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童话对儿童的发展价值
童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童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童话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阅读材料之一。
它们以非常简单的形式,通过丰富的想象,为孩子们展示了生命中的真实之美与困境。
以下是童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的几个方面:1. 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中充满了奇异的场景和人物,让儿童可以想象不同的故事情节,以及探索新的想法和观念。
这有助于孩子们在早期发展一种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孩子们学习通过故事影响他人的同时,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故事并感到自己真正的存在。
2. 帮助孩子情感发展童话中经常充满了情感体验,如爱、失去、拯救、委曲求全等等。
这些情感经历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安全场所,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
岛上的故事是一种让孩子们能够安全地探索这些情感体验的的好方法。
3. 增强自尊和自我认同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孩子们认可的,如勇敢的王子、美丽的公主等。
当孩子们读到这些故事时,他们会感到与其更有共同点,从而提升自尊和自我认同。
同时,通过主人公在困境中勇敢坚韧的表现,孩子们学会了如何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克服挑战。
这种意识形态在提高孩子的自信方面非常有助益。
4. 培养道德和价值观童话中经典故事有着非常深刻的道德和价值观包含在内。
例如,勇敢的小红帽教育孩子们不随便跟陌生人说话,勇于追求梦想的天鹅公主是执着不放弃的典范。
这些故事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正义、公正和正确的举止,同时也指导他们的行为并助于他们内化道德和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总之,童话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并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一种安全的宇宙观和宗教系统,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成长。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多多阅读童话,与他们分享读书的乐趣,以加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帮助他们在适当的时刻学习如何遵守正当的行为准则。
格林童话对儿童的个人发展的影响

格林童话对儿童的个人发展的影响格林童话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之一,影响了世界各地许多儿童的成长和思维方式。
这些童话故事承载了许多深刻的道德教导和宝贵的人生智慧,对儿童的个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格林童话对儿童的个人发展的影响,并强调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格林童话以其奇幻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形象闻名,这对于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小红帽》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与狼的故事,这激发了儿童的联想能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通过想象和创造,儿童可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
二、启发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格林童话中经常包含一些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灰姑娘》中的善良和奉献,鼓励儿童成为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
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教育对儿童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格林童话中的许多故事都包含了困难和挫折的描写,这对于培养儿童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具有积极的影响。
比如,《丑小鸭》讲述了一个被排斥和欺凌的小动物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这激励着儿童面对困难时勇敢面对,不轻易放弃。
四、提供文化意识和多样性的认知格林童话作为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了许多德国传统和民俗元素。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儿童可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并拓宽自己的视野。
此外,格林童话还包含了许多对动植物的刻画和自然环境的描述,促使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格林童话对于儿童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以及提供文化意识和多样性的认知,这些童话故事激发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格林童话在儿童文学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会继续对儿童的个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

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想象力:童话通常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元素,如魔法、精灵、仙子等。
这些元素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心中构建一个奇妙的世界。
2.培养道德观念:许多童话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诲。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儿童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诚实、善良、勇敢等美好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3.培养同理心: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往往经历各种挑战和困难,儿童在阅读时能够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这对于儿童的人际交往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促进情感发展:童话故事中的情感描绘丰富多样,如爱、友谊、牺牲等。
