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先进事迹材料
地震灾后重建个人事迹

地震灾后重建个人事迹篇一: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推荐材料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推荐材料***同志,现年56岁,中共党员,现任廖场乡政府副科级干部,自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便开始从事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该同志在工作中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奋战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第一线,本乡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从开初的查看灾情登记损失规划选点到后来重建施工,无处不留下他的汗水和足迹。
几年来,该同志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和星期天,没日没夜地为本乡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辛勤地工作着,为了把好工程质量关,常常坚持到工人下班后才下班,每天上班最早的下班最迟的必然是他。
该同志身患腰椎尖盘突出,颈椎骨质增生,肾结石,跟腱炎等多种疾病,天天靠吃药维持,几次因病情加重打完吊针又上工地。
特别是在政府机关灾后重建工作中,一是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认真准备各项报批立项手续,为早报批早立项早开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根据乡政府的现实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认真做好规划并随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和沟通,为设计出符合本乡实际的设计方案尽心尽职尽力;三是做好现场管理,配合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确保了施工优质安全高效;四是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该同志由于多次受伤留下不少的后遗症,行动很是不便,加之在施工质量检查中又不慎将脚扭伤,为保证施工管理到位,只好每天借助拐杖艰难地行走在工地的各个角落,但他从无怨言,每天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展默默奉献。
该同志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深受乡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信任,因此特向组织推荐该同志为“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个人”。
推荐单位:名山县廖场乡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篇二:X同志灾后重建先进事迹X同志灾后重建先进事迹XXX,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9月出生,20XX年参加工作,现任职XXX社区主任。
20XX年,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突入其来。
灾后重建个人事迹材料

灾后重建个人事迹材料灾后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之后,重建受灾区的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过程。
灾后重建不仅需要政府等相关机构的支持,也需要个人的努力来推动。
下面我将为您编写一个____字的灾后重建个人事迹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引言】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预测和避免的灾难。
然而,在灾难面前,总有那么一些人用自己的勇敢和坚持,带给灾区人民希望和力量。
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一直致力于灾后重建工作,希望为受灾区带来光明。
【第一段】相信大家对2018年发生的X省地震还记忆犹新。
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整个灾区一片凄惨。
我来自X省,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立即投身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我深知,灾后重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更需要灾区人民的心理鼓励和精神支持。
【第二段】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了重建学校的任务。
我发起了一场募捐活动,号召社会各界捐款来资助学校的重建工作。
同时,我也积极组织了一支志愿队伍,帮助清理废墟,搬运重建材料。
凭借着我组织的团队和我个人的努力,学校在短短几个月内得以重建,并顺利开学。
【第三段】除了学校的重建,我还关注到了灾区的心理健康问题。
灾难给受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许多人陷入了恐慌和绝望之中。
我与心理学专家团队合作,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受灾区人民走出阴影,重拾生活的信心。
【第四段】灾后重建不仅需要大家的短期帮助,更需要注重长期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积极参与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规划。
我带领团队研究灾后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就业的增长。
同时,我也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为灾区带来各种资源和投资。
【第五段】我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受灾区内,我还积极参与到周边地区的灾后援助工作中。
我利用我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助其他灾区规划重建方案,并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在其他受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
【结尾】灾后重建对于一个灾区来说至关重要,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机会。
