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器官 习题
人体生理学习题:第9章 感觉器官

第九章[A]型题单项选择1.对于人眼视物来说,所谓近物是指Λ.距眼100m以外的物体B.距眼50m以外的物体C.距眼25m以外的物体D.距眼12.5m以外的物体E.距眼6m以内的物体2.关于近视物时晶状体调节的过程,错误的叙述是Λ.首先在视区皮层出现模糊的视觉形象B.冲动经过皮层一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C.最后到达睫状肌,使睫状肌收缩D.晶状体向两侧凸出E.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看清近物3.老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A.晶状体弹性减弱B.角膜透明度改变C.角膜曲率半径改变D.房水循环障碍E.晶状体透明度改变4.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三种颜色是A.红白蓝B.红黄蓝C.红黑蓝D.红紫蓝E.红绿蓝5.关于行波理论,不正确的叙述是A.高频声音的振动在基底膜顶部可见最大行波振幅B.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C.声音频率不同时,行波传播的远近有所不同D.行波的始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感觉器官E.声音频率不同时,最大行波的出现部位有所不同多项选择题6.视近物时,人眼的调节包括Λ.晶状体向前凸B.晶状体也向后凸C.晶状体也向左右凸D.瞳孔缩小E.两眼会聚7.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的意义是A.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8.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C.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D.使入眼的光线提前聚焦E.增加眼的总折光能力8.瞳孔对光反射,正确的叙述是A.受强光照射的眼将出现瞳孔缩小8.对光反射具有互感性C.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量D.反射的感受器是视网膜E.反射的效应器是瞳孔括约肌9.视杆细胞的特点有A.对光的敏感度高B.能分辨物体细微结构C.无色觉D.能区别明暗E.含有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10.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蛋白合成不足B.视蛋白结构变异C.视黄醛消耗过多D.视黄醛合成不足E.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名词解释1.暗适应2.明适应3.瞳孔对光反射4.近点5.微音器电位6.行波学说7.听阈问答题1.简述在视网膜发生的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2.分别叙述近视和远视发生的机制和纠正办法.3.正常光波传播的途径.4.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是如何形成的.。
感觉器考试题及答案

感觉器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感觉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下列哪项不属于感觉器的功能?A. 感受外界刺激B. 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C. 传递神经冲动D. 产生感觉答案:C2. 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是:A. 皮肤B. 眼睛C. 耳朵D. 舌头答案:A3. 以下哪个感觉器主要负责感受温度变化?A. 视网膜B. 耳蜗C. 皮肤D. 味蕾答案:C4. 嗅觉感受器位于:A. 鼻腔B. 口腔C. 喉咙D. 眼睛答案:A5.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A. 舌头B. 口腔C. 喉咙D. 鼻腔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触觉感受器?A. 皮肤B. 毛囊C. 角膜D. 耳蜗答案:D7. 视觉感受器对光的敏感度最高是在:A. 白天B. 夜晚C. 黄昏D. 黎明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听觉感受器的功能?A. 感受声波B. 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C. 放大声波D. 传递神经冲动答案:C9. 平衡感受器主要位于:A. 眼睛B. 耳朵C. 皮肤D. 舌头答案:B10. 以下哪个感觉器与痛觉感受有关?A. 皮肤B. 视网膜C. 耳蜗D. 味蕾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感觉器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称为________。
答案:感受2. 人体皮肤中分布有多种感受器,其中感受压力变化的感受器是________。
答案:触觉感受器3. 视觉感受器对光的敏感度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有所不同,其中在________条件下最为敏感。
答案:夜晚4. 嗅觉感受器能够识别和区分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气味,这些感受器位于________。
答案:鼻腔5.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头上,它们能够感受________、咸味、酸味和苦味。
答案:甜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感觉器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主要功能。
答案:感觉器主要分为外部感觉器和内部感觉器。
外部感觉器如皮肤、眼睛、耳朵等,主要负责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触觉、视觉和听觉。
生理学习题:9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选择题1.有关感受器生理特性的说明,错误的是A.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形式的刺激最敏感B.有换能作用C.只要有刺激,就可以产生兴奋D.有适应现象E.各种感受器适应快慢不一2.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率最大的是A.晶状体B.角膜C.玻璃体D.前房水E.后房水3.感受器能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感受器的这种生理特性称为A.感受器的适宜刺激B.感受器的换能作用C.感受器的编码作用D.感受器的适应现象E.感受器的启动电位4.有关感受器电位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在一定范围内其大小与刺激强度成正比B.以电紧张形式扩布C.具有总和现象,不具有(全或无)性质D.具有“全或无”性质,不具有总和现象E.感受器出现的电位变化,都是通过跨膜信号转换的结果5.属于快适应感受器的是A.视觉感受器B.痛觉感受器C.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D.嗅觉感受器E.肌梭感受器6.有关视力、视角的论述,正确的是A.视力大小与视角大小成正比B.视角一分角能看清物体时,视力为1.0C.视锥细胞直径越大,视力越好D.双眼视物时可以使视力提高E.同一距离物体越大形成的视角就越小7.房水的主要功能是A.折光成像B.对玻璃体有保护作用C.对角膜和晶状体有营养作用D.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E.促进睫状肌收缩8.看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A.晶状体变凸,眼轴会聚,瞳孔散大B.晶状体变凸,眼轴会聚,瞳孔缩小C.晶状体扁平,眼轴会聚,瞳孔缩小D.晶状体扁平,眼轴会聚,瞳孔散大E.晶状体曲率半径减小,眼轴会聚,瞳孔缩小9.有关晶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年龄的增大,弹性逐渐减退B.调节能力与弹性无关C.近点距离的远近受其调节能力所决定D.所视物体近移时,曲率增大E.近点越近调节能力越强10.人眼的调节功能主要是由_____来实现的。
