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合集下载

纱线粗细节检测、电清门限设置及纱疵控制措施

纱线粗细节检测、电清门限设置及纱疵控制措施

纱线粗细节检测、电清门限设置及纱疵控制措施1、电容式条干仪和纱疵仪测试范围分析
电容式条干仪是用来检测纱线条干均匀度及常发性纱疵的仪器,主要用来检测短片段的粗细节和条干不匀,其检测到的粗细节是短于纤维平均长度的粗细节,当粗细节长度超过纤维平均长度时,将被作为条干不匀进行处理,而不记录粗细节数量。

条干仪检测常发性纱疵的原理是根据纱线与空气的介电系数不同,让纱线以一定的速度从平行板电容极板之间通过,采集单位长度纱线质量变化引起的电容量变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与设定好档次的电信号变化幅值相比较,当纱线质量变化引起的电信号变化幅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好档次的电信号变化幅值时,即记录一个该档次的疵点,条干仪对常发性纱疵的检测档次共分为12 个档,各个档次的疵点类型及其对针织布面的影响程度见表1:
表 1:电容式条干仪纱疵指示器灵敏度设置表
电容式纱疵仪是用来检测纱线偶发性纱疵的仪器,主要用来检测幅值较大或长度较长的偶发性粗细节。

纱疵仪检测偶发性纱疵的原理是当纱线上的纱疵通过检测头上的电容极板之间时,将检测到的纱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转化成数字信号,送到微机中进行存储和运算,分别记录超过设定幅值和长度的疵点数量。

纱疵仪对偶发性纱疵的检测档次共分23 个档,各个档次的疵点类型及其对针织布面的影响程度见表 2:
表 2:纱疵分级仪灵敏度设置表
通过对条干仪和纱疵仪的检测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常规检测范围有共同的盲区:在纱疵幅值方面,条干仪对细节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只能达到-30%,对粗节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只能达到+35%,纱疵仪对细节的检测灵敏度最高只能达到。

纱 线 细 度

纱 线 细 度
Page 17
3、电容式均匀度仪(UST均匀度仪)
可用来测定棉卷、条子、粗纱细纱或化纤长丝的均匀度 。
原理: 纤维介质连续通过空气式平板电容器二极板之间时, 由于纤维量的变化,引起电容量的相应变化,经 过一系列电路转换,将讯号送入积分仪,波谱仪、 记录仪。
Page 18
六、纱线细度不匀与片段长度的关系
Page 20
Page 14
(二)细度不匀指标
1. 变异系数CV
标准差对平均数的百分率。
2. 平均差系数U
平均差对平均数的百分率。
3. 极差系数
极差(Xmax与Xmin之差)对平均数的百分率。
系数值越大,纱线细度越不匀。
Page 15
(三)细度不匀率的测试方法
1、测长称重法: 长片段不匀 e.g. 毛条、棉条、粗纱、细纱。
计作:14×2
2. 组分不同的股线的线密度: Tt线 = Tt1纱 + Tt2纱 + …+ Ttn纱 例:一根16tex和一根1.8tex组成的股线的线密度为34tex(不
计捻缩),计作 16+18
Page 9
3. 组分相同的股线的支数:
N线
N纱 股数
例: 两根公制支数为42的单纱组成的股线的公制支 数为21(不计捻缩),计作42/2 即:42/2 的纱线: 表示由两根公制支数位42的单纱组成的股线。
四、纱线的重量偏差
重量偏差表示纱线的细度差异。
重量偏差为正值,表示纱线偏粗
重量偏差为负值,表示纱线偏细
Page 13
五、纱线的细度不匀
指沿长度方向的各个截面面积或直径的粗细不匀;也指各个 截面内纤维根数的变化或单位长度纱线重量的变化 。

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二、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细度的测试方法、细度指标的 概念及计算 2. 掌握纱框测长器、天平、烘箱、测湿仪等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试验仪YG086C 分析天平 烘箱 电子测湿仪 纱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纱线线密度常用绞纱称重法和单根纱线测长称重法测定。
五、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
设计干重可查表,或由设计线密度计算而得。当质量偏差 为“+”时 ,实际纺得纱线偏粗;支数偏差为“+”时,实 际纺得纱线偏细。 质量偏差或支数偏差是纱线品等评定的依据之一。 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可以与线密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测试 一起进行,其实验步骤如下: 摇取绞纱——逐绞称重——称总重——烘干后称总干燥重 量——计算相关指标。
试样烘至规定时间后按下暂停按钮1分钟后关闭排气阀打开伸缩盖打开照明灯旋转转篮手轮用钩子勾住烘篮逐一称重记录每个试样的质量10min内称完
实验二十、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主要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实验目的
三、试验仪器及试样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
一、基本知识
纱线细度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可用纱线的直径、截面积 以及密度来表示。 细度均匀或粗细不匀,表示沿着纱长度方向的纱线直径、 截面积以及线密度的变化程度。 细度和细度均匀度是纱线性能的主要指标,作为考核纱线 质量的主要依据。纱线细度不同,纺纱进所用原料的规格、 质量不同,纺纱工艺设计要相应改变,纱线的物理机械性 能也不同,因而纱线的用途也就不同。 纱线细度均匀度影响纱线的实际使用价值及织物的外观。
一、基本知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特克斯表示纱线细度。
我国规定特克斯作为纱线线密度的法定计量单位。其他非 法定量单位有:英制支数,即每磅纱具有多少个840码长 度来表示;公制支数,即以每公斤具有多少个1000m 长 度来表示。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缕纱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2.掌握纱线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用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和间接指标(长度与质量的关系)来表示。

