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四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案语文

合集下载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写作学写游记PPT配套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游记的基本结构、写作技巧。

难点:观察事物的方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二、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游记范文3. 写作素材(景物、人物、事件等)4. 笔记本、文具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看PPT,展示游记图片,激发学生对游记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游记吗?游记是什么?”环节二:了解游记基本结构1. 提问:“游记一般包括哪些部分?”环节三:学习游记写作技巧1. 提问:“写游记时需要注意哪些技巧?”环节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游记范文,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结构、写作技巧。

环节五:写作实践1. 教师提供一组写作素材,要求学生以游记的形式,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环节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布置课后作业: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准备参加班级作文比赛。

四、课后作业1.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

2. 收集其他同学的游记作品,相互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学习写作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游记写作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课后,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写作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景物,现场写作。

2. 开展“最美游记”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3. 邀请旅行作家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游记写作经验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游记作品,关注其结构、写作技巧、观察事物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教案标题: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游记的概念,并能够辨别游记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描述旅游经历。

3.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写作策略和技巧,撰写一篇流畅、有条理的游记。

教学准备:1. 游记示例:提前准备一些优秀的游记范文,以便给学生展示,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视听材料:准备一些关于旅游景点或名胜古迹的图片、视频或音频,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 学生练习册:准备一些游记写作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巩固。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美丽的旅游景点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表达对这些地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回忆一次他们自己的旅游经历,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经历。

导入知识:1. 向学生介绍游记的定义和特点,与其他文体进行对比,强调游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 分析并讨论一篇优秀的游记范文,帮助学生理解游记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描写技巧。

核心活动:1. 给学生提供一篇具体的旅游景点的描述,让他们分组进行阅读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其中的写作策略和技巧,如描写细节、使用感官词汇和适当运用修辞手法等。

3.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上的游记写作练习题,让他们根据指导和示范,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任务。

4.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的写作策略和技巧,并提供必要的个别指导和反馈。

5. 学生互相交换并互评彼此的游记作品,鼓励积极的互动和建设性的反馈。

总结和展望: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游记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提醒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素材,以便将来撰写更丰富和生动的游记作品。

3. 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将在学生的游记作品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更高的写作水平。

教学辅助:1. 教学笔记和课堂讨论记录。

2. 游记示例和练习册。

3. 展示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进行学生的口头表达、讨论和合作活动的评估。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游记的基本方法,掌握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
2、掌握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游览时要有意识地重点观察重
点景物,写作时更是要侧重写重点景物;(重点)
3、写游记时刻要注意融入个人感受。

(难点)
教学过程:
片3:什么是游记?
把游玩、游览时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就是游记
经历:(人)到(地方)去看到了(……景物:形状、颜色、大小、结构…… )听到了()
感受、心情:所想、所感
片4:游记写作手法(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

注意: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片5:移步换景练习
片6:(定点观察)
片7:定点观察练习
片8:写游记要注意
1、详略得当
不能看到什么就“记”什么,应有细致而有侧重点的描写
2、适当的感受和情感抒发
随时注意融入个人感受(高兴、激动、平静、向往……)和情感(喜欢、热爱……)
3、可介绍相关知识或引用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片9:小练笔(写一段话)
片10:小练笔(写一篇游记)。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

《学写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游记的写作目的;2.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能够准确描述旅游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游记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游记的定义和特点;2.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2.准备学生交流讨论的素材;3.准备游记的例子和模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并大致了解学生对旅游游记的了解程度。

2.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最近去过哪些旅游景点?-你有没有写过游记?-游记是怎样的一种文体?Step 2:引入新知识1.分享游记的定义和特点:游记是一种记录旅游经历、描述旅游目的地的文学体裁。

它包括对旅游景点的客观描述,对自己旅行经历的主观感受和思考。

游记通常以第一人称写作,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旅游景点的美景和人文特色,帮助读者了解和选择旅游目的地。

2.分享游记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做好旅行前的准备工作;-准确地描述景点的风景和人文特色;-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供实用的旅行建议和小贴士。

Step 3:引导学生讨论1.提问:你认为游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游记的写作要点。