A.角膜的曲度变化B.角膜和晶状体的曲度变化C.晶状体的曲度变化D.玻璃体的曲度变化E.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曲度变化11.人眼看近物时A.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增加B.晶状体变凸,折光力下降C.晶状体扁平,折光力下降D.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加E.晶状体曲率减小,折光力增大12.眼尽最大能力调节时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A.节点B.前主焦点C.远点D.近点E.后主焦点13.正常视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为A.直立实像B.倒立实像C.倒立缩小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E.既放大,又缩小的实像14.关于老视眼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晶状体的弹性降低B.看远物不清,看近物和正常眼无异C.主要为眼球前后径改变D.物像落在视网膜之前E.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15.某人看远物需要调节,看近物也不清楚,提示他可能是A.远视B.近视C.散光D.老视眼E.正视眼16.下面哪种非正视眼矫正用凹透镜?A.近视眼B.远视眼C.散光眼D.老视眼E.老花眼17.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A.大脑皮质B.下丘脑C.中脑D.脑桥E.延脑18.关于瞳孔反射的说明,正确的是A.视近物时瞳孔扩大B.瞳孔近反射与对光反射的通路相同C.动眼神经损伤使瞳孔缩小D.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扩大E.付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扩大19.当用光照射左眼时A.左瞳孔缩小B.右瞳孔缩小C.两侧瞳孔都缩小D.两侧瞳孔都不变E.左瞳孔缩小,右瞳孔不变20.瞳孔近反射的作用是A.增加眼的折光能力B.可增加球面像差C.增加入眼的光量D.增加视觉的清晰度E.增加色像差21.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B.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C.对光的敏感度较差D.能分辨颜色E.对物体有高分辨能力22.对暗光敏感的区域是A.视网膜的中央凹处B.视盘处C.视网膜周缘部分D.整个视网膜E.视乳头23.关于视紫红质的特性下面哪项是错的A.只存在于视杆细胞中B.是一种结合蛋白质C.在暗处只有合成D.对光的敏感度与其含量呈正比E.亮处分解,暗处合成是一个可逆反应24.视神经的轴突是由________离开眼球的。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感觉器官(中文)

感觉器官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感觉器官的是( )A.耳 B.鼻 C.神经 D.皮肤 E.以上均错2.视器包括( )A.眼球壁和附属结构 B.眼球壁和屈光装置C.眼球及其附属结构 D.眼球及其屈光装置 E.眼球及其眼睑3.眼球()A.壁仅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构成B.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C.视神经盘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D.房水由虹膜分泌形成E.角膜中央一圆孔称瞳孔4.巩膜()A.乳白色,厚而坚韧,是硬脑膜的延伸结构 B.前方与晶状体相连C.占纤维膜的前1/6 D.有屈光作用 E.以上均错5.瞳孔大小()A.随眼压高低而变化 B.随光线强弱而变化 C.由睫状体收缩来调节D.与三叉神经眼神经的作用有关 E.随晶状体突度变化而变化7.眼前房是指()A.角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 B.角膜与虹膜之间腔隙 C.虹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D.虹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 E.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8.黄斑()A.位于视神经乳头(盘)外侧约3-4mm处 B.感光作用强,但无辨色能力C.中央有中央凹,该处对光不敏感 D.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由此向后穿出眼球壁E.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生理性盲点9.上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A.上内方 B.下内方 C.上外方 D.下外方 E.外侧10.上斜肌可使()A.瞳孔转向上外方 B.瞳孔转向下外方 C.瞳孔转向上方D.瞳孔转向外侧 E.瞳孔转向下方11.眼球的折光装置为()A.晶状体 B.角膜、晶状体 C.角膜、房水、晶状体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E.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12.泪道包括()A.鼻泪管、泪小管 B.泪小管、泪囊 C.泪小管、泪囊、鼻泪管D.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E.泪腺、结膜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13.视网膜中央动脉来源于()A.颈内动脉 B.颈外动脉 C.椎动脉 D.脑膜中动脉 E.面动脉17. 属于生理性盲点的是A、脉络膜B、角膜C、虹膜D、视轴E、视网膜中央凹14. 眼前房与后房的分界是()A.睫状体 B.虹膜 C.脉络从 D.晶状体 E.玻璃体15.关于中耳鼓室壁的描述中,何者是错误的()A.上壁为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窝 B.内壁为乳突窦壁C.下壁为颈静脉壁,将鼓室与颅内静脉起始部隔开 D.外侧壁为鼓膜E.前壁为颈动脉壁,此壁上部有咽鼓管鼓口16. 位于鼓室内的结构是()A.球囊 B.面神经 C.听小骨 D.螺旋器(Corti器) E.半规管17.耳蜗( )A.由软骨构成 B.