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冷热疗法考点总结考点总结

合集下载

护理学基础考点 第12部分 冷热疗技术

护理学基础考点  第12部分   冷热疗技术

目的:头部降温,防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 代谢、减少其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 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细胞损害
冷热疗技术
冷湿敷法
目的
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降温 ·止血 ·扭伤早期 消肿与止痛
·敷布浸透冰水,拧至不 滴水,抖开,敷于患处
·每3~5min更换一次敷 布,持续15~20min ·高热降温,30min后测 体温,39℃以下停用
冷热疗技术
二、影响冷疗的因素
方式
时间
个体差异 部位
温度
面积
冷热疗技术
三、冷疗法禁忌证
血液循环明显不良
慢性炎
·枕后、耳廓、阴囊处 ·心前区 ·腹部 ·足底
冷热疗技术
四、冷疗技术
1 冰袋、冰囊的使用 2 化学冰袋的使用 3 冰帽、冰槽的使用 4 冷湿敷法 5 乙醇拭浴法 6 温水拭浴法
冷热疗技术
热湿敷法注意事项
·注意水温的调节。 ·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和全身情况。 ·面部热敷者,嘱病人热敷后30min方可外出。 ·若有伤口,按无菌技术操作。
冷热疗技术
热水坐浴法
操作适要用点于:会阴、肛 ·倒门水、至外盆生1/殖2满器疾 ·水病温和调手节术:后40,~以45℃ ·时及间盆15腔~充20血mi、n 水
第十二部分 冷疗与热疗技术
护理学基础
定义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 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 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以改变机体各系 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的目的。
冷热疗技术
冷热疗技术
考点一 冷疗技术
考点二 热疗技术
冷热疗技术
一、冷疗的作用

1. 控制炎症扩散 2.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3. 减轻疼痛 4. 降温

第13章 冷热疗法

第13章 冷热疗法

E、枕后、耳廓
11.患者,男性,18岁,高热3天,行温水擦浴时,
禁忌擦浴的部位是
B
A、面部、腹部、足部 B、胸前区、腹部、足底
C、面部、背部、腋窝 D、胭窝、腋窝、腹股沟
E、肘窝、手心、腹股沟
12.乙醇擦浴前置冰袋于病人头部的目的是 D
A、防止脑水肿
B、防止心律失常
C、防止体温继续上升
D、减轻头部充血
冷法低。
2. 面积:冷疗的效果与用冷面积大小成正比。 3. 时间:在适持 定宜续 的的用时时冷间间或,内用将冷热产疗超生效过与应一生是随着时间的增
加而增强,时理间效一应般相为反2的0-作30用分钟,时间过长会 产生继发效应。
4. 温度:冷疗的温度与体表皮肤的温度相差越大, 机体对冷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弱。
知识拓展
使用时病人脱去 上衣,在冰毯面 覆盖中单,将冰 毯置于病人整个 背部,并保持接 触
冷热疗技术
练习题
1.冷疗的目的不包括
B
A、控制炎症扩散
B、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C、减轻疼痛
D、减低体温
E、减轻局部充血
2.冷疗控制炎症消散的机制是
B
A、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B、降低微生物的活力
C、降低神经的兴奋性
三、冷疗法禁忌证
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继续加重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变
血液循环障碍
性坏死,因此对休克、大 冷面疗积可受使损局、部微血循流环量明减显少障,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影碍脓枕响的后病炎适病、灶症合人耳吸炎.廓收症不、。早宜阴(期用囊冷)冷处疗疗只。
对冷过敏者
·心前区:防止心率不齐 ·腹部:防腹痛、腹泻
冷热疗技术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 冷热疗法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 冷热疗法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冷热疗法一、冷疗法(一)冷疗的作用1.控制炎症扩散: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适用于炎症早期。

2.减轻疼痛(1)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因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的疼痛。

常用于牙痛、烫伤。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

4.降低体温:通过传导与蒸发的作用,适用于高热、中暑。

1患者男性,35岁。

不慎左侧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A.热湿敷B.冷湿敷C.局部按摩D.松节油涂擦E.冷热交替敷(二)影响冷疗效果的因素1.冷疗方式:包括湿冷法和干冷法,因水的传导性较空气好,故前者效果较好。

2.冷疗部位:①皮肤较薄部位对冷更敏感;②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效果好。

3.冷疗面积:冷疗效果与用冷面积成正比。

但冷疗面积越大,机体的耐受力越差。

4.冷疗时间:冷疗效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强,一般用冷时间为15 ~ 30min。

