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练习题1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生物 8.3感觉和感觉器官 练习题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下册生物 8.3感觉和感觉器官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对听觉产生和爱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C.产生听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主要对外耳道和听小骨造成损伤2 . 下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下列关于此人的眼球或视力情况析正确的是A.视力正常B.视网膜移位C.物象落在视网膜上D.晶状体的曲度过大3 . 当声波以几百万分之一秒的差距先后传到人耳时,人会感受到立体音效。
这种神奇的感受产生于()A.大脑皮层B.耳廓C.鼓膜D.耳蜗4 . 关于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瞳孔能折射光线B.晶状体能反射光线C.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D.物像在大脑皮层形成5 . 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的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目的主要是保护耳的()A.外耳道B.半规管C.鼓膜D.耳蜗6 . 通常由远眺转为看书,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扩大、曲度减小B.缩小、曲度增大C.缩小、曲度减小D.扩大、曲度增大7 . 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急剧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A.看得清远处的物体B.晶状体曲度变大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D.眼球前后径变小8 . 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巩膜和角膜C.巩膜和虹膜D.角膜和瞳孔9 . “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述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A.燕子的生殖行为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和育雏等行为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C.燕子产的卵就是受精卵,外面的硬壳,可以起保护作用D.“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10 . 科学家用动物角膜替代人角膜让众多患者重获光明,图中表示角膜的是()A.l B.2C.3D.411 . 眼球中能改变曲度,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是()A.角膜B.瞳孔C.晶状体D.玻璃体12 . 下课的铃声响了,校园的广播中传来了清脆的声音“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了”从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声波→①→②→③→④→⑤B.声波→④→②→①→③→⑤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13 . 据科学测定,人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数是来自于()A.听觉B.视觉C.味觉D.触觉二、填空题14 . 耳是人类的重要器官,包括三部分。
人体生理学习题:第9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A]型题单项选择1.对于人眼视物来说,所谓近物是指Λ.距眼100m以外的物体B.距眼50m以外的物体C.距眼25m以外的物体D.距眼12.5m以外的物体E.距眼6m以内的物体2.关于近视物时晶状体调节的过程,错误的叙述是Λ.首先在视区皮层出现模糊的视觉形象B.冲动经过皮层一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C.最后到达睫状肌,使睫状肌收缩D.晶状体向两侧凸出E.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看清近物3.老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A.晶状体弹性减弱B.角膜透明度改变C.角膜曲率半径改变D.房水循环障碍E.晶状体透明度改变4.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三种颜色是A.红白蓝B.红黄蓝C.红黑蓝D.红紫蓝E.红绿蓝5.关于行波理论,不正确的叙述是A.高频声音的振动在基底膜顶部可见最大行波振幅B.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C.声音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有所不同D.行波的始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感觉器官E.声音频率不同时,最大行波的出现部位有所不同多项选择题6.视近物时,人眼的调节包括Λ.晶状体向前凸B.晶状体也向后凸C.晶状体也向左右凸D.瞳孔缩小E.两眼会聚7.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的意义是A.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8.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C.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D.使入眼的光线提前聚焦E.增加眼的总折光能力8.瞳孔对光反射,正确的叙述是A.受强光照射的眼将出现瞳孔缩小8.对光反射具有互感性C.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D.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E.反射的效应器是瞳孔括约肌9.视杆细胞的特点有A.对光的敏感度高B.能分辨物体细微结构C.无色觉D.能区别明暗E.含有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10.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蛋白合成不足B.视蛋白结构变异C.视黄醛消耗过多D.视黄醛合成不足E.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名词解释1.暗适应2.明适应3.瞳孔对光反射4.近点5.微音器电位6.行波学说7.听阈问答题1.简述在视网膜发生的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2.分别叙述近视和远视发生的机制和纠正办法.3.正常光波传播的途径.4.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生理题目第九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 2.感觉器官 3.适宜刺激 4.换能作用5.编码作用 6.适应现象7.感受器电位 8.瞳孔近反射9.瞳孔对光反射 10.视力(视敏度) 11.视野 12.暗适应13.明适应 14.盲点15.简化眼二、填空题1.人眼的适宜刺激是一定波长的——。
2.人眼的折光系统包括——、——、——和——。
3.根据适应的快慢可将感受器分为——和——。
4.视近物时,眼发生——、——和——三方面的调节反应。
5.眼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它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衡量,这个距离称为————。
