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明府城百花洲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明府城百花洲片区规划设计 提出五大功能片区

明府城百花洲片区规划设计 提出五大功能片区

明府城百花洲片区规划设计提出五大功能片区作为泉城特色标志区,明府城-百花洲片区的规划建设一直备受各界关注。

据介绍,百花洲街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历史文化价值极高,是济南古城最精华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

2005年后济南泉城特色标志区“一城”“一湖”“一环”相继开展保护与更新整治的具体设计与实施工程,在大明湖东扩、环城河通航等工作已阶段性完成并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明府城作为特色标志区的重要部分,以百花洲为首的相关保护整治更新改造的项目亟待推进。

根据方案,百花洲设计地段是芙蓉街-百花洲传统街区的一部分。

具体范围东至泉乐坊、岱宗街,西至庠门里街,南至万寿宫街、后宰门街,北至明湖路,总用地面积5.6公顷。

设计地段内,有曲水亭街、岱宗街、后宰门街、万寿宫街、庠门里街、泮壁街、辘轳把子街共7条传统街巷,有百花洲、厚德泉、术虎泉、岱宗泉、北芙蓉泉、王府池子共6处泉池水系。

“设计地段位于明湖路与芙蓉街纵横商业轴线的交点,区域土地价值极高,”该人士指出,众多的历史资源为其发展成传统特色街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明府城具有“两横四纵”的功能发展结构,“两横”即沿泉城路商业轴和沿明湖路休闲文化轴,“四纵”即从东向西依次为县西巷特色商业轴、芙蓉街———曲水亭街传统商业轴、省府文化轴以及趵突泉北路商业轴。

打造以水为主题的特色空间根据方案的规划设计定位与目标,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是老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空间的代表,集中展示古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传统街区,集聚游宿、餐娱、会馆的高端复合商业文化街区,因此,地段发展应满足与整体济南明府城发展格局相适应、与传统文化展示相配合、与济南历史风貌相协调的总体要求。

在设计策略方面,方案提出,保护并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增加街区的真实性;完善与提升泉池水系,做足泉水文章;延续具有泉城传统特色的整体风貌;结合空间特征合理布局功能,挖掘并选择性恢复历史文化空间,丰富街区活力与文化内涵;优化街区内交通与市政设施,满足新的城市生活要求。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发布时间:2014-12-18 点击率:2427 来源:作者:(温馨提示:在图片上点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可下载原始清晰版公示图到您的电脑上.)意见反馈电话66605315,邮箱:一、规划范围南至泉城路,珍珠泉北墙,北临大明湖路,东至县西巷、珍池街、西更道街、院前街一线,西临贡院墙根街,总用地面积25.7公顷。

图1 现状航拍图二、规划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生活延续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引导商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指导思想规划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加强引导,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参和,实体运作,小规模、渐进式更新”指导思路开展工作。

四、规划目标1、历史名城评价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评价方法相结合,全面认知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和特色;2、保护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传承街区价值特色,全面保护街区真实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3、整治街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人居环境,控制街区商业规模,使其成为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商住混合社区;4、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引导街区业态调整,鼓励反映济南地方文化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使街区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区;5、结合街区现状情况,深入研究符合街区特点的规划实施模式,提出规划实施建议,保障保护规划的切实可行。

五、街区价值和特色作为济南古城现存的保留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传统特色地区,芙蓉街-百花洲街区具有历史、人文、科学研究方面的极高价值。

街区是古城的核心商业街区,街区内传统街巷空间基本保留完好,传统功能格局清晰,名泉水体集中分布,建筑遗产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

芙蓉街-百花洲街区的总体价值为:1、芙蓉街-百花洲街区是济南保存最完整、能够反映山水营城思想的古城核心区;2、芙蓉街-百花洲街区是世界城泉共生的人居环境典范;3、芙蓉街-百花洲街区是能够充分反映济南“泉文化”的重要片区。

