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起吊构件(或塔片)的安全措施(1)塔片的绑扎点应在构件节点处,两吊点绳的火角应不大于120°。
塔片的补强方案应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2)塔片吊离地面时应暂停牵引,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及塔片变形情况。
(3)塔片起吊过程中,指挥人应站在构件起吊方向的侧面,随时监视塔片与已组塔体的间隙,宜控制在0.2〜0.5m,严防塔片触碰或挂住塔体。
(4)提升抱杆使用腰环时,起吊塔片时腰环不得受力。
(5)随着塔片的上升,塔片的控制绳(即攀根绳)应随之松出。
(6)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出住的塔片上作业。
(7)对于内拉线抱杆,若双面吊装构件时,两侧荷重、提升速度及就位应基本一致。
(8)塔片起吊过程中,髙处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塔体内侧的非起吊方向);就位时高处应有人统一指挥。
二、提升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的安全措施(1)抱杆应设置两道腰环。
若为单腰环,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
(2)两道腰环间的垂直距离应尽量大一些,不宜少于6m,以保持抱杆的稳定。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6888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正式样本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起吊构件(或塔片)的安全措施(1)塔片的绑扎点应在构件节点处,两吊点绳的火角应不大于120°。
塔片的补强方案应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2)塔片吊离地面时应暂停牵引,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及塔片变形情况。
(3)塔片起吊过程中,指挥人应站在构件起吊方向的侧面,随时监视塔片与已组塔体的间隙,宜控制在0.2〜0.5m,严防塔片触碰或挂住塔体。
(4)提升抱杆使用腰环时,起吊塔片时腰环不得受力。
(5)随着塔片的上升,塔片的控制绳(即攀根绳)应随之松出。
(6)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出住的塔片上作业。
(7)对于内拉线抱杆,若双面吊装构件时,两侧荷重、提升速度及就位应基本一致。
(8)塔片起吊过程中,髙处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塔体内侧的非起吊方向);就位时高处应有人统一指挥。
二、提升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的安全措施(1)抱杆应设置两道腰环。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

内悬浮内(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安全措施一、起吊构件(或塔片)的安全措施(1)塔片的绑扎点应在构件节点处,两吊点绳的火角应不大于120°。
塔片的补强方案应当符合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2)塔片吊离地面时应暂停牵引,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及塔片变形情况。
(3)塔片起吊过程当中,指挥人应站在构件起吊方向的侧面,随时监视塔片与已组塔体的间隙,宜控制在0.2〜0.5m,严格防范塔片触碰或挂住塔体。
(4)提升抱杆使用腰环时,起吊塔片时腰环不得受力。
(5)随着塔片的上升,塔片的控制绳(即攀根绳)应随之松出。
(6)塔片就位时应该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出住的塔片上作业。
(7)对于内拉线抱杆,若双面吊装构件时,两侧荷重、提升速度及就位应基本一致。
(8)塔片起吊过程当中,髙处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塔体内侧的非起吊方向);就位时高处应有人统一指挥。
二、提升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的安全措施(1)抱杆应当设置两道腰环。
若为单腰环,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
