲花深处,双双投河自尽。
因为有爱,何惧生死?因为有情,生死相许。
传说之【徐志摩的西湖风光唯有陆小曼】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后曾多次在杭州游玩。
在徐志摩眼中的西湖,风光旖旎,如身边人。
生性浪漫的徐志摩和西湖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要说陆小曼。
徐志摩的老家在海宁,时常跑来西湖游玩。
1923年,恰逢胡适在烟霞洞养病,二人就相约到杭州游山玩水。
过后,徐志摩留下一篇《西湖记》,记录这段“寻快活”的经过。
在他笔下,西湖“浮红涨绿,俨然织锦,阳光自林隙来,附丽其上,益增娟媚。
”传说之【断桥相会,定情配对】传说,白娘子原本是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有一天,小白蛇被一个捕蛇老人抓住了,差一点遭遇杀身之祸,幸亏被一个小牧童所救。
经过一千七百年的修炼,白娘子终于化做人形,经观音大士指点,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小牧童。
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菩萨说过“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
杭州的历史与文化

杭州的历史与文化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自古以来,这座城市便是中国重镇,曾多次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也因其独有的风光、人文和历史背景,成为根植于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第一章:杭州的历史杭州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
在先秦时期,杭州是越国的领土,随着秦朝的建立,逐渐进入了中国的版图,成为吴郡和吴兴县。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将杭州设立为“会稽郡”。
到了南北朝时期,杭州被誉为“真定之源”,开始繁荣。
从隋唐到宋代,杭州成为了中国的重要贸易口岸和文化中心,不断吸引着商人和文人来到这个城市。
明清时期,杭州逐渐进入衰落,但是仍保留着很多历史文化遗迹。
第二章:杭州的文化杭州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被誉为“丝绸之府”、“中国南方文化之都”和“中国新四大美景城市之一”。
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背景,诸如《红楼梦》中的“西湖三山五园”、唐代诗仙白居易的“钱塘江潮信处”等。
杭州的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如龙井茶、丝绸、钱塘潮、夫子庙、灯笼节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1. 杭州的历史文化古迹在杭州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等,以及富阳西湖、灵隐寺、法喜寺、野径亭、雷峰塔、六合塔等。
这些景点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心灵寄托。
2. 杭州的文化活动杭州被誉为“中国民间文艺之都”,因拥有众多传统讲唱表演艺术、民间音乐、舞蹈等文化。
此外,戏剧演出、赏花祈福、轰趴舞会、梦幻灯组、钱塘潮文化节等都是市民和游客们最喜爱的文化活动。
3. 杭州的名人文化杭州是一个培育众多名人的城市。
唐朝时期的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文徵明、清朝的龚自珍等都是杭州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诗词、书画、散文等文化遗产更让杭州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杭州的风景杭州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着许多自然和人文的盛景。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湖景区。
在西湖,你可以欣赏到瑰丽的景色,如断桥残雪、满陇桂雨、平湖秋月等等。
关于杭州西湖的民间故事

关于杭州西湖的民间故事
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除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西湖还拥有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以下将为您介绍其中几个脍炙人口的西湖民间故事。
故事一:《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杭州最著名的传说之一。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白娘子原本是一条白蛇,借助千年修成人形。
她与许仙相爱,但受到了白娘子师妹青蛇的阻挠。
最终,白蛇被抓,青蛇化身为法海师妹欲加害许仙。
然而,白娘子与青蛇最终对抗到底,救出了许仙。
这个故事展现了爱情和善良的力量。
故事二:《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它讲述了一对恋人因战乱分离的故事。
据传,杭州的断桥最初是用来通往西湖南岸的,但在战乱中被损毁。
诗人白居易的《望天门山》中有一句“断桥残雪飞独鸟”,描述了桥断人离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离别的感伤之情。
故事三:《雷峰塔的探秘》
雷峰塔是西湖最著名的古塔之一,也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建筑结构和传说中都有其独特之处。
有一种说法认为,雷峰塔内有一块奇石,名为“雷峰石”,据说如果一个不适合的人站在这块石头上,塔就会倒塌。
这个传说使得雷峰塔更加神秘而吸引人。
