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干眼症的诊疗体会
我院干燥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我院干燥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摘要】本文整理我院临床诊治干燥综合征经验,辨证论治将其分为4型,并强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辨证分型经验总结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病。
主要表现为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口腔干燥症或伴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风湿性疾病,它可累及其他系统如呼吸系、消化系、泌尿系、血液系、神经系以及肌肉、关节等,造成多系统、多器官受损。
西药治疗本病,在治病的同时,产生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综合调整,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并能显著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现将我科罗珊珊主任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归纳如下。
1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其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此归为“燥证”、“燥痹”范畴。
《内经》首次提出“燥胜则干”的论点,认为其病机以伤津液为特征。
金元时期,刘河间对“燥证”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和阐述,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燥类》中指出:“诸涩枯竭,干则皴揭,皆属于燥”。
罗主任认为,干燥综合征虽以“燥”为其证候特点,但病理机制多与肝、脾、肾三脏阴阳失调相关。
肝藏血,主疏泄,助脾运化,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肾同源。
干燥综合征患者多为脾气虚,津液不能输布四肢百骸,津不上承,导致关节疼痛、口干: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虚津亏,气虚失运,瘀血阻络而致阴虚阳盛关系最为密切。
2 治疗原则老师认为,干燥综合征以益气养阴、清燥生津为治疗大法,阴津不足,气虚运血无力,脉道滞涩可成瘀,在益气养阴的同时,佐以解毒化痰、活血通络等法,以期截断病理恶性循环产物,其中益气养阴贯穿治疗始终。
治疗依从辨证论治,临床上将其分为4型,即燥邪犯肺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血瘀痰结型。
3 辨证分型3.1 燥邪犯肺型主症: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难以咯出,常伴胸痛,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治法:清燥润肺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南沙参、太子参、麦冬、生石膏、生地、知母、玄参、川贝母、淮山药、赤芍药、粉葛根、天花粉、丹参、甘草)。
我的干眼症用土方法治好了

我的干眼症用土方法治好了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适和困扰。
我也曾是干眼症的
患者,但是通过一些土方法,我成功地治好了我的干眼症。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的治疗经验,希望对有同样困扰的人有所帮助。
首先,我采用了温水眼罩的方法。
每天晚上睡前,我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让
眼睛得到充分的温暖。
这样可以刺激泪腺分泌,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同时,温水眼罩还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睛疲劳,对改善干眼症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调整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
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还注意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A、E和蛋白质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我还使用了一些中草药来治疗干眼症。
比如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都有
清热明目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干眼症的症状。
每天泡一些中草药眼水,用来清洗眼睛,对改善干眼症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我还进行了一些眼部按摩。
每天早晚用指腹轻轻按摩眼睑和眼周部位,
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睛疲劳,对改善干眼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土方法的治疗,我的干眼症得到了很好的改喩。
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对
有同样困扰的人有所帮助。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建议大家在治疗干眼症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双眼,远离干眼症的困扰。
我的干眼症用土方法治好了

我的干眼症用土方法治好了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我曾经也是
干眼症的患者,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一些土方法,我成功地治好了我的干眼症。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的治疗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干眼症患者。
首先,我开始注重眼部保健。
每天早晚用温水洗眼,可以有效地清洁眼部,并
缓解干眼症状。
此外,我还经常进行眼部按摩,可以刺激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感。
其次,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我尽量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和手机屏幕,每
隔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闭目休息一会儿。
另外,我开始多吃一些含有丰富维生素A、C、E和ω-3脂肪酸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鳕鱼等,这些食物对眼部健康有很
好的帮助。
最后,我还尝试了一些中医土方法。
比如说,我经常用热水泡脚,因为中医认