(2)两道腰环间的垂直距离应尽量大一些,不宜少于6m,以保持抱杆的稳定。
(3)若不用腰环时,应利用内拉线控制抱杆的提升和稳定,防止抱杆倾倒。
三、提升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安全措施(1)外拉线应通过拉线控制器或滑车组进行操作控制。
地锚应牢固可靠,不得以岩石或树桩代替地锚。
(2)外拉线应随抱杆的提升而随之松出;应当由技工操作,不得由不熟练的民工单独进行操作。
(3)抱杆提升到位后应该先固定承托绳再收紧四侧拉线。
(4)需要收紧临时拉线时,应采用链条葫芦或双钩收紧。
四、抱杆调整的安全措施(1)抱杆的倾斜角不应大于10°,以保证承托绳受力均衡。
(2)调整抱杆倾斜时应当由专人指挥,拉线松出应缓慢操作。
(3)抱杆调整到位后,四根拉线应同时收紧并固定。
外拉杆塔分解组立

调整绳和起吊绳受力图
2.起吊绳受力
R
S
Q
sin sin(90 ) sin(90 )
2.起吊绳受力
R Q sin Q sin cos(45 ) sin(45 )
S Q cos cos( )
Q cos 45 0.707 Q
S
或
cos(45 ) sin(45 )
❖ 大跨越工程的跨越耐张段长度约3703m,跨 距档长度约2303m,跨越铁塔高度达346.5m、 单基重4000多t,比国外目前最高的德国易北 河跨越铁塔高出119.5m。
工确定艺方图案
塔基操平
地面对斜组装
抱杆起立
根据施工设计要求选择
分腿吊装
分片吊装
分段吊装
抱杆降落
提升抱杆 组装完毕
补落、紧固
第7.2节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
7.2.1概述 1.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方法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图
冲天抱杆组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双土字形外拉线抱杆组塔
7.2.2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所需主要工器具 及布置
外拉线抱杆组塔作业指导书

外拉线抱杆组塔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工序流程图:二、施工方法及要求: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是一种运用较广的组塔方式。
它不仅在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而且在其它建筑领域、起重施工中普通应用。
掌握其要领后可不断发挥。
它具有形式多种多样、组塔设备轻巧、安装简单、迅速等特点,又可以视铁塔结构、塔型及重量的不同分段、分片、分件吊装,甚至还可以采用双抱杆、多抱杆、小抱杆和摇臂抱杆等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由于使用外拉抱杆组塔具有塔上高空作业多、危险性大的特点,施工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技术准备:施工人员必须了解掌握外拉线抱杆分解发组塔的施工工序及工艺要求,针对不同塔型编制施工方案。
2)人员组织准备:现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应根据塔型、结构大小、施工的难易程度,明确塔上、塔下指挥人员、施工人员及普工,并应将安全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交底。
3)做好材料及工器具的准备,合理选用好现场所需的机具、抱杆和各种规格的钢绳、滑车是确保安全、顺利组塔的关键,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要对其仔细验算、核对后选用,并对所用工器具、机具做好认真的检查。
(二)施工现场布置:(由施工负责人负责并检查落实)外拉线抱杆组塔,无论是采用单抱杆、双抱杆或多抱杆,还是采用分段、分片或单腿、单材的起吊方式,其现场布置均是以抱杆为中心,向四方散开组成临时抱杆组的一个起吊系统,现场的布置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一般应将抱杆置于带脚钉的塔腿或主材上,以利抱杆根本固定。
2)临时拉线地锚应位于基础对角的延长线上,地锚与基础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塔高,放置抱杆的塔腿一侧临时拉线及地锚为主受力侧需加强。
3)牵引设备地锚应选在铁塔正面或侧面之间的方位上,以不妨碍地面塔件组装为准。
地锚与塔位中心的距离视塔高和牵引绳长度而定。
一般不得低于25米。
4、抱杆的选择:1)抱杆的种类:外拉抱杆的种类很多,如杉木、钢管、角钢组合、铝合金组合等,目前送变电施工单位采用木和铝合金抱杆的较多。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工艺

