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我的勤俭节约
节约的小故事

节约的小故事
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节约无处不在。
小到家庭生活中的用水用电,大到国家资源的合理利用,都离不开节约。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节约的小故事。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家里条件不是很好。
每当吃饭时,妈妈总是会提醒我们要吃光盘里的每一粒米饭,不要浪费。
她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粒粒皆珍惜。
从那时起,我就养成了节约用饭的习惯。
即便长大了,生活条件变好了,我依然会记得妈妈的教诲,不浪费一粒米饭。
还记得上学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组织了一个节约用纸的活动。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节约用纸的方法,比如双面打印、废纸再利用等。
通过我们的努力,学校的纸张用量明显减少了,也让更多的同学意识到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除了在家庭和学校中,节约也贯穿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购物时我们可以选择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在家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用水用电,减少浪费;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提倡绿色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节约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
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
只有让节约
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一起来践行节约。
让我们的生活更简约,让我们的地球更绿色。
节约,从我做起。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5则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一):周恩来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务必是国货务必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朱光亚同志曾回忆过这样一则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
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这个故事至今听来让人觉得很有教育好处。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二):邓小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邓小平厉行节俭伴随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魅力无穷,再三回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此刻一些先阔起来的人已把节俭看作小气抠门,把浪费当成促进消费。
但是这些人完全忘记了我们资源匮乏的国情。
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
在全国六百多个城市中,已有四百多个供水不足。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资源危机观。
厉行节俭,是应对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选取。
这天,深感水荒、电荒、煤荒、油荒切肤之痛的我们,应比白居易更加具有节俭的紧迫感,深深感到领袖们厉行节俭的细节魅力的永存.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三):毛主席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毛主席困难时带头不吃肉,周总理穿百衲睡衣,朱老总踏补丁布鞋,邓小平喝绿豆稀饭。
说实话,光靠他们这些节俭省不下几个铜板。
国家再穷,领导人穿衣吃饭的花消还是足够的。
伟人节俭,是在彰显一种精神,倡导一种作风,引领一种风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子把俭誉为人间三宝之一,提出“俭,故能广”。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人大手大脚,浪费铺张,社会势必盛行奢靡之风。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1)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
旁边一位印度的保安见此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手上。
李嘉诚把硬币放到口袋里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钱,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而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
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是:“若我不去捡这枚硬币,他就会在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钱,他便可以用之消费。
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可以浪费。
(2)雷锋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的时候,一次他看见路上有一颗螺丝钉,踢了一脚就走开了。
书记却把钉子拾起来,装进衣袋。
几天后,雷锋要到一家工厂去送信,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小雷,把它送到工厂去吧。
咱们国家底子薄,要搞建设就得艰苦奋斗呀。
”雷锋听了,顿时明白了。
后来他到了部队,用旧木板钉了一个“节约箱”,把捡到的破铜烂铁、边角料、螺丝钉装进去。
许多次,雷锋就是从这个“节约箱”里找到了要用的材料
(3)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
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
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
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
他的一双旧拖
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
我家勤俭节约的故事

妻子一年到头难得去集市或商店几回,即使偶尔去一回,也常弄得我很尴尬。一次,为了把她与我结婚时买的那件旧衣衫换下来,我把她拉到一家成衣店。那家店店面大,品种也多,可挑了半天,她除了在一件紫色衣服前停留了一下外,竟没有看上一件。我很生气,在成衣店门口大声向她吼:“人活在世上不穿不带、不吃不喝有啥意思?这么多衣服,你就挑不出一件满意的?”妻子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不,倒有一件紫色衣服挺好看,就是太贵了,要138元!”我带着情绪嚷道:“那你就等便宜了再买吧!”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一个出生农家的孩子来到省城太原求学,除支付学费外,还要花费远高于农村很多的生活费。父母每个月最多只能给我提供100元生活费,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活费,我开始了记账的日子。
起初,我把一天的伙食费定在三元左右,设想着除了早餐一块酱豆腐和一个馒头外,午餐和晚餐还有余钱吃一份最便宜的炒菜。可是结果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般到了二十几号的时候,钱包就已经捉襟见肘了。细心查看记账本,我才找到了原因:我不仅要解决一日三餐,还得考虑生活用品以及休息日外出的交通费用。记账本的作用初步凸显。
可有一天下班时,我的“小毛驴”突然停在路上不动了,昨晚明明充电了啊!看着一辆辆车从我身边驶过,我懊恼地推着电动车寻找修理行。好不容易推到一家修理行,没等我说完,修理师傅头也没抬地说:“要换电瓶了!基本上都是一年换一次。”
看着店门口十几个被置换下来的电瓶,一股罪恶感油然而生:这么多电瓶该产生多少铅污染?然而,短暂的罪恶感很快就屈服于现实,我赶紧掏了200元钱换了一个电瓶。心里还自我安慰:相比开汽车的尾气污染,这应该是“小巫见大巫”了吧!