3.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4:展示和讲解游记的例子和模板1.展示一篇经典的游记,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使用游记的模板,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Step 5:学生实践和展示1.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或模板中的素材,进行游记写作实践。

2.分享和展示:每个学生选择一篇游记进行分享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Step 6: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总结游记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写作:学写游记》示范教学教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写作:学写游记》示范教学教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写作:学写游记》示范教学教案【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记录了作者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游记,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记叙文、说明文等文学体裁,对于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学生可能比较陌生,对其特点和写作方法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实践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2.难点:将游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阅读法:阅读课文,发现游记的特点。

3.实践法:小组讨论、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写作:学写游记》2.相关资料:其他游记作品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这些景观的感受。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学写游记。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写作:学写游记》,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游记的特点,并尝试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课外的游记作品,分析该作品的写作方法,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讨论结束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并对游记的写作方法进行总结。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一篇简短的游记。

学写游记教案精选模板

学写游记教案精选模板

学写游记教案精选模板第1篇:学写游记教案精选模板一、训练目标: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只有把握住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才会活起来,文章才能写得深写得透,才会感染人。

2、记叙清楚,重点突出。

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按移步换景顺序,或者时空两才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走一程,写一物,脉络清楚。

再者,在所记的景物中,要分清主次详略,抓住重点,写具体,写生动。

3、要寓情于景,融理于景。

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

写作中须把情、理渗透到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做到景与情、景与理的统一和融合。

4、要有点艺术**。

可以把游地的历史、名胜、人情、习俗、文物、特产以及民间传说、文人诗句等,加以融会贯通,穿*引用,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景物,烘托景物,使画面显得充实饱满,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

二、写作指导:(一)导入: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理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魅力,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能把这些印象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那是很有意义的事。

游记是描写游览中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记叙文。

游记的题材非常广泛,凡是浏览中见到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以及听到的神话传说等,都可能作为游记的材料。

但怎样才能把游记写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作些努力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满井游记教案精选模板【教学目的】1、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2、体会本文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想】1、安排一课时。

2、方法:朗读、自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今湖北省*县)人。

万历进土,曾任空部郎中等职。

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均有才名,时称“三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 学写游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学写游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写游记》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写作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游记的写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

教材通过提供具体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记叙文写作技巧,对于写作的基本框架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

四. 教学重难点1.游记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2.如何将观察和想象相结合,使游记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2.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3.实践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篇游记的写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游记范文,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3.准备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旅游景点,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篇游记范文,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如描述方法、结构安排等。

让学生分析游记中的亮点,如生动的语言、有趣的细节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讨论。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记录下景点的特色和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写作 学写游记 配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写作学写游记PPT配套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观察和记录景物特点。

2.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游记来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观察和记录景物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

难点:将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和自己的感受相结合,写出生动的游记。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一些游记供学生阅读参考。

2. 准备一些景物图片或者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3. 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PPT。

学生准备:1. 观察自己身边的景物,准备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 预习游记相关知识,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景物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游记(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游记,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

2. 学生讨论游记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感受,理解游记的写作方法。

三、写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个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学习游记(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游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游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讨论游记中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感受,掌握游记的写作要领。

三、写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景物,要求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个景物,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游记作品。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游记,进行阅读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游记景物描写感受表达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游记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写游记
目标导航
1.培养留心观察、勤于考证的意识,在活动中以写作导游词的形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文化的能力。

2.能初步认识到“行万里路”是增长人生见识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深地感受锦绣河山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

3.把语文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参与者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活动中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文题展示
一、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

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不要贪多,不要面面俱到。

2.细致观察,具体描绘该处风景,不要泛泛而谈。

3.描写风景时要融入一些个人感受,尽可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二、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

旅途中,我们不仅欣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

3.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以丰富文章内容。

三、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______》为题,写一篇参观记。

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参观时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记录,作为写作的素材。

2.参观过程中看到的东西不可能全都写进作文中,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参观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在适当的地方,要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写作要求
1.选择某一处风景来写,细致观察,不要贪多,不要泛泛而谈。

2.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及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取舍与叙述详略,还可适当加入人文景观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评价等。