由于纱线是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沿长度方向粗细不匀,并且表面有毛羽,要精确测量直径和截面积很困难,故纱线细度通常用间接指标表示,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指标间可互相换算。

股线是由多根单纱合股而成的,股线的细度用“单纱特数×合股数”或“单纱支数/合股线”表示。

如18tex×2,表示由2根18tex的单纱组成的双股线。

42支/3表示由3根42支的单纱合股而成的三股线。

长丝复丝的细度用复丝总旦数/单丝根数表示,如150D/f96,表示复丝为150D,由96根单丝组成。

三、方法标准GBT 4743-2009 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本法适用于各类纱线(线密度≤2000tex),包括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

本法不适用于张力自0.5cN/tex增至1.0cN/tex时其伸长超过0.5%的纱线。

四、仪器与设备YG086缕纱测长机五、实验步骤1. 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将样品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预调湿至少4h,然后将其暴露于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标准大气中,连续间隔至少30min称重时,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

2.参数的选择(1)绞纱长度:200m,线密度<12.5tex;100m,12.5tex≤线密度≤100tex;10m,线密度>100tex。

(2)摇纱张力:0.5±0.1cN/tex,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0.25±0.05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1.0±0.2cN/tex,其它变形纱;(3)纱框转速:一般选择200 r/min;(4)试验数量: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试样数量,或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

项目三纱线质量检验

项目三纱线质量检验

• 1.线密度特数Nt(tex)俗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的纱线在 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是法定计量单位。其计算式如 下:

特数:Nt=Gk/L×1000

标准重量 Gk=G0(1+wk%)

对于棉纱:Wk=8.5%
采用绞纱称重法测试
• 特数的换算关系:1tex=10 dtex;
1tex=1000 mtex;
• 股线细度表示法
– 特数制: 单纱特数合股数 ,如:14tex 2

单纱特数相加 如: 16tex+18tex
– 支数制:单纱支数/合股数,如26/2

单纱支数倒数和的倒数
– 复丝细度表示法:

复丝总旦数/单丝根数, 如150D/48F
.股线细度的表达 用单纱细度和单纱根数n的组合来表达。
(1)特数制 当组成股线的单纱细度相同时,则股线细度
纱线试样总干重 (1 纱线试样总长度
Wk
)

1000
(tex)
纱线试样总干重量=每缕纱干重量×纱线试样缕数。
纱线试样总长度=每缕纱长度×纱线试样缕数。
2.纱线的线密度偏差
N t


Nta Nt
Nt
100%
n
3.重量变异系数CV=
1 X
(Xi X )2
i 1
n 1
(二)、纱线细度不匀率
1、纱线的细度偏差 是指由于纺纱工艺、设备和纺纱操作等 原因,使实际生产出的纱线的细度与设计的纱线细度会有 一定的偏差,根据纱线采用的细度指标不同而异,分别为 重量偏差(也称线密度特数偏差)、旦数偏差和支数偏差。 纱线的细度偏差一般用重量偏差 Nt来表示。

纱线细度的表示与测定

纱线细度的表示与测定
单位:英支, 符号S
常数 Ne
Nd Ne 5248 Nd
(棉纱)
Ne 5315 Nd
(除棉外)
任务 实施
1、测定全棉筒子纱线的粗细
步骤: 1.量长度 2.称重量 3.整数据
4.修细度