6.由于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调节能力降低的眼称为——,可配戴适度的———镜矫正。
7.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和——。
8.视杆系统接受——光的刺激,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和——分辨颜色。
9.视锥系统接受——光的刺激,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和——分辨颜色。
10.视网膜中存在分别对——光、——光和——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
n.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绿色视野最——。
12.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至——Hz。
.13.声波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基底膜的——部。
三、选择题‘(一)A型题E.触觉感受器1.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2.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应A.痛觉感受器感受器B.冷敏神经元 A.环层小体C.本体感受器 B.腱器官D.耳C.肌梭E.触觉感受器D.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E.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3.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也称为发生器电位B.是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C.具有“全或无”的性质D.以电紧张形式扩布E.表现总和现象4.关于视近物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视觉信号到达视觉中枢B.反射弧包括中脑C.睫状肌收缩D.悬韧带紧张E.晶状体向前、后方凸出,前突更明显5.能使近物发出的辐散光聚焦于视网膜的功能,称为A.幅辏反射B.瞳孔近反射C.瞳孔对光反射D.角膜反射E.眼折光调节反射6.眼作最大程度调节后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A.节点B.前主焦点C.后主焦点D.远点E.近点7.悬韧带的放松可使A.瞳孔缩小B.晶状体曲度增加‘。
西医综合(感觉器官的功能)-试卷1

西医综合(感觉器官的功能)-试卷1(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的(分数:2.00)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C.压强增大,振幅增大D.压强减小,振幅减小解析:解析:声渡由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膜,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
2.生理情况下,下列哪种结构受刺激时出现眼球震颤(分数:2.00)A.半规管√B.椭圆囊C.球囊D.前庭器官解析:解析:躯体旋转时引起眼球运动,称眼震颤。
前庭器官由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以身体纵轴为轴心旋转时,两侧水平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侧身旋转时,上半规管受刺激,引起垂直方向的眼震颤;前后翻滚时,后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旋转性眼震颤。
椭圆囊和球囊只感受直线加速运动。
3.晕船是由于下列哪一部位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所引起(分数:2.00)A.外、后半规管B.上、外半规管C.上、后半规管√D.椭圆囊解析:解析: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使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恶心、呕吐等现象,4.前庭器官中各类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分数:2.00)A.对细胞任何部位的机械扩张B.与纤毛生长面平行的机械力√C.传到细胞膜上的膜电位改变D.加于纤毛根部的特殊化学物质解析:5.关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由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B.在保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C.在调节姿势反射中起重要作用D.可感受机体的变速运动解析:解析: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6.下列关于眼震颤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主要由球囊囊斑受刺激引起B.在旋转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C.快动相先出现,慢动相后出现D.可用以判断前庭功能是否正常√解析:解析:眼震颤主要由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旋转变为匀速转动时,旋转虽在继续,但眼震颤停止;慢动相先出现,快动相后出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专项练习题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专项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对眼球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从漆黑的电影院出来时,人的②瞳孔由小变大,以增大眼睛进光量B. 中国人的黑眼珠主要是由①虹膜决定的C. 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使眼球中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近视D. 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⑦视网膜2.我国第 23 届爱眼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
下列行为容易导致近视的是A. 认真做眼保健操 B. 看书 1 小时后,远眺几分钟C. 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脑D. 读书时眼与书的距离约 33 厘米3.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A. 收集声波B. 传导振动C. 感受刺激D. 产生听觉4.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B. 长久在摇晃的车船上用手机阅读电子书籍C. 连续用眼1小时日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D. 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5.青少年长期沉迷于手机、电脑会导致眼球中某个结构凸度增大而形成近视眼,该结构是A. 1角膜B. 2晶状体C. 3视网膜D. 4玻璃体6.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A. 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 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尿液C. 