济南明府城规划

济南明府城规划
景观与雨水蓄积功能有机结合;
3.延续具有泉城传统特色的整体风貌 建筑采用济南传统风貌的合院式坡顶形式,局部院落加平屋顶 成为室内空间;建筑外立面材料为传统的黑瓦与灰砖或粉墙相 结合;建筑高度控制为1-2层,公共空间滨水建筑高度为1层; 保持街巷建筑界面的连续性;沿水体种植以柳树为主的传统景 观树种。
的曲水亭街-辘轳把子街,以文庙为依托,发展文化性商业及书吧、酒吧、茶吧等文化休闲场所,严格限制餐饮,避免造成污
染。 王府池子-刘氏泉-百花洲的泉文化体验街,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商业文化建筑和公共开敞空间。后宰门传统 商业展示街,恢复部分功能,并增加展示原有功能的小型展览馆。 建立“芙蓉街-百花洲街区泉水文化”的整体概念,恢复 连通历史上街区内的重要水系,整体塑造泉池水体的观赏环境。
宰门街、岱宗街未拆除传统建筑;保留6处泉池水体,并结合
设计提升周边环境品质;采用传统尺度的院落式建筑格局。
2.完善与提升泉池水系 发掘泉水资源,从区域着眼,完善水体系统;丰富水体形态,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面积:5.6公顷 地上容积率:0.40 地下容积率:0.11 建筑密度:29%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街区景观水网;通过明渠化处理,将
四、规划内容 1.保护并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增加街区的真实性内涵,参考原 地段的街巷肌理,保留7条主要巷道;保护整治万寿宫街、后 5.优化街区内交通与市政设施 机动车在街区外围疏解,街区内部形成以步行为主的交通体 系;服务性交通限时通行;充分考虑消防通道的要求,建筑 院落内增加消火栓密度;采用地下集中停车。
根据规划,该片区定位为文化休闲旅游区,按照历史文化街区 的要求进行保护,突出老济南“泉水串流街巷民居”的韵味。规 划着力保护并合理利用历史遗存,增加街区的真实性内涵,完善与 提升泉池水系,延续具有泉城传统特色的街区整体风貌,优化街区 内交通与市政设施。规划将百花洲片区打造成为“家家泉水户户 垂杨”特色空间的代表;集中展示古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传统 街区;集展览、餐饮、游赏于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文化场所。

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以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民宿设计逐渐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

民宿充当着一个传承本土文化、传播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桥梁。

在当今时代,好的民宿设计要把传统元素、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即在保留原有的建筑形态基础上添加现代的、创新的元素,既能使地域文化与传统符号在设计中完美体现,又能符合当下时代主旋律。

民宿设计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以及周边的各种综合因素进行融合,从而打造体验感强、特色鲜明的民宿设计,使现代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验与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住宿。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统符号;新旧融合;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当今,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使今天的旅游者们不仅仅追求标准化、单一化的住房,而是想住在能和他们一起“体验旅行”的地方,或许是希望在那里他们能有更多的文化体验感。

因此,设计师面临的挑战是在不影响人们居住的前提下将地域文化和传统符号不动声色地融入到设计中,从而融合当地的文化、自然、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强调地方特色。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作为山东省济南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几千年来,百花洲一直是典型之一,它将这座城市隐藏的、独特的形象特征集于一身。

百花洲的保护利用与改造,对保护历史文化、描绘城市面貌至关重要。

通过旧房改造,把“废墟”元素与老济南百姓的生活元素融入设计中,同时运用极简的手法,不同的客房运用不同的色调,根据客人不同的需求给与不同的体验和效果。

将地域文化和传统符号与老济南百姓的生活元素相融合。

这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继承过来并且带有明确的指引性的标志、图案、艺术等一些历史印迹是一种传播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观念,它和一般符号有共通性,都是作为负载和传播信息的介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被当成是一种设计的元素。

要营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是室内环境,将传统文化元素直接加入其中,使其作为装饰的元素,是比较简洁有效的。

济南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实施管理的些许心得

济南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实施管理的些许心得

济南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实施管理的些许心得作者:马恒广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32期摘要: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对城区进行整治的目的是展示济南的各项历史遗存,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

优化街区内交通与市政设施,以满足新的城市生活要求作为指导思想。

本文介绍了济南明府城百花洲片区整治工程实施管理的几点经验。

Abstract: Ji'nan is a famous cultural city with long history. The purpose of renovating the city is to show the historical relics of Ji'nan and enrich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treet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raffic and municipal facilities of the street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urban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regulation project in Mingfucheng Baihua area of Ji'nan.关键词:济南;整治工程;管理Key words: Ji'nan;regulation project;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U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099-020 引言济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作为泉城特色标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府城-百花洲片区位于济南市“一环、一湖、一城”的核心地带,这一区域是济南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重要体现,有着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

