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概况
关于杭州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还有文化价值和传说故事

关于杭州的历史背景基本现状还有文化价值和传说故事【历史】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
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艺术】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据传说大禹曾乘船经过,大禹所乘之船即称“禹杭”(“杭”有船意),后讹传为余杭,这样杭州的城市历史应已有3020xx年以上。
春秋时吴越争霸,杭州即已为两国反复争夺之地。
秦朝时以大江而得名“钱唐”,唐朝时为避国讳改称“钱塘”。
至宋朝时,杭州进入了其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并在靖康之变后成为了南宋的国都。
其时城市之富足繁荣,一时无贰,被称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袭隋朝时称谓称其为杭州,并使其为浙江省省会。
在而后几十年的发展中,杭州已经成为了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除上海以外的第二大中心城市。
杭州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
春赏苏堤春晓,夏游曲院风荷,秋被满陇桂雨,东踏断桥残雪,已是每一位杭州游客的雅趣。
当然,毕竟做过一国之都,柔柔风情的杭州背后也有铮铮铁骨,“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的千古绝唱即表白了岳武穆坚执的信念。
【诗词文学】因杭州土地肥沃,依江傍海,物产丰富,并且在历史的大多数时期远离战祸,使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聚集之地。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等诗句,即是文化杭州的最佳注脚。
大诗人们除去丰富了杭州的文化气质,也为杭州的美景做出过贡献。
唐代白居易,宋朝苏轼,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两人在杭州为地方官期间,先后组织修建了西湖上的白堤、苏堤。
2024版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ppt课件

化,展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景象。
0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会稽郡,杭州地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汉代时,
杭州地区经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03
唐宋时期
唐代时,杭州因运河的开通而成为江南交通枢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宋代时,杭州更是成为南宋王朝的都城,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文
化繁荣、商业兴旺。
现代杭州的腾飞与辉煌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 中心之一。
互联网时代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杭州抓住了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知 名的互联网企业,成为全球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城市之一。
城市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杭州积极推进城市国际化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城市的国际 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杭州还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了独特 的城市魅力。
产业结构
GDP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人均GDP也较高
以服务业为主导,制造 业、金融业等产业也发
展迅速
创新驱动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人 才引进,打造创新型城
市
未来趋势
继续加大创新和人才引 进力度,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
02
CATALOGUE
杭州历史沿革
古代杭州的起源与发展
01
良渚文化时期
早在5000多年前,杭州地区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良渚文
06
CATALOGUE
杭州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数字经济引领下的创新发展
数字经济产业持续壮大
杭州将加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杭州历史文化

杭州的前世今生
浙江省的省会
u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 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
杭州的前世今生
浙江省的省会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 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 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 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 钱塘门外香篮儿,庆春门外粪担儿。
杭州的前世今生 “天下从此重杭州”
9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天下从此重杭州》一文。文 中提到,追随G20 峰会,现在更多的人知道了杭州在中国江南、在 世界东方。杭州一下子从二线城市跃升为一线城市,而且是世界的 一线,成为天下的杭州。
杭州的历代名人
古代名人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施肩吾(780-861)
杭州的历代名人
古代名人
钱 鏐(852-932)
沈 括(1031-1095)
杭州的历代名人
古代名人
杭州西湖孤山放鹤亭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 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 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梅 林 逋(967-1028) 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钱塘江文化”
杭 州 水 文 化
杭州的特色文化
杭州水文化
钱塘江涌潮为世界 一大自然奇观,钱塘观 潮始于汉魏,已成为当 地的习俗。中秋佳节前 后为观潮最佳时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钱塘江文化”
杭州的特色文化
“钱塘江文化”
七绝·观潮 毛泽东
杭州的历史与文化