3.参观记一般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来写,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写,并适当点出你所得到的教益或受到的启发。

技法点拨
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

本次游记写作的训练提出如下建议:
1.认真观察抓特征“走马观花”式的对旅游景点进行游览,是抓不住旅游
景点的特征的,观赏景物,要全身心地调动自己的眼、鼻、口、手、耳,去看、去闻、去尝、去摸、去听。

把美景融入心中,留意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见闻,一草一木、一楼一物、一石一沙、一人一事的
具体特征就会清晰的展示在你的面前,就能避免写游记时出现不知所云或“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毫无目的地进行写作的尴尬局面。

课文《壶口瀑布》着力描写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灵震撼。

2.选准角度讲层次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点,都是以一定的“形体”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

对它们进行描绘时,就得选好观赏的角度。

而怎样的角度才称得上是“好”角度?这要根据具体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但不管怎样,所选的角度应该能够揭示
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

至于层次,只要能够按照“移步换景”或“定点换景”的顺序对具体的旅游景点进行观察和描述,我们的游记自然就会有层次感了。

3.写景状物融真情山川美景美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多娇的江山而折腰,泼墨挥毫,留下传世佳作。

我们的游记同样要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写出景观的特色和文化蕴涵。

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

在对旅游景点进行精细描绘的过程中要表达出一定的思想感情。

写景抒情,情寄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景才不是“死”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美文。

4.藻饰语言求优美对于游记而言,语言的优美主要表现为语言的生动形象。

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游记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感,引用相关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或者文人墨客的诗文名句,有助于增加游记语言的文化品位。

而写作手法运用的巧与不巧,则主要看这种手法是否有助于写出旅游景点的特征,是否有助于我们充分地表情达意。

范文示例
神农架游记
为了拓展我的知识面,爸爸答应暑假带我去神农架一趟。

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踏上了神农架之旅。


①交代旅游的时间、地点。

我们先乘火车到宜昌,再在宜昌
乘大约五六个小时的汽车,便来到神农架的入口——鸭子口。

这里的海拔已经是一千八百多米了,与宜昌市区的炎热相反,我感觉到了一丝丝的寒意,汽车玻璃也冰凉冰凉的。


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又行驶四十多分钟,就是神农架的最高峰——神农顶。

②景点一:鸭子口,“凉”,略写。

从山上往山脚下望去,植被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山脚是阔叶林,山腰是针叶林,再往高处,草树交错。

越往上,树就越来越少。

到海拔两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没树了,只剩下了各种各样的草和大熊猫爱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

到山顶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山草甸。


③景点二:神农顶,“最高”“草树交错”,详写。

神农架最有名的一个景点就是风景垭。

这里云雾缭绕,再加上青翠的山峦,似乎仙境一般。

听说如果到了秋天,天气好而且没有云雾的话,景色会更加美丽。

从这里可以俯视到山腰上红、黄、绿的树叶,他们相互交错,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还能远眺各种奇峰怪石,它们在丛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幽静、苍莽。


④景点三:风景垭,“青翠”“云雾缭绕”,详写。

离开风景垭,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往前走,便来到了板壁岩。

在这里,我看到了蔷薇、冷杉、黄杨木、红桦等过去我听都没有听说的植物,其中有不少还是珍稀植物呢。

有长了一千多年还只有一个成人高的小叶黄杨,过去用来制作直升飞机螺旋桨的红桦,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⑤
⑤景点四:板壁岩,“有不少珍稀植物”,详写。

跟随着导游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一个洞穴。

据说这里可能曾有野人出没过。

洞穴旁古木参天,树上附着厚厚的一层苔藓。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新鲜呀!
游完板壁岩后,接着我们又游了金猴溪、野人梦苑、瞭望塔等景点。

这次去神农架,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丰富了我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闻。


⑥略写瞭望塔等景点,总述旅游收获。

名师总评:
本文按照游览地点的变化顺序,有条理地记述了小作者游览神农架的经过。

全文叙述清晰,写景生动,抒写感受也较为真切,给人以“心”临其境的美好享受。

不足之处是,作者的语言尚欠凝练,个别句子不够通顺。

如能细加酝酿琢磨,习作会更加上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