由蜗管围绕蜗轴约两周半形成的C.仅分为前庭阶和鼓阶两部分 D.前庭阶和鼓阶充满内淋巴 E.以上均不对18.不属于位觉感受器的是()A.椭圆囊斑 B.球囊斑 C.壶腹嵴 D.螺旋器 E.以上均不对19.前庭阶和鼓阶借何结构相通()A.蜗孔 B.蜗管 C.蜗窗 D.前庭窗 E.联合管20.将声波的振动传人内耳的是()A.听小骨 B.前庭 C.耳蜗 D.中耳 E.外耳二、多选题1.属眼球壁中膜的结构是()A.角膜 B.睫状体 C.巩膜 D.虹膜 E.脉络膜2.瞳孔的大小()A.与瞳孔开大肌有关 B.远视时瞳孔缩小 C.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D.弱光时瞳孔开大 E.瞳孔开大与交感神经有关3.晶状体()A.是眼可变的折光装置 B.位于虹膜与睫状小带之间 C.虹膜与玻璃体之间D.虹膜与角膜之间 E.周围有睫状小带附着4.屈光装置()A.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B.外界物体经屈光装置在视网膜上成像称正视C.矫正近视需戴凸透镜 D.若眼轴过长,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称近视E.角膜表面曲度改变造成散光5. 眼球视近物时()A.睫状肌收缩 B.睫状小带放松 C.晶状体曲度增加D.瞳孔开大 E.瞳孔缩小6.眼附器包括()A.眼睑 B.结膜 C.泪器 D.眶脂体 E.眼外肌7.外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A.耳廓 B.外耳道 C.鼓膜 D.鼓室 E.听小骨8.关于鼓膜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外耳道与内耳道之间的隔膜 B.垂直位于外耳道底C.上1/4薄而松弛,称松弛部 D.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E.为鼓室的外侧壁9.听小骨由外向内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A.锤骨、砧骨和镫骨 B.砧骨、锤骨和镫骨C.镫骨、砧骨和锤骨 D.镫骨、锤骨和砧骨 D.镫骨、锤骨和籽骨10.蜗螺旋管()A.是围绕蜗轴作两圈半旋转的螺旋状骨管B.自蜗轴伸出一骨螺旋板将蜗螺旋管完全分开C.在骨螺旋板的根部有蜗螺旋管围绕蜗轴旋转,内藏蜗神经节D.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上半的前庭阶和下半的鼓阶E.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下半的前庭阶和上半的鼓阶三、填空题1.眼球壁的外膜又称______,前1/6为_______,后5/6为_______。
系统解剖复习习题 感觉器官(中文)

感觉器官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感觉器官的就是( )A.耳B.鼻C.神经D.皮肤E.以上均错2.视器包括( )A.眼球壁与附属结构B.眼球壁与屈光装置C.眼球及其附属结构D.眼球及其屈光装置E.眼球及其眼睑3.眼球( )A.壁仅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构成B.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与玻璃体C.视神经盘就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D.房水由虹膜分泌形成E.角膜中央一圆孔称瞳孔4.巩膜( )A.乳白色,厚而坚韧,就是硬脑膜的延伸结构B.前方与晶状体相连C.占纤维膜的前1/6D.有屈光作用E.以上均错5.瞳孔大小( )A.随眼压高低而变化B.随光线强弱而变化C.由睫状体收缩来调节D.与三叉神经眼神经的作用有关E.随晶状体突度变化而变化7.眼前房就是指( )A.角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B.角膜与虹膜之间腔隙C.虹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D.虹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E.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8.黄斑( )A.位于视神经乳头(盘)外侧约3-4mm处B.感光作用强,但无辨色能力C.中央有中央凹,该处对光不敏感D.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由此向后穿出眼球壁E.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生理性盲点9.上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 )A.上内方B.下内方C.上外方D.下外方E.外侧10.上斜肌可使( )A.瞳孔转向上外方B.瞳孔转向下外方C.瞳孔转向上方D.瞳孔转向外侧E.瞳孔转向下方11.眼球的折光装置为( )A.晶状体B.角膜、晶状体C.角膜、房水、晶状体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E.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12.泪道包括( )A.鼻泪管、泪小管B.泪小管、泪囊C.泪小管、泪囊、鼻泪管D.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E.泪腺、结膜囊、泪小管、泪囊、鼻泪管13.视网膜中央动脉来源于( )A.颈内动脉B.颈外动脉C.椎动脉D.脑膜中动脉E.面动脉17、属于生理性盲点的就是A、脉络膜B、角膜C、虹膜D、视轴E、视网膜中央凹14、眼前房与后房的分界就是( )A.睫状体B.虹膜C.脉络从D.晶状体E.玻璃体15.关于中耳鼓室壁的描述中,何者就是错误的( )A.上壁为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窝B.内壁为乳突窦壁C.下壁为颈静脉壁,将鼓室与颅内静脉起始部隔开D.外侧壁为鼓膜E.前壁为颈动脉壁,此壁上部有咽鼓管鼓口16、位于鼓室内的结构就是( )A.球囊B.面神经C.听小骨D.螺旋器(Corti器)E.半规管17.耳蜗( )A.由软骨构成B.由蜗管围绕蜗轴约两周半形成的C.仅分为前庭阶与鼓阶两部分D.前庭阶与鼓阶充满内淋巴E.以上均不对18.不属于位觉感受器的就是( )A.椭圆囊斑B.球囊斑C.壶腹嵴D.螺旋器E.以上均不对19.前庭阶与鼓阶借何结构相通( )A.蜗孔B.蜗管C.蜗窗D.前庭窗E.联合管20.将声波的振动传人内耳的就是( )A.听小骨B.前庭C.耳蜗D.中耳E.外耳二、多选题1.属眼球壁中膜的结构就是( )A.角膜B.睫状体C.巩膜D.虹膜E.脉络膜2.瞳孔的大小( )A.与瞳孔开大肌有关B.远视时瞳孔缩小C.瞳孔括约肌收缩时瞳孔缩小D.弱光时瞳孔开大E.瞳孔开大与交感神经有关3.晶状体( )A.就是眼可变的折光装置B.位于虹膜与睫状小带之间C.虹膜与玻璃体之间D.虹膜与角膜之间E.周围有睫状小带附着4.屈光装置( )A.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与玻璃体B.外界物体经屈光装置在视网膜上成像称正视C.矫正近视需戴凸透镜D.若眼轴过长,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称近视E.角膜表面曲度改变造成散光5、眼球视近物时( )A.睫状肌收缩B.睫状小带放松C.晶状体曲度增加D.瞳孔开大E.瞳孔缩小6.眼附器包括( )A.眼睑B.结膜C.泪器D.眶脂体E.眼外肌7.外耳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A.耳廓B.外耳道C.鼓膜D.鼓室E.听小骨8.关于鼓膜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就是外耳道与内耳道之间的隔膜B.垂直位于外耳道底C.上1/4薄而松弛,称松弛部D.前下方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E.为鼓室的外侧壁9.听小骨由外向内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A.锤骨、砧骨与镫骨B.砧骨、锤骨与镫骨C.镫骨、砧骨与锤骨D.镫骨、锤骨与砧骨 D.镫骨、锤骨与籽骨10.蜗螺旋管( )A.就是围绕蜗轴作两圈半旋转的螺旋状骨管B.自蜗轴伸出一骨螺旋板将蜗螺旋管完全分开C.在骨螺旋板的根部有蜗螺旋管围绕蜗轴旋转,内藏蜗神经节D.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上半的前庭阶与下半的鼓阶E.蜗螺旋管被基底膜完全分隔成下半的前庭阶与上半的鼓阶三、填空题1.眼球壁的外膜又称______,前1/6为_______,后5/6为_______。
