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风量试验记录
通风与空调系统试运行记录

共11页
检验(通)表5.5.1第1页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永春县桃园至尊(地下室、4#~12#楼)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通风与空调(防排烟系统)
分项工程
工程系统调试
系统名称
地下车库防排烟系统
施工单位
福建省桃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
福建省旭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调试单位
福建省旭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系统名称
9#楼送排风系统
施工单位
福建省桃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
福建省旭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调试单位
福建省旭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连续试运行时间
8小时
试运行日期
2013年月日
系统概况
9#楼电梯前室设计机械通风系统
试运
行情
况
送排风工程系统联运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系统运行平稳、正常、动作协调,无异常,无噪音,系统经过平衡调整,总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0%。
系统名称
12#楼送排风系统
施工单位
福建省桃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分包单位
福建省旭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调试单位
福建省旭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连续试运行时间
8小时
试运行日期
2013年月日
系统概况
12#楼电梯前室设计机械通风系统
试运
行情
况
送排风工程系统联运试运转中,设备及主要部件、系统运行平稳、正常、动作协调,无异常,无噪音,系统经过平衡调整,总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0%。
存在问题处理情况
无
结
论
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通风机性能试验

通风机性能试验通风机性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求得通风机要给定转速下所产生的风量、压力、耗用功率及其效率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试验须在机械动转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
一、试验装置图附—1所示为国家标准(GBl236—76)所规定的一种通风机进气试验装置。
在通风机6的进风口连接一圆形风筒4。
风筒的直径应尽可能与通风机进口尺寸相同,其长度应不小于风简直径的六倍。
整个风筒可以分段连接,各接头处不漏风,内壁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
附1通风机进气实验装置风筒的进口端做成锥形,称为锥形集流器,它能使气流比较平稳均匀地流入风筒。
集流器1的具体规格风图附—2,其内壁表面的光洁度不应低于▽5。
附2锥形集流器在流集器与风筒4之间固定有风栅节流器3,它由一孔眼较大的金属丝网制成。
另外再准备风块其直径比风简直径略小而孔眼规格不同的金属筛板或金属丝网,以便在测试时分层叠加于固定网栅上,调节进风量。
在风筒进口端和截面1处的风筒壁上,分别沿圆周均匀分布钻孔3~4个,孔径~3毫米。
贺孔应垂直于风壁,周转围要平整无毛刺。
每个贺孔上焊接一个内径为6~10毫米的短管,并用胶管互相连通,再分别接以压力计上,以测量风筒进口静压H静进和截面I处的静压H静1。
测量H静进的压力计最好要用斜管微压计,测量H静1则用一般U型压力计。
为了防止气流在风筒内发生扭转,在与通风机进口连接端的风筒内装有整流栅5,其结构尺寸如图附—3。
它是一“井”字形隔板,可用厚度为δ=0.012~0.015D 的钢板制成。
当厚度较大的,也可以用木板制成。
附3整流栅试验风筒的进口端应布置在室内,不受自然风力的干扰,在周围1.5D 距离内(自风筒中心算起),不得有障碍物。
为了测量通风机耗有的功率,可采用专门的测功装置。
图附—4为利用扭矩法在电动机上测量其转子与定子机壳间的相对扭矩,以计算电动机出力的测功装置。
图中1为电动机(一般为4级),由带轴承的支架2支承。
3为电动机轴,借联轴器与通风机轴连接。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系统调试 分项
检验批容量
检验批部位
层 轴线 标 高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43-2002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第11.2.2-1条
/
第11.2.2-2条
/
3 冷却塔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第11.2.2-3条
/
主4
制冷机组单机试运转及 调试
第11.2.2-4条
/
控5
电控防火、防排烟阀动 作试验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1
施工单位
1
分包单位
施工依据
验收项目
1
通风机、空调机组单机 试运转及调试
2 水泵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分部(子分部) 通风与空调分
工程名称
部-送风系统
子分部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验收依据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06010701 001
专业工长:
满足规范规定要求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2023年02月23日
验收合格
专业监理工程师: 2023年02月23日
第11.2.2-5条
/
项6 系统风量调试
第11.2.3-1条
/
目7 空调水系统调试
第11.2.3-2条
/
8 恒温、恒湿空调
第11.2.3-3条
/
√
9 防、排烟系统调试
第11系统调试
1 风机、空调机组
第11.2.5条
/
第11.3.1-2、 11.3.1-3条