儿童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各种情感,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5.培养审美能力:童话故事的语言优美,故事情节富有创意,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此外,童话中的场景描绘和人物塑造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6.缓解心理压力:童话通常具有乐观、积极的主题,能够帮助儿童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7.增强自我认知: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个
性特点,儿童在阅读时能够从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总之,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道德观念,还能促进情感、审美和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阅读童话故事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方式。
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让孩子们接触童话。恰恰相反,童话作为 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伴侣,对于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儿童正确理解和接受童话故事中的积极元素 和消极元素。
对于故事中的被动性,我们可以教导孩子们如何在生活中积极应对困难;对 于魔法和奇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理解这是故事中的想象元素,现实中要依靠自 己的努力;对于暴力场面,我们可以教育他们理解这是故事中的惩罚元素,现实 中要尊重他人,避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童话的积极元素,同时警惕其潜在的消极影响。作 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和接受童话故事,帮助他们从 中获取正面影响,并避免其潜在的负面影响。这样,孩子们才能在童话的世界中 快乐成长,同时也能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参考内容三
童话,这个充满奇幻色彩和无限可能的世界,在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中都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和泪水,还如同一面镜子,反映 出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本次演示将从认知发展、情感发展、自我发展三个方面, 深入探讨童话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紧密。
此外,童话故事中常常包含着对行为准则和道德价值的隐形教导。例如,许 多童话故事中都有诚实、善良最终得到幸福回报的主题。这些正面信息能够帮助 孩子们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促进他们的自我管理。
最后,童话故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在故事中,孩子们可 以看到自己梦想的实现、勇气的倍增、智慧的展现等。这种自我实现的体验能够 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动力,促使他们追求自我进步和成长。
论童话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
童话:儿童心理发展的宝贵财富
童话,这个充满奇趣与魔法的世界,是无数儿童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陪伴。 它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更在无形中促进好地利用童话帮助孩子 们健康成长。
幼儿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

幼儿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幼儿童话故事是儿童早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温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生动形象的角色,幼儿童话故事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和塑造儿童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探讨幼儿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幼儿童话故事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提升语言能力幼儿童话故事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描述和有趣的情节,幼儿童话故事能够激发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儿童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掌握正确的语法和语调。
同时,儿童也能通过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人交流。
二、培养情感智慧幼儿童话故事给予儿童情感世界的滋养。
故事中的角色往往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儿童能够感知和理解不同情绪的变化,并培养自己的情感智慧。
例如,当故事中的角色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儿童可以通过角色的经历感受到坚持、勇气和毅力的重要性,进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三、开拓想象力幼儿童话故事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助推器。
在故事中,奇幻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儿童可以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节中的角色中,想象自己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探索不同的世界和经历。
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儿童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育出具有创新和创造力的未来人才。
四、塑造道德观念幼儿童话故事有助于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故事中的角色往往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面对各种困境和冲突,儿童可以通过借鉴和思考故事中的情节,学习到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例如,故事中的正面角色常常体现出善良、友爱、正直等美德,而负面角色则展示出自私、欺骗等不良行为的后果。