为了让正长身体的我们不缺营养,妈妈靠着她和爸爸微薄的工资勤俭持家。爸爸身体不好,需要常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于是,妈妈总是变着花样做馒头、花卷,包饺子、切面片。每到春节的时候,妈妈把大块的猪肉切成丁,用作料拌匀了做香肠。她把肠衣一端套上一只漏斗,漏斗里盛满肉丁,然后把肉塞到肠衣里。一根肠衣塞满的时候,她用粗线把两头扎紧了,再找来一根针,在香肠上刺上许多小孔挂出去晾晒。当胖胖软软的香肠变成满是“皱纹”的“小老头”时,就可以吃了。妈妈把蒸好的红色香肠切成薄片,在盘子里铺了一圈又一圈。有香肠吃的一顿饭,一家人总是吃得很开心,可妈妈究竟吃了几片香肠,却从没有人注意过。
小学生勤俭节约主要事迹(7篇)

小学生勤俭节约主要事迹(通用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肯定对各类事迹都很熟悉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
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勤俭节约主要事迹(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勤俭节约主要事迹1她叫xx,xx年10月2日出生,她有一个快乐的家庭,从一年级开始,她每天就自己穿衣服,洗漱干净,和小朋友一起上学,不用父母操心、代劳。
在学校上课时,她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遇到难题总会独立思考,实在不会就请教老师和同学。
学校举行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与同学们一起为班级出黑板报、参加演讲比赛、绘画比赛、作文竞赛,运动场上的竞技,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义务劳动……哪一样都少不了她。
同学们遇到困难,她上前去帮助她们,她是勤劳善良,乐于助人,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周围的人有需要,她就会伸出援助之手。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所谓勤劳节俭,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与品格,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勤劳节俭,是她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不讲吃穿,不乱花钱,不摆阔气,爱惜劳动成果,节约用电,用水,用粮,养成良好的艰苦奋斗的勤俭习惯。
但是,现在富裕的人越来越多,生活中自然出现了铺张浪费。
其实,浪费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罪过,想想旧社会的苦日子,想想三年自然灾害给神州大地带来的饥荒,她们没有理由摆阔,没有理由花钱如流水,人们要做到节俭并不难,只要把钱花到刀口上,把有些能用的物品“废品利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做一个节俭的公民是完全能实现的,她在平时就把自己用过的旧本订起来,做草稿纸用,用过的旧书她都细心的包好书皮,送给邻居家的小弟弟,平时她还经常在小区里捡拾塑料瓶,无偿的送给废品收购站的老奶奶。
有关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有关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吃着香香的米饭,吃着可口的菜,我不知不觉得想起《悯农》这首古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告诉我们每一粒饭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不挑食,把碗中的米饭都吃光。
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全是靠农民伯伯冒着寒冷和炎热辛辛苦苦中出来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我以前也是不节约粮食,后来我是看了一个电视节目,我才知道要节约粮食,节目里放的是一个小孩,他父母已经过世了,留下他一个人,他在路边看见了包子,高兴极了,老板问他有没有钱,他说没有钱,那个老板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说:“没钱还不快滚。
”把那个小孩赶跑了,接着来到了烤鸭店门口,看见那烤鸭直流口水,可那老板连闻都比给他闻,就把他轰出去了,路上,他看见地上有包子,正当用手去那的时候,一只狗把包子抢走了,最后,这个孩子饿死了。
看了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要节约粮食。
所以,当我们吃着香香的米饭时,就要想起《悯农》这首诗,想起节约粮食。
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2我相信有很多人认为珍珠项链非常珍贵,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是粮食。
粮食,这不起眼的两个字,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没有粮食,人就不能生存。
但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比比皆是、历历在目。
每当你走进学校食堂吃饭,就会发现许多人在浪费食物:有的人看见饭菜很难吃,没吃两口倒掉了,有的人甚至连看都不看就直接倒掉了。
有一次,我们在饭店吃饭,看见隔壁那桌大鱼大肉,可不一会儿,人都走了,许多菜还没吃掉,也没有打包,看着服务员把菜统统倒掉时,我的心很酸,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哎!可曾经的我也是这样的人啊!记得有次早上上学快要迟到了,我就把妈妈买的早饭随便吃了两三口,就想走了。
妈妈见了,严厉地批评了我:“你知道吗,这些粮食得来不易啊!夏天,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耕耘,经过辛勤的劳动,在秋天终于有了收获,这些米饭都是这样得来的。
现在城里的孩子过上了好日子,你竟然如此浪费。
有关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有关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在我们现代社会,勤俭节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观。
人们越来越注重管理自己的资源和收支,这不仅是在个人层面上,也是在全球层面上,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有关现代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故事一:不浪费每一滴水有一天,小明正在做眼保健操时,意识到自来水龙头没有关好,水一直在哗哗地往外流。
小明感到很不安,他叮嘱学校的同学们一定要节约水资源,不要浪费水。
他甚至去攀附学校的洗手池,并在每个洗手池的下面放置了水桶,搜集剩余的自来水,供学校的浇花用。