/
2 水泵安装
中央空调检验批范例

制冷管道系统吹污试验记录质控(通)表共 1页第 1页单位(子单位)××大厦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制冷系统系统名称按设计图纸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企业分包单位× ×安装企业试验型号出厂检定单位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编号规格编号用压力表管道管段长试验试验压力吹污次5min 内有否污试验日期结论编号度( m)介质( MPa)数(次)物气20氮气3无切合要求管 1液24氮气4无切合要求管 1专业监理工质检员程师(建设施工员单位项目专施工单位业技术负责试验员人)质控(通)表共 1页第 1页单位(子单位)××大厦工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制冷系统系统名称按设计图纸标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企业分包单位× ×安装企业试验型号出厂检定单位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编号规格编号用压力表管道试验介质试验压力( MPa)试验状况试验结论编号日期气管氮气24 小时内压力无变合格1化(扣除温度变化)液管氮气24 小时内压力无变合格1化(扣除温度变化)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施工单位质检员试验员质控(通)表共 1页第 1页单位(子单位)工××大厦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制冷系统系统名称按设计图纸标明程名称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企业分包单位× ×安装企业试验型号出厂检定单位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编号规格编号用压力表管道设计或规试验真空试验时间绝对压力在试验定真空度试验过程变编号度( KPa)( h)结论( KPa)化状况日期气管24压力无上合格1升液管24压力无上合格1升专业监理工质检员程师(建设施工员单位项目专施工单位业技术负责试验员人)制冷管道系统充注制冷剂检漏试验记录质控(通)表共 1 页第1页单位(子单位)工××大厦程名称分部(子分部)工制冷系统系统名称按设计图纸标明程名称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企业分包单位× ×安装企业试验型号出厂检定单位检定有效期检定证书编号规格编号用压力表管道试验压力24h 后压力检漏试验试验降落状况补漏地点结论编号( MPa)状况日期(KPa)气管未发现漏合格1气点液管发现一漏在第一个经修理后未1气口接头焊接发现漏气点处专业监理工质检员程师(建设施工员单位项目专施工单位业技术负责试验员人)制冷管道系统充注制冷剂记录质控(通)表共 1页第 1页单位(子单位)工××大厦分部(子分部)制冷系统程名称工程名称系统名称按设计图纸标明制冷剂名称R22施工单位× ×建筑工程企业分包单位× ×安装企业管道编管段长管道规格( mm)制冷剂充注量( kg)充注日期号度( m)130φ专业监理工质检员程师(建设单施工单位施工员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试验员风管严实性(漏光法检测)检测记录质控(通)表共1 页第1页单位(子单位)××大厦分部(子分空调系统工程名称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风管系统安装系统名称按设计图纸标明施工单位××建筑工程企业分包单位× ×安装企业工作压力320Pa风管级别净化空调系统填写,其余系统不填写风管总接缝长度100同意漏光点16(m)测试光源100W低压照明灯测试日期序号风管接缝长度( m)实测漏光点检测区段图示及说明15064220431833412121将低压照明灯放在风管内侧,沿被检测部位与接缝做迟缓移动。
15、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工程名称:丽景华庭二期34#栋检测日期:2014年10月10日共1页第1页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子分部工程名称:防排烟系统设备名称:柜式离心风机风管级别:中压风管试验压力(pa):372 试验总面积(m2):3.6允许单位面积漏风量(m3/m2.h):2 实测单位面积漏风量(m3/m2.h):0.6系统测定分段数(段):1检测区段图示:分段实测数值序号分段表面积(m2)试验压力(pa)实际漏风量(m3/h)1 2 372 02345678910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施工单位调试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2014年10月10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监理(建设)项目部(章)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风管漏风检测应符合设计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第6.2.8条的规定要求。
工程名称:丽景华庭二期35#栋检测日期:2014年10月10日共1页第1页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子分部工程名称:防排烟系统设备名称:柜式离心风机风管级别:中压风管试验压力(pa):372 试验总面积(m2):3.6允许单位面积漏风量(m3/m2.h):2 实测单位面积漏风量(m3/m2.h):0.6系统测定分段数(段):1检测区段图示:分段实测数值序号分段表面积(m2)试验压力(pa)实际漏风量(m3/h)1 2 372 02345678910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施工单位调试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2014年10月10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监理(建设)项目部(章)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风管漏风检测应符合设计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第6.2.8条的规定要求。