我对此深有体会,并一直致力于灾后重建工作。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优秀6篇)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优秀6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
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篇一汶川,汶川,黛黛青山春犹寒,芳飞翼,霞云散。
天崩地拆锦绣乱。
泯水浩浩,空崖声声断。
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我们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时刻:2022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
就是在这个时刻,当大家正在喜迎奥运之时,一场8.0级的强烈大地震突袭中国四川省汶川县。
一霎那间,百万所房屋轰然倒塌,百万个家庭支离破碎,哭喊声,求救声,一浪高过一浪。
但,人民坚强的毅志没有被压倒。
多少个老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的蓝天;多少个解放军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灾民的明天;多少个父母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老人的重生。
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昂起倔强的头,挺起不屈的嵴梁,向前,向着未来,坚强的活下去。
是呀,悲痛欲绝也无法挽回现实,我们终要活下去,迎接未来,现在,我们只能选择坚强。
他们的牺牲是为了什幺他们难道不想生存吗生命只有一次,谁不想好好把握但是他们选择了让他人生存,放弃自己。
我们现在难道痛苦下去吗只有选择坚强,挺起不屈的嵴梁,好好的活下去。
现在的我们也应该坚强,不能遇到一点阻碍就要放弃,遇到一点困难就要煺缩,这样的我们怎幺会走上社会,经风雨,见世面我们只有选择坚强,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才能去告诉他们要学会坚强,才能解救更多的人民。
万户千家情何堪,巍巍苍茫遍壮志,百姓安。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悲惨的时刻,让我们从中懂得坚强带给人的是无穷的力量,选择坚强就等于选择生命。
汶川地震感人事迹篇二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八点零级的大地震,一幢幢房屋瞬间变成了一堆堆废墟。
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

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通用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事迹1简旺生,郎溪县建平镇钟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汉子,将责任与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在防洪抢险最前沿,带领群众冲锋陷阵,打响了“家乡保卫战”。
以雨为令奋战一线钟西村歌场圩位于钟小河北岸,圩内面积4000多亩,埂头窄,埂身单薄,1999年洪灾修复后尚未经过大水考验。
6月19日夜突降暴雨,简旺生被窗外的雷雨声吵醒,打年轻就有充足防汛经验的他,天蒙蒙亮就赶紧起床,组织100多名人员上埂巡查,并划分2个重要埂段,交由两个村民组负责,紧急调配桩木、土、砂石、彩条布等防汛器材物资,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6月24日上午9点30分,歌场圩钟小河外河段出现险情,简旺生立即组织抢险队员和一台挖掘机,进行打桩抢险。
他带领3名队员在水中坚持了一个小时,协助挖掘机打完了10多根木桩。
由于外河塌方,水深且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后调来一台挖掘机、五台拖拉机,加紧施工、加固大堤,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才完成除险。
此后十天里,简旺生就带领突击队奋战在歌场圩,危险发现一处,就及时化解一处,共计化解十几处险情。
身先士卒死生考验6月21日下午1点多,简旺生和60多岁的老党员傅泽元在歌场圩巡埂,突然看见埂下的泄洪沟涵闸在渗水,而且水流越来越大,圩埂有随时垮塌的迹象,一旦垮塌,3000多亩农田就直接被淹没,给整个钟西村4000多百姓带来的损失简直不敢估量。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这样的情景容不得多想,简旺生不顾劝阻,捡起旁边的旧水泥板和彩条布,纵身一跃,跳进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里,抓紧抢险。
老党员傅泽元被简旺生的举止感动,也一同跳入水中,两人协助完成堵塞涵闸口的任务。
防震减灾专干 事迹材料

防震减灾专干事迹材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当前地震频发,如何加强地震灾害的防范和减灾工作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而防震减灾专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为地震防范和减灾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们的事迹。
防震减灾专干是指专门从事地震防范和减灾工作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地震发生前,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预测地震的可能发生时间和地点,提醒广大群众做好应急准备。
在地震发生后,他们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地震灾害的影响将会更加严重。
防震减灾专干负责监测地震活动情况,收集地震数据,分析地震特征,制定地震预警方案。
他们利用地震仪器和设备,对地壳运动、地震波传播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地震信息,提前发布预警信号,引导公众避险。
在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救援力量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他们指挥和协调国家、地方、社会各方的力量,全力救援灾区群众,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秩序。
防震减灾专干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他们在面对极端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时,毫无怯意,勇往直前,尽职尽责。