非遗传承发展的百花洲实践

非遗传承发展的百花洲实践

非遗传承发展的百花洲实践作者:宋联军来源:《中国周刊》2018年第11期2018年9月13日,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的济南百花洲国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第一家城市传统工艺工作站,旨在将济南建成一个基于日常生活方式的传统工艺体验展示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做出有特色、首创性和具有引领性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为今后其他城市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探索经验。

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济南老城明府城的中心地带,这一区域历来是泉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济南老城明府城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济南大规模城市建设的开始。

不过这里的人类聚居生活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自晋以后到清朝的漫长历史时期,这里一直都是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百花洲,又名小南湖,是一个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小湖,位于著名的大明湖公园以南,岸边弱柳临风,水中碧莲映日,景色十分怡人。

湖中的水来自南面不远处著名的珍珠泉群,清澈的泉水从珍珠泉涌出,经玉带河轻轻柔柔流入这里,向北穿过鹊华桥,就进入了大明湖中。

最早这里并没有百花洲,这一片湖水其实是大明湖的一部分,景色虽美,但连年水患。

北宋熙宁五年(1072),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担任齐州(今济南)知州,在执政济南的两年间,不但修建了造福后世、永除水患的济南古城北水门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还修建了百花堤、百花台、百花桥等景观工程,才使大明湖南的这片水域有了百花洲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

湖中小岛百花烂漫,景色宜人,曾巩曾题诗赞叹: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

自此,百花洲的名称开始慢慢传开。

泉城济南的老街区构架历来都是“街因泉走、水街共生”,百花洲一带的街巷也是如此,这一地区汇集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街道、小巷和名人故居以及公共建筑,芙蓉街、舜井街、曲水亭街、后宰门街、珍池街、贡院后墙街、西更道街、将军庙街,光听名字,就能知道这些街道的过去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历史。

【开题报告】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功能及城市活力研究

【开题报告】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功能及城市活力研究

开题报告建筑学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功能及城市活力研究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选题的目的:1、学习和掌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设计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2、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展开研究,从城市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以及较微观的城市设计的角度作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研究;3、对给定的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地块进行规划、城市设计层面地分析思考,尤其着重从“功能及城市活力”角度展开研究,重点考虑城市功能的演化和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及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选择与活力。

选题的背景:襄樊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 始建于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文化给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地下、地上文物和独特的古城风貌特征。

1986年襄樊市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现有大量的传统官式、民式建筑。

座落在江北的陈老巷是至今相对保存完整的一个历史地段之一。

陈老巷南起中山前街(今汉江大道中段),北至磁器街,长约180米,宽约3米。

陈老巷是连通前街,后街的古街,它邻近余家巷,晏公庙,林家巷等码头,周边是抚州,山陕,黄州,江西等会馆,其地理位置和周边商业环境为陈老巷的繁荣兴旺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陈老巷因清代在巷内住过一位百陈氏老人而得名,历史上曾拥有40多家门面铺子,大体形成南段商贸,北段为手工生产的格局。

如今这条日远近闻名、繁荣富庶的街道随着时代的变迁容貌已变,街面的房屋建筑再不是那四十家鳞次栉比的商家店辅,坚硬的路面,被人们的脚步、车轮磨的得凸凹不平;随着历史的变迁, 那些曾兴盛一时的商家,繁华热闹的街道,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消沉。

而庆幸的是, 多数的传统民居还保留下来。

虽然经风雨、人为的破坏改建, 但当我们走进这条古老的街巷,细心体会那遗留在它们身上的历史痕迹。

选题的意义:结合以上所说的选题目的以及背景现状,我们从城市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以及较微观的城市设计的角度作城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研究;对给定的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地块进行规划、城市设计层面地分析思考,尤其着重从“功能及城市活力”角度展开研究,进一步了解城市功能的演化和历史文化街区及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选择与活力。

济南历史街区明府城道路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济南历史街区明府城道路交通改善策略研究

表 1三 粪街 巷 的交通 功 能
首先将 明府城划分为以将军庙厦芙蓉街一百花 洲两大历史街区为主的6个核心保护区 ( ) 图5 .围绕楔 保护区设置交i 生 。 谴 4. 2道路网规划调整 1.

