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外语教学流派中文翻译(打印版)
英语教学流派

英语教学流派一、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1、历史: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阅读法、古典法。
翻译法最早是在欧洲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外语教学方法,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中期开始被用来教授现代语言。
翻译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其突出的特点是:教师用母语授课,授课重点是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
它是资力最深的教学方法。
它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利用文法和学生的理解力来提高教学效果;它着重阅读,使用方便,无需使用什么教具与设备。
2、优点是: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3、缺点是: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1、历史:直接法也叫自然法、心理法、口语法、改良法。
针对翻译法不能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缺点,直接法于19世纪末在欧洲产生。
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义和句子。
2、优点是: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强调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注重语言实践练习,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重视口语和语音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缺点是:排斥母语,使学生对一些抽象和复杂的概念难以理解;没有明晰的语法解释,导致学生说出的话语法错误较多。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1、历史:听说法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军队为在短期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能力的军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听说法便应运而生.战后,该法被推广应用到学校外语教学中,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美国和西方各国.2、优点:以口语为中心,以培养听说能力为主;强调句型的训练,创造了一套通过句型操练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方法; 限制使用母语但不排斥母语的作用;通过母语和外语对比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进行教学.3、缺点:强调听说,忽视读写;听说是枯燥的机械性操作,句型操练脱离语境,不利于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四、情境法(Situational Method)1历史:情境法也叫视听法。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念 3)课程理论
2、教学原则与特点 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 2)形式---功能性 3)任务相依性 4)做中学 5)脚手架
特点: 1)目标 2)教师的输入 3)教学技巧与方式 4)教师角色 5)学生角色 6)评价方式与内容
• 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 • 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 又称为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 • 语义—意念法(semantico—notional
approach) • 功能—意念法(functional—notional
approach) • “交际法”(communicative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听说法 四、视听法 五、认知法 六、自觉实践法 七、交际法
(一)全身反应法 (二)咨询法 (三)暗示法 (四)沉默法
一、语法翻译法
• 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 语的一种方法
1、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 2、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原则
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附:自觉实践法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按照认知规律 • 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 • 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 • 创造性地活用语言 • 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 又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3、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3、直接法的理论基础 4、直接法的基本原则
1)直接联系原则 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 3)以模仿为主原则 4)句本位原则 5)归纳途径教语法规则原则 6)以当代通用语言为基本教材原则
5、直接法的教学方法及过程 教师做动作 配上目的语词语和句子
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

2、语言与言语