为脚底有很多穴位与眼部有关,通过泡脚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干眼症症状。
此外,我还尝试了中医的穴位按摩,比如睛明穴、攒竹穴等,这些按摩可以刺激眼部神经,缓解眼部干涩和疲劳。
总的来说,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治疗,我的干眼症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甚至可
以说是痊愈了。
我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干眼症患者,让他们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摆脱干眼症的困扰。
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健康的双眼,远离干眼症的困扰。
干眼护士工作心得

干眼护士工作心得
干眼症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因此,干眼护理成为护士担当的一个新兴领域。
作为一名干眼护士,在这个领域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工作心得。
首先,要了解干眼症的病因和症状。
干眼症的最常见原因是泪液质量的下降和量的减少。
由此,流泪、发干燥痛、复视等症状也随之而来。
护士需要了解这些症状,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处理疾病和出现的症状。
其次,需要引导患者注意一些生活细节,如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眼部护理、避免烟雾和空调的刺激等。
这些细节可能很小,但往往可以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缓解或减轻疾病症状。
此外,为干眼症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病例可能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计划,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也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查看他们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护理计划。
这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以确保患者获得最好的护理效果,并且将症状的进展控制在低水平上。
最后,干眼护理需要有耐性和细心。
这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并且需要护士随时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
护士需要拥有耐心和细心,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并得到缓解。
总之,作为一名干眼护士,他们需要对干眼症的病因和症状有深入的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检查病情的变化。
同时,护士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以确保患者望得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作为护士,我有责任确保病人得到最好的福利。
干眼症的中医辨证论治效果体会

注 P为观察组 自身比较检验值 ; 、 P l 为对照组 自身比较检
验值 ; f : 、 P 2 为 2组 治 疗 前 后 差 值 比较检 验 值 。
1 . 3 判断指标
根 据《 中西医结合 眼科 学》 目 及《 中医病证
3 讨 论
诊 断疗效标 准 中相关 的标准判 断 , 患者的 自觉 症状消失 , 采 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呈现阴性 , 泪膜 破裂时间( B U T ) > 1 0 s 为显 效; 患者 的 自觉症 状有不 同程 度的消失 , 角 膜荧光素钠 染色情
干涩昏花证 、 白涩证 比较相似 , 发病原 因是肝肾不足 , 目窍缺养 ,
1 . 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 以均数 ±标准差 ( - I - s ) 表示 ,
因此治疗重点要滋补肝 肾, 养 阴生津 , 清肝明 目阔 。 采 用地 黄、 白
芍、 当归 、 枸杞 子 、 覆盆子等药物进 行滋补 , 达 到养阴 明 目的效
干 眼症是因泪液 质 、 量 或动力 学 出现异 常 , 致 使泪膜不 够
稳定或 眼表 面出现异 常 , 也会伴 随一 系列不适症状 。引起 干眼
症 的原因包括 : 感染、 自身免疫 系统疾病 、 创伤 等 , 轻度干 眼症 极 易被忽视 ,但 中度或重度 干眼症会 严重影 响患者 的正 常生
干 眼症 的 中医辨 证 论治 效 果体 会
李惠 丽
( 临洮县人民医院 , 甘肃 临洮 7 3 0 5 0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中 医辨证 论 治干 眼症 的效果 。方法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 , P <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选 取 我 院收 治 的 4 6例 ( 9 2眼 ) 千 眼症 患 者 , 随机 将 其 分 为观 察
儿童干眼症诊治的临床体会

1 . 2 诊断方法 : 参考 的是《 眼科学 》 的诊 断标准 J : ①临床表
现为儿童频繁眨眼 , 挤 眉弄眼 , 严重者面部 肌 肉/口角抽搐等 ;
2 结果
②泪膜破裂时间测定 : 嘱 咐患者在 结膜囊 滴入荧 光 素后眨 眼
数次 , 以最后 1 次眨眼 与泪膜 中首 个黑斑 出现的 时问 <1 0 S , 判断为异 常 ; ③S o h i r me r I 试验 : 反 折 泪液试 纸 的 上端 5 mm 后, 将其放置 在下 眼 睑结 膜囊 中外 1 / 3位 置 , 阳性标 准 为 <
析, 年龄 5~1 3岁 , 平均( 8 . 4±3 . 1 ) 岁, 男 1 6 1例 , 女 1 0 7例 , 均有 不同程度 的烧 灼 感 、 异物感 、 眼干 、 畏光 、 眼痛 、 眼胀等 主 观症状 , 偏 食 习惯有 1 6 6例 , 每天看 电脑或 电视 超 过 2 h有
阳性有 1 4 2例 ( 5 3 . O %) 。
1 0 m m; ④ 睑板 腺功能检查( MC D评分) : 根据 睑板腺形态及分 泌物情况分为 1~ 4级 , 对应为 1— 4分 ; ⑤ 泪河高 度测 量 : 采 取角膜荧光染色法 , 泪液缺乏标准为 < 3 m m。
1 . 3 治疗方法 : 所有患 儿均采取常规眼部 物理治疗 ( 热敷湿 房作用 、 促进血液循环 ) ; 增加眼局部湿度 , 补充 眼表润滑液如
2 . 1 诊断: 2 6 8例儿童泪膜破 裂的时 问为 1 ~1 0 S , 平均 泪膜 破 裂时间为( 4 . 2±1 . 2 ) s , 其中 1 ~5 s 有 1 9 1 例( 7 1 . 3 %) , 6~ 1 0 S 有7 7例 ( 2 8 . 7 %) ; 泪河高度在 0 . 4 5—1 mm, 通过 S o h i r m — e r I 试验显示均在 1 0 m m / 5 a r i n或以上 ; 通过角膜染 色反应 呈
基层医院干眼症的诊疗体会

眼科进行检查治疗 的干眼症患者共 来自 2 例 ,年龄 阶段 为】 6 — 6 8 岁 。其 中男性 患者 3 0例 ,占发病 例数 的
3 6 . 6 %;女性患者 5 2 例,占发病例数的 6 3 . 4 %。其 中
1 6 4 O岁患者有 2 2 例 ,占 2 6 . 8 %; 4 0 ~ 6 0 岁患者有 3 5
2 0 o 5: 1 7 6 6 .
