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专业术语
发动机原理与基本术语

发动机原理与基本术语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设备。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方式和性能特点。
发动机基本原理:1.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是将燃料与氧气在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向活塞室增加压力,就能够产生做功的能力。
根据气缸的工作过程不同,内燃机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
2.压燃式发动机原理:压燃式发动机是在气缸内以相对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通过压燃燃料来实现燃烧。
常见的压燃式发动机有柴油机和压燃式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基本术语:1.排量:发动机每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单位为立方厘米或升。
排量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有一定关系。
2.功率: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通常用单位为千瓦(kW)表示。
功率越大,表示发动机的动力越强。
3.扭矩:发动机输出的转矩,衡量发动机产生力矩的能力,通常用牛顿·米(N·m)表示。
扭矩大小决定了发动机的启动、加速和爬坡能力。
4.节气门:控制进气量的装置,位于进气管道中,通过改变气门的开启程度来调节燃料和空气的进入量。
5.点火系统:用于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装置,通常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产生高压电火花引燃混合物。
6.气缸:发动机内进行燃烧和工作的空间,气缸通常由气缸套、气门、活塞等零部件组成。
7.机油:用于润滑发动机内部摩擦部位的润滑油,常见的机油有矿物油、合成油等,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寿命和性能。
8.涡轮增压器:通过废气能量驱动,增加进气量和压力,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的装置。
9.进气歧管:将进气管道分配到各个气缸的装置,通过优化气流路径和长度,提高进气效率。
10.排气系统: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装置,包括排气管和催化转化器等部件。
综上所述,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术语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非常重要。
这些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发动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发动机专业术语

自然吸气:我们一般常见的发动机多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利用汽缸内产生的负压力,将外部空气吸入,跟人类吸取空气一样,这种吸气方式的发动机称为自然吸气发动机。
自然吸气发动机特点是: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的猛加速,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
涡轮增压: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特点:一般增压后的发动机动力能比原发动机增加40%或更高;机械增压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发动机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以此达到增压并使发动机输出动力变高的目的。
机械增压特点:机械增压优点是“全时介入”,使其在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没有增压迟滞感;缺点就是依靠发动机曲轴带动的机械增压器,将损耗一定量发动机的动力,高转速损耗明显,燃油经济性降低,这点就不如涡轮增压系统好了。
目前,普通轿车多采用单机械增压,而一些超跑为了获取更大动力,还搭载装配两台增压器的双增压发动机,这两个增压器各为一半汽缸服务。
单点电喷以喷油嘴取代了化油器,进气总管中的节流阀体内设置一只喷射器,对各缸实施集中喷射,汽油被喷入进气气流中,形成可燃混合气,由进气岐观分配到各个气缸内。
单点电喷实现了电子控制,供油量精确度有所提高。
但是,化油器和单点喷射存在一个共性的缺陷,燃油雾化与进气混合的位置处于进气管距离气缸的最远端,油气混合后,要分配给各个气缸,无法实现精确的按比例并且均匀的油气混合,所以油耗高且动力低。
发动机常用术语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
•
• 7.燃烧室容积(ⅤC):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空间叫燃 7.燃烧室容积(Ⅴ 活塞在上止点时, 燃烧室容积 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L) (L)。 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L)。 • 8.气缸总容积(Ⅴ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称 8.气缸总容积(Ⅴa):活塞在下止点时, 气缸总容积(Ⅴa) 为气缸总容积(L) 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L)。 为气缸总容积(L)。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即 Ⅴa =Ⅴh +ⅤC • 9.压缩比(ε):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即 9.压缩比(ε):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压缩比(ε) ε =Ⅴa /ⅤC =(Ⅴh +ⅤC)/ ⅤC =1+Ⅴh /ⅤC 它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 它表示活塞由下止点运动到上止点时,气缸内气体被压缩 的程度。压缩比越大, 的程度。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气体压力和温度 就越高。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 6~10, 就越高。一般车用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0,柴油机的压缩比 15~22。 为15~22。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 10.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在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 10.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进气、压缩、 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进气、压缩、作功 和排气)称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和排气)称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 11.二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 11.二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 12.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 12.四冲程发动机 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最全发动机技术名词解释