在执行任务时,他们严格遵守纪律,服从指挥,保持高度的紧张和警惕,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他们在抢险救灾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施救,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防震减灾专干不仅是一群勇敢的战士,更是一批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专家。
他们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训练,掌握了丰富的地震预测和救援知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
他们参与过多次地震防灾演练和实战,磨砺了意志,增强了团结协作能力。
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具备了应对各种复杂局势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防震减灾专干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们把责任和使命挂在心头,时刻牵挂着灾区群众的安危。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通用5篇〕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1汶川地震过后,他一直被埋在废墟里。
13日早晨9点多,他被救出来,满身都是伤,被紧急送往医院。
被救出来的时候,他的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一个四年级的小男生,浑身没受一点伤。
他叫吉庆云,四川省德阳市绵竹汉旺镇小学一位年近40男老师。
在医院,吉庆云擦了一点药,住了一整天。
14日早晨,他就回到了学校。
“伤情比我重的,大有人在。
医生也很繁忙,我就不添乱了,赶紧救娃娃啊。
”回校后,吉庆云参加到抢救学生的队伍中,直到记者采访的15日下午5点多,一直都没有分开。
他的妻子徐晓琴是一位村小老师,不放心丈夫,也赶过来陪着丈夫,一起寻找被埋的孩子们。
校长何仁贵说:“吉老师平时很爱学生,个人素质很高,教学才能也很强,学生都很喜欢他。
”地震发生前,吉庆云正在3楼的办公室和几位老师聊天。
突然,地板抖动。
吉庆云迅速起身,赶到自己所教班级的教室。
因为这里经常发生地震,而且每次震级都不高,这次的抖动并没有引起他的警觉。
他跟学生说,别着急,渐渐往楼下走,保持秩序。
他的话音刚落,天花板上的砖块就掉下来了。
沙石就像雨点一样往师生的头上砸。
吉庆云赶紧带着学生退到拐角处。
一个学生吓得哭起来了,看见吉老师,就跑过来抱着他。
吉庆云下意识地把他搂在怀里。
一下子,上面掉下来的砖块就把他们掩埋了,卡住了。
“当时,我听到外边到处都是尖叫的声音,身边还在不断地晃动。
学生们乱作一团,哭爹喊娘。
”吉庆云说。
何仁贵告诉记者,全校学生一共3500余人,老师180余人。
目前已发现19名老师遇难,小学和幼儿园学生遇难者已经近200人。
“我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严重。
”吉庆云说,“幸好当时我抱着他,跟墙壁围成了一个小围圈,这才让那个小男孩没受一点伤。
”吉庆云的班级一共48名学生,目前仍有两名失踪,其余46名全部获救。
何仁贵说:“在师生陆续被挖出来之后,我们发现,另外还有5位老师,他们的怀里都抱着一个孩子。
地震救援事迹材料

地震救援事迹材料.地震救援事迹材料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展开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以下是一组地震救援事迹材料,展示了人们在灾难面前不畏艰险、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的感人瞬间。
事迹一:冒险救出被困人员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一支由消防队员组成的救援队奋不顾身地冲进废墟中,搜寻并营救被困的人们。
他们顶着后续余震的威胁,用双手一块块地翻开废墟,寻找幸存者。
其中,一位年轻的消防队员在一栋倒塌的学校大楼下,发现了一名被压得动弹不得的小学生。
他毫不犹豫地爬上废墟,用尽全力将小学生从废墟中救出,挽救了一个生命。
事迹二:医护人员奋战救死扶伤地震发生后,大量受伤者涌入各医疗机构。
医护人员一夜未眠,奋战在伤员救治一线。
他们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分工合作,全力挽救受伤者的生命。
他们用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受伤者提供急救、手术和后续恢复等一系列医疗服务。
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受重伤的人得以幸存,康复出院。
事迹三:志愿者救援队飞跃险境陕西省一支志愿者救援队迅速组织起来,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灾区。
面对山路险峻,他们步行数小时才抵达灾区。
志愿者们不仅帮助组织营救受困人员,还分发食品、水源和日常用品,照顾被灾者的生活需求。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被灾者基本的防灾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
事迹四:民间救援组织日夜奔赴地震发生后,各地民间救援组织纷纷行动起来。
一位来自北京的志愿者前往灾区,并与当地组织携手合作。
他们搭建帐篷、分发物资、引导人群有序转移,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
在恢复村庄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这些民间救援组织一直坚持不懈地帮助被灾者,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援助。
这些事迹表现出人们在地震面前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
他们奋不顾身地展示了人类的善良和团结,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大爱精神。
同时,这些事迹也提醒了我们在灾难面前要勇敢坚强、彼此携手,共同面对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在地震救援事迹中,还有许多感人故事和壮举,这些不平凡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性的美好与力量。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1)5月12日下午14: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悄然降临,四川汶川县发生了7.8级地震,地处汶川附近的都江堰也成了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建筑屋倒塌不计其数。