这些民间故事增添了西湖的神秘与魅力,使其成为许多游客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
无论是浪漫的爱情故事,还是古老的神秘传说,这些民间故事都丰富了游客对
于西湖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在欣赏西湖美景的同时,不妨聆听一下这些故事,感受属于西湖的独特魅力。
杭州的历史背景

杭州的历史背景(1)从“余杭”到“钱唐”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
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
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
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
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
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
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
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
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
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
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
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
杭州西湖的7个传说故事

杭州西湖的7个传说故事有:
1. 断桥的传说: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唐代时改名断桥。
2. 莲藕的传说:西施与范蠡在西湖上采莲嬉戏,因日久思恋,于是把湖边一高地取名“吴山”,把湖中港汊取名“西兴”,并把采莲得来的藕,叫“西施舌”。
3. 望仙桥的传说:秦始皇南巡至杭州,在钱塘门(今望仙桥)上岸,见一位皓发老翁挡路。
秦始皇喝道:“老叟可对朕言而徐行!”老翁于是手指南方说:“天有玉皇,地有杭州!”我不见了,你从速归去!”秦始皇一看老叟不见,就慌张地下到凡间。
4. 雷峰塔的传说:不知何时有个渔夫在捕鱼,捞到了一颗大明珠,天神们为了保护它,要惩罚渔夫,这一消息被一个小贩知道了,小贩告诉了渔夫,当渔夫找到它时,天神们惩罚了渔夫,让他的船沉了。
5. 望星桥的传说:天上的织女私自下凡与凡人(董永)相爱,但因为凡人太穷而不能在一起,连生孩子的机会都没有,她十分地想念天宫的生活,在望星桥上望着星空。
6. 石人岭的传说:石人岭原名宝掌峰。
传说很早以前,在宝掌峰上,有一座很大很漂亮的紫来洞府。
7. 雪坠桥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断桥还未取名“断桥”,还不叫“断桥”。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杭州大运河流传的民间故事

杭州大运河流传的民间故事杭州大运河:民间故事的江湖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不仅以其秀美的西湖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还流传着许多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
其中,关于大运河的传说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
1. 大运河上的龙舟赛说起杭州的大运河,不得不提的就是一年一度的龙舟赛。
这个比赛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盛宴。
据说,大运河上的每一条龙舟都承载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
有的讲述的是英勇善战,有的则是关于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每当端午节来临,整个运河沿岸都会热闹非凡,人们欢声笑语,共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2. 大运河上的美女鱼在杭州大运河的传说中,还有一个关于美女鱼的故事。
相传,这条鱼是一条有着美丽容貌的美人鱼,她曾在大运河上自由地游弋。
由于她的美貌引来了贪婪的渔夫,他们用网将她困住,并试图捕捉她。
最终,这位勇敢的美人鱼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逃脱了渔夫们的追捕,并继续在大运河上自由地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心的善良和勇敢。
3. 大运河上的鬼怪传说除了上述的两个传说外,大运河上还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怪传说。
据说,在大运河的某个地方,住着一个恶鬼,他时常出没于河边,吓唬过路的行人。
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村民们决定建造一座坚固的桥,将恶鬼引到河对岸去。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地将恶鬼赶走了,从此再也没有人受到过惊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战胜邪恶。
4. 大运河上的爱情故事在杭州大运河的传说中,爱情故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一对年轻的恋人,他们在大运河边相识相恋,并约定要永远在一起。
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他们的恋人突然失踪了。