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言 语)交际的工具,言语是运用这一工具的过程及结果;语言 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语言存在于言语之间;语言 是一般的、抽象的概括,言语是特殊的、具体的体现;语言 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及其规则是有限的,而言语产品(指句 子、篇章等)的数量则是无限的;语言系统作为全社会共有 的交际工具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而言语却处于变化的动态 之中;语言是社会成员在不断的言语活动中习得的,它的存 在是潜在的,而言语体现为声音(或文字)的表现物,具有 很强的外部表现性。总之,“语言与言语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 (Saussure,1996:41)
3、语言与社会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社会息息相关。语言受社会的 制约又对社会产生影响。语言依存于社会,首先,语言作 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产生于人们共同的劳动与生活中。 其次,每个人的言语活动(包括语言习得和运用)同样必 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 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对语言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下几 个方面:1)社会交际会引起语言的变化,例如许多语言 中都广泛存在的借词现象说明了民族交流给语言带来的影 响;2)社会环境对语言产生影响,例如各种社会因素 (如阶级、帮派、职业、政治等)都会在特定的语境中对 语言的运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影响着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总之,语言受制于社会,同时 也反作用于社会,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最终导致了社会 语言学的产生。
5、语言与文化
文化:1)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2) 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3)宗教文化 (religious culture);4)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5)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 有人把语言比喻为“车辆”,文化比喻为 “交通指挥灯”。(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很多, 大家上网查询、下载)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其优点是: 其优点是: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1. 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2. 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目的语 进行交际。 进行交际。 其缺点是: 其缺点是: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 1. 如何确定和统计功能、意念项目, 有待进一步探讨; 有待进一步探讨; 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 2. 以功能意念为线索组织教学大纲, 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很难保证语法项目编排的体系性。
翻译法的优点是: 翻译法的优点是: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1. 学生语法概念清晰; 阅读能力较强, 2. 阅读能力较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 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翻译法的缺点是: 翻译法的缺点是: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 1. 忽视口语教学,学生的语音语调差,不 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
其优点是: 其优点是: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 1. 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 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 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情境的创设能够 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语言; 2.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 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 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 3. 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 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其缺点是: 其缺点是: 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1. 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 2.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感知,忽视语言分析、讲解和 训练,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训练,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3. 过于重视语言形式,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流派中文翻译

第三章口语法和情景法背景(background):词汇管理(Vocabulary control)受到注意的设计方法的第一个方面的一种是词汇的角色。
在20-30年代一些大规模的外语词汇研究机构开始着手研究。
这项研究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在像Palmer这样的语言教学专家中存在着普遍的共识,即词汇是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影响就是在一些国家中作为外语教学目的的越来越注重的阅读技巧。