液, 可经双腔导管 内注入生理盐水 1 0 0 m l 加尿激酶 1 0 万 u液体后夹管 2 小时,每 2 0 分钟改动体位 1 次, 2
小时后持续引流, 每天 1 次, 持续引流 1 4 天[ 2 1 ; ⑥双腔
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先进 的医用材料聚氨酯 , 对组织刺
荟萃 , 2 0 0 3 , 1 8 ( 5 ) : 2 4 8 .
基层 医院干眼症的诊疗体会
赵 永峰
【 摘要】 目的 : 提高基层 医院对于眼症临床 诊疗 的有效性 , 做到早 预防、 早治疗 。方法 : 对2 0 1 1 年1 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来我院眼 科门科进行检查 的 8 2例干眼症患者进行发病 因素、 临床症状及诊疗疗效的分析 。 结果 : 干 眼症患者 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9 3 8 ・
甘肃医药 2 0 1 3年第 3 2卷第 l 2 期
G a n s u Me d i c a l J o u m a 1 。 2 0 1 3 , V 0 1 . 3 2 , N o . 1 2
致肺水肿等并发症 ; ⑤可随时经双腔导管胸腔 内注射
药 物治 疗 , 包 裹性 、 多房性 脓 腔 , 或非 常粘 稠 的胸腔 积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的中医治疗体会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的中医治疗体会目的观察和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例气阴两虚证型患者所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8例。
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硫酸羟氯喹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均采用路氏润燥汤进行治疗,共治疗3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干症状V A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经对比分析,实验组患者眼干症状V AS评分在治疗后3个月时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积分为(13.02±4.62)分,显著优于观察组的(14.85±4.78)分;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0.0%,实验组的各项疗效均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润燥汤可有效用于干燥综合征眼干的临床治疗,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和治愈率高等特点,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
标签:路氏润燥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治疗体会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眼干患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临床表现为眼干、眼痒、眼部有灼热感或异物感,对患者的生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例气阴两虚证型患者,对其中8例患者采用路氏润燥汤进行临床治疗,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6例气阴两虚证型患者所有患者,患者经眼科检查可见泪腺肿大几或眼角膜周围充血,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9.6±5.5)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1±2.3)年。
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8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症状及纳入标准入组标准:①患者均通过国际《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2002年)临床诊断[1],并满足燥痹气阴两虚证的证候分类标准;②患者年龄≥18岁,且病程0.05),而实验组患者眼干症状V AS评分在治疗后3个月时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的眼干症状V 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医院干眼症的诊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8-09-29T11:04:12.8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作者:张毅[导读] 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张毅
(相城区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苏州215132)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干眼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名干眼症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等进行详尽的研究。
结果: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干眼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中瘙痒、视疲劳、眼干涩等病症大发病率最高,而以风沙、光线刺激等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
结论:治疗干眼症应该首先消除发病的诱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关键词】基层医院;干眼症;诊疗体会
干眼症是临床医疗中经常遇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根源在于由异常的泪液质或量从而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损害,致眼部受创或不适的一种疾病,表现为两种不同情况所引起的眼干燥:一、泪液分泌不足导致;二、泪液的量正常但由其他不正常因素所致的泪膜不稳定导致的眼干燥。
眼部干燥感、视物模糊、异物感、畏光等不适感是大部分干眼症患者的自我感受,其中严重患者会出现视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从而影响生活和工作,更严重者甚至导致失明[1]。