杭州的历史与文化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自古以来,这座城市便是中国重镇,曾多次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也因其独有的风光、人文和历史背景,成为根植于江南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
第一章:杭州的历史杭州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
在先秦时期,杭州是越国的领土,随着秦朝的建立,逐渐进入了中国的版图,成为吴郡和吴兴县。
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将杭州设立为“会稽郡”。
到了南北朝时期,杭州被誉为“真定之源”,开始繁荣。
从隋唐到宋代,杭州成为了中国的重要贸易口岸和文化中心,不断吸引着商人和文人来到这个城市。
明清时期,杭州逐渐进入衰落,但是仍保留着很多历史文化遗迹。
第二章:杭州的文化杭州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被誉为“丝绸之府”、“中国南方文化之都”和“中国新四大美景城市之一”。
它是许多文学作品的背景,诸如《红楼梦》中的“西湖三山五园”、唐代诗仙白居易的“钱塘江潮信处”等。
杭州的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如龙井茶、丝绸、钱塘潮、夫子庙、灯笼节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1. 杭州的历史文化古迹在杭州可以看到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等,以及富阳西湖、灵隐寺、法喜寺、野径亭、雷峰塔、六合塔等。
这些景点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心灵寄托。
2. 杭州的文化活动杭州被誉为“中国民间文艺之都”,因拥有众多传统讲唱表演艺术、民间音乐、舞蹈等文化。
此外,戏剧演出、赏花祈福、轰趴舞会、梦幻灯组、钱塘潮文化节等都是市民和游客们最喜爱的文化活动。
3. 杭州的名人文化杭州是一个培育众多名人的城市。
唐朝时期的白居易、宋代的苏东坡、明代的文徵明、清朝的龚自珍等都是杭州文化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诗词、书画、散文等文化遗产更让杭州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章:杭州的风景杭州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拥有着许多自然和人文的盛景。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西湖景区。
在西湖,你可以欣赏到瑰丽的景色,如断桥残雪、满陇桂雨、平湖秋月等等。
杭州的历史

城市介绍: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华东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杭州都市经济圈核心城市。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自秦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五代吴越国和南宋在此定都,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公安部授权的口岸签证城市,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自古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是世界休闲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节和中国国际微电影展的终身举办城市,是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如今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大步迈进。
茶文化:杭州是一座有着茶香的城市,那香气是用历史的慢火焙出来的。
唐代,茶叶已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茶圣陆羽在余杭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产茶的记录;至清代龙井茶又被指定为皇室贡品;现如今龙井茶已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了。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韵的城市,那韵味是老百姓慢慢品出来的。
杭州产茶,杭州人更爱喝茶。
早在宋代,作为南宋京城的杭州以卖茶为业的茶肆、茶坊已遍布全市,在闹市区清河坊一带,就有多家大茶坊,街头巷尾,还有担茶卖的。
杭州的茶室一般临湖而设,透过窗户,西湖美景尽收眼底,这时候端起茶杯喝一口,一定会体会到淡泊、无怨无艾、回归自然的恬静心境。
杭州是一座有着茶业的城市,杭州是一座有着茶学的城市,杭州是一座有着茶景的城市丝绸之府:杭州的丝绸织锦是精致、和谐之美的集大成之象征,拥有"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它们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它们承载了杭州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
杭州介绍PPT(杭州简介经典版)

龙井虾仁
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 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 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 烧出了这道名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鱼头豆腐
鱼头豆腐滑嫩、鲜美,汤纯味厚,清香四溢。 “沙锅鱼头豆腐”是杭州著名的菜肴之一,据说 其所以著名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
关于“鱼头豆腐”,要从过去王润兴饭店的店堂 中挂有一幅对联说起。
杭州
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 景观遗迹。 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 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杭州城市概况
别名:临安、钱塘、武林、杭城;下辖地区: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面 16853.57平方千米;人 口: 980.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509亿元
积:
2、城市概况
杭州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 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西湖区,为国家 5A级别著名景点,这里全天开放,免费游玩。 湖中有很多著名景点,三潭映月,断桥,雷峰 塔等等。
3、旅游景点
雷峰塔
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 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 美景。
东坡肉
东坡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如豆腐而不 碎,味道香糯而不腻口。
小笼包
杭州风味小吃,皮薄滑韧,汁多馅香。
谢谢大家
3、旅游景点
灵隐寺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 又名云林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 面朝飞来峰,灵隐寺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 一。
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

