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纯过氧化氢很不稳定,加热到°c便猛烈的分解为水和氧气。
过氧化氢是一种极弱的酸:h2o2=(可逆)=h++ho2-(ka=2.4×10-12)。
因此金属的过氧化物可以看做
是它的盐。
双氧水的用途分医用、军用和工业用三种,日常消毒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
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双氧水具有氧化
作用,但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过3—5分钟就恢复原来的肤色。
化学工业用做生产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的原料,酒石酸、维生素等的氧化剂。
医药工业用做杀菌剂、消毒剂,以及生产福美双杀虫剂和
40l抗菌剂的氧化剂。
印染工业用做棉织物的漂白剂,还原染料染色后的发色。
用作生产
金属盐类或其他化合物时除去铁及其他重金属。
也用作电镀液,可以除去无机杂质,提升
镀件质量。
还用作羊毛、生丝、象牙、纸浆、脂肪等的染料。
高浓度的过氧化氢可以用做
火箭动力助燃剂。
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制备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材料和设备:双氧水溶液、玻璃试管、橡皮塞、酒精灯、酒精灯架、钳子、气球。
2. 将一小瓶双氧水溶液倒入试管中,注意不要装满,留有一定空间。
3.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使双氧水溶液加热至沸腾。
加热时应小心,以免溶液溢出。
4. 当试管中溶液沸腾时,立即将试管口用橡皮塞密封,同时将试管倒置。
5. 将试管的一端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使试管的另一端离开水面。
这样就可以观察到试管内的氧气在水中上升。
6. 将一个气球套在试管的另一端,注意保持气球的口与试管口紧密贴合。
7. 随着试管内的气体的上升,气体会逐渐被气球充满。
直到气球充满氧气为止。
8. 当气球充满氧气后,使用钳子夹住试管,使试管从水中取出。
9. 将气球的口用手指封住,可以将气球中的氧气取出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加热试管时要小心,以免溶液溢出或试管破裂。
同时,处理试管时要戴上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试管和双氧水溶液。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试剂,它的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被用于实验室制造氧气的领域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以双氧水制气所产生的氧气品质较高,十分受欢迎。
双氧水可以分解成氧气和水,并向周围释放氧气,这是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最基本原理,而其制取所需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 + O2,也就是说,,双氧水经过反应便会生成水和氧气两种物质。
双氧水反应所产生的氧气品质十分高,它以液体形式存在,可以向周边环境提供较为纯净、较高浓度的氧气,而此法又是非常安全、反应迅速的,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实验室的青睐。
但在双氧水制气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双氧水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强烈的热量,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反应瓶必须放在水槽内,以免发生意外;其次,双氧水反应本身所产生的氧气浓度较低,因此必须多次反应,才能达到应用标准。
综上所述,双氧水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效方法,可以利用该原理生产出高
品质、较为纯净的氧气,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安全因素。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它是一种含有两个氧原子的双氧水。
当它分解时,会释放出氧气并形成水。
H2O2理化性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反应物:过氧化氢
反应条件:二氧化锰(土豆块,红砖粉末)等——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生成物:氧气和水方程式:2H2O2= 2H2O + O2↑
H2O2物理性质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粘稠液体,熔点-0.43 °C,沸点150.2 °C,纯的过氧化氢其分子构型会改变,所以熔沸点也会发生变化。
凝固点时固体密度为1.71g/cm³,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它的缔合程度比H2O大,所以它的介电常数和沸点比水高。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教学流程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教学流程材料和设备:1.双氧水溶液(H2O2)2.还原剂(例如碘化钾)3.水槽4.水银汞柱或气体收集瓶5.实验室玻璃器皿(例如烧杯、漏斗、试管)6.水7.镊子或夹子8.导管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双氧水溶液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将适量的双氧水(H2O2)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
步骤2:制备还原剂1.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将适量的还原剂(例如碘化钾)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
步骤3:将双氧水溶液转移到水槽中1.将双氧水溶液缓慢地倒入水槽中。
2.确保水槽中的双氧水溶液深度足够容纳后续实验所需的氧气量。
步骤4:开始反应1.将还原剂的溶液缓慢地倒入水槽中的双氧水溶液中。
此时会产生氧气的释放。
2.注意观察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泡。
步骤5:收集氧气1.将一个试管或气体收集瓶倒置并浸入水池中,以保持试管或瓶口气体收集区域始终处于水中。
2.使用镊子或夹子将试管或气体收集瓶固定在水池中。
步骤6:将氧气收集到试管或气体收集瓶中1.将试管或气体收集瓶的开口对准气泡,并允许气体从水中逸出并进入试管或气体收集瓶中。
2.可以进一步使用水银汞柱来测量气体的收集量。
步骤7:注意安全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氧气和还原剂。
2.当氧气收集到足够的量后,关闭反应并转移到下一步。
步骤8:处理废液1.实验完成后,废液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双氧水溶液和还原剂。
因此,需要将废液处理掉。
需要注意的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
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还原剂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避免直接接触该物质。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需要一个安全通风环境,以防止气体浓度达到可燃或有害水平。
3.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避免产生大量的气泡,以防止气体泄漏或封闭的容器破裂。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
过氧化知氢制取氧气要用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1、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2,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是一种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缓慢分解),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后能加道快反应,催化剂有:二氧化锰、硫酸铜、碘化氢、二氧化铅专、三氯化铁、氧化铁,及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等。
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公式:
H2O2 + MnO2 +2H+ = Mn2+ + 2H2O + O2
Mn2+ + H2O2 = MnO2 + 2H+
MnO2虽然参与了化应反应,但在属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加快了反应速率,故二氧化锰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总反应为:2H2O2=2H2O+O2。
双氧水制氧气的制取装置

双氧水制氧气的制取装置
双氧水制氧气的制取装置,也叫作双氧水燃烧装置,是一种利用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装置。
该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双氧水储罐、一个加热装置和一个氧气收集器。
制取氧气的过程是双氧水分解的反应,反应式为:2H2O2 ->
2H2O + O2。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双氧水注入储罐,储罐中加热装置对双氧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2. 加热后的双氧水分解成水和氧气,氧气从装置的顶部释放出来。
3. 使用氧气收集器收集释放出的氧气。
该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然而,制取的氧气质量可能不够纯净,还需要经过后续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