由于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的限制,干眼症在基层医院确诊的发病率很高,本次根据82名干眼症患者的治疗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基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有82名干眼症患者到我院接受治疗,分别有52名女性患者,30名男性患者。
其中,共有25名60岁的患者,35名40〜60岁的患者,22名16〜40岁的患者。
2、检查诊断方法
我院根据常用的干眼分类法,对82名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诊断主要根据泪膜不稳定、泪液的渗透压增加和眼表面损害等方式来判断,具体表现如下:①干涩、不适、视疲劳、异物感、眼皮重、分泌物多、疼痛、视物模糊、痒、流泪、畏光及眼红等慢性症状(其中有1项以上呈阳性)[2];②在裂隙灯下观察患者泪河线的宽度是否变小为0.3 mm以内,如果角膜表面有碎屑、结膜或眼睑异常等表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有干眼症;③根据FL角膜染色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活体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 ;④在泪液功能实验中:BUT 测定≤5S,St<10 mm,说明患者可能有干眼症。
根据据干眼患者的眼表损害、泪膜不稳定、临床症状的相关检查和特定的实验室检查,均可以对干眼症作出准确的诊断。
3、治疗方法
①消除诱因。
要治疗干眼症,医护人员首先要帮助患者找到导致患病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具体原因指定最科学的治疗方案。
在明确患病原因之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宜吸烟喝酒;要保证足够的休息,缓解眼部疲劳,尽量保证在使用电视、电脑等产品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在室外要带上日光镜,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预防风沙、日光的直射;尽量不要与空调、油烟等有近距离接触;对于减少泪液分泌的药物,如阿托品类药、抗组胺药、心得安、利血平等降血压药物,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
②泪液成分替代治疗。
根据患者病症的轻重程度,医护人员可建议患者连续60天使用卡波姆滴眼液,使用方法为每天外用3到6次,每次两眼个1滴[3]。
同时患者也可以连续60天使用羟糖苷滴眼液,方法为每天外用3到6次,每次两眼个1滴。
③其他治疗。
连续14天到21天内,每天服用1粒维生素AD 丸。
二、结果
我院根据常用的干眼分类法,对82名患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研究数据表明,82名干眼症患者中分别有52名女性患者,30名男性患者,发病率分别为63.4%和36.6%,比率为1:1.7。
同时从研究数据还可以看出,82名患者中共有25名60岁的患者,35名40〜60岁的患者,22名16〜40岁的患者,40〜60岁为干眼症的高发时期。
三、讨论
目前,干眼症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剖析透彻,但可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统计研究发现:在某些特定职业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大楼疾病综合症”或“办公室眼病综合症”,长期处在空调开放且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引起干眼症;电脑工作者、教师、会计常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瞬目减少,泪液蒸发过多而引发干眼症;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也是干眼症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在户外工作、运动或生活,容易受到风沙、强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诱发干眼症[4];而在目前现代社会中,过多过频的使用化妆品更是许多女性患者引发干眼症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廉价的抗炎眼药水,也是造成干眼症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医学中,虽然可以通过一些常规的检查和临床症状,来确诊干眼症发生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确诊。
在基层医院对干眼症进行诊断时,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指标和临床症状,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诊断,可以对大部分患者进行确诊。
①干涩、不适、视疲劳、异物感、眼皮重、分泌物多、疼痛、视物模糊、痒、流泪、畏光及眼红等慢性症状(其中有1项以上呈阳性);②在裂隙灯下观察患者泪河线的宽度是否变小为0.3 mm以内,角膜表面有碎屑、结膜或眼睑异常等;③根据FL角膜染色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活体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 ;④在泪液功能实验中:BUT 测定≤5S,St<10 mm。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对干眼症进行治疗时,应该先消除病症诱因,再进行药物治疗,最大可能提高治愈率。
对于有眼干等自觉症状,而检查不符合干眼诊断标准者的患者,应提醒患者注意眼部保健,定期检查,早预防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丛晨阳,毕宏生,温莹.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03):464-467.
[2]马华贞,孙廷励.干眼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护理手段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9):159-162.
[3]倪书钦.干眼症的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03):332-334.
[4]崔先进,孙倩娜.247例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眼科,2012,21(03):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