最全发动机技术名词解释1.SOHC : (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Single Over Head Camshaft)根据凸轮轴位置数量划分的发动机类型,SOHC 表示单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 2 气门发动机。
2.DOHC : (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Double Over Head Camshaft)表示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适用于多气门发动机。
通常发动机每缸有2个气门,近几年来也不断出现了 4 气门、5气门发动机,这无疑为提高发动机高转速时的进气效率功率开辟了途径。
此类发动机适用于高速发动机,并可适当降低高转速时的燃油消耗。
3.Turbo : (涡轮增压)即涡轮增压,其简称为T,一般在车尾标有 1.8T、2.8T 等字样。
涡轮增压有单涡轮增压和双涡轮增压,我们通常指的涡轮增压是指废气涡轮增压,一般通过排放的废气驱动叶轮带动泵轮,将更多空气送入发动机,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同时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
4.VTEC :(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Lift Electric Control)由本田汽车开发的VTEC 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现在已演变成i-VTEC 。
i-VTEC 发动机与普通发动机最大的不同是,中低速和高速会用两组不同的气门驱动凸轮,并可通过电子系统自动转换。
此外,发动机还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自动改变气门的开启时间和提升程度,即改变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达到增大功率、降低油耗的目的。
5.i-VTEC : (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系统\intelligent-Variable Timing and Lift Electric Control)i-vtec. 系统是本田公司的智能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英文缩写,最新款的本田轿车的发动机已普遍安装了i-vtec 系统。
本田的i-vtec 系统可连续调节气门正时,且能调节气门升程。
发动机专业术语

上部安装燃油喷射泵 high flanged-mounted fuel injection pump
侧向安装燃油喷射泵 side-mounted fuel injection pump
气门弹簧座 valve-spring retainer
气门锁片 valve key
气门间隙调节螺钉 valve lash adjusting screw
气门旋转器 valve rotator
气门室 valve cage
气门油封 valve oil seal
气门口 valve port
蒸气回收装置 vapor recovery system
燃油蒸气回收系统 fuel vapor recovery system
液体回收装置 liquid withdrawal system
恒量净化管 constant purge line
碳罐净化管 canister purge line
剩余行程 remainder stroke
变行程计量 variable stroke metering
等容卸载 constant volume unloading
变容卸载 variable volume unloading
收缩容积 retraction volume
燃油喷油装置 fuel injection equipment
齿轮传动机构 gear drive
正时齿轮 timing gear
链传动机构 chain drive
链轮 sprocket wheel
发动机相关术语

发动机相关术语(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处,通常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处,通常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3)活塞行程--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
(4)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
(5)曲轴半径--曲轴与连杆大端连接的中心到曲轴旋转中心的距离。
(6)气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的容积。
(7)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8)燃烧室容积--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称燃烧室容积。
(9)气缸总容积--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整个空间的容积,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
(10)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发动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是经过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一个工作循环。
凡是曲轴旋转两圈,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曲轴旋转一圈,即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1) 进气行程。
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活塞移动过程中,气缸内容积逐渐增大,形成真空度,于是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进气门关闭时结束。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进气阻力,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约为0.075MPa~0.09MPa。
由于气缸壁、活塞等高温件及上一循环留下的高温残余废气的加热,气体温度升高到370K~440K。
(2) 压缩行程。
进气行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内容积逐渐减小。
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可燃混合气被压缩,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
压缩过程中,气体压力和温度同时升高,并使混合气进一步均匀混合,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约为0.6MPa~1.2MPa,温度约为600K~800K。
汽车发动机原理名词解释完全归纳

1)平均有效压力: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一个循环输出的有效功2)平均指示压力:发电机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
2)扩散燃烧:燃料是一边与空气混合、一边燃烧,由于混合过程比反应速率慢,因此燃烧速率取决于混合速率,混合过程控制了燃烧速率,燃烧速率取决于扩散速率。
这就是所谓的扩散燃烧指示功率:发电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升功率:发电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
3)有效燃油消耗率:单位有效功率的油耗4)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指示功率之比5)残余废气系数:进气终了时的缸内残余废气质量与每一循环实际进入缸内的新鲜冲量之比6)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前锋相对与燃烧室壁面传播的绝对速率。
7)爆燃:在某种条件下燃烧变得不正常,压力曲线出现高频大幅波动,在上止点附近压力增长率很高,火焰前锋形状发生急剧变化。
称之为爆燃。
8)柴油机滞燃期:从喷油开始到压力开始急剧升高时为止,称为滞燃期,此阶段燃料经历一系列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
9)表面点火:凡是不靠火花塞点活而由燃烧室炙热表面点燃混合气的现象10)理论空气量:1 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 公斤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过量空气系数。
12)速度特性:当油量控制机构在标定位置时(最大节气门或标定工况位置)的速度特性。
13)充气效率:换气过程结束后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冲量质量与缸内气体的总质量的比值14)喷油规律:在喷油过程中,单位凸轮转角从喷油器喷入气缸的燃油量随凸轮转角的变化关系15)滚流: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绕垂直于气缸轴线的有组织大尺寸空气涡流。
1、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工质的质量的比值。
2、着火延迟——混合气达到自燃温度或被点燃之后,并不立即出现明显燃烧,而是有一段时间滞后,这种现象称为着火延迟。
(或:从汽油机火花塞点火或柴油机可燃混合气达到燃点开始到压力线脱离压缩线(或出现明显发光发热的燃烧现象)为止的这一个阶段。
发动机性能有关术语