这是Coleman报告的推荐,也是另一个英国语言教学专家Michael West的独立结论,Michael West考察了20年代在印第安的英语的作用。
词汇被看做是一个词汇阅读的必要部分。
这引起了词汇管理原则的发展,词汇管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对英语的教学产生了主要的实际的影响。
频率计算指出大约2000个单词经常使用于写作,而且这些单词的含义在外语阅读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Harold Palmer,Michael West和其他的专家制作了一本称为《词汇选择的临时报告》的指南,这本指南用于将英语作为外语讲解时需要的词汇,这本指南以频率和其他的一些标准为基础。
这本书在1953年被West修订并出版,名为《普通服务英语单词列表》,这本书成为了教学材料发展中的标准参考。
这些对于向选择语言课程词汇内容引入了科学和合理的基础的成果代表了在语言教学的大纲设计的建立原则的第一次尝试。
语法管理(Grammar control)与对于词汇选择的合理原则发展兴趣相对的是语言课程的语法内容的焦点。
Pamler在他的着作中强调了学习外语的学生语法的问题。
从192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日本指导研究所的英语教学研究,在那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口语理论来指导适用于基础语法形式教学的课堂步骤的发展。
然而,他的语法观点与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是为语法理论的模式有着极大的不同,语法翻译法以一种假设为基础,这种假设是所有语言的普遍逻辑基础以及老师的职责是指出每一个普通语法的种类在外语中是如何表达的。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1. 传统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传统语法-翻译法是一种基于对文法规则和词汇的重点教学的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翻译文本来掌握语法规则和词汇,并强调了对语言知识的准确运用。
然而,该方法忽视了语言的应用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学习者容易出现口语表达困难的问题。
2. 直接法(Direct Method)直接法是通过与母语者进行口语交流来学习外语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外语,避免使用学生的母语。
该方法注重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语音习惯。
然而,直接法在学习者理解和学习语法规则时较为困难,也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3. 雅思方法(The Silent Way)雅思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体差异。
教师通常保持沉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交流来学习语言。
该方法强调发音和语音的重要性,并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性。
但是,雅思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经验。
交际法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通过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
该方法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尽管交际法注重交流,但对语法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
5.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任务情境来推动学习语言。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运用语言技能和知识。
该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丰富的资源和教师的支持。
总的来说,不同的外语教学法流派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群体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外语教学法来教授外语,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
(完整版)英语教学法的8大流派归纳图

n g 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语法翻译法直接法(19世纪末40年代)情景法(50年代)听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认知法交际法(功能法20实际70年代初期)全身反应法(詹姆斯.阿谢尔7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7、80年代)语言观/语言学习观目标语(外语)看成是一个规则系统语言学习被视为智力活动(规则学习、规则记忆和以大量翻译方式与母语意义相联系的操作)口语第一性,学生应学习日常使用的目标语。
语言学习过程可用联想心理学解释口语是基础,结构是说话的核心。
学习语言的过程:接受语言输入,重复操练记住和在实际练习中使之变为个人技能语言是一个系统。
听说法以结构主义作其理论基础,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作其依据。
语言技能获得过程:刺激-反应-强化语言不是一套习惯的结构,而是一套受规则支配的体系。
四个原则:1、活的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2、语法规则有其心理的现实性;3、人类所特有的学习语言机制;4、活的语言是思维工具在语言教学中,学习者不但要学会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结构,掌握语言功能。
特点强调交际中意义的传递、语言的使用阿谢尔把刺激-反应看做语言教学方法的学习理论。
我们认为全身反应法体现了以语法为基础的语言观和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以多种语言模式作其语言理论,语言学习观与交际法一样。
教师的教学目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听说读写的能力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实际全面运用外语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掌握初步听说能力使用外语交际和做事能A l lt h ia t i me an dA l lt h in gs in th ei r be i ng ar eg oo df o rs om et h in ga教学活动的特点把课文逐句把外文翻译成母语的活动。
