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题
水循环_练习题

高一地理水循环-------练习题一、选择题1、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B.重力能 C.大气运动D.水的三相变化2、以下关于水循环意义表达正确的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③\通过水汽输送,使陆地水不断增加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读水循环示意图〔图6〕,完成3-----6题。
3.图6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选项是A.①-降水 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4.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A.① B.② C.③D.④5.“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这一段话说明参与水循环的圈层有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6.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表达是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使海平面上升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
据此,答复7~8题。
7.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A.海陆间循环B.陆上循环C.海上循环D.三者都不是8、2014年底,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正式启动,预计四年后工程沿线近800万居民将喝上千岛湖水。
千岛湖配水工程直接改变了流域的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9~10题。
9、.以下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A.海陆风B.长江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10、.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表达人类活动对以下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①B.④C.⑤D.⑥右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答复11----13题。
11.以下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选项是〔〕A.①—下渗 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 D.④—降水12.以下关于水循环意义表达正确的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③奠定地表形态的根本格局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A.②④ B.①③ C.③④D.①②13.在图示水循环中,人类主要可以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降水 D.地下径流读水循环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答复14~15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水的循环方式?A. 蒸发B. 凝固C. 水汽D. 循环答案:D2. 下列哪个过程是水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雨D. 凝冰答案:B3. 下列哪个现象是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雨D. 凝冰答案:A4. 当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形成大片云层,这种现象叫做:A. 雾B. 雨C. 云D. 露答案:C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降水的一种形式?A. 雨B. 雪C. 冰雹D. 雾答案:D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水从地面流入河流或湖泊的方式?A. 山泉B. 地下水C. 雨水D. 蒸发答案:D7.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重要环节?A. 海水蒸发B. 云层形成C. 雨水沉淀D. 蒸发过程答案:D8. 自然界水循环的最终形式是:A. 降雨B. 蒸发C. 冰雹D. 河流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自然界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循环流动的过程。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表面,使地表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汽。
这些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逐渐冷却凝结成云。
2. 请说明云是如何形成的?答案:云是由水蒸汽逐渐冷却凝结形成的。
当水蒸汽上升到高空,遇到较低的温度和高的湿度,就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3. 请简述下雨的过程。
答案: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降到地面。
这些水滴或冰晶在下降的过程中,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相遇并凝结,形成水滴。
最终,这些水滴变得足够大,不能被空气支持,就会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4. 地面的水是如何进入河流和湖泊的?答案:地表上的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河流和湖泊。
其中包括直接降雨、河川水源、山泉等。
另外,地下水也可以通过河流底部的渗漏层进入河流。
5. 为什么水的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答案:水的循环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习题31《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训练版含答案.doc

《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训练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 —L)1T丄I、〜~ 〜乙丙丁(1)图中丁一甲一丙一丁过程屈于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 ________ 资源和________ 资源。
图中b】、6、b3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o(3)口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 ____________ 环节。
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 、______ 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2.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A 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 o(2)图屮缺少的水循环环节冇—、__________ 、—o(3)图中包括—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参考答案1.(1)海陆间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Z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⑵水水能b(3)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2.(1)蒸发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2)降水水汽输送下渗(3)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屮的水汽含量减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循环的环节、过程、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综合性强但比较简单,只耍对基础知识把握牢同,不难作答。
课后巩固提升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冋答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①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②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温度增加③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④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①海陆间大循环②跨流域调水③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④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读下图,判断图小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以及该湖的性质分别是()A.湖水补给河水、淡水湖B.河水补给湖水、咸水湖C•河、湖水都以等高线处的雨水为主要补给來源、淡水湖D.无法判断、咸水湖读“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完成4〜6题。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典型例题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典例解析】例1.(04·全国)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读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m)。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2)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A.减缓地面沉降B.保护地下水资源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D.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解析:(1)判断河流流向要知道地势变化,地下潜水位随地势变化而变化。
由潜水位变化可推导出地表地势变化均为北高南低,所以河流都自北向南流。
由地势起伏判断地形特点,(a)图河流形成在谷地,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为地上河,河流补给潜水。
(2)减少开采地下水的目的很明确,应为减缓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开采成本高和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为明显错误。
答案:(1)AC(2)AB例2.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解析:由图可知,降水量与径流量变化一致,所以河水由降雨补给;另外,无降水时也存在一定的径流量,所以河水还有地下水补给。
具有这种补给特点的河流分布在我国东南地区。
答案:(1)A(2)B。
高中地理必修一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二)

高中地理必修一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二)1.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C.水能 D.生物圈内的生物能2.塔里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①海陆间循环②海上内循环③陆地内循环A.①B.② C.③D.①③3.能够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4.下列对地表径流的改造,对环境有利的是()①修建水库②植树造林③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④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A→D→G→B表示( )A.内陆水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C.海上内循环 D.生物循环6.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A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G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B的水量7月份较小D.广州附近:环节E的水量7月份较小7.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①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之中②维持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③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④联系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各大圈层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8~9题。
8.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9.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10.下面为“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该河可能是( )A.非洲尼罗河B.英国泰晤士河C.珠江D.塔里木河解析该河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午后,说明径流量主要受气温影响,可推测出这是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分别表示丰水期、枯水期中的哪一时期的补给关系?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高三地理水循环练习题