灾情发生时,家在都江堰的杨磊正好休假在家,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将杨磊所在的网吧倒塌,杨磊被埋其中,只露出一个头,危急时刻,旁边的人迅速将杨磊解救了出来。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被解救出来双手受伤并流血不止的杨磊,虽然极度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但是看到网吧里还有更多的人被埋,听到他们的呼救声音,杨磊决定留下来,用自己的双手去解救被埋的群众。
下定决心后,顾不得自己已受伤的双手大量流血,甚至房屋有再次因为余震倒塌的可能,冒着生命危险,杨磊忍受着伤痛,在塌陷的房屋内寻找呼救者的声音和被困者。
听到被石板压在下面的一男一女在叫救命后,他便快速来到他们身边,由于没有工具,杨磊便用着受伤的手一点一点拨开房子的碎片、碎石,并且还不停的安慰他们说:“你们冷静一点,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在他和另外两人的努力下,一个、两个、三个……总共五个生还者解救出来了,看到生还者大量流血,考虑到他们的安危,杨磊和其他两个人一边呼救,一边拦车将生还者送到附近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五个人很快就脱离了危险。
这时,杨磊才想到自己家人也有可能会被埋在废墟里。
他便迅速回到自己的外婆家时。
不幸中的大幸,虽然外婆家房屋已经倒塌,但家人安然无恙。
看到这一切,杨磊这才回到医院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此时,心存挂念的他想到门店可能发生的情况,在简单安抚家人后,便回到门店继续上班,全力保护公司的财物安全。
虽然,杨磊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防损员,但是,在灾难面前,他没有被击倒,甚至奋不顾身,不顾惊险和劳累,不顾自己也身受创伤,积极地投入到抢救工作中,从未道过一声苦,也没说一次累,以一颗普通防损员的火热之心,敢用生命冒险换甘泉,树立了防损员的良好形象。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篇2)从5月12日到昨日,3天,对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来说,像是一个世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报告范文/事迹材料
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先进事迹材料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这次地震强度和范围都超过了发生在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三时四十二分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与四川北部毗邻,且与汶川地震带殊途的甘肃省陇南、甘南、天水、平凉等10个市州受其殃及,成为仅次于四川之外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其中陇南灾情尤为严重。
覆巢之下,难保完卵。
地处南北地震带的康县**乡,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中受到重创。
迅猛而巨大的震荡割裂着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大地。
猝然之间,
44人在痛苦中呻吟挣扎。
1407户的14111间房屋被摔得粉身碎骨,数条公路被残忍地扯断。
14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的8737人全部受灾,直接高达损失高达上亿元。
5月13日早上6时30分,当乡党委书记唐正林得知李家庄村遇难人员还未安葬时,迅速带领干部赶赴该村,了解家属困难,并现场和村社干部研究解决办法,动员干部将随身携带的资金捐给遇难者家属,解决了安葬所需棺木、费用等燃眉之急,使这位
不幸者终于在十四日凌晨入土而安。
紧接着,他又和干部前往县医院,了解伤员救治情况,并决定留下四名干部联系医院及照顾伤员。
看到在凌晨三点钟仍忙碌的党员干部,伤员们纷纷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一位头上被绷带裹着的伤者强忍着伤痛吃力地说:我的伤不重,你们回家休息吧,这是天灾,不怪你们。
但走出医院后,唐正林仍不放心,硬是叫开一个熟人的门市部,买了三箱方便面送到了病房。
自5月16日开始,**乡陆续运来抗震救灾物资,面对数量和品种繁多的爱心捐赠,**乡党委、政府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物资监督领导小组,抽调了责任心强,办事认真的干部组成救灾款物发放和后勤保障小组,高达制了入库单、出库单、灾民领取单等监督单据,做到了入库单=出库单=灾民领取单数字的公式管理机制。
为了防止评议发放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乡在全乡14个村成立了有村民代表、老党员、村社干部150余人组成的救灾款物分配评议小组,从源头上杜绝了救灾款物发放中优亲厚友、看面待客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发放的阳光透明。
从某种程度上说,灾难本身就是对党和干部的历炼与考验,共产党最伟大的一面就是,始终和人民保持血肉关系。
面对惊天灾难,**乡党委首先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民兵抢险队”,将一面面鲜艳红旗插在了废墟之上,让广大灾民看到了希望,振作了精神。
在“党员突击队”成立大会上,队长唐正林宣布了八条纪律。
一是所有党员干部不论行业,一律服从服务于抗震救灾。
二是必须和队旗一道深入到重灾区。
三是耐心细致地接待群众,理解灾民的痛苦心情。
四是不传谣、不信谣。
五是对玩忽职守,私自离岗的党员干部将严肃处理。
六是尽最大可能为灾民送去温暖。
号召一出,几十名党员干部迅速奔赴灾区展开大规模的查灾和拆除危房工作,在灾民中树立起了党员干部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良好形象。
二〇〇八年六月一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省、市、县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受灾严重的康县**乡李家庄村视察灾情,望着布满石头、瓦砾、土块的村庄,总书记一脸凝重,关切地询问灾民和伤员,并饱含深情地说:“党中央一直惦记着灾区,惦记着受灾群众的生活,我们一定会帮助你们把新房子高达起来!”
论重建方案。
然而,要把农户之间大小不一的宅基地整合分配,少数群众说啥也不答应,这个会议终究在有始无终中散场。
第二天早上,唐正林又带领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不论到谁家,他都是问生活有没有困难,并将随车带来的十箱方便面分给灾民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天晚上的群众会上,灾民纷纷举起右手,顺利通过了重建方案。
紧接着,**乡乘热打铁,雇来8台铲车清理废墟,平整地基,短短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地基的“三通一平”。
在建设过程中,乡党委、政府抢抓深圳市援建的良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