首先,教师会用母语把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课文进行逐句翻译。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情况一览表

20世纪20-60年代,英国
圣克卢(Saint Cloud) 高等师范学院
Palmer帕默,
Hornby霍恩比
四会(通过口语训练掌握结构去获取),主张语言在情境中的理解和运用,即采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化教具(如图片、幻灯、电影)教学手段,在听懂和理解一个完整的情景或上下文或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练习
1.交际前活动(语言结构性的
活动、准交际性的活动);
2.交际活动(功能性交际活动、社会交际性活动)
教学过程:接触(自然对话);
(有控的)模拟范例练习(语言点,包括单句、对话或课文);在情景中自由表达思想
语言的功能(相对结构而言)
分四种:纯粹功
能型、结构--功能
型、功能--结构
型、题材型(较
好)
交际活动中只用外语,但个别时候可以适当用母语
犯错属正常,只要不影响交际,不打断话语去纠正
社会语言学;
转换生成语法;
人本主义
自然途径(The Natural Approach)
1970年代初,美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Terrell特雷尔, Krashen克拉申(5个假设)
通过语言使用来掌握语言。
最大限度的语言输入(自然的、可理解的)起始以听力理解为主的沉默期;以习得活动,即以内容为中心活动形式;创造轻松愉快学习氛围;口头活动中不纠正,笔头纠正。
儿童学习母语的表现(模式和特点);
转换生成语法;
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
教师:课堂权威、知识传授者;
学生:被动的接受者、学习者
用母语译述课文大意;用演译法讲解语言材料,重读课文,
笔头为主逐词逐句翻译,对比分析异同;切合原意的翻译;直接阅读和理解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口语法和情景法背景(background):这种方法起源于英国教学法专家在20-30年代的研究。
在开始阶段,一些杰出的教学法专家发展了了语言教学中原则性理论到方法的基础。
在这个活动中的两个领导人物是Harold Palmer和A.S.Horby,他们是20世纪英国语言教学中最杰出的代表。
他们两个就像Otto Jespersen 和Daniel Jones一样熟悉语言学家的研究以及直接法(Direct Method)。
他们尝试发展一种比曾在英语教学口语理论的直接法中证实的更加科学的基础。
结果是一种原则和步骤的系统研究,这种步骤适用于语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词汇管理(Vocabulary control)受到注意的设计方法的第一个方面的一种是词汇的角色。
在20-30年代一些大规模的外语词汇研究机构开始着手研究。
这项研究的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在像Palmer这样的语言教学专家中存在着普遍的共识,即词汇是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影响就是在一些国家中作为外语教学目的的越来越注重的阅读技巧。
这是Coleman报告的推荐,也是另一个英国语言教学专家Michael West的独立结论,Michael West考察了20年代在印第安的英语的作用。
词汇被看做是一个词汇阅读的必要部分。
这引起了词汇管理原则的发展,词汇管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对英语的教学产生了主要的实际的影响。
频率计算指出大约2000个单词经常使用于写作,而且这些单词的含义在外语阅读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Harold Palmer,Michael West和其他的专家制作了一本称为《词汇选择的临时报告》的指南,这本指南用于将英语作为外语讲解时需要的词汇,这本指南以频率和其他的一些标准为基础。
这本书在1953年被West修订并出版,名为《普通服务英语单词列表》,这本书成为了教学材料发展中的标准参考。
这些对于向选择语言课程词汇内容引入了科学和合理的基础的成果代表了在语言教学的大纲设计的建立原则的第一次尝试。
语法管理(Grammar control)与对于词汇选择的合理原则发展兴趣相对的是语言课程的语法内容的焦点。
Pamler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了学习外语的学生语法的问题。
从192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在日本指导研究所的英语教学研究,在那里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口语理论来指导适用于基础语法形式教学的课堂步骤的发展。
然而,他的语法观点与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是为语法理论的模式有着极大的不同,语法翻译法以一种假设为基础,这种假设是所有语言的普遍逻辑基础以及老师的职责是指出每一个普通语法的种类在外语中是如何表达的。
Palmer将语法视作口语的句式的基础。
Palmer,Hornby和其他英国教学法专家分析英语并且将其主要语法结构分类为句式(后来成为“替换表”),这能用于帮助将英语句式的规则内在化。
Hornby,Gatenby和Wakefield将英语句式的分类合成为第一部为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使用的字典,并且发展,于1953年出版了《高级学生当代英语字典》。
一些教学法上的积极的英语语法描述被以下这些书采用,包括《严格语音基础口语语法》、《英语语法手册》以及Hornby的《英语模式以及使用指导》,这种描述成为了基础英语句式教材作者的标准参考素材。
随着语言课程的词汇和语法内容的系统化理论的发展以及像Palmer,West和Hornby这样的专家的为了将英语视为外语的教学使用这些资源作为一种理解方法结构,在TEFL/TESL——口语法——英国的方法的基础牢牢的建立了。
口语法和情景法(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Palmer, Hornby和其他教学法专家从20年代起将理论向前发展成了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包括系统原则的选择(词汇和语法内容选择的步骤),阶段(组织和顺序内容决定的原则),以及演讲(课程中演讲和练习项目的技巧使用)。
尽管Palmer,Hornby以及其他英语教学专家在教英语时使用的详细步骤上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普遍的原则都设计了口语法教英语的原则。
