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大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

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报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促进学校管理现代化、标准化、制度化,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2015年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召开会议,对2015年填报要求认真学习和研究,对填报细节工作逐一落实,按照源头录入、规范采集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填报。

以用好数据采集平台为依据,通过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来引导学院的内涵建设,规范学院各单位的日常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升。

对各项数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学院一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数据平台培训工作通知要求,我院精心挑选两名责任心强且技术过硬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汇总各项数据。

按照填报精神,我院分管院长亲自召开数据填报安排会议,要求各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平台采集工作,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充分理解新版数据平台中的各项指标内涵,从源头上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切实按照“独立、原始、及时、公开”的原则建设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平台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学院各项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在使用和改进完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过程中体会到:一是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实施人才培养工作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实现科学决策,进行宏观调控,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是数据采集平台不能是应付评估才建设的临时工作,而应该是作为学院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重要部分,建立长效机制,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牵头单位,为学院的科学、规范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为学院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我院发展的风向标,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分析,我院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本校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便于高职院校实现教学质量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有利于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实施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实施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实施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分析实施报告】一、引言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重要战略,对于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人才培养工作的状态,我们开发了一款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本报告旨在对该平台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平台概述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一个集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该平台通过收集各类人才培养相关数据,包括学生信息、课程设置、教学质量评估等,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并帮助各级管理部门进行人才培养工作的监测和评估。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1. 数据采集平台通过与各级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合作,获取相关数据。

数据采集包括学生报名信息、学习成绩、就业情况等。

采集方式包括在线填报、数据导入等多种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归类。

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生成各类报表和图表,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数据展示和分析结果。

四、平台功能与特点1. 数据展示与分析平台提供各类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包括学生人数统计、学科分布、就业率分析等。

通过直观的图表和报表,用户可以快速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情况和趋势。

2. 风险预警与预测平台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对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测。

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就业情况,可以预测学生的就业前景,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决策支持平台提供决策支持功能,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决策者可以更好地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和计划,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五、实施情况分析1. 平台推广与应用目前,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已经在多个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得到推广和应用。

通过与各级管理部门的合作,平台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学生和教育机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了保证。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分析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分析报告一、引言人才培养是一个国家和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能够更好地指导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高培养效果。

二、数据采集方法为了获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数据采集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式、教学资源等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

2.面谈访问:面谈访问方式能够全面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通过与各个层级的工作人员进行面谈,获取更加详细和深入的数据。

3.资料收集:收集相关的培养工作资料,包括培养计划、课程安排、教学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了解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数据结果:1.培养目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面谈访问情况,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与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较多。

2.培养计划:通过分析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我们发现有一些领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实际需求不符,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3.培养方式:大部分人才培养工作采用了多种培养方式,包括教学、实践、实习等,但在实际效果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培养方式的有效性。

4.教学资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资料收集情况,我们发现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总体较为充足,但在一些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和优化。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建议:1.明确培养目标:在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时,要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相匹配,明确培养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大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大数据采集平台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合用标准文档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平台数据解析报告二○一一年十月平台数据解析报告一、办学基本情况综述经过对学院 2010 年 9 月至 2011 年 8 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解析,可以看到,学院从建校到此刻,共设置了39 个高职专业, 2010 年招生34 个高职专业, 2011 年计划招生 36 个专业。

共有 8 届毕业生,截止2011 年 8 月 31 日,学院在校生数11242 人。

表 1 办学基本条件统计表学校拥有硕士以上生均授课生均授课科研生均占地面积学位教师占生均图书生师比行政用房仪器设施值种类(平方米 / 生)专任教师的(册/生)(平方米 / 生)(元/生)比率( %)综合大学生均占地面积56.36 平方米;生均授课行政用房面积15.20 平方米;生均实践场所占有面积 5.86 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米;生均授课科研仪器设施值元;新增设施比率10.84%;生均纸质图书64.22 册、电子图书227.72 MB;生均年进书量 3.38 册;百名学生授课用计算机 12.84 台;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 77.59 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455 人,校内兼课人员 56 人,校外兼职教师141 人,校外兼课教师42 人,学生与教师(折合后)比16.82:1 。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5.71 %,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33.41%。

比较教育部《一般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标准,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授课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授课仪器设施值以及生师比、年新增授课仪器设施和新增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吻合国家的要求,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可以满足办学的需要。

其他,比较一般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学院生均纸质图书距离 80 册的标准还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二、对专项数据的解析(一)院领导班子情况解析截止 2011 年 8 月 31 日,院领导共 8 位,2 人拥有党政行政工作经历, 6 人长远从事学校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平台数据分析报告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二○一四年六月平台数据分析报告一、办学基本情况综述通过对学院年月至年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到,学院从建校至今,共设置了个高职专业,年招生个专业,年招生个高职专业,年招生个专业。