这对恋人并没有放弃寻找,他们沿着大运河一路追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恋人的下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坚持追求,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5. 大运河上的民俗活动除了民间故事外,杭州大运河还充满了各种民俗活动。
有关杭州传说故事

有关杭州传说故事杭州为很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甚至有人声称,老死在杭州,也是一大人生乐事。
那你知道有关杭州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有关杭州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杭州传说故事篇【1】大历末年的僧人圆观和公卿之子李源是非常好的朋友,两人常“促膝静话,自旦及昏”。
有一次两人相约一起去四川访道求药,圆观想从长安走,李源想途径荆州、三峡,两人产生分歧,圆观叹息说,人的定数由不得自己。
最终决定依从李源,沿荆江上行。
走到南浦这个地方时,两人看见几个妇人在汲水,圆观当时便流下了眼泪,说:“我之所以不想从这里走,正是因为不想看到这几个妇人。
”李源急问原因,圆观说:“这几个人中有一个姓王的孕妇,是我将来要投胎托生的人,她怀孕三年还没有分娩,是因为我留恋此世,迟迟不肯去轮回,今天既然见了面,我的大限就要到了。
”他又对李源说:“请李君施以符咒,帮助这妇人生产,将我葬在山下。
等着妇人生的孩子满三天时,请去探访,如果当时这孩子对你笑,说明那时的我还认得你。
再过十二年,中秋月夜,杭州的天竺寺外,是我与你的相见之时。
”李源十分悲痛,但还是举行了授符仪式,圆观在当天晚上沐浴更衣,坐化而亡,同时王姓妇人的孩子出生。
三天后,李源去探访,看到襁褓里的小小婴儿,果然对他粲然一笑,他记起旧友的话,泪如雨下。
又过了十二年,李源没有忘记与旧友的约定,到了杭州,“时天竺寺,山雨初晴,月色满川”,杭州的风景如梦如幻,但旧友却踪迹杳然。
突然,李源听到葛洪川旁边传来牧童的歌声,一个梳双髻,穿短衣的牧童驱着牛走到寺前。
“圆观,你还好吗?”李源问。
“李君真是个守信的人,可是我现在尘缘未尽,不便相近,希望以后勤心修炼,再见之日不远。
”咫尺之遥,却不能再叙话,李源又一次潸然泪下。
牧童渐渐走远,他的歌声却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唱的是: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这是一个关于至情的故事,圆观与李源之间的感情可谓贯穿轮回,感动天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历史•文化•传说
历史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从新石器时代的萧山跨湖桥文化开始,杭
州已有8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
杭州最初的名称为“禹杭”,曾用名有“余杭”、“钱唐”、“钱塘”、“临安”等,
历史上先后在五代吴越国和南宋时期成为都城。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
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
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
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
元代初年,来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称杭州为“世界上最为美丽华贵的天城”。
1949年5月3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杭州的民俗风情,与杭州的自然环境、人文积淀和发展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一项项颇具生动性、独特性、参与性的新鲜有趣的民俗活动和地方风情的表演和展现,令人
惊奇、感动而难以忘怀。
文化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
的古文化,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馆施昕更先生首
先发现于余杭市良渚镇而命名。距今约5300-
4000年。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在
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地域内,分布着以
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良渚文化遗址,有村
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
遗址密集。八十年代以来,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台土冢与祭坛遗址相复合,以大量殉葬
精美玉礼器为特征的显贵者专用墓地的发现,莫角山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显示出良渚遗址
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并将成为东方文明圣地。
茶文化
杭州的茶文化可追溯到宋代。宋室南渡,建都
临安,把中原的儒学文化也带到杭州。据宋吴自牧
《梦梁录》记载:“临安巷陌街坊,自有提壶拎水
者沿门点茶。或朔月望日者,如遇凶吉一事,点杯
邻里茶水。”宋《咸淳临安志》中记有“岁贡茶叶”,
可见当时杭州的茶叶已列为贡品。其实最早关於杭
州茶叶的记载见诸于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钱塘天竺、灵隐两寺产茶”。作为名茶之
乡的杭州,自古茶肆林立。《梦梁录》裏这样描述:“茶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
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夜市于大街有车担浮铺者,点茶汤
以便游观之人。茶起之时,需奏乐鸣鼓,非同寻常。”明《西湖游览志》称:“老龙井产茶,