Nd 9000Gk L
Ne 5248 Nd
(棉纱)
任务 交流
1、测定全棉筒子纱线的粗细
各个小组结果:
举例: Nd=150D
Nd 9000Gk
9000米长----重150克
L
900米长----重15克
9米长----重0.15克
算一算:
涤纶DTY丝,在适当张力下量取3米,
在天平上称得重量为0.0050克,则此长丝
的细度?
称重
Nd 9000 Gk L
量取
9000 0.0050 150D 3
英制支数(Ne) ----用于短纤纱
L
Gk=Ga/1来自Nd 重量耗损率(1-重量耗损率)
Ne(修)
5248
Nd( 修)
5248 (*
Nd
1 重量耗损率)
Ne (1 重量耗损率)
Ne(修)=计算得到的英支数× (1-重量耗损率)
,修正: 43.5 ×( 1-8%)=40.2S 修正为40S (结合常见纱支)
纬线: 量长度L: 称重量G: 整数据 修细度
修细度:
思 思考1:有没有这样规格的棉纱线?
思考2: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纱线
织造
坯布
染整
成品布
每道工序的进行对原料的重量都会有影响。即纱线产生了重量损耗。
思考3:有重量损耗如何处理?
重量损耗率,棉:5%-10%

实验二十、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实验二十、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五、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
设计干重可查表,或由设计线密度计算而得。当质量偏差 为“+”时 ,实际纺得纱线偏粗;支数偏差为“+”时,实 际纺得纱线偏细。 质量偏差或支数偏差是纱线品等评定的依据之一。 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可以与线密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测试 一起进行,其实验步骤如下: 摇取绞纱——逐绞称重——称总重——烘干后称总干燥重 量——计算相关指标。
(3)逐绞称重并称总重,精确至0.01g。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烘干并称其干燥重量。
选择烘箱温度(如下表)开机预热,使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时放入纱线。试样烘至规定时间后,按下“暂停”按钮,1 分钟后关闭排气阀,打开伸缩盖,打开照明灯,旋转转篮 手轮,用钩子勾住烘篮逐一称重,记录每个试样的质量 (10min内称完)。如果干燥质量是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 得的,则需将其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干燥重量。
W混=A×WkA+B×WKB
其中: A、B分别为双组分混纺纱中两组分含量的干燥质量百分率; WkA WKB分别为双组分混纺纱中两组分的公定回潮率(%)。
X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线密度变异系数的计算:
1 CV= X
(Xi X ) 100% n 1 i 1
n 2
式中: Xi为每绞纱的质量(g); 为每绞纱质量的平均值(g); n为试验绞纱次数。
二、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细度的测试方法、细度指标的 概念及计算 2. 掌握纱框测长器、天平、烘箱、测湿仪等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试验仪器及试样
纱框测长机YG086
YG086C 分析天平 烘箱 电子测湿仪 纱线若干。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纱线线密度常用绞纱称重法和单根纱线测长称重法测定。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

实验八纱线的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缕纱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2.掌握纱线细度、细度偏差及细度不匀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用直接指标(直径、截面积)和间接指标(长度与质量的关系)来表示。

由于纱线是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沿长度方向粗细不匀,并且表面有毛羽,要精确测量直径和截面积很困难,故纱线细度通常用间接指标表示,有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指标间可互相换算。

股线是由多根单纱合股而成的,股线的细度用“单纱特数×合股数”或“单纱支数/合股线”表示。

如18tex×2,表示由2根18tex的单纱组成的双股线。

42支/3表示由3根42支的单纱合股而成的三股线。

长丝复丝的细度用复丝总旦数/单丝根数表示,如150D/f96,表示复丝为150D,由96根单丝组成。

三、方法标准GBT 4743-2009 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本法适用于各类纱线(线密度≤2000tex),包括单纱、并绕纱、股线和缆线。

本法不适用于张力自0.5cN/tex增至1.0cN/tex时其伸长超过0.5%的纱线。

四、仪器与设备YG086缕纱测长机五、实验步骤1. 样品的预调湿和调湿将样品在规定的标准大气中预调湿至少4h,然后将其暴露于标准大气中24h,或暴露标准大气中,连续间隔至少30min称重时,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