感觉器官 习题

一.名词解释1、巩膜静脉:2、视神经盘:3、中央凹:二、填空题1、眼球壁由外向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2、眼球壁外膜又称______,可分为前1/6的______和后5/6的______两部分。
3、血管膜由前向后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
4、眼球的虹膜内有两种方向的平滑肌,环行的称______;放射的称______。
在强光刺激下,______收缩,瞳孔______;在弱光环境中______收缩,瞳孔______。
5、眼房为______与______之间的间隙,被分隔为前部的______和后部的______,两部分借______相通。
6、房水由______产生,最后经______汇入眼静脉,房水除有屈光作用外,还具有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7、眼球外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块。
8、耳又称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两部。
9、检查成人鼓膜时,需将耳廓拉向______方,使______变直,以便观察到鼓膜。
10、骨迷路可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膜迷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1、能接受直线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为______和______;能接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是______;听觉感受器是______。
三、选择题1、眼球壁的组成由()。
A、角膜、脉络膜和视网膜B、外膜、脉络膜和视网膜E、角膜、巩膜和视网膜2、眼球的屈光装置不包括下列哪一结构()。
A、房水B、角膜C、瞳孔D、晶状体E、玻璃体3、巩膜静脉窦位于()。
A、巩膜与角膜交界处B、角膜与虹膜交界处C、角膜与结膜交界处D、虹膜与睫状体交界处E、睫状体与虹膜交界处4、视网膜感光最敏锐的地方是()。
A、视网膜视部B、视网膜盲部C、黄斑D、中央凹E、视神经盘5、眼后房指的是()。
人体解剖学感觉器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关于角膜的错误说法是:A.无色透明B.有折光作用C.无毛细血管及感觉神经末梢D.外层为复层扁平上皮E.表层损伤后,能很快再生恢复2.位于视神经盘的正确描述是:A.位于眼球的后极B.为感光的敏感区C.含有视网膜中央动脉D.位于黄斑的外侧E.含视杆细胞3.关于视神经盘:A.是视细胞的轴突集中处B.此处感觉敏锐C.中央略凹陷叫中央凹D.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其中心E.以上都不对4.关于晶状体的错误说法是:A.为双凸透镜状B.无色透明C.有弹性D.不含血管,仅有神经E.外包一层透明而有弹性的薄膜5.可以主动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A.睫状体B.睫状肌C.睫状突D.睫状小带E.瞳孔括约肌6.无折光作用的是:A.房水B.玻璃体C.虹膜D.角膜E.晶状体7.下列何肌收缩使瞳孔转向外上:A.外直肌B.内直肌C.上斜肌D.下斜肌E.上睑提肌8.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的是:A.瞳孔括约肌B.上睑提肌C.内直肌D.外直肌E.上斜肌9.上斜肌使瞳孔转向:A.下外方B.上外方C.上内方D.下内方E.以上都不是10.关于眼动脉正确的描述是:A.起自颈总动脉B.与眼神经伴行进入眶内C.最重要的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D.眶下动脉是它的分支E.以上都不是11.关于外耳道正确的描述是:A.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B.外2/3为骨部,内1/3为软骨部C.由外向内其方向是先向前上,次稍向后,再折向前下D.由外向内其方向是先向后上,次稍向内,再折向前下E.以上都不是12.关于外耳道的正确描述是:A.为一弯曲的骨性管道B.其骨性部分为颞骨所成C.皮肤较厚且富有弹性D.皮下组织丰富,腺体较多E.与中耳相交通13.关于鼓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外耳道和中耳之间B.是圆形的透明膜C.呈深红色D.大部分为松弛部E.后下方有光锥14.关于鼓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鼓室和外耳道之间B.在活体呈淡红色C.其上方有鼓室上隐窝D.下3/4为紧张部,薄而松弛E.前下方的反光区称光锥15.螺旋器位于:A.前庭阶B.鼓阶C.骨螺旋板D.基底膜E.蜗底16.属于膜迷路的结构是:A.蜗管B.蜗顶C.蜗底D.蜗孔E.蜗螺旋管17.关于咽鼓管的正确描述是:A.连通鼓室与口咽部B.外侧份为软骨部,内侧份为骨部C.外端开口于鼓室颈静脉壁D.内覆有粘膜E.内端开口于咽隐窝18.内耳螺旋器位于:A.前庭阶B.鼓阶C.骨螺旋板D.基底膜E.蜗底19.属于听觉感受器的是:A.壶腹嵴B.螺旋器C.球囊斑D.椭圆囊斑E.螺旋神经节20.听觉感受器位于:A.前庭窗B.蜗窗C.鼓室D.螺旋器E.前庭21.头部位觉感受器位于:A.耳蜗B.椭圆囊斑、球囊斑与壶腹嵴C.前庭窗D.螺旋器E.鼓室--------------------------------------------------------------------------------填空题1.房水由(1)产生,自(2)经(3)达(4)。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练习题