为两山绝品。郡志称宝云、香林、白云诸茶,未若龙井茶之清馥隽永也。”清乾隆下江南时,
曾到龙井胡公庙。品茶后,赞不绝口,遂封胡公庙前18棵龙井茶树为御茶。龙井茶叶由此
声名大振,盛誉久享。
丝绸文化
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距今四千七百
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
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
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
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
的繁荣。而今杭州的丝绸更有着巨大吸引力,“千
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特别是坐落于下城区西健康路上的杭州中国丝绸城,为全
国最大的丝绸专业。且丝绸质地轻软,色彩绮丽,在汉代,已通过举世闻名“丝绸之路”远
销国外。现代已发展到绸、缎、绫、罗、锦、纺、绒、绉、绢等十几类品种。层次丰富的粉
墙黛瓦、古朴淡雅的民居、清新素雅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城市家具与各类时尚丝绸精品完美
融为一体,既具有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显出江南婉约之风、丝
绸柔性之美和绚丽多彩的都市商业氛围。
早在5000年前,杭州地区已有丝绸存在,出土于良渚文化遗址中的一块灰褐颜色、薄
如蝉翼的丝织品,足以证明杭州是中国最古老的丝绸出产地之一。
宗教文化
杭州自古有“东南佛国”之称,最早的佛寺出
现在东晋初年,道教遗迹更可上溯到三国时期。佛
寺、道观加上大量民间俗神祠庙,以及始于南宋并
在元代以后形成规模的伊斯兰教的传播,为杭州历
史文化充实了内涵,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情趣。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高僧慧理在西
湖北高峰与飞来峰之间创建了灵隐寺,成为揭开西湖佛教景观史第一页的开山之祖。
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很快,西湖孤山、玉泉等地出现了更多的寺庙。到隋朝,灵隐附
近新辟了上天竺寺和中天竺寺。到唐朝,西湖上的佛寺更加兴盛。建寺造塔,凿岩造像,客
观上美化了西湖,为杭州带来了中世纪的佛教文明,西湖不再仅仅以湖光山色著称,还具有
了闪耀着人的智慧与创造的人文内涵。
除佛寺盛景外,杭州还曾有过为数可观的道教宫观和民间俗神祠庙。在南宋前期道教宫
观之盛一度超过佛寺,而民间俗神祠庙自南宋以后一直在杭州城区特别是西湖山水之间占有
一席之地,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尤以吴山一带最为集中。
南宋时期,杭州作为国都,出现了为数可观的来自海外各国的大批使节和商人,其中有
许多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商人。
运河文化
中国的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
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这是中国劳动人民和一
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中
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
人工运河。它创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周
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开凿的从江都(今扬州)
到末口(今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此以后不断地开凿整修,
直至公元1293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完成了一条由杭州直达北京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
河。大运河全长1782公里(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及其他局部地区的小运河未计在内),跨
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
河五大水系,比巴拿马运河(1914年竣工,全长81.3公里)长21倍,比苏伊士运河(1869
年竣工,全长172.5公里)长10倍,比这两条运河开凿的时间早二千多年。
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营造了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
运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说
西湖民间文学向来以西湖山水、名胜古迹为背景,其体裁包括故事、歌谣、谚语、谜语。
其最大特色是与山明水秀、风光绮丽的西湖自然环境融汇在一起,如故事《明珠》、《西湖
女神》等;又如汹涌澎湃的钱江潮,诞生出《文潮与武潮》、《六和镇江》、《钱王射潮》
等神话;断桥、雷峰塔,演绎出由《断桥相会》、《镇压雷峰》等片断组成的《白蛇传》故
事;凤凰山,为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杭州求学”、“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提供了景
色绮丽的场景;龙井有“乌龙传说”;虎跑有“两虎跑泉故事”。另外,民间世代相传还有
不少有关民族英雄、清官廉吏、文士靓女的传说故事,如《精忠报国》、《张煌言写正气歌》、
《白公堤》、《苏堤六吊桥》等。民间故事还与杭州工艺特产、风俗民情相结合,使“西湖
醋鱼”、“杭州织锦”、“张小泉剪刀”等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