逋 .
萎 罢 薹
将明府 般商业

( 6 圉 ,表 1 )
() 1 交通性街道。 在保护历史街 区原有历史建筑 街 巷肌理的基础上,重点改善老街巷核心 保护区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 围绕将军
目 2 府 域 边 线 路 目
构建便捷低碳的宁静交通体 系。具体表
现为:既要注重保护街巷肌理 又要实现 相应的交通性及功能性;弱化车行系统, 降低对小汽车出行的吸 I 力:通过实旋
严格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 ,重点打造便
l - *i t l l E l *§
庙、美容街一百花洲两大历史街区规划 拓宽原有外 围街道,与明府城周边城市 干道形成环路,满足小型机动车通行要 求 另外 ,在明府城周边城市道路及交 通性街道尽头设置公共停车场,满足旅 () 2 一般商业性街道 为满足周边一般 地区商业 网点的交
通需求.保留和改造观秆城一般地 区商
变通的衔接,墙是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人
台理开发与利用
作者简介] 隋严春,许
建.硕士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I 程师。
街 院后街等街道经反复修建改造后,宽度在 6 m以上 而其余大部分街巷,路边建筑乱措乱建随意侵占街道的
现象 较为普遍 ,多数 宽度在 3 以 ( 1。许多 下 图 ) m 现行
通车的街道线形曲折,道路宽窄不一,多为机动车与非 机动车混,,通行能力差,转弯半径 安全视距均难以 疗 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加之多数路段车辆随意占道停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价值定位
自然
人文
商埠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曾描述:一个不论远近距离、速度高低、白天夜晚都清晰可见的标志, 就 是人们感觉复杂多变的城市时所依靠的稳定的支柱。一个城市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东西往往代表 这个城市的内在精神和历史文脉。
城市水体景观分布
• 济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它有着相对丰富的 地下水资源。这些地下水从旧城的南部喷涌而出,形成一 个个泉群,流入城市中的河道,向北汇集成湖泊,并最终 流入黄河。城市、护城河、大明湖和众多的泉群融为一体 ,形成了济南最为珍贵的城市结构。从济南的城市结构来 看,它的中心部分,即原来的老城具有鲜明的风景特征和 非常好的景观基础,而这一切都是由泉、河、湖构成的水 系奠定的。
• 开埠带动了城市老街区的变化,开创了新街区商业文化的繁荣,同 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自此,生长千年的济南古城,在她现 代文明的塑造进程中,第一次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冲撞而 又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传承至今的济南历史文化根脉。经历百 年风雨,将崭新的西洋文化、商业气息、相对现代的生活方式,缓 慢而又深入地植入了这座较为保守的古老城市,它延伸出了商埠文 化。
民居特点
• 泉水合院居
• 在济南的老城区,街巷是与水流相垂直的,随街巷延伸的民居仅是一端临水。过去的合院几乎全 都有水井,其下就是四季不断的涌泉,较大院落还修有赏泉的亭子。泉溪的支流会被直接纳入院 落,再从院墙的一角缓缓流出,泉水赋予了合院柔美与灵气。
• 递进合院居 • 在济南有一种独特的院落组合形式,即临街巷开整座院落的大门,一般是气派的屋宇式,四柱或 六柱。其内是一条延伸开来的甬道,三四座过梁式门洞跨越其上,或接于屋侧,或落在两旁突出 的砖柱上,最远处恢复开启的木门或为高大的影壁,使人不禁发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 甬道两侧分置角门,或单独或相对,这才真正走入各家独居的分院,每个分院又有前后院和主配 房。 • 园林合院居 • 后宰门街一条不起眼的支巷尽头,藏着一处精致的园林式合院。该院落建于清末年间,初建时的 主人是田姓盐商,因此老宅被称为“田家公馆”。据调查,现存的过道门前面原有高大的假山, 上书“城市山林”,现在看到的坐东朝西的院落原是后院。大门为高约3 m 的墙垣式月洞门,外 方内圆。迎门是一座用石块堆积而成的假山,代行影壁的功能。假山北侧的院落是三合院形制, 简洁的二门仅在门洞上搭根木梁,辅以两级踏步界定出内外院,从而使空间变得流畅活泼起来。
济南城市特色文化及价值定位