通过对故事的思考和讨论,儿童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五、促进认知发展幼儿童话故事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塑造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和认知世界。
例如,通过故事中的数字、颜色、形状等元素,儿童能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
童话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童话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童话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童话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文学形式,它以寓言的方式讲述故事,传递道德、价值观以及人生智慧。
它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欢乐,还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童话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二、童话对儿童的教育意义1.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中的奇幻世界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去思考、探索和创造。
2. 传递道德和价值观:童话中往往有明确的道德教育意义,例如《小红帽》告诉孩子要小心陌生人,《灰姑娘》告诉孩子善良和美德会得到回报。
3. 培养情感和人际关系:童话中的角色和情节帮助孩子们理解情感和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4. 激发勇气和自信心:童话中的主人公通常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会激励孩子们勇敢面对困难和培养自信心。
三、童话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建立和谐社会:童话故事传递的道德和价值观有助于塑造社会和谐,培养人们的善良、正义和友爱。
2. 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童话故事体现了本土文化和传统,通过翻译和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3. 激发创新和发展:童话中奇幻的故事和角色可以启发人们创新和思考,引发对新事物和未来的探索和发展。
四、结论童话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通过童话的阅读和传播,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能力,同时还能为社会建立和谐、促进文化交流和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五、参考文献1. 杨胜泽. 童话故事对儿童发育的影响[D]. 山东大学, 2019.2. 叶秋宜. 童话故事翻译策略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68-71.3. 王浩. 童话故事开发潜力研究[J]. 编辑学刊, 2020, 32(02):177-178.。
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成长教育意义

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成长教育意义安徒生童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之一、它们通过精心编写的故事,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寓教于乐的情节,为儿童们提供了许多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机会。
这些童话故事在其中传达了一些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对儿童的成长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安徒生童话对儿童的成长教育意义。
首先,安徒生童话故事中充满了想象力和奇幻的元素,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童话中,儿童经常会遇到各种神奇的人物和事件,如精灵、巫术、魔法等。
这种奇妙的想象世界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在儿童的心智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这些故事还能开发儿童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其次,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多是勇敢、善良和智慧的象征,可以激励儿童发扬这些优秀的品质。
在童话中,儿童可以看到勇敢的王子和公主,他们英勇无畏地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
这些角色的形象可以激发儿童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并教会他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同时,故事中还有许多善良的人物,他们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困苦,可以教导儿童善良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而主人公们的智慧也可以启发儿童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安徒生童话故事中常常有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这些故事中常常会出现真善美战胜邪恶的情节,通过对善恶的对比和冲突,教育儿童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例如,在《丑小鸭》中,丑小鸭遭到了其他动物的嘲笑和孤立,但最终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展示了内在美的重要性,教给儿童不要以貌取人的道理。
通过这些故事,儿童可以学会分辨好坏,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可以跨越文化和时空的限制,为全世界的儿童提供了共同的教育资源。
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儿童,都可以从中获取到同样的教育价值。
这些童话故事不仅传递了智慧和道德,也传达了关于友谊、家庭、爱和责任等主题。
童话故事与幼儿的成长的意义

童话故事与幼儿的成长的意义童话故事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通过口头讲述或书本阅读,童话故事与幼儿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童话故事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所在。
1.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童话故事世界丰富多彩,充满了奇幻的元素和令人兴奋的冒险。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幼儿们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将自己置身于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并且开始构建自己的幻想世界。