2.参数的选择(1)绞纱长度:200m,线密度<12.5tex;100m,12.5tex≤线密度≤100tex;10m,线密度>100tex。

(2)摇纱张力:0.5±0.1cN/tex,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0.25±0.05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1.0±0.2cN/tex,其它变形纱;(3)纱框转速:一般选择200 r/min;(4)试验数量: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试样数量,或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知识
因为纱线是柔性体,截面并非圆形,在不同外力作用下 可能呈椭圆形、跑道形、透镜形等形状。纱线的理论直 径通常是由纱线的线密度换算而得。线密度有直接制 (也称定长制)和间接制(也称定重制)两种。
定长制线密度用单位长度纱线所具有质量来表示。有旦 尼尔和特克斯。旦尼尔是以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m长 纱线所具有的质量克数来表示。特克斯是以在公定回潮 率下1000m 长度线所个有的质量克数来表示。
W混=A×WkA+B×WKB
其中: A、B分别为双组分混纺纱中两组分含量的干燥质量百分率; WkA WKB分别为双组分混纺纱中两组分的公定回潮率(%)。
X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线密度变异系数的计算:
1 CV= X
(Xi X ) 100% n 1 i 1
n 2
式中: Xi为每绞纱的质量(g); 为每绞纱质量的平均值(g); n为试验绞纱次数。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5)计算:
烘干绞纱试样质量 烘干纱线的线密度 1000 绞纱长度
公定回潮率下的线密度 烘干绞纱试样质量( 1 Wk) 1000 绞纱长度
式中:Wk——纱线公定回潮率。 各种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如下表。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混纺纱公定回潮率的计算:
1、绞纱称重法
该法适用于纱、线及有支持的卷装纱(筒装高弹纱除外)。 (1)将样品调湿至少4h,然后将其暴露在试验用标准大气 中24h(或至少暴露30min),使其质量变化不大于0.1%。 (2)在周长为1m的纱框测长仪上,按标准规定的试样长 度和摇纱张力,摇取一定数量绞纱。长丝纱至少4个卷装, 短纤纱至少10个卷装。每个卷装至少摇取1绞纱。若要计 算线密度变异系数,至少应测20个试样。绞纱摇好后将纱 头尾接好,结头长应少于1cm。摇纱周长推荐为 1000mm±0.5mm。
二、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纱线细度的测试方法、细度指标的 概念及计算 2. 掌握纱框测长器、天平、烘箱、测湿仪等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试验仪器及试样
纱框测长机YG086
YG086C 分析天平 烘箱 电子测湿仪 纱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纱线线密度常用绞纱称重法和单根纱线测长称重法测定。
一、基本知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特克斯表示纱线细度。
我国规定特克斯作为纱线线密度的法定计量单位。其他非 法定量单位有:英制支数,即每磅纱具有多少个840码长 度来表示;公制支数,即以每公斤具有多少个1000m 长 度来表示。
纱线细度不匀率常以各单位长度纱线重量间的变异系数 (均方差系数)来表示。纱线越细,不匀率值越高。 此外,纱线细度不匀也可以黑板条干与标准样照对比来确 定。前者表示线密度的变异,与单位长度纱线中纤维量多 少有关;后者表示表观粗细的变异,反映纱线投影宽度的 变化程度,与织物外观有对应关系。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单根纱线测长称重法
当纱线试样长度有限,不宜用绞纱法时,可采用测长称重 法。将调湿的纱线试样在一定张力下伸直,量取一定长度, 并称重,然后计算调湿后的纱线的线密度。
五、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
细度偏差是指实际纺成的纱线线密度与设计(或标准)的 纱线线密度的差异程度(即偏细或偏粗),根据纱线采用 的线密度指标不同,细度偏差有质量偏差(特数偏差)和 支数偏差等。
实验二十、纱线细度及细度偏差检测
主要内容
一、基本知识
二、实验目的
三、试验仪器及试样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
一、基本知识
纱线细度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可用纱线的直径、截面积 以及密度来表示。 细度均匀或粗细不匀,表示沿着纱长度方向的纱线直径、 截面积以及线密度的变化程度。 细度和细度均匀度是纱线性能的主要指标,作为考核纱线 质量的主要依据。纱线细度不同,纺纱进所用原料的规格、 质量不同,纺纱工艺设计要相应改变,纱线的物理机械性 能也不同,因而纱线的用途也就不同。 纱线细度均匀度影响纱线的实际使用价值及织物的外观。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绞纱长度——低于12.5tex的纱线为200m(即摇200圈为1绞纱);
12.5-100tex的纱线为100m;低于12.5tex的纱线为10m。
摇纱张力——一般纱线和合纤长丝(非变形纱及膨体纱)为
(0.5±0.1)CN/tex;针织绒和粗纺毛纱为(0.25±0.05)CN/tex; 其他变形纱为(1.0±0.2)CN/tex。
(3)逐绞称重并称总重,精确至0.01g。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4)烘干并称其干燥量。
选择烘箱温度(如下表)开机预热,使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时放入纱线。试样烘至规定时间后,按下“暂停”按钮,1 分钟后关闭排气阀,打开伸缩盖,打开照明灯,旋转转篮 手轮,用钩子勾住烘篮逐一称重,记录每个试样的质量 (10min内称完)。如果干燥质量是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 得的,则需将其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干燥重量。
五、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
设计干重可查表,或由设计线密度计算而得。当质量偏差 为“+”时 ,实际纺得纱线偏粗;支数偏差为“+”时,实 际纺得纱线偏细。 质量偏差或支数偏差是纱线品等评定的依据之一。 纱线细度偏差的测试,可以与线密度及其变异系数的测试 一起进行,其实验步骤如下: 摇取绞纱——逐绞称重——称总重——烘干后称总干燥重 量——计算相关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