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D. 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7.如图是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咽喉发炎,病菌可通过③进人中耳,引起中耳炎B. 长期用耳机会损伤②,因其内含有听觉感受器C. 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直接传到大脑形成听觉D. ①和外耳道起到收集声波并传导到鼓膜的作用8.对下图的理解或解释错误的是A. 图甲: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B. 图乙: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C. 图丙:心房收缩,血液被压出心房,穿过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进入心室D. 图丁:远处物体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9.乘车的旅客,即使闭上眼睛,也能感觉到汽车的颠簸,感受这种刺激的结构是A. 耳蜗和前庭B. 耳蜗和半规管C. 前庭和半规管10.有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A. 耳廓B. 咽鼓管C. 半规管D. 鼓膜11.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预防近视眼应做到的事项A. 读写时,眼睛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B. 躺卧看书C. 不要在直射强光下和光线暗的地方看书D. 不要走路看书12.看电视时要形成物像和视觉才能看到,物像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A. 视网膜和大脑皮层B. 视网膜和小脑C. 大脑皮层和视网膜D. 脑干和视网膜二、综合题13.眼睛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生理题目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2.感觉器官3.适宜刺激4.换能作用5.编码作用6.适应现象7.感受器电位8.瞳孔近反射9.瞳孔对光反射10.视力(视敏度)11.视野12.暗适应13 .明适应14.盲点15 .简化眼二、填空题1.人眼的适宜刺激是一定波长的——。
2.人眼的折光系统包括——、——、——和——。
3.根据适应的快慢可将感受器分为——和——。
4.视近物时,眼发生——、——和——三方面的调节反应。
5.眼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它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衡量,这个距离称为————。
6 .由于晶状体弹性减弱,看近物时调节能力降低的眼称为——,可配戴适度的———镜矫正。
7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和——。
8 .视杆系统接受——光的刺激,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和——分辨颜色。
9 .视锥系统接受——光的刺激,对光的敏感度——,辨别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和——分辨颜色。
10 .视网膜中存在分别对——光、——光和——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
n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绿色视野最——。
12 .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至Hz。
3. 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也称为发生器电位B .是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 部电位C .具有“全或无”的性质D .以电紧张形式扩布E .表现总和现象 4. 关于视近物的叙述,哪项是错误 的A .视觉信号到达视觉中枢B .反射弧包括中脑C .睫状肌收 缩D .悬韧带紧张E .晶状体向前、后方凸出,前突更明显 5. 能使近物发出的辐散光聚焦于视 网膜的功能,称为A •幅辏反射B •瞳孔近反射C •瞳孔对光反射D •角膜反射E •眼 折光调节反射13 .声波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位愈靠近基底膜的——部。
,最大行波振幅出现的部三、选择题 (一 )A 型题E •触觉感受器1 .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 A .痛觉感受器 B .冷敏神经元 小体 C .本体感受器官D . 耳c •肌梭E .触觉感受器E2 .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 应感受器 A. 环层B. 腱器D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6.眼作最大程度调节后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A .节点B .前主焦点C .后主焦点D .远点E .近点7•悬韧带的放松可使A .瞳孔缩小B .晶状体曲度增加‘。
最新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试题: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眼球中膜的结构是()。
A、角膜B、巩膜C、视网膜D、虹膜E、结膜2、属于眼球纤维膜的结构是()。
A、虹膜B、脉络膜C、巩膜D、视网膜E、睫状体3、内耳的听觉感受器是()。
A、壶腹嵴B、球囊斑C、螺旋器D、椭圆囊斑E、骨壶腹4、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是()。
A、视神经盘B、盲点C、虹膜D、黄斑的中央凹E、黄斑5、角膜内含有丰富的()。
A、血管B、色素细胞C、感觉神经末梢D、淋巴管E、运动神经末梢6、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的环行小管是()。
A、眼静脉B、虹膜角膜角C、巩膜静脉窦D、瞳孔E、内眦动脉7、维持眼压的眼球内容物是()。
A、泪液B、晶状体C、房水D、玻璃体E、眼静脉8、产生房水的主要结构是()。
A、角膜B、虹膜C、泪腺D、睫状体E、脉络膜9、人体内最小的骨是()。
A、泪骨B、锤骨C、砧骨D、镫骨E、鼻骨10、鼻泪管开口于()。
A、下鼻道B、上鼻道C、中鼻道D、上鼻甲E、中鼻甲11、晶状体的位置在()。
A、虹膜的前方B、角膜与虹膜之间C、玻璃体的前方D、睫状体的前方E、脉络膜的前方12、沟通眼球前房和后房的结构是()。
A、泪点B、虹膜角膜角C、巩膜静咏窦D、瞳孔E、眼静脉13、充填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结构是()。
A、睫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疏松结缔组织E、脉络膜14、与鼓室相通的管道是()。
A、外耳道B、咽鼓管C、蜗管D、骨半规管E、鼻泪管15、泪小管起始于()。
A、泪腺B、泪点C、泪囊D、鼻泪管E、巩膜静脉窦16、鼓室是下列哪块骨内的小腔()。
A、上颌骨B、蝶骨C、颧骨D、颞骨E、筛骨17、外耳道的外侧1/3部为()。
A、膜性部B、肌性部C、软骨部D、骨部E、皮肤部18、属于皮肤附属器的是()。
A、皮下组织B、皮脂腺C、浅筋膜D、深筋膜E、乳头层二、多项选择题:1、眼的折光装置包括()。
A、瞳孔B、角膜C、房水D、晶状体E、玻璃体2、中耳包括()。
A、咽鼓管B、鼓膜C、乳突小房D、耳蜗E、鼓室3、用肉眼观察活体的视器,可见到的结构有()。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2、感觉器官3、适宜刺激4、感受器电位5、感受器的适应现象6、近视7、远视8、暗适应9、气传导10、微音器电位1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12、视力二、填空题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2、对一种感受器来说,最为敏感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________。
