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

合集下载

乙醛

乙醛

乙醛一、醛1.定义;由烃基与醛基的连而形成的化合物且醛基只能在端C 上形成的化合物。

CH 3—C —H二、乙醛 1.分子式及结构O分子式:C 2H 4O 结构式 H —C — C —H 结构简式:CH 3CHO 或 CH 3 —C —H 氢谱3:1O官能值:—C —H (醛基) 电子式:O 红外光谱:C —H 、C=O 振动 RCHO 或R —C —H O 注:①乙醛耗氧 x+y/4-z/2 C C 2H 4O →C 2H 2·H 2O H —C H H H O②有醛基不一定是醛,但醛一定有醛基 H —C —O —H 甲酸2.物性乙醛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易燃烧,易挥发,注意防火。

3.化性①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O催化剂CH 3—C —H +H 2 CH 3CH 2OH △②氧化反应1) 被O ₂氧化(催化氧化)催化剂2CH 3一 C 一 H + O 2 → 2CH 3 一 C 一 OH 2) 可燃性 △O CO HOH HO O催化剂2CH 3一 C 一 H + 5O 2 → 4CO 2 + 4H 2O △ 3)弱氧化剂氧化①银镜反应配银氨溶液方法:向AgNO 3溶液中加入稀氨水,边加边摇动试管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就配成了银氨溶液。

(1)AgNO 3 + NH 3.H 2O =AgOH ↓+ NH 4NO 3(2)AgOH + 2NH 3.H 2O =[Ag(NH 3) 2]OH +2H 2O氢氧化二氨和银是络合物(配合物)。

中括号里的叫内界,中括号外的叫外界.离子式: AgOH + 2NH 3.H 2O =[Ag(NH 3) 2]+ +OH - +2H 2O 银氨络离子强碱性(1)(2)加和离子式:Ag + + 2NH 3.H 2O =[Ag(NH 3) 2]+ + 2H 2O注意:①乙醛与[Ag(NH 3) 2]OH 反应条件为水浴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受热均匀) ②反应现象:试管内壁覆着着一层光亮的银镜。

乙醛

乙醛
比例模型
二、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 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 20.80C, 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 乙醚、氯仿等互溶
思考:乙醛、苯、CCl4均为无色液体, 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
分子结构 ●官能团
H - H-C-C-H - H
醛 基
醛 基
易加成, 収生还原反应 易被氧化(受羰基的影响)
CH3-CH2-CH-CH3
CH3
3、醛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例1、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信 息 题
2HCHO + NaOH(浓)
HCOONa + CH3OH
在此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变化是 A 仅被氧化 B 仅被还原 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 被氧化为甲醇,还原为甲酸钠
例2、 2CH3CHO + NaOH(浓) CH3COONa + CH3CH2OH

RCOOH +Cu2O + 2H2O
醛在氧化反应中有关计量关系
R-CHO
【O】
R-COOH
-CHO、Ag、Cu2O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CHO----- 2 Ag -CHO----Cu2O
1
2
1
1
3、同分异构体
●相同碳原子数的醛、酮、(烯醇)互为
同分异构体.通式:CnH2nO 例: (1)写出C3H6O的可能结构简式.
CnH2n+1—CHO
2、醛的化学通性
(1)可以与氢乞发生加成(还原)反应 ——生成醇 (2)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银镜反应 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被氧气氧化

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Βιβλιοθήκη (1)醛的加成反应——还原成醇

乙醛

乙醛


加2H 还原

加氧 氧化

RCHO + H2
催化剂 RCH OH 2
RCHO + Ag(NH3)2OH RCHO + Cu(OH)2
RCOONH4 RCOOH
已知分子式为C5H10O的有机物,其分子中含有: 原子团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个—CH ,1个—CH2—,2个—CH3,1个—CHO
三、化学性质
HC=O H HCHO + 4 Ag(NH3)2OH (NH4 )2CO3+
+ H2
催化剂
CH3OH
6NH3 + 4Ag ↓ + 2H2O
四、用途
a.重要的化工原料 b.杀菌剂
OH
OH
n
+ nHCHO 催化剂
H
CH2 OH
n 酚醛树脂 反应类型: 缩聚反应。
+( n1)H2O
总结: 醛类的化学性质
选修5
2CH3CH2OH + O2
H H
H—C—C—O—H H H
催化剂
2CH3CHO + 2H2O
H H H—C—C=O H
-2H
醛基
-CHO
乙醇
乙醛
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 化合物,叫做醛。
一、乙醛的分子组成及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电子式
C2H4O
H H
H-C- C- H
O =
不能由醛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 ) A.CH3CH2CH2CH2OH
B.
C.
D D.
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 键断裂,RCH=CHR’可氧化成RCHO和R’CHO。

