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笔算乘法教案【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练习纸【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转化新问题24×12=288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生:喜欢。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师:你所读的课外书是从哪里来的?生1:从图书室借来的。

师:借阅。

生2:我是买的。

师:购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购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图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

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生:课外读物每本24元.师:第一个问题:(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师: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2=48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生:两位数乘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教案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应付多少元)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10=240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生:两位数乘整十数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

师:小红这次买了一套,一共12本,应付多少元钱?师:你们会列式吗?生:24×12(板书:算式)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呢?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师:我们原来学过吗?生;没有!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边说边板书)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自主探索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生1:把24看作20,12看成10,20×10+200师:你的估算是合理的。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教科书 p63-64。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通过比较寻找最佳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大胆探究、认真仔细等学习品质。

三、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原型: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式题 24×12。

3、探究的问题:( 1 )怎样计算24×12?( 2 )在竖式计算时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 的4写在什么位置?( 3 )怎样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回顾旧知(1)用竖式计算: 24×2 23×3(2)口算: 24×10 12×202、引出新知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出图意,列出算式:2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这道乘法算式和刚才做的四道比较,有什么不同?(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12不是整十数。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除法(二)探究与解决1、尝试估算:请同学们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说是怎样估算的。

)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24×12≈240、24×12≈200、24×12≈240、24×12≈300。

2、自主探索:提出问题:24×12的积具体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计算!(1)学生独立计算(2)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用的什么方法。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教案时间:1课时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竖式进行简单乘法运算的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规则,进行多种形式的乘法计算。

3.学生能够通过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准备:1.数学课本2.黑板/白板和粉笔/白板笔3.打印的练习题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乘法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乘法运算很重要。

二、讲解(25分钟)1.引导学生记忆乘法口诀表,并向学生解释每个口诀表的运用场景。

2.介绍竖式乘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包括从右至左逐位乘,进位等概念。

3.分步讲解乘法运算的过程,并通过例子让学生明白每个步骤的意义。

4.引导学生进行多个练习题目,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5.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三、练习(2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用笔算的方式进行计算。

2.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3.督促学生完成练习题,并进行批改。

四、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乘法规则。

2.强调学生通过练习提高笔算乘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拓展(15分钟)1.给学生出示一些更复杂的乘法问题,要求他们用各种方法进行解答。

2.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谁能最快解答出复杂乘法问题。

教学方式:1.教师讲解2.学生练习3.学生合作竞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解答练习题的情况。

2.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讨论,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则。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竖式进行简单乘法运算的方法,并且能够通过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题的反馈和批改,我可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错误。

在拓展阶段,引入竞赛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教学反思,我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改进,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通用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笔算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例2主题图彩色笔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381020xx9140816072305031623070212、笔算。

357= 2321=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出示例2.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xx(盒)大约有20xx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第1篇: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乘的顺序。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纸张。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1、老师今天带你们去遨游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要就去数学王国闯一闯。

2、准备一:口算。

11×6050×1114×2013×3012×4021×303、准备二:笔算。

2432123×2×3×3准备三:拆数。

231533(3)()()(10)(3)()顺利过关,可以去遨游数学王国。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数学王国里有一位阿姨在买东西,你能帮售货员阿姨算一算吗?1、*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5、学生分组讨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种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24×12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一、教学过程: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数学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一)复习导入口算:6×4=24 8×9=72 9×3=27 7×8=56 6×7=42 9×9=81并说一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我来问,你来答。

指名同学和老师一起,老师来问,学生来答。

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口算能力。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首先来学习它的口算。

板书课题: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出示教材56页主题图)问:“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

”出示问题:1.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合作交流并回答。

二、学习例1出示例1: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需要多少钱?(一)指名读题,并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算法:①每人要20元,现在有3人,就是3个20相加,就是20+20+20=60。

②20×3.20就是2个十,20×3就是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二)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师:1.结合小棒图,谁明白这种方法了?解法1:20+20+20=60解法2:2×3=6 20×3=602.我们再来看一看这种方法,他用到了我们以前学习的哪句口诀?3.二三得六的“二”表示什么?得六的“六”表示什么?4.谁懂这种方法了?再来说一说60是怎样得到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笔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笔算乘法

笔算乘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 能力目标: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3.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或投影仪;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1. 口算20×16= 15×30= 84×40= 27×50=33×20= 30×52= 18×10= 91×20=2. 笔算36×5= 22×24=3.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师:同学们,你们谁会下围棋呀?若学生没有围棋方面的知识老师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

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板书19×19)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19≈20 (2)20×19=380 (3) 1 920×20=400 380-19=361 ×1 91 7 11 93 6 1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口算的方法适合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而有些题运用笔算比较简单。

老师总结: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第三种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一、教学过程: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
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
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
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
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