工程名称:丽景华庭二期36#栋检测日期:2014年10月10日共1页第1页分项工程名称:风管系统子分部工程名称:防排烟系统设备名称:柜式离心风机风管级别:中压风管试验压力(pa):372 试验总面积(m2):3.6允许单位面积漏风量(m3/m2.h):2 实测单位面积漏风量(m3/m2.h):0.6系统测定分段数(段):1检测区段图示:分段实测数值序号分段表面积(m2)试验压力(pa)实际漏风量(m3/h)1 2 372 02345678910施工单位检测人:监理(建设)单位旁站监督人:施工单位调试结果: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2014年10月10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建监理(建设)项目部(章)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注:风管漏风检测应符合设计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第6.2.8条的规定要求。
广东省建筑工程统一用表(2017版)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一)

3 风口风量调试记录
核查意见/备注 抽查结果/备注
核查 (抽查)人
施工单位 人员签名:
4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
5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6 通风空调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记录 7 空调水系统流量测试记录 8 制冷(热泵)机组试运行测试记录
监理(建设)单 位人员签名:
9 单联(多联)机空调系统试运转测试记录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 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一)
0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包含子分部/分项 (或系统、子系统)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序号 安全和功能检测试验资料核查(抽查)项目
1
防火风阀/防排烟风阀(风口)检查试验记 录
2
通风空调风系统总/干管/支管风量测试记 录
资料 份数
10 空调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测试记录
11 其他涉及安全和功能的调试(检测)记录
12 其他设备(系统)运行试验记录
13
热水/蒸汽锅炉、热交换器及其系统安装工 程资料(其中涉及安全和功能部分)
14
通风与空调产品和工程系统实体质量检测报 告(涉及安全和功能部分,检测机构出具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工程名称:
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编号: 施工单位:
分部(单位) 工程名称
通风与空调系统
系统名称 空调机组
主要运转 (调试)项目
空调机组
试验日期 至
年月日 年月日
时
分
时
分
试运转(调试)情况:
空调机组单机试运转已完成并合格,系统各支路及各个风口的风量比例已按照设计要求调整到位。
启动空调机组前检查机组,机组供电正常、风管连接正确、水管连接正确、阀门启闭正确,首先
点动并启动机组,然后缓慢开启总送风阀,使得送风量逐渐加大。当风阀开启到多一半时,通过总
送风管上的测孔测得数据并计算得出此时机组总送风量为
尚未达到设计值,应继续增大
送风量,继续调大Biblioteka 阀开度,同时测量并计算送风量。当风阀开度约为85%时,测得总送风量为
达到设计 250Pa)。
时风机全压为256Pa(设计风机全压为
空调系统连续运转8h,机组及各部分运行正常,无异常情况,系统稳定可靠。
试运转(调试)结论:
经检查,调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的规定,调试合格。
监理(建设)单位
签 字 栏
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 专业质检员
年月日 操作人
2020年 空调系统设备设施承接查验技术要求-工程项目-安全作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空调各系统设备设施的承接查验技术要求1.1.验收范围项目范围内空调系统、排风排烟系统、冷冻和冷却系统、锅炉系统、消防正压送风系统等。
1.2.查验要求1.2.1.空调机房1.2.1.1.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和管道连接,应符合工艺流程,并应便于操作与维修。
1.2.1.2.制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1.2.1.3.制冷机与墙壁之间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1.2.1.4.配电设备上方不得有水管路通过。
1.2.1.5.制冷机房应设给水与排水设施。
1.2.1.6.机房应通风设施,对直燃机房应设报警消防装置。
1.2.2.冷水机组1.2.2.1.资料承接核对(1)开箱承接检查记录,随机资料专用工具;(2)机组的安装设计图,安装记录;(3)制冷机安装操作手册;(4)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5)调试运行记录;1.2.2.2.检查(1)静态检查a)检查与制冷机组配套的蒸汽、燃油、燃气供应系统和蓄冷系统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文件、有关消防规范与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b)机组外表应无损伤,密封性良好。
机组无严重锈蚀现象,铭牌清晰;c)机组的保温是否严密,保温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规范。
d)机组安装情况检查:减震措施及地脚螺栓。
e)冷冻水、冷却水压力正常,进机过滤器是否安装;f)各水路阀门安装是否正确,阀门启闭是否灵活、可靠;管道与机组的各连接部位是否有渗漏现象;g)外部管路的重量是否由吊/支架承担(外部管路的重量不应由机组承担);h)机组供电正常;i)检查自控系统、仪表无损坏现象;j)检查系统阀门、管线无渗漏现象;k)机制运行前冷冻水、冷却水水质应符合设计或设备要求。
(2)动态检查a)制冷机运行电流在额定范围内;b)检查机组的油温、油位。
冷媒压力,冷媒温度在额定范围内;c)对于溴化锂制冷机检查真空度符合设计要求。
d)有负荷运行的制冷机冷冻水进出水温度在7℃-12℃之间,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