截止年月日,学院普通高职在校生数人。

办学基本条件统计数据如下:表办学基本条件统计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要求相关数据如下:表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我校相关重要指标情况: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生均教案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生均实践场所占有面积平方;生均学生宿舍面积平方;生均教案科研仪器设备值元;当年新增教案科研仪器设备值年增加比例;生均纸质图书册;生均年进书量册;百名学生教案用计算机台;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个。

学院教职工总数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校内兼课人员人,校外兼职教师人,学生与教师(折合后)比例。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由于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运行,新校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部分资产未形成资产,所以没有列入计算。

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标准,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教案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案仪器设备值以及生师比、年新增教案仪器设备和新增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符合国家的要求,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

此外,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学院生均纸质图书生均年进书量与要求的的标准尚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

二、对专项数据的分析(一)院领导班子情况分析截止年月日,院领导共位,人具有党政行政工作经历,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

大学以上学历人,专科学历人;高级职称人。

平均年龄岁。

年平均听课次,年走访校外实习点次,参与评教比例。

数据分析显示,学院领导班子来源结构既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有较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重视教案和学生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二〇一二年十一月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分析报告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依据《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鲁教高字[2009]5号),学院完成了2011-2012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情况及数据分析如下:一、状态数据采集工作情况为更好地迎接山东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要求院属各部门统一认识、深入动员、全员发动,共同、圆满地做好此项工作,真实、准确地反映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

学院教学工作部先后组织了网络数据平台数据初始化协调工作会议和数据平台采集工作会议,采用上海行健学院开发的网络版(201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了学院网络数据平台,实现了集体参与、独立填报、全面原始的数据采集,及时反映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

二、数据分析(一)办学条件数据分析学院占地面积5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6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26.1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27.5万册,合计在校生数4565人,下设航海系、机电系、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物流与航运管理系、外语部、基础部;学院开设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船舶工程技术、安全技术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海洋工程技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物流管理、港口业务管理、会计、集装箱运输管理等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评析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评析
方案 》 要求所 有独立 设置 的高等 职业 院校 自本评估 方案 发布 时起 , 年度 须按要 求填报 《 等职业 院 每学 高
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以下简称 《 ( 数据采集平台》。这表明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估 ) 在 总结 以往 经验 的基础上 , 加趋 于规范 和务实 。 更
采集状态数据后 , 通过统计分析 , 为学校找病因、 开处方 , 使评估专家从评判转为诊断, 为教育行政部门、 研究部 门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采集平台》 《 强调原始 、 实时、 写实 , 本着 “ 哪里生成 、 哪里填写、 哪里负责” 的原则 , 所有 信息 点 的数 据必 须客 观 、 真实 , 符合数 据 的 内涵 要求 。《 数据 采集 平 台 》 建设 关 注的是教 育 教学 全过 程 中的有关 数据 , 要求 即时 采集 真实 、 量化 的工作 状态 , 涉及 的基础环 节 、 员较 多 , 是事 后 人 不 填报的数据 , 这就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弄虚作假 。所以,数据采集平台》 《 是教育行政部门、 社会各 方面 了解 各高等 职业 院校人才培 养工作 状态 的主要途径 。 新 的评估 指标体 系建立 在运行 状态数 据采集 平 台的基 础之 上 。评估 指标体 系 中重 点考察 的 内容 与 数 据库 中填 报 的内容相 互对 应 , 很大 程度 上确保 了评 估原 始材 料 的真实性 和评 估结 果 的客观 性 。通 在 过 实行 人才 培养 工作 状态 数 据 “ 年报 制”有 利 于加 强对 高等 职业 院校 的宏 观 管理 , , 逐步 形成 以学 校 为 核心、 教育行 政部 门为引导 、 会参 与 的教 学质量保 障体 系 , 社 促进 高等职业 教育健 康发展 。 《 方案 》 鉴 了 国际上 “ 送 审计 ”的做 法 , 新 借 报 将上 一轮 评估 的 “3 ” 估环 节精 简为 “ 台 +考 l个 评 平 察” 新方案》 。《 要求 , 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 要 通过对 《 数据采集平台》 数据的分析 , 辅 以现 场有 重点 的考 察 , 面 了解 学校 的实 际情 况 。《 全 数据 采集 平 台 》 于专 家组 进 校前 3 在校 园 网 0天 上对 社会公 布 , 家在现场 考察前 的一个 月通过 网上 审阅被评 学校 填报 的数据 , 数据 的真实性 和逻辑 专 对