这种经历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
2. 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童话故事经常传递着一定的道德教育意义。
通过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幼儿们可以学习到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诚实、友善、勇敢、助人等。
这些故事可以有效地引导幼儿们理解善良与恶劣之间的差异,从而塑造他们正确的行为准则。
3. 促进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发展童话故事是幼儿学习语言和发展阅读能力的有效工具。
通过与大人的互动交流或独立阅读,幼儿们可以积极参与到故事中去,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童话故事,幼儿们可以扩展他们的词汇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4. 培养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在童话故事中,角色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幼儿们通过与故事中的角色共情,可以学会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感。
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习到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这对于幼儿的情感成长和社交发展非常重要。
5. 提供乐趣和娱乐童话故事中的精彩情节和有趣的角色可以为幼儿提供乐趣和娱乐。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可以放松自己,享受故事带来的喜悦和惊奇。
这种乐趣体验能够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并且为他们建立积极的读书态度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童话故事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进了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培养了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并且给予幼儿们乐趣和娱乐。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童话故事的传承和推广,让更多的幼儿接触到这些美妙的故事,从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童话对儿童的发展价值童话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
童话是一种奇妙的艺术,也是最富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
因此,童话对儿童来说不仅具有知识、道德啟蒙作用,而且是梦想的培养基,是平衡与治疗儿童心理的良药。
总之,童话对儿童极具发展价值。
标签:童话;儿童;发展价值童话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的儿童文学样式。
童话是一种奇妙的艺术,也是最富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
和儿歌一样,童话很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儿童文学中最主要的一种体裁。
童话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来创造幻想世界,构造幻想世界的文学作品。
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幻想色彩,幻想是童话的灵魂,用幻想反映现实生活是童话独有的特征。
吴其南说:“没有仙女、巫婆、王子、公主,可以有童话;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精神,没有诗,哪怕有一个最奇怪的故事,那一定不是童话。
”童话的奇妙、荒诞与现实世界的真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是特别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一种文学样式。
因此,童话对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知识、道德的启蒙作用儿童面对的几乎是他们完全陌生的世界,而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又在迅速发展,童话可以让幼儿在无意识层面上深刻习得人类的知识、智慧、社会习俗和种种美德。
瑞典的拉洛洛芙的《骑鹅旅行记》,通过尼尔斯骑鹅旅游的故事,给孩子们讲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个童话对环境有着真实的描绘,却又不拘泥于自然的真实,给真实的环境笼罩了奇幻、扑朔迷离的彩雾,营造了一个个似有似无、如幻如真、缥缥缈缈的童话世界,形象地概况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艰难历程,折射出生活中一种本质的真实。
叶永列的童话《小猫刮胡子》中那个淘气而爱模仿的小花猫,看到主人刮了胡子后精神又年轻的样子很羡慕,于是它“咯吱、咯吱……把自己的胡子剃光了”,晚上捉鼠时被撞得鼻青脸肿。
这篇童话通过刻画一个鲜明的小花猫形象,使孩子们知道了猫胡子功用的知识。
《长袜子皮皮》中有一个情节是皮皮热情地跟商店里的塑料模特握手,结果把整条胳膊拧下来了,遭到营业员的责骂,皮皮平静地说要买下这条胳膊,营业员说一条胳膊不能够单独卖,既然皮皮把模特儿弄坏了,就得赔整个模特儿的价钱。
皮皮说:“太奇怪了。
幸亏不是每家商店都这样卖东西的。
比方说我要买块猪排做晚饭吃,卖肉的却逼着我把整头猪都买下来。
”这一段有趣的、理直气壮地反驳,在笑声中让孩子建立起有关整体与部分的意识。
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丑小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挫折,最终变成了白天鹅。
这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励志故事,给孩子们很多希望,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只要你努力,最终会成功。
《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的形象,是一个顽童,他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尽情翱翔的天地,但他总是摆脱不了种种诱惑,后来经历了很多挫折,最终成了一个孝顺,诚实的好孩子。
他的身上总有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自己的影子。
童话中充满了美的色彩,读童话的孩子,受到美的熏陶,能够有良好的性格,有美好、丰富、深刻的感情。
阿诺德·洛贝尔的《寄给蛤蟆的信》中,为了让从未收到过信的蛤蟆高兴,好朋友青蛙写了一封信,请蜗牛送信。
结果行动迟缓的蜗牛花了四天功夫才将信送到蛤蟆家,青蛙和蛤蟆一起阅读来信,共同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
小读者们在忍俊不禁中感受了他们纯真的友谊。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在人间活着时,还不懂得对贫穷人民的同情、怜悯;变成雕像后,他虽然只有一颗铅心,但他看到了许多城市的丑恶和贫穷,他忍不住哭了。