“第九章感觉器官”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A.痛觉感受器B.冷敏神经元C.本体感受器D.耳E.触觉感受器答案:D2.当用光照射左眼时A.左瞳孔缩小B.右瞳孔缩小C.两侧瞳孔都缩小D.两侧瞳孔都不变E.以上都不是答案:C3.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A.枕叶皮质B.丘脑外侧膝状体C.中脑D.脑桥E.延髓答案:C4.看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A.晶状体变凸,瞳孔扩大B.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C.晶状体变扁平,瞳孔缩小D.晶状体变扁平,瞳孔扩大E.晶状体变凸,瞳孔不变答案:B5.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为:A.色素上皮细胞B.视锥和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E.水平细胞答案:B6.关于视近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视觉信号到达视觉中枢B.反射中枢包括中脑C.睫状肌收缩D.悬韧带紧张E.晶状体向前、后方凸出,前突更明显答案:D7.眼作最大调节后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为A.节点B.前主焦点C.后主焦点D.远点E.近点答案:E8.悬韧带的放松可使A.瞳孔缩小B.晶状体凸度增加C.晶状体凸度减少D.角膜曲度增加E.角膜曲度减少答案:B9.散光眼的产生原因为A.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B.眼球前后径过长C.角膜表面在不同方向上的曲率半径不同D.眼球前后径过短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答案:C10.视网膜感光细胞几乎全为视锥细胞的是A.黄斑B.中央凹C.视神经D.视乳头E.视网膜周边部答案:B11.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外段的形态与视杆细胞不同B.外段中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C.能产生感受器电位D.不能产生动作电位E.部分细胞对红色光敏感答案:B12.下列颜色视野中,范围最小的为A.黄色B.白色C.绿色D.红色E.蓝色答案:C13.中央凹处视网膜的视力好色觉强是因为A.视杆细胞多且集中B.视杆细胞少且集中C.视锥细胞多且直径大D.视锥细胞少且直径小E.视锥细胞多且直径小答案:E14.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A.维生素A缺乏B.维生素A过多C.视蛋白过多D.视蛋白过少E.视紫红质过多答案:A15.视锥系统的特点是A.对光敏感低,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B.对光敏感低,不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C.对光敏感高,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D.对光敏感高,不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E.对光敏感低,不能辨颜色,分辨能力低答案:A16.视杆系统的特点是A.对光敏感低,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B.对光敏感低,不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C.对光敏感高,能辨颜色,分辨能力高D.对光敏感高,不能辨颜色,分辨能力低E.对光敏感低,不能辨颜色,分辨能力低答案:D17.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A.视紫红质B.视黄醛C.视紫蓝质D.视紫绿质E.视蛋白答案:A18.与正常眼相比,近视眼的A.近点大,远点小B.近点和远点都大C.近点小,远点大D.近点和远点都小E.近点大,远点不变答案:D19.关于远视眼的叙述,错误的是A.眼球前后径过短B.眼的折光力过弱C.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前D.平行光线聚集于视网膜后E.可用凸透镜矫正答案:C20.声波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B.外耳--鼓膜--听骨链--蜗窗------内耳C.外耳--鼓膜--鼓室空气--蜗窗--内耳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前庭窗--内耳E.颅骨--耳蜗内淋巴答案:A21.正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区域为A.0-16HzB.16-20000HzC.1000-3000HzD.3000 - 30000HzE.30000~40000Hz答案:B22.关于基底膜振动的正确叙述是A.不同频率声音在同一部位产生最大振动B.声音频率越高,最大振动越近顶部C.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动越近顶部D.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动越近底部E.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动越近卵圆窗处答案:C23.耳蜗顶部毛细胞受损将出现A.高频听力损失B.低频听力损失C.高、低频听力损失D.对高、低频听力均无影响E.听神经动作电位的出现受到易化答案:B24.引起耳蜗顶部基底膜最大行波振幅的是A.高频声波B.中频声波C.低频声波D.任何频率的声波E.高强度声波答案:E25.关于中耳和听骨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鼓膜和听骨链构成声波主要传导途径B.锤骨、砧骨和镫骨依次连接成听骨链C.锤骨柄附于鼓膜,镫骨底板与蜗窗相接D.鼓膜和听骨链能增加听觉的敏感度E.听骨链有保护内耳的作用答案:C26.散光眼矫正应戴A.棱镜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E.圆柱透镜答案:E27.老花眼矫正应戴A.棱镜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E.圆柱透镜答案:D28.鼓膜穿孔引起A.低频听力受损B.高频听力受损C.听力无影响D.传音性耳聋E.感音性耳聋答案:D29.耳蜗神经病变引起A.低频听力受损B.高频听力受损C.听力无影响D.传音性耳聋E.感音性耳聋答案:E30.近视眼是由于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C.晶状体弹性降低D.眼的折光能力过弱E.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答案:A31.远视眼矫正应戴A.棱镜B.平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E.圆柱透镜答案:C32.老花眼是由于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C.晶状体弹性降低D.眼的折光能力过弱E.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答案:C33.眼的折光细胞不包括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E.视网膜答案:E(二)X型题:1.视紫红质A.是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B.对紫光最敏感C.闭上眼睛时合成增加D.光照时迅速分解E.是人在暗光处能视物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3.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称为:A.感受器B.受体C.分析器D.特殊器官E.效应器54.感受细胞与非神经性的附属结构一起构成:A.感觉器官B.感受器C.效应器D.分析器E.特殊器官55.当剌激感受器时,剌激虽在持续,但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A.疲劳B.抑制C.适应D.传导阻滞E.衰减传导56.属于快适应的感受器是:A.触觉感受器B.痛觉感受器C.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D.肌梭长度感受器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57.下列关于特殊感官特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对适宜剌激敏感B.