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数据分析报告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 数据分析报告2011年11月目 录第一部分 数据分析报告 (1)一、我院办学条件与收支情况综述 (1)(一)基本情况 (1)(二)数据分析 (3)二、发挥领导作用,重视教学工作 (3)三、改善师资结构,提高队伍素质 (4)(一)基本情况 (4)(二)数据分析 (4)四、抓好课程建设,丰富教学手段 (6)(一)基本情况 (6)(二)数据分析 (8)五、加强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9)(一)基本情况 (9)(二)数据分析 (10)六、注重特色专业建设,体现高职特色 (11)(一)基本情况 (11)(二)数据分析 (12)七、健全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13)(一)基本情况 (13)(二)数据分析 (15)八、拓宽就业渠道,提高社会声誉 (16)第二部分 附录 (18)数据平台奇异点分析及建议考查重点 (18)附表1:专业建设情况一览表 (22)附表2:精品课程建设情况一览表 (23)附表3:专业带头人情况一览表 (24)附表4:分专业就业情况一览表 (26)附表5: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一览表 (27)附表6: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一览表 (27)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V2.11a001a版数据分析报告按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闽教办高〔2011〕37号)文件精神,我院已建数据采集平台V2.11a001a版,该平台反映了我院2010-201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

在对我院“2010-2011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报告。

本报告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数据分析报告,从八个层面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剖析;第二部分、附录,为专家了解更详细情况提供帮助。

一、我院办学条件与经费收支情况综述(一)基本情况1.我院现有折合在校生2168人,其中全日制高职生2140人,全日制中专生28人;占地面积523.08亩;具有学校产权的校舍建筑面积为64091平方米,非学校产权建筑面积为6800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档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平台数据分析报告二○一一年十月平台数据分析报告一、办学基本情况综述通过对学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分析,可以看到,学院从建校至今,共设置了39个高职专业,2010年招生34个高职专业,2011年计划招生36个专业。

共有8届毕业生,截止2011年8月31日,学院在校生数11242人。

表1办学基本条件统计表生均占地面积生师比类别(平方米/生)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仪器设备值(平方米/生)(元/生)生均图书(册/生)综合大学16.8256.3633.4115.205292.5264.22生均占地面积56.36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0平方米;生均实践场所占有面积5.86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6.95 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292.52 元;新增设备比例10.84%;生均纸质图书64.22册、电子图书227.72MB;生均年进书量3.38册;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2.84台;百名学生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7.59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5人,校内兼课人员56人,校外兼职教师141人,校外兼课教师42人,学生与教师(折合后)比16.82:1。

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5.7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3.41%。

对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标学校准,学院在生均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宿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以及生师比、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和新增生均图书量、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等方面已符合国家的要求,说明目前学院这些方面已能够满足办学的需要。

此外,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学院生均纸质图书距离80册的标准尚有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不断改善。

二、对专项数据的分析(一)院领导班子情况分析截止2011年8月31日,院领导共8位,2人具有党政行政工作经历,6人长期从事学校管理工作。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7人,专科学历1人;高级职称7人。

平均年龄51.9岁。

平均兼课量25.5学时,听课11.5次,走访学生寝室8.0次,走访校外实习点4.3次,参与学生社团文体活动5.1次。

数据分析显示,学院领导班子来源结构既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有较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重视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分析1.校内专任教师队伍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分析:表2校内专任教师师资结构表结构人数及合计比例年龄结构(人)专业技术职务结构≤3536-4546-60≥61高级中级初级学历结构学位结构硕士以上大学硕士学士研究生本科以上双师结构人数45525610883811717516385334152206320比例(%)100 56.2623.7418.241.7625.71 38.4635.8318.6873.4133.4145.2770.33 表2数据显示,校内专任教师共455人。

学院建立了一支呈金字塔型的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35周岁以下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6.26%,队伍比较年轻,说明学院重视教师引进工作。

年轻教师容易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但是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参加实践较少的问题,今后需要加强培训和锻炼。

高级职称教师占25.71%,中级职称教师占38.46%,初级职称教师占35.83%;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为18.68%,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达到33.41%。

说明学院重视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并采取了教师取得学位后予以报销学费等激励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70.33%,尚需进一步提高。

为提高双师素质的比例,学院已出台了系列文件,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列入职称晋升、评优、申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必备条件,而且晋升高级职称、申报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资格证书,以此来提高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业务实践的积极性。

学院于2011年1月出台了《全职聘任教师管理暂行办法》,从行业、企业聘请责任心强、教学能力较高的技术人员担任全职聘任教师,明确他们的责任和待遇。

全职聘任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教学。

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规范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和管理,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