高三地理水循环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水循环的过程?A. 蒸发B. 水汽凝结C. 降雨D. 沉淀2. 水蒸汽凝结成为水滴的过程是在哪个环节?A. 河流水凝结B. 云层水凝结C. 气温下降D. 降雨过程3.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地表径流的组成部分?A. 雨滴流入土壤B. 山泉水流入河流C. 地下水上升至地表D. 雨水形成河流4. 下列哪项描述与蒸发过程最相关?A. 水滴凝结成云B. 水滴从云层降落C. 水从地表流入水体D. 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5.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形成的时间影响最大?A. 季节变化B. 地形条件C. 降水量D. 风速二、填空题1. 水在海洋中蒸发形成水汽,这个过程被称为(1)。
2. 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为水滴,进而形成降雨,这个过程称为(2)。
3. 地表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过程被称为(3)。
4. 地下水上升到地表并形成了河流,这个过程被称为(4)。
5. 河流最终汇入海洋,这个过程被称为(5)。
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水循环并描述其中的各个环节。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主要包括蒸发、凝结、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
首先,太阳照射地球,使得水体中的水分蒸发形成水蒸汽,进入大气中形成云层。
随着云层温度下降,水蒸汽凝结成为水滴,形成云,最终以降雨的方式回到地表。
一部分降雨水会被陆地上的植物吸收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流。
另一部分降雨水渗入土壤中,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形成地下径流。
最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入海洋,形成闭合的水循环系统。
2. 降雨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降雨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水循环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降雨使得地表水增加,促进了地表径流的形成,有助于水流进入河流和湖泊,进而补给地下水。
其次,降雨也为植物提供了水源,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蒸腾作用的进行。
此外,降雨对气温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降雨能够降低地表温度,并为水蒸汽凝结形成云雾提供凝结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界的水循环习题

课时作业(十)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1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泛滥( )A.9B.18C.27D.26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哪种现象( ) A.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B.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C.测站下游开始兴筑堤防D.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降水停止的时间是7月18日12时,测站附近出现泛滥的时间是7月19日6时,所以选择B。
第2题,该地水文历线向左偏移,意味着降水量最大时与河流洪峰最大时时间缩短,也就是该地对地表径流调节作用减弱,只有A正确。
(2013·成都模拟)下面是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例中①、②、③表示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A.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C.雨水、地下水、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4.与欧洲比较,图示大洲( )A.河流径流量小于欧洲B.河流水能资源大于欧洲C.河流航运价值大于欧洲D.有冰期的流域面积比重大于欧洲答案 3.D 4.B解析由图示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出该区域为南美洲南部地区,图例①位于安第斯山区,图例②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图例③位于温带地区,因此,河流补给类型依次应为冰川融水、雨水、积雪融水补给;与欧洲比较,南美洲地形起伏大,河流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5~6题。
5.咸海面积减小,说明该地的水循环环节明显改变的是( )A.入湖的地表径流量减少B.当地降水量减少C.当地蒸发量增加D.海洋的水汽输送量减少6.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答案 5.A 6.C解析第(1)题,咸海所在区域的水循环以内陆循环为主,锡尔河和阿姆河是咸海的主要淡水补给源,两河附近居民大量引入湖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是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
高三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