乙醛化学式结构式

乙醛化学式结构式

乙醛化学式结构式及其相关性质和应用1. 乙醛的基本信息乙醛(英文名:acetaldehyde),又被称为醋醛,分子式为CH₃CHO,是一种醛类有机化合物。

乙醛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辛辣、刺激性的臭味。

乙醛可溶于水,混溶于乙醇、乙醚、苯、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由于乙醛含有羰基基团,且与羰基相连的碳上具有α氢,所以乙醛容易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

乙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可通过氧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酸酐等化合物,还可以通过缩合反应制得丁醇、季戊四醇等化合物,还可以合成乳酸、吡啶等化合物。

乙醛对人体的眼、鼻、呼吸道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时间接触可引发中毒。

2. 乙醛的化学结构乙醛是带有一个羰基的醛类化合物,乙醛分子由一个醛羰基和一个甲基构成。

乙醛甲基中的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和所有的醛基化合物一样,乙醛羰基中的碳原子以三个sp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是和氧形成的,这三个键处于同一平面,碳原子的一个p轨道和氧原子的一个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π键,与σ键所成的平面垂直,因此羰基的碳氧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形成的。

羰基中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因此羰基是一个极性基团,具有偶极矩,偶极矩的负极在氧原子这一端,正极在碳原子这一端,因此羰基中的碳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

3. 乙醛的理化性质3.1 物理性质乙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常温下密度为0.785 g/mL,沸点为20.8℃,熔点为-123.4 °C。

乙醛可以溶于水,混溶于乙醇、乙醚、苯、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乙醛的闪点是-38 ℃,自燃温度为175 °C。

3.2 化学性质乙醛含有羰基,具有醛类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可以发生亲核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

乙醛的甲基与羰基相连,因此甲基碳上的氢原子具有一定的活泼性,可以发生卤代、卤仿等取代反应。

3.2.1 加成反应乙醛与格氏试剂加成有机镁试剂(格氏试剂)容易对含羰基的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格氏试剂对乙醛的加成反应如下:CH₃CHO + CH₃MgBr → CH₃CH (OMgBr)CH₃ — H₃O⁺ → CH₃CH (OH)CH₃乙醛与亚硫酸氢钠加成亚硫酸氢钠与乙醛反应可以生成一种溶于水的盐。

乙醛安全生产要点

乙醛安全生产要点

乙醛安全生产要点简介乙醛,化学式为C2H4O,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

它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但是其对人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易燃性。

因此,在进行乙醛的生产和使用前,必须了解乙醛的安全性,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乙醛的危害乙醛是一种有毒易燃的化学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皮肤:乙醛能使皮肤出现烧伤、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皮肤损坏。

•呼吸道:乙醛在吸入时,会刺激呼吸道,造成咳嗽、呼吸困难或者哮喘等症状,长期处于高浓度乙醛的环境中,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

•眼睛:乙醛能够损害眼睛,造成眼睛的灼热、疼痛、流泪、视力模糊等症状。

•消化道:乙醛进入消化道的情况比较少见,但是如果进入体内,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的症状。

乙醛的安全生产要点为了确保乙醛的安全生产,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防火防爆乙醛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会自燃,因此,必须注意防火防爆。

具体要求如下:•贮存:乙醛需要贮存在防火、防爆的场所中,禁止将其与其他易燃、易爆化学品混合放置。

•使用:在使用乙醛时,必须保持周围环境干燥通风,严禁在有火源的场所操作,尤其是不要与明火接触。

2. 个人防护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需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置,保障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具体要求如下:•呼吸系统:在操作乙醛时,必须佩戴呼吸器防护,确保吸入空气中乙醛含量不超标。

•皮肤:在处理乙醛时,必须佩戴乙醛防护手套和防护衣,以避免其对皮肤造成伤害。

在有皮肤接触的情况下,需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 废弃物处理在生产和使用乙醛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必须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具体要求如下:•处理:将废弃乙醛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使其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禁止将其直接排放到空气、水体和土地中。

•存储:在处理废弃乙醛的过程中,必须将其储存在防火、防爆的场所中,禁止将其与其他化学品混合放置。

乙醛

乙醛
CH3CHO + 2 Cu(OH)2 CH3COOH + Cu2O↓+2H2O
2 CH3
O C H + O2
催化剂 △
2CH3COOH
2)加成反应 ) O C H + H2
Ni △
CH3
CH3CH2OH
思考 1
写出分子式为C 写出分子式为C3H6O2的所有同分异构 体的结构简式。 能否用一种试剂来检验它们?
乙醛能够被诸如银氨溶液、新 等弱氧化剂所氧化。 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所氧化。
银氨溶液配制
Ag+ + NH3 · H2O AgOH + 2NH3 · H2O AgOH + NH4+ [Ag(NH3)2]+ + OH– + 2H2O + 2OH–