表3校内青年(45岁以下,不含45岁)专任教师结构表专任青年教师数(人)354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数(人)146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与专任青年教师比例(%)41.24表3的数据显示,随着对人才特别是对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才的引进,对青年教师鼓励在职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41.53%,说明青年教师队伍文化素质较高、发展潜力较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分析:表4教师授课总体情况统计表教师人A类课B类课C类课合计人均人均周学类别数课时比例课时比例课时比例课时比例课时时*校内专任教师444 8020.2 82.93 81667.8 87.16 24167 54.1511385576.93 256.438.01校内兼课教师45659 6.813465 3.70 728 1.634852 3.28 107.82 3.37校外兼职教师141640.661348.4 1.44 17164 38.46 18576.4 12.55 131.75 4.12校外兼课教师429289.6072137.702567 5.75107087.24 254.957.97合计672 9671.210093694.210044626100147991.4100*注:按每学年授课时间32周计算。

通过对表4数据分析,本学年授课教师共672人,其中专任教师444人。

专任教师承担了76.93%的授课任务,说明专任教师是授课的主力,专任教师主要承担A类、B类课程,分别占A类、B类课程的82.93%和87.16%,C类课程的54.15%授课任务由专任教师担任。

人均学年授课256.43学时,平均周学时8.01。

数据分析说明专任教师主要承担了纯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程,教师工作量比较合适。

(3)校内专任教师其它情况分析表5校内专任教师其它情况统计表项目培训进挂职锻社会兼修(天)炼(天)职(天)主持获获技术奖项目专利数数(个)(个)在研教改课题在研教改课题到款(元)在研技术开发在研技术开发到款(元)出版著作、论文总数75952921580140 5 6949100047297000115人均16.69 6.4212.750.090.010.151079.120.10652.750.25学院注重教师培训、业务实践工作,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研、科研工作。

学院不断增加教师到国内外参加进修培训的人次,出台了《教师实践工作量计核办法》等规定,要求教师到行业企业参加业务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通过对表 5的数据分析,本学年专任教师平均参加培训进修16.69天,挂职锻炼6.42天,社会兼职12.75天。

本年度教师主持在研教改课题69项,出版论文、著作115篇(部)。

说明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科研能力较强。

在研技术开发47项多为纵向或校内课题,未承担企业技术开发项目;获专利数较少。

说明为社会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2.校内兼课教师情况分析(1)校内兼课教师基本情况分析表6 校内兼课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结构人数及比例合计≤35年龄结构(人)36-4546-60≥61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高级中级初级双师结构人数569232313513833比例(%)10016.0741.0741.07 1.7962.5023.2114.2958.93通过对表6数据分析看出,校内兼课教师共56人。

其中36-45 岁、46-60岁之间各占41.07%,两项合计达到82.14%;高级职称教师占62.50%;大部分从事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数据显示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58.93%,比例较低,主要原因是承担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较多。

(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情况分析通过对表4中校内兼课教师授课情况数据分析可知,本学年共有45位校内兼课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占全部校内兼课教师的80.36%,比例较高,说明学院较好地落实了高职称教师要为本专科学生任课的要求。

校内兼课教师承担A、B、C课程比例相近,人均课时107.82,人均周学时3.37,授课周学时比较合适。

(3)校内兼课教师其它情况分析表7校内兼课教师其它情况分析项目培训进修(天)挂职锻炼(天)社会兼职(天)主持获奖项目专利教改课题技术开发课题著作论文数量人均数量81714.59601.07257746.021420.250.042213300.390.230.54通过对表7数据分析,校内兼课教师人均社会兼职时间、人均教改课题和著作论文高于专任教师,主要原因在于校内兼课教师高职称比例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研究能力较强。

3.校外兼职教师情况分析(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表8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结构≤3536-45年龄46-60≥61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中级初级人数4770231546918比例33.3349.6516.310.7138.3048.9412.77本学年共聘请了141位兼职教师。

根据对表8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校外兼职教师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专业技术职务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为主,说明学院在校外兼职教师聘用中把关较严格。

但是数据平台显示对校外兼职教师安排教学进修偏少,说明我院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面有待增强。

(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情况通过对表4中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分析可以发现,校外兼职教师承担A类、B类课程分别占此类课程总时数的0.66%和1.44%,承担C类课程占此类课程总时数的38.46%。

说明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尤其是纯实践课程。

校外兼职教师所占B、C类课程教学的课时占B、C类课程总学时的比例为 18.41%,距离40%的建设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今后需要进一步增加校外兼职教师承担课时的比例。

3.校外兼课教师情况分析(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表9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统计表结构人数≤352536-459年龄46-607≥611高级11专业技术职务中级7初级24比例59.5221.4316.67 2.3826.1916.6757.14本学年共聘请了42位校外兼课教师。

根据上表分析可以发现,校外兼课教师年龄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专业技术职务以初级为主。

主要原因是英语、体育等公共课教学聘用的近几年毕业的研究生较多,今后需注意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