多具有辅助结构C.均不易适应D.均有换能作用E.均有信息编码功能58.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以电紧张方式扩布B.为感觉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C.为“全或无”式D.可以总和E.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59.光线在穿过二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A.反射B.折射C.衍射D.反射和折射E.以上都不是60.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A.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界面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E.玻璃体-视网膜界面61.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为:A.色素上皮细胞B.视锥和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E.水平细胞62.视近物时使之成像聚集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B.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增大C.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变小D.眼球前后径增大E.房水折光系数增高6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A.睫状肌收缩,虹膜环形肌收缩及瞳孔缩小B.睫状肌放松,虹膜环形肌收缩及瞳孔缩小C.睫状肌和虹膜环形肌均放松,瞳孔散大D.睫状肌收缩,虹膜辐射肌收缩,瞳孔扩大E.睫状肌舒张,虹膜辐射肌收缩,瞳孔扩大64.眼的最大调节能力由下列哪项表示?A.瞳孔缩小的程度B.能够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C.晶状体曲率半径的变化D.视网膜像的大小E.视角的大小65.眼经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之点,称为:A.主点B.节点C.焦点D.近点E.远点66.20岁左右的成人,近点约为:A.8.6cmB.11.8cmC.15.0cmD.20.0cmE.83.3cm67.瞳孔扩大时,通常使折光系统的:A.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增大B.球面像差和色像差缩小C.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增大D.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减小E.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不变68.当用光照射正常人的左眼时:A.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不变B.右眼瞳孔缩小,左眼瞳孔不变C.两眼瞳孔均缩小D.两眼瞳孔都不变E.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扩大69.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的眼,称为:A.远视眼B.散光眼C.近视眼D.正视眼E.老光眼70.老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A.晶状体透明度改变B.晶状体弹性减弱C.角膜曲率改变D.角膜透明度改变E.房水循环障碍71.散光眼的原因多半是由于:A.眼球前后径过长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D.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72.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A.近点变远,远点变近B.近点和远点都变远C.近点变近,远点变远D.近点和远点都变近E.近点变远,远点不变73.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常眼更远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纠正74.对视杆细胞而言,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分布在中央小凹B.含有视紫红质C.司晚光觉D.对光的敏感度较高E.能辨别明暗75.关于对视锥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愈近视网膜中心部,视锥细胞愈多B.中央凹处分布最密集C.视网膜周边部,视锥细胞少D.对光的敏感度较差E.与颜色的辨别无关76.在中央凹的中心,对光的感受分辨力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此处感光细胞兴奋性高B.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C.其信息传递系统成单线联系D.其信息传递系统成聚合联系E.此处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大量处于合成状态77.各种感光色素本质上的区别在于:` A.生色基团的成分B.视黄醛的结构C.视黄醛与视蛋白的结合方式D.视蛋白的结构E.生色基团的大小78.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色盲是:A.红色盲B.绿色盲C.黄色盲D.红绿色盲E.黄蓝色盲79.视锥与视杆细胞的本质不同在于:A.外段B.内段C.胞体D.连接部E.终足80.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B.视紫红质缺乏C.顺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合成障碍E.视紫蓝质合成过多81.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中需要光照的是:A.视蛋白和视黄醛分离B.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维生素AC.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11-顺视黄醛D.全反型维生素A转变成11-顺视黄醛E.视黄醛与视蛋白合成视紫红质82.视紫红质的化学本质是:A.糖脂B.磷脂C.结合蛋白质D.肽类物质E.固醇类物质83.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A.维生素DB.维生素EC.维生素AD.维生素B2E.维生素K84.当受试者头部前倾30度并绕身体垂直轴向左开始时,眼震颤的方向是:A.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右B.慢动相向左,快动相向左C.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左D.慢动相向右,快动相向右E.慢动相向右,然后停止眼震颤85.关于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段是视紫红质密集的部位B.外段是进行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位C.视紫红质受光照射分解后,可在外段膜上出现离子通透性的改变D.外段膜在无光照时,钠离子由膜外向膜内流动E.