目录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 (2)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 人员组织 (16)4 材料与设备 (16)5 质量控制 (18)6 安全措施 (19)7 环保措施 (22)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主要工艺原理。
1) 利用已组立好的塔身段,通过承托系统和外拉线系统使抱杆悬浮于塔身桁架中心来起吊待装的铁塔构件。
2)利用已组装好的塔身提升抱杆,并连接承托绳,调整好外拉线,继续起吊安装下一个高度段的待组塔片构件。
3)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铁塔组立完毕。
利用铁塔落下抱杆并将其拆除。
4)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见图1-1俯视图见图1-2。
图1-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1-抱杆;2-腰环(起吊工况不受力);3-外拉线;4-已起立塔片;5-起吊滑车组;6-转向滑车;7-手扳葫芦;8-塔片;9-吊点补强;10-控制大绳;11-承托绳(2)抱杆参数简介。
采用常见的角钢组合钢抱杆,抱杆中段为口700mm,两端为口300mm断面的钢抱杆。
抱杆组合长度:双回路塔多采用28m;单回路塔多采用32m。
抱杆受力工况下最大偏心为10°,最大起吊重量一般控制在70kN( 7143kg)及以下。
口700mm抱杆主要参数见表1-1。
表1-1 □700mm抱杆主要参数主要参数角钢组合抱杆主材规格∠75mm×6mm(Q345,表面防腐处理)斜材规格∠40mm×3mm(Q345,表面防腐处理) 抱杆组合高度(m) 28(4m×7节)、32(4m×8节)重量(kg) 1520(28m)、1710(32m) 单边最大起吊负荷(kg) 6900(32m)/7200(28m)(安全系数≥2.6)注:表中单边起吊负荷为计算荷载。
起吊时,抱杆斜倾角度为10°,吊重钢丝绳与铅垂面的夹角为15°。
图1-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俯视图1-抱杆;2-塔身;3-手扳葫芦;4-外拉线地锚;5-钢绳外拉线(3)适用范围。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悬浮式电力线路是一种电力输电线路的布置方式,它可以在既有的输电线路上安装外悬挂抱杆来增加输电线路的运行能力。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是悬挂式电力线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的相关内容。
一、悬浮抱杆的选型计算:
在悬挂式电力线路设计中,悬浮抱杆的选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选型计算要考虑到抱杆与线路之间的距离、线路的电气参数以及线路的机械强度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抱杆型号和规格。
二、悬浮抱杆的强度计算:
悬浮抱杆作为电力线路的支撑结构,其强度必须能够承受线路的负荷及外力的作用。
悬浮抱杆的强度计算包括抱杆的最大抗扭矩、挠度、破坏荷载等参数的计算,以保证抱杆在运行中不发生断裂或变形等事故。
三、外拉线与悬浮抱杆的连接计算:
外拉线与悬浮抱杆的连接计算主要包括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要考虑到连接点的受力情况,以确定连接件的最小截面尺寸和强度要求。
连接件的刚度计算要考虑到连接点的变形情况,以确定连接件的刚度要求。
四、高压导线的风荷载计算:
高压导线作为电力线路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受到风荷载的作用。
风荷载计算要考虑导线的长度、形状、材料及风速等因素,以确定导线在受到风力作用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以上是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并利用计算软件和工程经验进行计算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以确保外拉线内悬浮抱杆组塔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教程

外拉线分解组立铁塔操作步骤是地面对料组装-抱杆始吊及起立-提升抱杆-塔吊绑扎及 补强-抱杆固定-塔身吊装-塔头安装-降抱杆。
4 受力分析