高三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试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
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
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
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
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指出纳木错沿岸河流的分布特点。
(2)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3)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答案】(1)入湖河流呈向心状;河流大多分布在湖泊南岸和西岸;湖泊北岸河流数量很少(2)沿岸河流以高山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小,上游侵蚀作用较弱,河流泥沙含量较少;下游河口地带地形坡度较大,流速快,泥沙难以沉积,湖岸地带风速大,风浪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入湖河流难以形成适宜的沉积环境;河口外滨湖区水深坡陡,不利于浅滩露出水面(3)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缓慢;海拔高。
空气稀薄,湖水严重缺氧(溶氧量小),鱼类成活率低;入湖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河水矿物有机质缺乏,鱼类机体抵抗能力差;地处内流区,湖水盐度高,湖水中浮游生物少,饵料贫乏,营养条件不足【解析】(1)湖泊沿岸河流分布特点主要从河流多少及方位分布方面分析。
读图可知,纳木错湖泊沿岸的河流南部和西部较多,而北岸较少。
且自四周向中间流动,为向心状水系。
(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含沙量、流速等有关。
读图可知,注入纳木错湖的河流补给主要以冰雪融水为主,河流的侵蚀冲刷作用弱,所以河流的含沙量小。
从流速看,下游河口地区地形坡度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且湖岸风速大,入湖河流难以形成沉积环境,所以不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3)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水温、营养物质、含氧量等角度分析。
纳木错湖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鱼类机体新陈代谢缓慢;海拔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综合题(考试总分:36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360 分)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图甲),由北向南穿过阿勒泰市区,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
我们把从阿勒泰市以上的河流流域作为克兰河的上游(也即阿勒泰水文站以上流域)。
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气候和水文的影响(图乙和图丙)(1)根据材料说出克兰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体,并指出克兰河上游水域降水的水汽来源。
(2)根据图乙归纳全球气候变暖对克兰河上游流域气候的影响。
(3)根据图丙回答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克兰河上游水文特征的变化。
并推测其变化对下游的阿勒泰市生产生活的影响。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
从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以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为主。
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3)简述从朱巴河河口向内地延伸480千米的狭长低地生产棉花、花生等作物的优势条件。
3、(12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4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华北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______________环节(用数字表示)。
(5)图中反映出的自然界水循环意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 _________________。
4、(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地形区)范围内。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的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该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当地_________________;下游地区:______________5、(12分)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其上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从地貌类型看,丙为_________,解释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丁处由作用形成。
(3)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指出选择何处,并请说明理由。
(4)图中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水循环环节中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环节是_____(数字)。
简述水循环对岩石圈的意义。
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侧,流域内80%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科罗拉多”即西班牙语“红色”之意。
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人就在这条河流上建坝修库、开渠引水,在流域内干旱高盐的土地上,沿河形成了众多的灌溉农业区。
河流流经灌区后,越往下游河水盐度越高。
因此,美国政府启动了灌区盐碱控制计划,采取渠道衬砌以减少渗漏,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对灌区排水淡化处理或直接入海等。
由于河流过度开发利用,自1998年开始,河流几乎再没有注入大海,导致河口三角洲湿地萎缩,生态退化严重。
如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1)请根据材料概括科罗拉多河的水文特征。
(2)请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河流在灌区越往下游河水盐度越高的原因。
(3)“人造洪水”是指上游大坝每年定期同时放水来模拟自然洪水,让科罗拉多河水可以重新入海。
有人支持,认为“人造洪水”有利于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的恢复;也有人反对,认为会带来不利影响。
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7、(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湖面海拔189米,近几十年来该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湖面面积缩小了一半。
沙泉子一带铁路线常被风沙掩埋,威胁列车运行安全。
下图是艾比湖区域位置示意图。
(1)该区域河流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除了大气降水,还可能有哪些?并列举一下该地水汽的主要来源。
(2)说出艾比湖面积的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3)从水资源的角度分析艾比湖周边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可采取的治理措施。
8、(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劝,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
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
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次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材料三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1)羊卓雍湖泊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
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9、(12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丙图中的点,反映甲图所在地区气候的是,反映乙图所在地区气候的是。
(写序号)(2)简单概括乙图所示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0、(12分)冰雪是地球表面上的宝贵淡水资源,也是高寒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绒布冰川南部濒临印度次大陆,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5月,在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
部分冰川表面会覆盖有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一般是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面积也越大。
对全球不同地方冰川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
绒布冰川分布范围图表碛厚度与冰川消融速率统计(1)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的源地,并说明判断依据。
(2)归纳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峰值产生的原因。
(3)同年6月在图中水文站观测到河流流量较大,且夜间流量普遍大于白天,试分析原因。
11、(12分)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及地质地貌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就地表形态而言甲点处是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
(3)找地下水应在图中的___________(甲或乙)处。
12、(12分)读水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 FH G(2)通过 (甲、乙、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贺州市河流的蒸发主要参与了__________________ 水循环;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哪个环节。
(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怎么施加影响?举三例。
如:地表径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水: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巢湖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经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长江。
巢湖上游较大支流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等。
材料二:巢湖流域水系局部图。
分析裕溪河和杭埠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1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讷河曾是欧洲一条充满“野性”的河流。
近代以来经过被称为“梯级开发世界之最”的水站电建设,罗讷河变成了一条“驯服”的河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法国核电在能源消费中比重大幅度上升,要求恢复罗讷河自然生态的呼声持续高涨,关于水电大坝拆与建的争论日趋激烈。
(1)分别分析罗纳河A、B两支流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和补给季节。
(2)开发前的罗讷河干流谷地多鹅卵石滩,简述其成因。
(3)对于罗讷河上大坝的拆建之争,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15、(12分)材料一非洲部分地区水系和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拉各斯是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口。
现为西非第一大城市。
也是尼日利亚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物流中心,尼日利亚80% 的商贸活动集中在拉各斯。
材料三物流业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物流业是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机结合的活动的集合。
(1)描述尼日利亚的地理位置。
(2)比较图中河流的A河段与B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的差异,并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判断依据有哪些。
(3)利用图和材料信息,分析拉各斯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物流中心的区位因素。
16、(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及周边地图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
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 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17、(12分)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等高线和2017年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2)图示地区最高点与城市的相对高度在__________之间,图中季节性河流的流向是_____ 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此区域河流径流量特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图中城市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
(5)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____;未来几天该地即将出现________天气;若该天气系统势力强大则可能给该地区带来____________等灾害天气。
18、(12分)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