感受器电位属于一种去极化型的电位,是Na+内流所造成86.关于明暗适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光处逐渐提高的过程B.暗适应的机理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合成增强有关C.明适应出现较暗适应快D.明适应的出现与蓄积过多的视锥细胞色素大量分解有关E.处于合成状态的感光色素愈多,感光细胞对光刺激的敏感性愈高87.下列叙述中与双眼视觉无关的是:A.扩大视野,增强深度觉B.增强辨色能力C.弥补视野中的盲点D.产生立体视觉E.增强对物体距离判断的准确性88.视锥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点是:A.能合成感光色素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C.含有11-顺视黄醛D.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E.对光刺激敏感99.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特点是:A.为局部电位B.只能以电紧张性扩布C.为超极化慢电位D.为去极化慢电位E.为超极化快电位90.下列关于正常视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颜侧视野较大B.鼻侧视野较小C.红色视野最小D.白色视野最大E.黄色视野大于绿色视野91.视野范围最大的是:A.黄色B.红色C.绿色D.白色E.蓝色92.下列哪一结构的损害将造成两颞侧视野的丧失,即出现“管状视野”。
A.视交叉B.右侧视神经C.右侧视束D.左侧视束E.左侧视神经93.按照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白、紫D.红、黄、黑E.黑、白、蓝94.听阈是指刚能引起听觉的:A.某一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B.任何频率的最大振动强度C.某一频率的最小振动强度D.某一频率的中等振动强E.某一段频谱的最大振动强度95.正常人耳所能感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A.0~20HzB.20~20,000HzC.30,000~40,000HzD.40~200HzE.20,000~30,000Hz96.人耳最敏感的振动频率为:A.20~100HzB.100~300HzC.1,000~3,000HzD.3,000~9,000HzE.9,000~12,000Hz97.对鼓膜传音功能不正确的叙述是:A.经鼓膜-听骨链-卵圆窗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入内耳的最有效的途径B.鼓膜有较好的频率响应C.在振动频率为16~20,000Hz范围内,鼓膜振动与声波振动同始同终D.鼓室内正常的气压对维持鼓膜的功能起了重要作用E.咽鼓管阻塞时,可引起鼓膜内陷98.声音传入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骨传导B.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C.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D.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E.颅骨→耳蜗99.振动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A.幅度增大,压强增大B.幅度减小,压强减小C.幅度增大,压强减小D.幅度减小,压强增大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100.外界声音通过中耳时,可使声压增加约:A.1.3倍B.3.2倍C.17倍D.22倍E.55倍101.鼓阶与前庭阶两者间的压力平衡经过哪一结构?A.咽鼓管B.蜗管C.蜗孔D.中阶E.圆窗102.飞机上升和下降时,嘱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调节中耳与内耳间的压力平衡103.柯蒂器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A.前庭膜B.盖膜C.基底膜D.位砂膜E.圆窗膜104.基底膜由底部到顶部:A.逐渐变窄B.逐渐变宽C.逐渐变薄D.逐渐变厚E.宽度不变105.耳蜗底部受损时,出现的听力障碍主要是:A.高频听力B.低频听力C.中频听力D.中、低频听力E.高、中频听力106.关于耳蜗微音器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潜伏期极短B.没有不应期C.对缺氧相对不敏感D.听神经纤维变性时仍能出现E.与声音振动频率不一致107.有关前庭器官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前庭器官包括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B.前庭器官能感受机体在空间的位置感觉C.可感受机体的变速感觉D.可调节姿势反射,保持身体平衡E.与植物性神经机能反应和眼震颤也有关108.囊斑的适宜剌激是:A.正角加速度B.负角加速度C.角匀速运动D.头部和躯干各方向直线正负加速运动E.各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109.下述人类能分辨的味道中,哪种不属于基本味觉?A.酸B.甜C.苦D.辣E.咸110.对味觉的叙述,错误的是:A.味觉感受器是味蕾B.甜味感受器多分布在舌尖部C.酸味感受器多分布在舌两侧面D.一个味感受器一般只对一种味道起反应E.对苦味的敏感度高于其它味道111.关于嗅觉感受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嗅觉感受器主要位于鼻腔深部B.嗅觉感受器是嗅细胞C.嗅细胞实际是双极神经细胞D.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对其它气味的敏感性也降低E.嗅觉细胞的纤毛表面具有对某种分子结构有特殊结合能力的受体或位点B型题A.肌梭B.腱器官C.游离神经末梢D.环层小体E.螺旋器112.压觉感受器是:113.痛觉感受器一般是:114.听觉感受器是:115.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感受器是:116.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是:A.疲劳B.适应C.换能D.编码E.调制117.感受器把各种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称为:118.感受器把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序列过程,称为:119.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的过程,称为:A.3.3cmB.8.6cmC.11.4cmD.83.3cmE.200cm120.8岁左右的儿童近点约为:121.20岁左右的成人近点约为:122.60岁左右的成人近点约为: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视E.正视123.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而导致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称为:124.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而导致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称为:125.由于晶状体弹性减弱,视近物时调节能力下降,称为:A.