外拉线分解组塔时各部受力情况需计算,判断其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输电线路施工- 电子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小结 课程作业
课 程 作 业
四、受力分析
调整大绳受力
PG
sin cos( )
cos cos( )
牵引钢绳在起 吊时的牵引力 F2 起吊滑车受力 转向滑车受力
F2 G
取两倍牵引钢绳受力即可。 取1.41~1.6倍牵引钢绳受力。
输电线路施工- 电子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小结 课程作业
铁塔腿部吊装布置图
提升教学课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小结 课程作业
酒杯型塔头吊装 (a)支架补强;(b)地线支架吊装 1-临时拉线;2-控制拉线
输电线路施工- 电子教案
教学课题 教学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程小结 课程作业 注意事项 ☆提升抱杆时,抱杆腰绳看管人员应站在抱杆侧面。 ☆在连接主材时,操作人员应先选择好安全位置,然后再进行操作。 ☆当压拉线调整抱杆倾角时,应逐渐加力,不得过猛,同时应检查拉线受力情况。 ☆在塔材就位时,牵引或回松速度应缓慢,且塔上操作人员必须待塔材吊稳和停 止牵引后,方可伸手操作;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接牢之前,不得到吊件上作 业。 ☆必须及时连接铁塔的横材与斜材;当遇到塔材组装困难时,应进行适当处理, 严禁浮放在塔上,以免误蹬滑落肇事。 ☆起吊动滑车的挂钩和绑扎绳套,必须在主材的连接螺栓紧固后方准拆除。 ☆塔上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必须检查安全带是否栓扣牢靠,且安全带必须拴在主 材上。 ☆在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入吊件的空隙内。吊件就位的连接次序应先低腿 后高腿。 ☆塔上、塔下作业人员须戴安全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01概述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方法,是利用铁塔分段的特点。
先用外拉线抱杆把铁塔最低层一段组装起来,固定在基础上。
然后,把外拉线抱杆上升,固定在已经组装好的一段铁塔上,再组装上一段铁塔。
这样,使用一副外拉线抱杆,就能把铁塔分段,按照由塔腿至塔头的顺序,分解组立起来。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所用抱杆的长度只要满足吊装全铁
塔最高的一段的要求,故组立几十米高的铁塔,仅用7~8米、最长也不超过11~13米的抱杆即可。
因此,组塔设备轻巧,安装简单迅速。
但由于分解组塔,要一吊一吊地在高处进行安装,如图3-25所示。
因此,施工时要格外细心,要由较高技术和熟练的工人,严格遵守有关安全工作规程,进行塔上高处作业。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从使用抱杆数量上来划分,可分为外拉线单抱杆组塔、外拉线双抱杆组塔和四根抱杆组塔三种;从起吊构件的分段上划分,可分为分段起吊组塔法、分片起吊组塔法和单腿起吊组塔法三种。
各种方法现场布置、施工工艺和受力计算基本相同。
02现场布置2.1 整体布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现场布置都是以一根抱杆为中心组成一个起吊系统,或用两副抱杆各自系住一个构件的两端部,同时进行起吊安装。
下图为外拉线抱杆分解组
立铁塔的现场布置示意图。
在现场布置的要求如下:1)将抱杆置于带脚钉的塔腿上[即上图(b)中D腿],以利抱杆根部固定;2)临时拉线地锚应位于基础对角线的延长线上,其距基础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塔高;3)放置抱杆的塔腿的临时拉线及地锚应加强;4)牵引机具地锚应选在AB腿或BC腿之间的方位上,其与塔位中心的距离应视塔高而定,一般不应小于25米。
2.2 抱杆(1)抱杆的长度
抱杆的长度应按同类型铁塔最高的一段确定,对于酒杯型、猫头型等铁塔,则应按塔颈段高度而定。
根据施工实践,抱杆的长度L=(1.0~1.2)H,常用抱杆长度为7~13m。
(2)抱杆的构造抱杆由头部、身部和根部三部分组成。
抱杆的头部系有四根外拉线以稳定整根抱杆,在靠近外拉线绑扎处,系有起吊滑车。
抱杆的顶端焊接四块钢板,四根外拉线用型螺栓连接。
抱杆的根部,在组装铁塔腿部时,座落在地面上;在抱杆提升后,组装上部各段时,都座落在铁塔的主材上。
为了使抱杆座落牢靠,绑扎方便,木质抱杆的根部加工成如下图《外拉线组塔抱杆根部构造》的形状。
将木抱杆根部削去高70mm、宽20mm,并在削去部位用扒钉固定一条3分短钢绳。