小明的行动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尊重。
他们也意识到,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都应该节约并利用它。
学校留给我们的一块绿色草地需要水,它需要我们的关注和保护。
故事二:追求简单生活小莉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她在电子商务公司工作。
虽然这份工作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但她感到自己的人生因为过多的拥有物,变得越来越疲倦和没意义。
她决定开始过简单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
她开始通过二手店购买家具,以减少浪费和消费,并为她的环境选择可持续的品牌。
她不再为了高级的餐厅而浪费太多钱,而是选择自己下厨房,并减少外出就餐的次数。
通过这些简单而可行的改变,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有意义。
故事三:减少每天的工作时长小林是一位人力资源经理。
他注意到,公司的员工经常加班,并且他们的生活质量在工作高强度下大大降低。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衡生活和工作的时间。
计划并实施了一项政策,将办公时间从9小时减少到8小时,而且允许员工使用弹性工作时间来适应自己的日常安排。
我们的生活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它,而不仅是我们想要得到的高薪工作。
小林的这项政策不仅改变了员工的生活,而且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结语这些故事是现代勤俭节约的小例子,它们告诉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小事来影响大局。
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地球负责,利用自然资源并减少浪费,同时也不要忘记享受自己的生活,用心去生活。
让我们做好自己,积极投入到更好的生活方式中去。
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关于勤俭节约的小故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物质上的节约,更能够带来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满足。
而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最好是从小做起。
今天我想分享几个与勤俭节约相关的小故事,希望它们能够让大家深刻理解这一传统美德的价值和重要性。
故事一:黄毛丫头学会了勤俭节约年仅七岁的小女孩黄毛丫头是家里的小娇娃,从小娇生惯养,经常会要求家人给她买很多昂贵的玩具和零食。
某一天,黄毛丫头的母亲和父亲决定要教会她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于是便在她没注意的时候把她带到了一个贫困山区。
黄毛丫头看到的是许多孩子都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一脸的饥饿和苦痛,这让她感到非常震撼和心痛。
她开始后悔之前无节制地要求家人给她买昂贵的东西,于是开始学会勤俭节约,不再挑剔食物和衣服,养成了节约和劳动的好习惯。
故事二:半斤不轻的水壶传说秦始皇下令建造万里长城,数年之间不断用人、图书、财力、器材、粮食等重要资源建造,极大地耗费了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秦始皇非常蛮横,百姓们都很痛恨他,尤其是听到他趁饮酒之机喜欢拿着水壶重锤击打座上大石头,把水壶压成了半斤不多的小铁片,百姓们都很生气。
但是,有一个老汉心领神会,轻轻松松地将水壶做成了半斤不轻的铁壶,并且在壶底上刻了“以小胜大”的字样。
当秦始皇再次拿起他的水壶发泄时,老汉便拿出他的铁壶,向秦始皇诠释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物质的大小,我们都应该珍惜它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且,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浪费,始终保持谨慎和谦虚的态度。
故事三:太空零食宇航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准备,但在太空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危险和挑战,而且要面对的一件事情是,由于没有地球上的供水,他们必须决定如何喝水,而这些水就是从回收过的汗水中提取出来的。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不能像地球上一样随便挑选食物,而是每日都必须按照需要摄取适量的营养物质,因为他们必须抵御太空环境中的压力和强辐射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有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我的勤俭节
约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们都应该勤俭节约,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
有一件事我记忆犹心。
那是去年春节期间的一天,爸爸要在家里请客人,中午的时候,家里来了许多客人,这下该我们忙活的时候到了。
我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着现摆起他的茶艺来了。
最忙活的就是妈妈了,不长时间,妈妈就为客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他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赞不绝口的夸妈妈手艺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帮妈妈收拾吃剩的饭菜。
我把饭菜倒进了垃圾箱,妈妈看见了严肃地对我说:“干嘛到掉了,物价这么贵,不要浪费粮食,况且我们吃的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植的,因该珍惜劳动成果,正所谓谁只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节约饭菜。
通过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关水笼头,我连忙过去关水龙头,并对奶奶说:“以后要节约用水。
”还有一次,爸爸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可是电视机还开着,我就悄悄地关掉电视机。
后来爸爸知道了这件事,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要多体谅父母的难处,多替家人着想,学会合理消费,虽然自己不当家,但也应该知道柴米油盐贵,这也正是我们因该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