柳浦 丘陵
沉积平 原
钱塘江
杭州的初期发展。
Development
草创阶段(隋朝时期)
隋朝的立国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杭州正式成为一个城市却起了奠基作用。 改名杭州 隋开皇9年(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改钱唐郡为杭州,这是杭州名称之始, 移州治余杭,第二年还治钱唐。 修建城池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大臣杨素调发民工在凤凰山下的柳浦即今钱塘江沿岸的 江干一带筑城,这是杭州筑城的最早记载。建立了杭州州治,“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为我国 东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 功能分区 杨素所建杭州城,州治设在城南的凤凰山麓,而城 北则为居民与市场,奠定了“南 宫北城”的城市格局. 开通运河 隋大业六年(610年)十二月,“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 江南运河以杭州为南端点,铸就了杭州在交通上集大运河南端起讫点,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接点 和浙东、浙西跨越点等三种区位于一体的重要位置,把杭州推到了全国性交通主干线和地区 性交通主干线的重要位置。从而为杭州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其在东南地区的作用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8℃,平均
相对湿度70.3%,年降水量1454毫米,年日照时数1765小时。夏季气候炎热,
湿润。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
——气候
这些杭州特有的环境均影响了杭州从古至今的建筑规划布局。
Historical development
杭州的发展上升阶段。
Development
定型阶段(吴越时期(指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
唐至五代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杭州地位逐渐上升,城区不断拓展。 “南宫北城”、“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 隋代杨素始建杭州城,州治设在城南的凤凰山麓, 而城北则为居民与市场.钱镠在州治、节度使治所的基础上营建宫城,保持了隋唐以来的这一 城市布局,体现了“南宫北城”、“前朝后市”的格局特色.此后南宋在杭州建都,营建宫城与 扩展杭州的外城,也效仿并继承了这一古制,并做了进一步的扩展.吴越杭州城的城市格局,给 后来的杭州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城市型制 杭州城凡三重,子城、内城、罗城,规模宏大,城区面积较唐时扩 大一倍以上.经过几次扩建以后,整个杭州城南北修长,东西较为狭窄,形似腰鼓 ,故当 时有人又称杭州城为“腰鼓城” .这是古代杭州城市建设的第一次飞跃。
杭州城市发展与历史沿革