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
CH3COO– + NH4+ + 2Ag + 3NH3 + H2O
氢氧化铜配制 及与醛反应 CH3CHO
Cu2+ + 2OH–
Cu(OH)2
+ 2Cu(OH)2 △ CH3COOH + Cu2O + 2H2O
红色
以上反应均可以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下图用葡萄糖代替乙醛做与银氨溶液反应 的实验。该实验结果可说明什么?
实验2 实验 在试管里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 滴入2%的硫酸铜溶液4~8滴,振荡。然后加 入乙醛溶液0.5mL,把试管放在水浴里加热。 实验现象: 产生砖红色沉淀。 产生砖红色沉淀。
做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做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乙 醛

乙 醛

①含C=C或C≡C键的有机物
②苯的同系物
③醇、酚、醛
四、乙醛的制法
(1)乙醇氧化法:
Cu 2CH CHO+2H O 2CH3CH2OH+O2 △ 3 2
(2)乙炔水化法:
CH CH +H2O
催化剂
CH3CHO
(3)乙烯氧化法: 2CH2=CH2+O2
催化剂
加热、 加压
2CH3CHO
乙醛性质的小结1
甲醛的1H-NMR
甲醛:
分子式: CH2O 结构式: H
O C :O :
H
(所有原子共面)
结构简式:HCHO 电子式: O 官能团: .C H -CHO
H :C : H
-COH
::
练习:下列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 不共面的是
D
A.CH2=CH2 C. CHO
B.
OH
D. 3CHO D.CH
化学性质 ⑴氧化反应 ①被银氨溶液氧化
酚醛树脂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高分子材 料,至今还广泛使用,条件不同时(催 化剂)可以生成线型或体型的酚醛树脂
线型酚醛树脂(盐酸作催化剂)
体型的酚醛树脂(氨水作催化剂)
甲醛和尿素反应生成脲醛树脂,脲醛树 脂可制成热固性高分子黏合剂,用于胶 合板、刨花板、人造维板等木材加工。
拓展视野

1、酮: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C=O称羰基,是酮的官能团,丙酮 是最简单的酮。 2、饱和一元酮的分子式的通式:
信息提示 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1ml2%的AgNO3溶液,再逐滴 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
AgNO3+NH3· H2O = AgOH +NH4NO3 AgOH+2NH3· H2O =[Ag(NH3)2]+ + OH-+2H2O

乙醛

乙醛

乙 醛CH 3CHOCAS 登记号:75-07-0 中文名称:乙醛 RTECS 号:AB1925000UN 编号:1089EC 编号:605-003-00-6 英文名称:ACETALDEHYDE; Acetic aldehyde; Ethanal; Ethyl aldehyde 原中国危险货物编号:31022分子量:44.1 化学式:CH 3CHO危害/接触 类型 急性危害/症状预防急救/消防火 灾极易燃。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

禁止与高温表面接触。

干粉,抗溶性泡沫,大量水,二氧化碳。

爆 炸蒸气/空气混合物有爆炸性。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不要使用压缩空气灌装、卸料或转运。

使用无火花手工具。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料桶等冷却。

接 触 避免一切接触!#吸入咳嗽。

通风,局部排气通风或呼吸防护。

新鲜空气,休息,给予医疗护理。

#皮肤 发红。

疼痛。

防护手套。

脱去污染的衣服,冲洗,然后用水和肥皂清洗皮肤,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 发红。

疼痛。

安全护目镜或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食入 腹泻。

头晕。

恶心。

呕吐。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漱口。

饮用1或2杯水。

给予医疗护理。

泄露处置撤离危险区域!转移全部引燃源。

尽可能将泄漏液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砂土或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不要用锯末或其他可燃吸收剂吸收。

包装与标志不易破碎包装,将易破碎包装放在不易破碎的密闭容器中。

欧盟危险性类别:F+符号 Xn 符号 R :12-36/37-40 S :2-16-33-36/37 联合国危险性类别:3 联合国包装类别:I 中国危险性类别:第3类 易燃液体 中国包装类别:I 应急响应运输应急卡:TEC(R)-30S1089美国消防协会法规:H2(健康危险性);F4(火灾危险性);R2(反应危险性)易燃性2活 性毒 性24储存耐火设备(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