钢绳的长度由抱杆根径决定,其原则应使钢绳能在铁塔主材上绑扎两道以上(长度一般不应短于l.5~2.0m),钢绳的两端插套,并带一个型挂钩。
另外应在
离抱杆根部500~800mm处,固定两个型套环,供提升抱杆时使用。
钢管抱杆和角钢组合断面抱杆的根部位置,也要根据不同情况固定一根钢绳,以便绑扎固定抱杆根部用。
2.3 外拉线外拉线起着固定抱杆的作用。
由于抱杆在起吊塔材(分段、分片、分脚)过程中,有一定倾角,同时起吊塔材时,为防止塔材与塔身相碰,也需要设置调节大绳,向外拉塔材,故外拉线受力较大。
外拉线一端固定于抱杆顶端,另一端通过调节拉线长度装置(如制动器)固定在临时地锚上。
因此外拉线一般由拉线、拉线长度调节装置、地锚三部分组成。
拉线所用钢丝绳直径应根据拉线受力大小来选定,直径一般不小于4mm。
拉线通常采用四根,成十字形布置,拉线与地面的夹角应在30 o~50o之间。
外拉线布置原则是:要使抱杆在倾斜起吊时有两根拉线同时受力,避免一根拉线单独受力的不利情况。
如图《外拉线抱杆组塔现场布置示意图》所示。
分段起吊时,抱杆固定在主材的外侧,起吊不同段时抱杆位置只有上下移动。
因此,拉线布置时以抱杆顶部在地面投影点为中心,拉线与顺、横线路方向成45o夹角布置;分片、单根起吊时抱杆均固定在一根主材里侧,在起吊不同塔片、主材时,抱杆倾角和方向不一样,分片起吊时可按塔位中心为中心,单根起吊时可按抱杆吊装对角主材时抱杆顶部投影地面的一点为中心,拉线
与顺、横线路方向成45o夹角布置,但单根起吊时最好采用两组拉线的布置方式。
2.4 起吊系统将牵引钢绳的一端绑扎住被起吊塔材,然后从塔身外部穿过安置在抱杆顶部的起吊滑车,再顺着抱杆依次通过腰滑车和位于塔身底部的转向滑车,最后引至牵引动力。
起吊系统如下图所示。
起吊滑车固定在抱杆顶端,外拉线的下部,起吊滑车应转向灵活,绑固牢靠。
一般情况下,牵引钢绳自起吊滑车顺着抱杆直至转向滑车。
但是,当抱杆倾角较大或塔身坡度较大时,在抱杆根部系一个腰滑车,使牵引钢绳顺着抱杆,经腰滑车再顺塔身坡度至转向滑车,这样可以减少抱杆的水平分力(亦即减少外拉线的受力)。
腰滑车的受力不大,选用0.5~1吨的起重滑车做腰滑车即可。
转向滑车都系在铁塔基础的外露部位,为了防止受力后把混凝土挤坏,应在绑钢绳套处垫以木板、草袋。
对于塔脚落地式铁塔,则应系在主材露出地面处。
若受力较大,绑在一根主材上容易使之弯曲,可同时系到两个塔腿的主材上。
转向滑车的受力,可按1.41~1.60倍最大起吊重量估算。
外拉线分解组塔起吊重量一般不超过1.5吨,因此,都将牵引钢绳直接连到牵引设备上。
03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操作方法3.1 地面对料组装根据地形考虑吊装的方向和吊装的方便;先吊装的先对料,并放在基础附近;先选主材置于塔基两侧,主材下部指向基础,然后再将连接板、斜材、水平材按图纸组
装;连接时,应注意连接螺栓规格和规定方向;各吊随带的水平材、斜材、辅助材要求带全。
3.2 抱杆始放及起立分片、分腿吊装时,应将抱杆立于塔位中心,抱杆可用叉杆起立或小人字抱杆整立。
按下图布置,利用牵引设备,通过滑轮组,先后将两侧腿部塔片起吊。
3.3 提升抱杆提升抱杆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在已组好铁塔上层主材处,安放辅助滑车,牵引钢绳并回抽20m左右,放入辅助滑车,在抱杆下端用背扣方法绑好。
在离抱杆根部1.0~1.5m处系一腰绳,松紧适度,放松抱杆顶部临时拉线,启动牵引动力,专人拉住抱杆的尾绳,随抱杆徐徐上升。
抱杆升到合适高度,固定好抱杆尾绳、外拉线,打开辅助滑车活门,取出牵引钢绳,解开牵引钢绳在抱杆下端背扣,恢复起吊状态。
3.4 塔片的绑扎和补强塔片绑扎要用U 形环,钢绳套等专用工具,以易于固定和解脱;绑扎点应在重心以上,以防起吊中塔片翻转;绑扎时要使两根主材同时受力;起吊中某部构件需要补强时,必须按要求绑扎补强木。
3.5 抱杆的固定抱杆一般都座落在带脚钉主材上,用抱杆根部处钢绳将抱杆和主材绑扎二道以上,用U 形环连好;轻轻敲击钢丝绳套,使其受力均衡;找好抱杆倾角后,固定好四侧临时拉线,并在离抱杆根部0.5m处,用腰绳把抱杆和主材捆绑起来。
3.6 塔身吊装起吊时应注意塔片、塔段方位;起吊过程中应控制大绳,使塔片(段)平稳上升,并不碰塔身;随时检查外拉线和腰绳受力情况;起吊高度宜稍高于连接点,先使一侧主材落到合适高度,用尖扳子就位,装上一侧螺栓后,继续松牵引钢绳,使另一侧主材就位,装好螺栓。
3.7 塔头安装各种塔型塔头变化很大,安装时采取不同的顺序。
干字塔、上字形塔头,可先吊上横担,然后利用上横担作抱杆吊下横担;酒杯形塔头采用分片吊装,其顺序如下图所示,先分前后两片吊装形塔材,然后吊上曲臂,两侧形结构主材用双钩交叉补强,最后吊装横担、地线支架。
3.8 降抱杆组装完毕后,在横担上或塔头顶上固定一辅助滑车;将牵引钢绳固定在抱杆上部,并放入辅助滑车内;拉紧牵引钢绳,解开抱杆尾绳和腰绳,缓降抱杆,松开四根外拉线。
塔上、塔下作业人员须戴安全帽,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