中河
朝天门
御街
大 中枢官署 内
市场
小河
中山 路御 街
东 河 贴沙河
格局背景
Pattern and background
PART2 Pattern and background
秦汉六朝:
杭州城市空间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春秋战国初期,今天的杭州地区尚属吴、越两国 的边境拉锯地区.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至秦代,这个地理单元终于在行政上与全国实现了统 一. 史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 灭楚降越后,于吴、越故地设置会稽郡,辖20多个县,并在地域近中心设 置钱塘县,钱塘县即是今杭州市的前身,从此拉开了杭州作为城市的历史新篇章. 刘宋泰始年间(465 - 471 年) 之前,钱塘县治所在的城市聚落已经沿江干水运路线自柳浦向北拓展到今吴山东麓的鼓楼一带,并设置 “新城戌”兵营. 六朝时期钱塘县治治所及其城市聚落的建设与拓展,为隋代及其以后历代杭州城市的建 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ART 1
History of development
北宋的“东南第一州”:
北宋时期,杭州已经成为东南沿海的大城市,杭州人口增加了一倍。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中唐以 来,杭州逐渐成为江南丝织业的中心。城市商业也十分繁荣,神宗熙宁十年杭州超过广州南海郡。经济 的发展促进了江河运输的发展与海外贸易的兴起。宋太宗端拱二年设立市舶司,杭州成为全国散打对外 贸易港之一,“道通四方,海外诸国,物资丛居,行商往来,俗用不一”。 总之,五代至北宋前期,杭州已成为“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的大都会了。
六 井
PART 1
History of development
吴越国的首府杭州:
吴越国地分十三州一军,定都杭州,别名西府,或称西都。这是杭州作为封建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历史概况
六大古都之一(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
4700多年前已有人在此生息,“良渚文化”可证明,“良渚”以黑陶为特征。
周代(3000多年前)居“扬州之域”。
春秋是先后为吴,越。
战国居楚。
秦居会嵇即称钱塘县。
东汉会嵇即功曹(地方官)华信在此筑海塘,使泻湖与海水隔绝慢慢形成了西湖。
故华信是杭州第一功臣。
隋开皇九年(589年)设立杭州,杭州名称首始一直沿用至今。
隋大业六年(610年)江南运河开通,杭是大运河南段的起点。
唐代宗时,杭州刺史李泌凿六井(西井、方井、金牛井、白龟井、小方井、相国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筑堤并留诗(现白堤不是白居易开的)。
五代吴越王钱鏐建立吴越国,历时七十二年,在凤凰山下筑“子城”又在外围筑“子城”周围七十里,钱鏐修水利,筑海塘,兴寺院,故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
杭州成了东南人文荟萃之地。
南宋在此建都历时150多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苏东坡筑堤并留诗。
南宋画院画家马远画有西湖山水画题名为“柳浪闻莺,两峰插云、平湖秋月。
”陈清波画有“断桥残雪、三潭印月、雷锋夕照、苏堤春晓、南屏晚钟”这就是西湖十景的由来,以有700多年历史。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美杭州庄严美丽堪为其它城市之冠,称之为“天城”。
杭州地理概况
东南沿海,东部是市区,城西是西湖,西湖四面环山,周围15公里。
这里原是一片汪洋。
吴山和宝石山是这个海湾口上的两个岬角。
由于河口涌潮的作用大量泥沙逐渐沉积,形成了一个泻湖。
后来泥沙封住了湾口。
东汉华信又在此筑堤,这样湾内成了西湖,湾口成了内陆,即今天杭州的市区。
我国东南地区铁路交通的枢纽,沪杭线的终点。
浙赣线、杭长线起点,大运河南端。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河道最长的人工河,全长1700多公里,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杭州可分为三个景区:
西湖景区:白堤、孤山、湖中、苏堤
北山景区:曲院风荷、保俶塔、黄龙洞、岳庙、玉泉灵隐、飞来峰、
西南景区:花港观鱼、龙井、净慈寺、虎跑、六和塔、钱塘大桥、花圃
工业:棉纺、丝绸、造纸、冶金、机械、电子、化工
市花:桂花
西湖群山以天竺山为主峰,环湖分为南北两支。
两支山脉最高最著名的主峰就是南高峰和北高峰。
南高峰高256.9米,北高峰300多米,浙江电视台设处。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雷锋夕照、南屏晚钟、断桥残雪、双峰插云、花港观鱼
新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垅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白堤
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全长一公里,白堤早在1000多年前就以风光旖旎著称。
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
可见这条堤叫白沙堤,人们以为此堤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就称它为白堤。
实际上白居易修筑的堤在旧钱塘门外,早已荒芜。
白居易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杭州连作三年刺史,蓄水灌田,浚治六井,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也写过许多呤诵西湖的名篇:《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节展新蒲。
未能抛的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杭州原是白居易幼时立志要去做官的地方,在杭州做刺史,在他来说是得偿所愿,他为杭州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当地的百姓曾在西湖边建造白公祠纪念地。
断桥残雪
白堤的起点,正当外湖和内湖的分水点上。
断桥之名最早起于唐代,诗人张祜有“断桥荒藓涩”的诗句。
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石桥,宋代称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
诗人钱惟善有”阿姨近住段家桥“之句。
又因孤山来到白堤到此而断故又名断桥。
现断桥是一座独孔环洞桥,桥东北“断桥残雪“碑亭,亭旁水榭名“云水光中”。
平湖秋月
白堤两端,原是唐代望湖楼旧址。
宋代延祥观的一部分,元初被杨连真伽作寺院,明仍为望湖楼,康熙题“平湖秋月”勒石建亭。
由此风景点固定了下来。
“湖天一碧楼”屹立两湖之上,皓月当空秋色眺望西湖景色。
有一联:“万倾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景宜秋。
欲把西湖比西子,更邀明月说明年。
”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
孤山
孤山是栖霞山支脉,高38米。
四周碧波萦绕,一山孤山寺湖中。
得名山上多梅花,也称“梅花屿”。
白居易有诗“蓬莱宫在水中央”又名蓬莱岛。
孤山曾是帝王行宫,康熙五到杭州二次住孤山行宫。
雍正改为“圣恩寺”。
与灵隐寺、昭庆寺、净慈寺合称西湖四大丛林。
1927年改中山公园。
“西湖天下景”一处假山一付楹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妙妙奇奇。
”妙在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点出了西湖的奇异景色。
“绿云径”孤山山顶假山叠石,远远望去仿佛浮动在孤山山顶的朵朵青云。
“文澜阁”孤山南面的浙江博物馆内,是珍藏《四库全书》的七大书阁之一。
北京文澜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行宫中的文津阁、奉天行宫中的文溯阁称“内廷四阁”。
扬州的文汇阁、镇江金山寺的文淙阁、杭州西湖的文澜阁称“江浙三阁”。
《四库全书》是我国三部举世闻名的巨著之一。
《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编于乾隆时,是我国历史上最大最完整的综合性丛书。
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
阁前有大池“池中奇石独耸名”仙人峰“东侧有碑亭两座。
一碑“御制题文澜阁”乾隆题。
碑阴刻颁发《四库全书》上谕。
一碑“文澜阁”光绪题写。
西涔印社
以保存金石,研究地学为宗旨。
金石篆刻融书法和雕刻于一炉,是我国优秀的艺术遗产。
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
18世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浙江的金石篆刻艺术胜极一时。
自成一派,杭州人丁敬就是“浙派”的开山鼻祖,他与蒋仁、奚冈、黄易、陈豫钟、陈鸿寿、钱松、赵之琛合称为“西涔人家”。
后起自秀会稽赵之谦,安吉吴昌硕融浙皖(皖派邓石如)两派所长,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大师。
1904年杭州金石家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