发动机性能有关术语Accelerator 加速踏板——一种控制装置,通常由脚操作,连接到节气门。
Accelerator pump加速泵——化油器内的泵,当节气门位置变化时,为过渡工况提供额外的燃油。
Accessory drive 附件驱动——发动机罩下由驱动带驱动的附件——风扇、发动机、空调、动力转向、空气喷射泵。
Air/fuel mixture空气/燃油混合气——提供给发动机的空气和燃油混合气。
Analyzer 分析仪——一种设备,如示波器,具有数据读取功能,帮助进行正确修理。
Automatic choke 自动阻风门——自动确定阻风门位置的系统。
Back pressure 背压——发动机曲轴箱内积累的多余压力;排气系统阻力。
Battery 蓄电池——以化学能形式存储电能的装置。
Battery cable 蓄电池电缆——连接到蓄电池正极(火线)和负极(地线)的粗导线。
Battery charger 蓄电池充电器——用来给蓄电池充电和再充电的设备。
Bearing 轴承——具有内外座圈、一排或多排钢球的装置。
Catalytic converter催化转化器——一种汽车排气系统部件,用不锈钢制造,含有降低发动机排气内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催化剂。
Check valve 单向阀——允许液体或气体在一个方向流动而堵住另一个方向的装置。
Coil 线圈——点火系统零件,为火花塞提供高电压。
Cold-cranking amperage冷起动电流——完全充电的蓄电池30s内,端电压不会降到7.2V以下所能提供的电流。
Combustion chamber燃烧室——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时活塞上部区域,燃烧就在这里进行。
Compression 压缩——将气体挤压到更小空间的过程。
Compression test压缩测试——控制起动阶段气缸所能产生压力的一种测量方式。
Comouter 计算机——为了执行操作,能够按照指令进行工作和以期望的方式交换数据而不需要人工干预的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工作循环 每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 排气过程,即完成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 个过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10) 发动机排量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 发动机排量。一般用VL表示,单位是L(升) : VL= i Vh 式中: Vh ——气缸工作容积; i——气缸数目。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有效转矩是发动机转轴上输出的转矩(促使物体旋转的力矩),发动机输出扭 矩大小随转速变化,在某一转速会达到最大值,称为最大扭矩 发动机输出扭矩;用Te表示,单位N· m 有效功率为输出扭矩和输出轴角速度的乘积 用Pe 表示,单位:(kW) Pe = ωTe 按照我们寻常驾驶习惯,一般都会在3500转前换档,如果此时扭矩在最大扭矩 区域,我们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加速感觉。 因为我们开车转速一般在3500转以内,所以,发动机在3500转前扭矩对驾驶感 觉至关重要。相反,因为最大功率一般出现在6000转附近,我们很难用到,因 此,对于寻常驾驶,最大功率意义不大。
(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 为压缩比。一般用ε表示。 表示吸入气缸内的可 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被压缩的程度。 ε= Va /Vc=(Vh+ Vc)/ Vc=1+ Vh/Vc
式中: Va——气缸总容积; Vh—— 气缸工作容积; Vc ——燃烧室容积;
通常汽油机的压缩比为6~11,柴油机的压缩 比较高,一般为16~22。
2、经济性指标:有两个,燃油消耗率和燃油 消耗量 。 (1)燃油消耗率(比油耗) ——是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 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料质量(以克为单位)。 用ge表示,单位是g/kW· h。
• 燃油消耗量——是指发动机每小时所消耗 的燃油质量,用 Gf表示,单位是kg/h。 ge = Gf /Pe×103 (g/kW· h) 很明显,有效燃油消耗率越小,表示 发动机曲轴输出净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越少, 其经济性越好。通常发动机铭牌上给出的 有效燃油消耗率ge 是最小值。
(5)气缸工作容积Vh——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 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 一般用Vh 表示。单位是L(升)。
(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 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一般用Vc 表示。单位是L(升)。
(7)气缸总容积——活塞位于下止点时,其顶部 与气缸盖之间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一般用 Va表示,显而易见,气缸总容积就是气缸工作容
奇瑞QQ 0.8
凯越 S350
汽缸容积 (cc):
812
3 38 70 9.5
1598
4 78 146 9.5
2354
4 132 225 10.5
3498
6 200 350 10.7
4308
8 375 470 11.9
汽缸数
功率(kW): 扭矩(N· m): 压缩比: 油耗(L):
发动机台架试验额定功率表示方法: 额定功率有4种表示方法,即15min功率、 1小时功率、12小时功率、24小时功率(持续 功率)。 15min功率——是指发动机连续运转 15min能达到的最大有效功率。汽车采用 15min功率作为额定功率,并在发动机产品铭 牌上标明。 发动机产品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转速称 为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
3.7
8
8.5
10
14.5
2,发动机新名字
1.涡轮增压
2.可变配气机构
VVT-i,VTEC,VVL,VVTL-i ,D-VVT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3.缸内直喷
发动机的名词术语 1,常用术语
(1)上止点——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 极限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 极限位置,称为下止点。
(3)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称 为活塞行程 (S=2R)。
(4)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 之间的距离称为曲柄半径。通常活塞行程为曲 柄半径的两倍,即s=2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