3、眼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项功能。
4、眼的折光组织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折光能力最强的是角膜,能使眼的折光度发生改变的是晶状体。
5、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反应有晶状体凸度增加、瞳孔缩小、两眼球会聚。
6、眼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_______,晶状体的折光力_______。
7、眼的屈光能力异常有近视、远视、散光。
8、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9、人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前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后者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
10、视杆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处又能重新分布。
被消耗了的视黄醛则由维生素A补充。
11、视网膜中具有分辨颜色能力的感光换能系统是视锥系统。
12、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称为色盲。
13、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白色的视野最大,绿色的视野最小。
14、声波由外耳向内耳传入包括气传导与骨传导两条途径,其中以气传导为主,因为它有增压效应。
15、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__________。
16、鼓膜和听骨链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的传导途径。
声波经此途径传入内耳时,其振动幅度减小,振动强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增压效应。
17、咽鼓管具有平衡咽鼓管内压压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对维持正常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18、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基底膜底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基底膜顶部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习题
(一)选择题
(1)感觉器官指的是()
A、身体内部的感受器
B、身体表面的感受器
C、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
D、感觉神经末梢
(2)眼球中对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4)能够使眼球中晶状体凸度增大的原因是()
A、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
B、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张
C、眼球外眼肌的收缩
D、虹膜内平猾肌的收缩
(5)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原因是()
A、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B、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兴奋程度
C、瞳孔的放大或缩小
D、眼球前后径的改变
(6)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是()
A、视网膜
B、视神经
C、睫状体
D、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7)照像时使用的胶卷,相当于眼睛的()
A、眼睑
B、视网膜
C、巩膜
D、晶状体
(8)造成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持续收缩,使得()
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球前后径变短
知识改变命运
C、眼球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D、眼球晶状体的凸度过小
(9)近视眼是指()
A、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前,看不清远处物体
B、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前,看不清远处物体
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小,成像于视网膜后,看不清远处物体
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而晶状体的曲度又大,成像于视网膜后,看不清近处物体
(10)看书1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主要原因是()
A、使眼肌得到休息
B、使睫状肌得到休息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11)患沙眼病是由于眼睑内面的结膜感染了()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衣原体
(12)形成听觉的关键部位是()
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B、听小骨
C、耳蜗感受器
D、鼓膜
(13)下列各结构中,不属于内耳部分的是()
A、听小骨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
(14)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15)患中耳炎可能导致()
A、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受损伤
B、鼓膜、听小骨受损伤
C、位听神经受损伤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损伤
(16)呼吸道受感染后,还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进入了中耳,病菌所通过的结构是()
知识改变命运
A、外耳道
B、内耳
C、咽部
D、咽鼓管
(17)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情况是()
A、骨膜破损
B、听小骨损坏
C、位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D、半规管受损
(二)识图题
(18)下面是眼球的结构图,根据图填充有关内容。
1、把各结构名称前的序号,分别填入图中相对应的指示线端:
①巩膜②角膜③虹膜④晶状体⑤玻璃体⑥视网膜
⑦视神经⑧睫状体⑨脉络膜⑩瞳孔(11)眼肌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______、房水,穿过瞳孔再经过______和______的折射作用,在____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______细胞,这些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______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形成视觉。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知识改变命运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