• 独特自然人文景观 •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泉、湖、河融为一体 的自然环境风貌与城市及其历史文化相互依存、有机融合;泉水串 流于街巷与民居之间,构成泉城独具特色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生活环境;由于历史悠久,老城区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和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风貌。 • 开埠文化
1
济南整体城 市概况分析
2
场地调研 现状概述
目录
4
初步空间空间析
1)济南城市历史 2)济南城市文化价值定位
3)城市水体景观分布
4)城市交通系统分析
济南城市历史
• 龙山文化,济水之南 • 济南自古为夷人聚居之地,处于泰山文化圈之内,产生了东夷文化。 4000年前即以烧制黑陶为特色,以黑陶为标志的文化遗址最早在济南 龙山城子崖发现,成为“龙山文化”的命名地。1986年12月被国务院 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000年前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从龙山古 城遗址算起,济南建城史已逾4600年。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 ”(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长期以来,济南为省级各衙署 、济南府、历城县治所所在地。 • 开埠历史 •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济南自开开埠。济南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沧桑 的古老城市,发生了一件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通过开埠,济南的城市建设第一次打破了老城区的束缚,拓展了向 外发展的空间。商埠区为在老城圩外另辟新城,商埠内道路以"经、纬 "命名。后老城区与商埠区已融为一体。 • 开埠后的几十年间,济南城市人口和城区面积超过了以往千年的规模 。自开埠以来,济南整修道路,建造衙署,设立市场,开泉种树。商 埠区内,道路规整,楼房林立,工业活跃,人口密集,逐渐培育了近 代化城市风貌,并大大地拓展了济南城市发展空间。
2
场地调研现状概述
1)场地及周边总体规划及民居特点 2)场地周边慢行交通分析
3)场地周边文化商业景观节点分析
4)济南老城中步行商业街分析及启示
场地及周边总体规划及民居特点
• 百花洲片区以居住用地为主,占总用地面积的90%,主 要以低层民居、学校为主,零星散布几座多层住宅楼, 民居中部分建筑较有特色;规划区内另有山东省省级机 关汽车修配厂、第一职业中专等单位用地和百花洲水面 用地。周边主要为居住区,文化保护单位及景点,以及 相应的商业网点。 • 院落式民居是中国民居形态中材料使用和结构技术最先 进、构成因素最丰富、“礼”的层次最复杂和装修装饰 最多样的一种类型。济南老城区的特征聚落即属经典的 院落式民居,厚重大气的构造形式堪与北方建筑相媲美 。但这里还拥有得天独厚的泉文化,在“家家泉水、户 户垂杨”枕水而居的街区,她的民居院落又融入一派江 南风情。平面不严格中轴对称,正三、五间加一侧厢房 ,双坡、硬山、泥苇扶顶,砖木或块石混合抬梁。在济 南的民居院落中,也存在着与长幼尊卑、风水堪舆相关 的居住秩序,但绝没有北方四合院严格苛刻。更多的是 明清以来社会逐渐开放的印记,以及历经近代的变革。
城市交通系统分析
• 济南民居院落的形制虽然从属于大方面的建筑形式,但街 区拓展还是很随意的,限制的因素比较少。在济南的老城 区,除了部分公共服务性院落及当时地位显赫、人丁兴旺 的大院以外,散居的小门小户普遍具有高密度的特点,改 建、增建的痕迹也随处可见。木构的、石砌的、砖混的, 各时期不同的民居混杂在一起,形成了相对自由的街区面 貌。 • 老城区是道路交通设施发展空间最受限制的地区,整体路 网密度偏低、支路网系统性差。老城区路网的系统性差直 接导致了公交线网重复系数高、站点覆盖率低。老城区是 停车矛盾最强烈、设施发展最困难的地区。由此也衍生出 动静态交通之间的运行矛盾,大量的路内停车在管理不当 的情况下,往往会严重降低道路交通运行水平。 • 在保持老城路网肌理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道路空间资 源。老城区道路网络改善应提倡“高密度、小尺度”路网 布局模式。加强老城道路节点的精细化设计,包括交通功 能设计和景观空间设计。基于人文特色和城市需求应推唱 相适应的连续、安全、便捷的慢行系统,倡导“步行+ 自 行车+ 公交”的出行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