凹透镜B.凸透镜C.圆柱镜D.棱镜E.平面透镜126.远视眼应配戴127.近视眼应配戴:128.散光眼应配戴:A.对感光细胞起营养和保护作用B.能进行光-电转换C.视信息传递的第二级神经元D.能产生动作电位E.起联络感光细胞作用129.水平细胞:130.神经节细胞:131.视锥和视杆细胞:132.色素细胞:A.中央凹B.视盘C.中央凹周围视角约20°的区域D.中央凹周围视角约30°的区域E.视网膜周边部133.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分布的区域是:134.既无视锥也无视杆细胞分布的区域是:135.能很好辨别红、绿、蓝三色觉的区域是:136.视杆细胞分布最多的区域是:137.视敏度最高的区域是:A.前庭阶B.鼓阶C.前庭膜D.基底膜E.蜗管138.声音感受器所在的部位是:139.卵圆窗所在的部位是:140.圆窗所在的部位是:141.内淋巴所在的部位是:A.感音性耳聋B.传音性耳聋C.中枢性耳聋D.高频听力受损E.低频听力受损142.听骨链破坏可导致:143.鼓膜穿孔可导致:144.全耳蜗病变可导致:145.耳蜗底部病变可导致:146.耳蜗顶部病变可导致:A.半规管B.椭圆囊C.球囊D.基底膜E.柯蒂器官147.感受机械振动:148.汽车启动和停止刺激:149.电梯开动和停止刺激:A.酸B.甜C.苦D.辣E.咸150.舌尖部最敏感的味觉是:151.舌两侧部最敏感的味觉是:152.舌根部最敏感的味觉是:X型题153.关于感受器电位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为过渡性慢电位B.为外界刺激能量转换成跨膜电变化的结果C.其幅度与外界刺激强度有关D.以电紧张方式扩布E.有总和现象154.不同的感觉刺激性质决定于:A.被刺激的感受器B.刺激的频率C.刺激的能量形式D.刺激传入上行途径E.传入冲动最终到大脑皮层的部位155.不同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编码是通过:A.刺激能量的形式B.被刺激的感受器性质C.信号传输的特定途径D.参加同一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多少E.单一神经纤维上冲动频率的高低156.关于生理盲点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位于中央凹的鼻侧B.位于中央凹的颞侧C.为神经节细胞轴突穿出眼球的部位D.无感光细胞E.双眼视物可清除盲点的影响157.影响视力的因素包括:A.中央凹视锥细胞直径的大小B.视觉中枢的分析能力C.眼的折光能力D.光源的强弱和物体同背景的对比度E.晶状体的弹性158.视近物时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其作用:A.减小球面像差B.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C.减少色像差D.降低眼的折光能力E.增加视觉的清晰度159.关于视敏度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通常用视力表来测定B.为视网膜对光的敏感性测定C.单侧眼的视敏度较双侧眼更高D.中央视觉的视敏度比周围视觉的更高E.色盲患者视敏度降低160.老视眼的特点有:A.近点远移B.视近物不清C.视远物时不需调节D.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E.晶状体的弹性降低161.关于远视眼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近点距离比正视眼大B.易发生视物疲劳,尤甚视近物时C.多由眼球前后径过长引起D.眼的折光力减弱E.矫正方法可用凹透镜162.区分不同类型视锥细胞的主要依据有:A.外段结构的差异B.视黄醛结构的差异C.视蛋白结构的不同D.光谱吸收特性的不同E.分布部位的不同163.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B.对光波剌激较视锥细胞敏感C.有较强分辨能力D.对色光很敏感E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164.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主要集中在中央凹处B.司分辨颜色C.司明视觉D.对光波敏感性高E.分辨力较视杆细胞强165.关于视紫红质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是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B.属于一种糖蛋白C.在光亮处迅速分解D.在暗处以合成为主E.分解和合成为可逆反应166.关于视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鼻侧与上侧较宽B.颞侧与下侧较宽C.红色视野最小D.白色视野最大E.黄色视野大于绿色视野167.外耳的作用有:A.为声波传向中耳的通道B.有采音作用C.通过共鸣提高声音强度D.有助于声源方位的判断E.对鼓膜有一定保护作用168.鼓膜-听骨链装置的功能是:A.起传音作用B.起增压作用C.减少振动的幅度D.也可防止过强声压对内耳的损伤E.补偿由于声阻抗不同所致的能量耗损169.关于微音器电位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潜伏期极短B.其波形与剌激声波无关C.是一种交流性质的电变化D.对缺氧、麻醉相对不敏感E.属于一种局部电位170.关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包括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B.为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C.受剌激后可反射性引起相应感觉和肌紧张改变等效应D.壶腹嵴是感受角变速运动的感受器E.囊斑是感受直线加速运动的感受器171.关于眼球震颤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为前庭反应中的一种特殊反应B.为旋转所致的眼球特殊运动C.主要由半规管受剌激引起D.为头部位置改变所致的特殊运动E.被用于检查前庭功能172.感受苦昧的感受器分布于:A.舌根部B.舌尖部C.舌的两侧部D.软腭E.舌中间部53.A 54.A 55.C 56.A 57.C58.C 59.B 60.A 61.B 62.B 63.A64.B 65.D 66.B 67.A 68.C 69.C70.B 71.C 72.D 73.B 74.A 75.E76.C 77.D 78.D 79.A 80.B81.A 82.C 83.C 84.C 85.E86.D 87.B 88.D 89.C 90.C 91.D92.A 93.A 94.C 95.B 96.C 97.C98.B 99.D 100.D 101.C 102.D 103.C104.B 105.A 106.E 107.A 108.D 109.D110.D 111.D 112.D 113.C 114.E 115.B 116.A 117.C 118.D 119.B 120.B 121.C 122.D 123.A124.B 125.D 126.B 127.A 128.C 129.E130.D 131.B 132.A 133.A 134.B 135.A136.C 137.A 138.D 139.A 140.B 141.E142.B 143.B 144.A 145.D 146.E 147.E148.B 149.C 150.B 151.A 152.C153.ABCDE 154.ACDE 155.DE 156.ACDE 157.ABCDE 158.ABCE 159.AD 160.ABCDE 161.ABD 162.CD 163.ABE 164.ABCE165.ACDE 166.BDE 167.ABCDE 168.ABCE 169.ACDE 170.ABCDE 171.ABCDE 172.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