冷疗时间过长可引起继发性效应,不但抵消治疗效果,还可导致不良反应,如冻伤、组织细胞死亡。

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小时的休息时间。

5.温度差:温度差越大,反应越强;在冷环境中用冷,效应增强。

6.个体差异:①老人反应较迟钝;②婴幼儿反应较强烈;③女性对冷较男性敏感。

(三)冷疗的禁忌证1.血液循环障碍:冷疗会使局部血管收缩,加重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

如休克、大面积组织受损和微循环明显障碍者。

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冷疗会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吸收。

3.对冷敏感者:可出现皮疹、关节疼痛及肌肉痉挛等。

4.禁用冷疗的部位(1)枕后、耳廓、阴囊:可引起冻伤。

(2)心前区: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失常。

(3)腹部:可引起腹泻。

(4)足底:可引起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5)慎用治疗情况:昏迷、感常障碍、婴幼儿、年老体弱、心脏病产妇胀奶、关节痛等慎用治疗。

第九讲冷热疗法PPT课件(含总结表格)护理学基础护士资格证考试辅导

第九讲冷热疗法PPT课件(含总结表格)护理学基础护士资格证考试辅导
1.暴露患处,垫治疗巾;冷敷部位涂抹 凡士林,盖纱布
2.冰水湿敷布,拧干敷于患处。每3~ 5min更换一持续15~20min·
3.高热病人,30分钟后测体温,如低于 39°c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意事项
1.观察 2.如冷敷部位是开放性伤口,
应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敷 后换药。
一 冷疗技术
乙醇擦浴法
目的
为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病人降温
题目2:忌用冷疗的疾病是( A、急性关节扭伤 B、慢性炎症 C、牙痛 D、烫伤 E、脑外伤
)。
小试牛刀
一 三、冷疗技术
冷疗法分类
冷疗法可分为局部冷疗和全身冷疗。 局部冷疗:冰袋、冰囊、冰帽、冰槽、冷湿
敷、化学致冷袋等; 全身冷疗法有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等。
一 三、冷疗技术
操作前评估
评估病人年龄、病情、体温、治疗情况 评估病人局部皮肤状况,对冷敏感等 评估病人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对操作的
扁桃体术后放在颈前颌下
一 冷疗技术
操作 方法
砸冰装袋 放置冰袋 观察
冰袋
撤除冰袋 记录
询问主诉,注意 观察局部血液循环 状况,如皮肤苍白、 青紫或麻木,立即 停止
用冷30min后, 撤去冰袋; 如为降温,体 温降至39℃以下 时,可撤去冰袋;
记录用冷部位、 时间、效果及反应; 冷疗30min后需 测体温记体温单上。
)。
第二节 冷疗技术
一、冷疗的作用
作用 控制炎症扩 散 减轻局部的 充血和出血
减轻组织 肿胀和疼痛
降低体温 保护脑细胞
适用症
炎症早期
软组织挫伤48h、 关节扭伤的急性渗出期, 体表组织出血, 如鼻出血、扁桃体摘除术后 急性损伤初期 如踝关节扭伤48h内、牙痛、 烫伤等。 高热、中暑

护士资格考试中关于冷热疗法的知识点汇总

护士资格考试中关于冷热疗法的知识点汇总

护士资格考试中关于冷热疗法的知识点汇总下面给大家总结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理学方面有关冷热疗法的相关考点。

这个考点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希望引起大家复习的重视。

冷疗法:(一)冷疗的作用:1.控制炎症扩散冷可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血流减少、减慢,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限制了炎症的扩散。

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冷可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

冷也可使血管收缩,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减轻由于组织充血、肿胀而压迫神经末梢所导致的疼痛。

临床上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减慢,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血。

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4.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蒸发等物理作用,来降低体温。

临床上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病人。

对脑外伤、脑缺氧病人,可利用局部或全身用冷,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需氧量,以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二)冷疗的影响因素。

(三)冷疗的禁忌证。

(四)冷疗的方法。

热疗法:(一)热疗的作用: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利于组织中毒素的排出;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快新陈代谢,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因而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可因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从而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及组织修复,使炎症局限。

2.缓解疼痛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体表血流增加,因而相对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4.保暖(二)热疗的影响因素:1.用热方式2.热疗的部位3.热疗面积4.热疗时间5.温度差6.个体差异(三)热疗的禁忌证。

(四)热疗的方法:热疗的方法有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种,干热法包括热水袋、红外线、鹅颈灯等;湿热法包括湿热敷、热水坐浴、温水浸泡法等。

上述的总结中具体关于冷疗的影响因素,冷疗的禁忌证,冷疗的方法等方面,大家可以参考2016《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关必备》这本书来进行学习。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护理专业知识:冷热疗法的作用、禁忌和方法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者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局部或全身,达到止血、止痛、消炎、降温和保暖的目的。