他就像一个天使,帮助了很多的穷苦人,最后,牺牲了自己。
童话把这种深刻的思想蕴涵在看似简单的作品里,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也许孩子们初读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感悟作品的内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一点点明白其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梦想的培养基我们可以把睡梦以外的一切“想入非非”——梦幻、幻觉、遐想、想象等——均称为梦想。
梦想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以追求客观知识为己任的科学便发端于梦想。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推动着知识的进步。
童话作品是以幻想为特征的文学作品,一切看起来是那么荒诞、奇特,童话中的人物大多具有超能力,它充分满足了孩子们好奇、爱幻想的特点,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看重儿童的幻想,非常注意激发和培养儿童的幻想,他以大自然中的真实对象为材料,用童话将这些真实对象在儿童的精神世界点燃起来。
他说:“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
”周作人先生也明确指出,童话可以培养儿童梦想,为以后的智慧与学问打下基础。
童话中幻想是以生活中的真实为基础的,它是生活的艺术再创造,在幻想与真实中间,有着无数奇妙动人的故事。
会飞的男孩彼得·潘永远长不大,住在幻想岛。
温迪问彼得·潘住在什么地方,彼得·潘说:“右边第二个拐弯,然后笔直走到早晨。
”彼得潘希望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童话般的梦想。
每一个孩提时拥抱过童话的人心底都曾存在过一个彼得潘。
《七色花》中,珍妮只要把那神奇的“七色花”撕下一片花瓣,扔出去并说一个愿望,七色花就能立刻满足她的愿望。
文中写到,珍妮走到大门口,把那神奇的“七色花”逃出来,撕了一片蓝花瓣,扔出去说:“飞呦、飞呦,小花瓣儿呦,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又到南,绕一个圈儿呦,打转来。
等你刚刚挨到地——吩咐吩咐如我意。
吩咐吧,叫我马上到北极!”没等她说完,珍妮就穿着夏天的衣服,光着脚,孤零零的一个人到了北极了。
《爱丽丝奇境漫游记》中爱丽丝喝了神奇的药水后,迅速变大。
爱丽斯喊道:“奇怪啊奇怪。
”她惊讶得不得了,以至霎时竟说不出话了。
“现在我一定像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里放大的人了。
再见了,我的腿呀!”她低头一瞧,脚远的快看不见了。
“哦,我可怜的小脚丫!不知道以后谁给你们穿袜子和鞋,我的宝贝”。
更为夸张的是,爱丽丝的眼泪居然形成了大池塘,把半个大厅都淹没了。
童话就是这样,用幻想、有趣的故事在孩子和现实生活中搭建了一座桥梁,给孩子们以想象、以审美、以思考。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童话是儿童梦想的培养基。
三、平衡与治疗心理儿童读物能够推动儿童的社会化,帮助儿童理解人类的行为;检查并澄清儿童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并自我觉察,认清并解决问题,感到轻松并拥有快乐。
而童话又是儿童读物中最受欢迎的文学样式,因而,童话除了知识、道德启蒙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之外,童话还有心理治疗的功能。
童话的阅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童话总是能够提供一种方式让儿童利用他们生动的想象力去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问题。
美国精神分析学派对传统民间文学和童话故事進行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认识和阐释,贝特尔海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有时要花几年时间使不少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来相信魔力,以补偿他们在童年期由于过早接受僵硬现实而被剥夺的魔力幻想。
人类成长的过程中,在三至十岁这个年龄段,需要有一个想象美好、相信魔法的经历。
儿童如果没有经历这个阶段,而过早地接受现实世界,过早地用成人的目光看世界,他们的成长会经受很多迷茫、困惑。
童话是给儿童提供想象、提供魔法的最好读物。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将其担忧、内疚和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地表达出来。
童话犹如梦一样,它帮助儿童宣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
儿童在阅读或倾听童话时,他们的经历得到认同、宣泄和领悟。
童话能帮助儿童洞悉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和行为。
如果儿童与童话匹配得好,儿童就能与主人公及其家人、朋友产生共鸣。
如果儿童与主人公有很多相同的特点,如年龄、性别、种族、感情和困扰,儿童就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
这种认同的结果就是,儿童开始间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动机和冲突。
儿童与童话作品产生了共鸣,他们能够体验到情感宣泄。
这种心理上的放松通常发生在故事中的人物解决他们的冲突时。
当人物成功了,儿童的紧张缓解了,就像儿童身临其境体验了这种成功了一样。
另外,儿童逐渐领悟人物的体验,并认识到自己的冲突是可以理解的。
当紧张的情绪在其他条件下找不到出口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品鼓动的情感宣泄就是一种自由的体验,允许儿童有表达的机会,哪怕是很短的时间。
例如,家中最小的孩子常感到被哥哥姐姐控制,于是他便希望反过来支配别人。
这些怨恨和欲望便可以在有些传统童话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这些故事都是家中有几个孩子,哥哥姐姐们自私、懒惰、怯懦,最终失败;而最小的孩子却善良、勤俭、勇敢,最终取得了成功。
家中最小的孩子听到童话里的幸福结局,心里就会萌生出希望,希望将来自己有一天能比哥哥姐姐做出更好、更聪明、更勇敢的大事来。
童话能满足孩子们的欲望,生活中没有哪一个孩子不迷恋糖果的滋味,长袜子皮皮满足了孩子们对糖果的强烈渴望。
文中写道:“23个孩子站出来。
大伙儿开始吃糖果,这种盛况小镇还从来没见过。
所有的孩子都在嘴里塞满了糖果:红色的果汁夹心糖,绿色的酸味糖,甘草泡泡糖,草莓软糖——有什么塞进去什么……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皮皮分给大家一把把糖果。
”童话与儿童心理是契合的,童话是儿童的天然良伴,对儿童的精神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童话的世界里,孩子的精神是健康的,孩子的心灵是优美的,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最有力的保护。
童话——最根本的是,给人一种信念,一种相信生活、相信美好的信念。
参考文献:[1]任继敏.幼儿文学创作与欣赏: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第1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第1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郑荔.儿童文学:第1版[M].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