这不能与直接法混淆,直接法尽管使用口语步骤,但是它在专业语言理论和实践方面缺乏系统化基础。
口语法不应该与过时的直接法混淆,直接法意味着学生被未分等级的对话流程所迷惑,他会在对话中得到普通环境中的语言以及失去在那些环境中大部分更好的语境化的优势补偿,受到这些困难的困扰。
口语法是50年代英语教学中公认的英国式方法。
French,Gurrey,Frisby和Billows在这个时期的标准方法论教材里描述了它。
这些原理出现在Hornby著名的《成人学生牛津改革英语课程》以及许多其他近代教材中。
60年代口语法最积极的拥护者之一是澳大利亚的George Pittman。
Pittman和他的同事们负责以情景法为基础的有影响力的教学材料,该教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以及太平洋区域。
大部分太平洋区域仍然使用由Pittman的同事Gloria Tate发展的所谓的Tate教材。
Pittman也负责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教育联邦办事处发展的符合客观情况的基础材料,该材料用于澳大利亚的移民英语学习计划。
这些书作为《情景英语》系列于1965年在世界范围内出版使用。
Alexander和其他主要的英语教材作者的教材也反映了情景法的原则,他们在20年的时间里有了逐步发展。
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如下:1.语言教学由口语开始。
材料在以书面形式表达前以口头教学。
2.所学的目标语言是课堂语言。
3.新的语言要点是有情景的介绍和练习。
4.词汇选择的步骤要遵循确保基本服务性词汇都覆盖到。
5.语法项目按照简单的形式在复杂的形式前教的原则逐级教授。
6.一旦足够的词汇和语法基础建立好,就能介绍阅读和写作了。
第三个特征在60年代成为了该方法的关键特征,随后“情景”这个术语越来越多的使用于口语法。
Hornby自己在1950年出版的《英语教学》一书中一系列有影响的论文中使用了术语情景法。
后来术语情景法和情景教学得到广泛的使用。
为了避免稍后的混淆,我们使用情景教学(SLT)包括结构情景和口语法。
情景教学在理论、设计、步骤阶段的是如何体现自己的特征呢?一、理论(Approach)1.语言理论(Theory of language)情景教学的语言理论被赋予了一种英国式结构主义的特色。
对话被认为是语言的基础,结构被视为谈话能力的核心。
Palmer,Hornby和其他的英国语言专家准备了英语基础语法结构的教学法的描述,而且这些都用于了随后发展的教学法。
“单词规则,结构单词,很少的英语词形变化以及文字内容构成了我们教学的材料。
”根据语言理论,这与像Charles Fries这样的美国语言学家提出的观点没有多大的区别。
事实上,60年代时Pittman被Fries的语言理论强烈地吸引,但是50年代时美国理论并不为英国语言专家所熟知。
然而,英国理论学家对于他们的结构主义版本有不同的重点——“情景”的概念。
“我们在英语结构教学的主要课堂活动是结构的口语练习。
在情景中会给出这种受约束的句式的口语练习,设计学生演讲英语时给予最大量的这种练习。
”能够使用的必须与情景相关的结构知识的理论给予了情景教学最独特之处。
这个理论反应了自3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的功能趋势。
许多英国语言学家强调了语言结构与语言使用的上下文环境和情景的密切联系。
像J.R.Firth和M.A.K.Halliday这样的英国语言学家发展了一个有力的语言观点,这种观点给予了含义、上下文环境和情景一个显著的地位:“现在重点在于语言活动的描述,像整个复杂事件的一部分与参与者、相关主题一起虚构实际的情景。
”因此,相比于美国结构学家在语言上的观点,语言被视为与在现实世界中的目的和情景相关的有目的的活动。
“一个人发起的语言……是用于表达目的的。
”2.学习理论(Theory of learning)情景教学的学习理论是一种行为学习习惯理论。
它主要讨论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条件。
例如Frisby应用了Palmer的权威观点:正如Palmer指出的,在学习语言时有三个过程——接受知识或材料,通过重复将其记住,在实际练习中使用直到所学的变成自己的技巧。
同样,French也看出了学习语言就是习惯构成。
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交谈习惯……学生应该不用犹豫、几乎不用思考就将单词组成正确的句子。
这种交谈习惯能够通过盲目的模仿练习培养出来。
像直接法一样,情景教学法采用了语法教学的归纳性方法。
单词的含义或者结构不会通过母语或所学的母语给予解释,而是通过在情景中使用来诱导学习。
“如果我们通过母语或者同义词来叫一个新单词,当我们一介绍这个单词时,我们就会减弱这个单词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
”因此不鼓励解释,而是让学生通过情景中的表现自己推导出所学的结构或是单词的含义。
通过概括将结构和单词扩展到新的情况。
学生可望申请在教室里学课堂以外的情况。
这就是相信儿童语言教育如何进行,根据情景教学法的创始人的想法,相同的学习过程也发生在二语言和外语的学习中。
二、设计(Design)1.目的(Objectives)情景教学法的目的是教语言的四种基础计较的实用掌握,与大部分的语言教学法有共同的目的。
但是技巧是通过结构成法的。
发音和语法的精确性被视为关键性的,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错误。
基础结构和句式的自动管理是阅读写作技巧的基础,而且能够通过演讲工作达到目的。
“在我们的学生阅读新的结构和新的单词以前,我们应该先口头的教一下新结构和单词。
”写作同样起源于演讲。
口语作文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练习……然而,这种技巧以及掌握这种技巧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要求以及学生使用的对于语言的掌握……只有当老师合理的确信学生可以相当正确的使用他们有限的句式结构和词汇演讲时,老师才能允许他们自由的选择句式结构和词汇。
2.大纲(The syllabus)情景教学法的英语教学的基础是一个结构大纲和词汇表。
这个结构大纲就是基础机构和英语句式的清单,根据他们演讲的要求安排。
在情景教学法中,经常在句子中教结构,根据词汇能否更好的体现要教的句式结构来选择词汇。
“我们早期的课程包括句式的清单[表达形式,问题形式,要求或命令形式]……包括尽可能多的结构单词,以及足够内容的单词以提供给我们语言练习为基础的材料。
”Frisby给出了一个单行结构大纲的以情景教学为基础的实例:句式词汇1st lesson This is …book, pencil, rulerThat is …desk2nd lesson These are …chair, picture, doorThose are …window3rd lesson Is this …? Yes it is. watch, box, penIs that …? Yes it is. Blackboard因此这个大纲不是有时使用的意义上的情景大纲(例如:情景和与之相关的语言的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