冷热疗法是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基础护理的重要考点。

一、冷疗法
1.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

(4)降低体温:用于高热、中暑、脑外伤患者。

2.禁忌症
(1)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的,用冷使局部血流减少,阻碍炎症的吸收。

(3)组织损伤、伤口破裂:冷可致血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4)冷过敏者,可致荨麻疹、关节疼痛等症状。

3.冷疗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体表较大的血管流经处。

4.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阴囊处:易引起冻伤。

(2)心前区: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

(3)腹部:易引起腹泻。

(4)足底: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5.冷疗时间:15~30分钟,时间过长会引起继发效应。

使用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记录。

6.冷疗方法
(1)冰帽和冰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而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2)酒精擦浴:温度30℃,浓度25%~35%,200~300ml。

头部置冰袋,减轻头部充血,并有助于降温。

足底置热水袋,促进血
管扩张,利于散热。

适用于39.5℃。

护理冷热疗法知识点总结

护理冷热疗法知识点总结

一、冷热疗法的原理1. 热疗的原理热疗是指应用温热刺激来改善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

热疗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代谢率,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热疗还可以扩张血管,减少炎症,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2. 冷疗的原理冷疗是指应用冷刺激来改善身体状况的一种方法。

冷疗通过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流动来缓解肿胀和疼痛,减少炎症反应,降低组织的新陈代谢率。

此外,冷疗还可以减慢神经传导速度,减少疼痛的传导,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二、冷热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热疗的适应症(1)肌肉疼痛和肌肉紧张(2)慢性炎症和慢性病变(3)关节疼痛和关节炎(4)组织损伤和瘢痕形成2. 冷疗的适应症(1)急性创伤和损伤(2)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3)炎症和肿胀(4)神经痛和疼痛3. 冷热疗法的禁忌症(1)对温度敏感或无痛觉的患者(2)对冷热敏感的皮肤(3)皮肤有破损或损伤的部位(4)感觉或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1. 热疗的操作方法(1)热水袋热敷:将热水袋放入热水中加热,然后放在疼痛部位进行热敷。

(2)热毛巾热敷: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拧干后放在疼痛部位进行热敷。

(3)热水浴疗法:将患者全身或局部浸泡在温热的水中进行热水浴疗法。

2. 冷疗的操作方法(1)冰袋冷敷:将冰袋放入冰箱冷冻,然后放在疼痛部位进行冷敷。

(2)冷水毛巾冷敷:将毛巾浸泡在冰水中,拧干后放在疼痛部位进行冷敷。

(3)冰敷疗法:将冰块包裹在布料中,然后放在疼痛部位进行冰敷疗法。

四、冷热疗法的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冷热疗法的温度要适中,不宜过高或过低。

热疗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摄氏度之间,冷疗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15摄氏度之间。

2. 时间控制热疗和冷疗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不宜过长或过短。

热疗和冷疗的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来调整。

3. 皮肤保护在进行冷热疗法时,要注意保护皮肤不受损伤。

可以在皮肤上放一层布料或毛巾来缓冲热量或寒冷刺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基础护理学 冷热疗法

基础护理学 冷热疗法

第一节 热疗法
五.热疗方法
热疗法包括干热疗法和湿热疗法。因为湿热的穿透 力强,有明显的温度刺激作用,所以湿热较干热局部 效应强。在使用湿热疗法时,温度须比应用干热疗法 时的温度低。
干热
湿热
第一节 热疗法
五.热疗方法
评估: ✓ 病人的年龄、病情、治疗情况。 ✓ 病人局部皮肤状况,如颜色、温度、有无硬结、淤血
并会正确使用。 ➢ 环境准备: 室内无对流风直吹病人。
第一节 热疗法
五.热疗方法
【干热疗法】——热水袋的使用
实施: 检查
热水袋有无破损,测量、调节 水温。成人60~70℃,对老年人 、小儿、昏迷、用热部位知觉麻 痹、麻醉未清醒者, 水温应调至 50℃。
第一节 热疗法
五.热疗方法
【干热疗法】——热水袋的使用
第一节 热疗法
五.热疗方法
【湿热疗法】——热浸泡法
实施: ➢ 核对解释: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做好解释。 ➢ 协助浸泡:嘱病人将浸泡肢体慢慢放入盆内浸泡液中,用 镊子夹取纱布反复清擦疮面,浸泡时间15-20min。 ➢ 结束整理:浸泡完毕,用纱布擦干肢体,有伤口者按无菌 技术换药;协助病人躺卧舒适,整理病人床单位。 ➢ 及时记录:记录温水浸泡部位、时间、效果、反应。
及开放伤口等,有无感觉障碍及对热的耐受情况等。 ✓ 病人的意识状况、活动能力。 ✓ 病人对使用热水袋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第一节 热疗法
五.热疗方法
【干热疗法】——热水袋的使用
目的: 消炎、保暖、解痉、镇痛
计划: ➢ 用物准备:热水袋及布套、水温计、量杯、热水
(≥70℃)、毛巾。 ➢ 病人准备:了解热水袋热疗的作用,同意使用热水袋,
第一节 热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热疗法
一、冷热疗法的作用
冷疗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的病人。