处理分解后的水也需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需求和使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制取氧气方法。
双氧水制备氧气及氧气的性质的设计实验

双氧水制备氧气及氧气的性质的设计实验一. 实验原理:氧气的制取: 2H 2O 2 2MnO 2H 2O+O 2↑氧气的性质:O 2为无色无谓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O 2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大。
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波。
他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者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二.实验操作步骤与实验现象:1. O 2的制取与收集H 2O 2分解法在蒸馏烧瓶中装入0.5~1.5gMnO 2,用带有分液漏斗的塞子塞住烧瓶,分液漏斗中装入H 2O 2,其质量分数以10%~15%为宜(与睡得体积比1:1~1:4)。
溶液中H 2O 2过少,反应太慢,过多则因为剧烈而引起喷发事故。
由于H 2O 2易分解,稀释时应当用蒸馏水,并在用前稀释。
实验装置图如下:H 2O 2MnO 22.O 2的性质(1) 硫在O 2中的燃烧取一洁净的燃烧匙,放入少量硫磺粉,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然后将燃着的硫匙由上往下缓缓深入集有O 2的集气瓶中,这时火焰的颜色呈现为明亮的蓝紫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SO 2气体生成。
为避免污染空气,将燃烧匙取出后及时淬如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到发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可看到木炭燃烧的更剧烈并发出白光。
给此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混浊。
(3)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根梗,点燃火柴梗,待火柴梗临近燃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留有少量水).会看到铁丝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的熔融物。
(4)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用小刀截取长约1cm 的长蜡烛一段,放入燃烧匙,点燃后深入集气瓶中,蜡烛的火焰更加白亮,集气瓶中注入少量的石灰水,震荡后变混浊。
三.实验应注意的现象:1.H2O2在PH=4的时候最稳定。
炭粉以及尘埃都能使H2O2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最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0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分解过氧化氢(H2O2)
精选PPT
11
方案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 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 + 氧气
H2O2
MnO2
H2O + O2
精选PPT
12
实验装置
精选PPT
13
2.气体发生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导管
锥形瓶
A装置的优点: 便于加液体药品
精选PPT
24
18
方案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 反应原理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MnO2 KCl + O2
精选PPT
19
2.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在上图所示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
(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
装置?
(3)发生装置类型是?
(4)实验步骤
精选PPT
结 论:说明二氧化锰(MnO2)仍然起 作用,产生氧气。
分析讨论:课本38页内容
精选PPT
7
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 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
催化剂(又叫触媒)。
“一变”:改变其他物 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加快)
“二不变”: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都
B装置的优点: 便于加液体药品,并能控制反 精选应PPT速率,还有利于节约药品14
3.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收集 向上排空气法
精选PPT
15
4. 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思考: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紧,从长颈漏 斗加入一定量的水,使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 浸没在液面以下,再加入少量的水,停止加 水后,漏斗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该装 置不漏气。
精选PPT
5
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 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 的现象。
现 象:木条复燃了
分 析: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 二氧化锰(MnO2)时迅速产生氧气。
精选PPT
6
步骤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 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 生的现象。
现 象:木条复燃了
温故知新
填写学案 知识回顾部分
精选PPT
1
知识回顾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KMnO4 △
K2MnO4+MnO2+O2
2、画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
注意: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塞棉花 3、酒精灯外焰加热
精选PPT
2
3、氧气的收集方法: ① 排水集气法
验满方法: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则证明氧气已满 ② 向上排空气法
20
总结: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或加热 水 + 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思考:三个反应在形式上有何特点?
精选PPT
21
分解反应
定义: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叫分解反应。
特点:一变多
AB → A + B
精选PPT
22
六、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
液态氮(沸点为
-196OC)变蒸气被
空 降温加压 液态 在-196OC的 蒸发出来。
气
空气 条件下蒸发 液态氧(沸点为
-183OC)仍为液体
留下来。
(无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
(注:而实验室制取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
精选PPT
23
谢 谢!
没有改变
2、特点:一变(化学反应速率) 二不变(质量、化学性质)
3、注意事项
(1) 改变反应速率不只是加快也包括减慢; (2) 催化剂不能决定化学反应能否发生, (3) 催化剂不是唯一的(过氧化氢分解也可以用硫酸 铜或氧化铁),是专用的(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时 的催化剂,但在其他反应中不一定是催化剂)
验满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 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
精选PPT
3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2课时
精选PPT
4
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 二氧化锰的作用
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 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 象:木条不能复燃,
分 析:常温下放出氧气少。
精选PPT
9
练习: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
是( C )
A、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 没有改变的物质。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
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 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D、要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出氧气,必须要 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装药品(先装固体后加液体)
思考:为什么先装固体后加液体? 防止液体溅出,发生危险。
精选PPT
17
(3)收集气体
伸入锥形瓶内的导气 管不宜过长。目的:
便于氧气的排出
导气管应伸至接近集 气瓶底部。目的:便
于排出空气。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 液封。目的:防止气 体从漏斗处逸出。
精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