2.减轻疼痛:临床上常用于牙痛、烫伤等病人。

3.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常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局部软组织损伤早期的病人。

4.降低体温:临床上常用于高热、中暑等病人。

热疗的作用
1.促进炎症消散和局限
2.减轻疼痛
3.减轻深部充血
4.保暖
二、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
1.冷疗或热疗的方式
2.部位
3.面积
4.时间:一般用冷时间为15~30分钟;用热时间多为10~30分钟。

5.温度差
6.个体差异
三、冷疗的禁忌症
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
3.冷过敏者;
4.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阴囊处
腹部、足底、心前区
四、冷疗的方法
1.冰袋
(1)冰袋装2/3满,不滴水,装入布套内。

(2)放置部位:
高热者——前额、颈部、头顶、腋下、腹股沟
扁桃体术后——颈前颌下
(3)时间:<30分钟,连续使用时中间间隔60分。

(4)降温时,在用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

2.冰帽和冰槽
主要用于头部降温。

两耳内塞不脱脂棉、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

注意观察,防止冻伤,注意观察心率。

为病人测肛温,每30分钟一次,肛温不得低于30℃。

3.冷湿敷法:多用于消炎、消肿、止痛、止血。

(1)局部涂凡士林;
(2)每3~5分钟更换敷布,冷敷时间为15~20分;
(3)开放伤口应按照无菌原则处理。

4.乙醇或温水擦浴
水温:30℃左右;
乙醇浓度:25%~35%;
体温降至39℃以下,应取下冰袋;
拭浴中病人如有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拭浴;
禁忌擦拭后颈、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五、热疗的禁忌症
1.急腹症未诊断明确。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避免出现颅内感染。

3.各种脏器内出血。

4.软组织损伤早期。

六、热疗的方法
1.热水袋的使用
(1)水温:60~70℃,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50℃。

(2)局部如果潮红,立即停止,并涂凡士林。

(3)时间:≤30分钟。

2.红外线灯
(1)灯距:30~50cm。

(2)时间:20~30分钟。

(3)结束后,休息15分钟离开治疗室。

(4)照射过程中,如皮肤出现均匀桃红色斑,为合适剂量;皮肤紫红色,立即停止,涂凡士林。

3.湿热法
(1)局部涂以凡士林。

(2)时间:15~20分钟。

(3)结束后,休息30分钟离开治疗室。

(4)开放伤口应按照无菌原则处理。

4.热水坐浴
(1)水温:40~45℃。

(2)时间:15~20分钟。

(3)坐浴过程中,如病人主诉头晕、乏力等,应立即停止坐浴。

(4)月经期、妊娠末期及阴道出血、盆腔器官有急性炎症时,不宜坐浴。

5.局部浸泡
(1)水温:43~46℃。

(2)时间:30分钟。

(3)开放伤口应按照无菌原则处理。

患者,男,35岁。

右外踝软组织损伤半天,局部青紫、肿胀。

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A.热湿敷
B.冰袋冷敷
C.红外线灯照射
D.局部按摩
E.早期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针对损伤早期患者应选择冷疗法,可以减轻局部的肿胀,减轻疼痛。

患者男,65岁,脑梗塞入院,意识模糊2天,身体虚弱,生命体征尚平稳,四肢发凉,护士用热水袋为其保暖,正确的方法是
A.袋内水温为60℃
B.热水袋外裹毛巾
C.热水袋置于腹部
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
E.叮嘱家属随时更换袋内热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热水袋裹毛巾可以防止患者皮肤烫伤,所以B选项方法是正确的。

患者女,19岁,肛管直肠手术后医嘱高锰酸钾坐浴。

不正确的坐浴方法是
A.坐浴盆用前应消毒
B.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5000
C.坐浴时间20分钟
D.水温30~32℃
E.感觉头晕不适立即停止坐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热水坐浴的温度是40~45℃。

使用冰槽时,为防止冻伤需保护的部位是
A.前额
B.颞部
C.头顶
D.耳部
E.面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使用冰槽时,为防止冻伤需保护的部位是耳部和枕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