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②,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答: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jì()沉nì()喧嚣.()(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撷”的意思是。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013-201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安徽省2013—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1、安徽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2、安徽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17)3、安徽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32)4、安徽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48)5、安徽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66)6、安徽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85)7、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102)安徽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②,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淀溪沙》)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jì()沉nì()喧嚣.()(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②,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淀溪沙》)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解析:①其不善者而改之②星汉灿烂③草色入帘青④似曾相识燕归来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山穷水复疑无路⑦断肠人在天涯⑧伤心秦汉经行处(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解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jì( ) 沉nì( ) 喧嚣.( ) 解析:冀 溺 xi āo(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解析:“星晨”改为“星辰”。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和ƒi()xu…n耀()造niˆ()无yŒn()浩h…n()2.释词:(2分)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好劳动:⑵我依然看到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蹒跚:⑶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
绚丽:⑷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汗马功劳: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4.以“小巷深处”为题含义深刻,“小巷深处”究竟有什么呢?(2分)5.海伦·凯勒是国、。
(2分)6.莎利文老师教了海伦·凯勒什么?(2分)7.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邓稼先,那就是:他是一个的人。
(1分)8.《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3分)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
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
⑴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和。
⑵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是。
⑶请你也参与这项活动,为母亲献上一句话,并指出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9.依据句子后面括号内的意思,请为下面语句标出重音。
(3分)⑴我知道你会打台球。
(不是篮球)⑵我知道你会打台球。
(你别推托了)⑶我知道你会打台球。
(只有我一人知道)⑷我知道你会打台球。
(不一定会做台球)⑸我知道你会打台球。
(只知道你,别人我不清楚)⑹我知道你会打台球。
(你瞒不了我)第二部分:(一)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2013安徽中考语文

2013安徽中考语文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文章古箴吟响,独步扬州太白山,素有"诗仙佛道世外桃源"之称,是一座充满神奇与美丽的洞天仙境。
每年的春天,这里会迎来大批游客,其中就包括很多中学生。
2013年中考放榜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家人来到太白山脚下,准备享受一次难得的亲子时光。
太白山,如其名字一样,被茂密的树木所覆盖,葱郁的植被让整个山脉显得生气盎然。
山顶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平坦而宽广,仿佛是上天赏赐给人们的一方绿洲。
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白云朵朵,飘忽不定,像是群仙在歌唱,带给人以无限遐想。
也许是受到这里的灵气影响,我在太白山度过的那个周末,依然显得灵光乍现。
不知不觉间,文化沙龙开启了。
我忍不住想起了杨洪基演唱的那首《生命树》。
"生命树,为你摇曳的身姿点缀了树叶的激情,风烧得烈火,飘散恒久的火种。
"太白山被誉为"诗仙佛道世外桃源",因为这里有着无穷的力量和磁场。
站在山顶,仿佛置身于浩瀚的无垠宇宙,脚踏大地,心灵变得纯净而宽广,视野变得开阔而深远。
太白山的美丽自然不用多说,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这里的美丽也会激起他们内心的美丽。
比如,这座山的名字就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太白,太白的白,如同大道的纯洁,象征着单纯的力量。
太白,太阳峰的白,象征着阳光的温暖。
太白山所散发的气息,简单而纯粹,温暖而令人感动。
这些都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纯洁而温暖的一面。
太白山,吃不穿、买不到的宝。
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中学生都会感受到它的神奇与美丽,收获一次灵魂的洗礼。
我相信,这是每位中学生最美好的礼物。
因此,太白山对于我们来说也许不是什么世外桃源,而是一座指路明灯,给我们的学生点亮了前进的方向灯。
201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
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
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
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
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室间进行细分和利用。
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表达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
〔3分〕③④⑤⑥⑦⑧⑨6.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6分〕对象特点古桥廊棚7.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8.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9.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表达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二] 〔23分〕远去的乡村李汉荣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
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
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着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
2013年安徽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②,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答: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jì()沉nì()喧嚣.()(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撷”的意思是。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013安徽中考语文2篇

2013安徽中考语文2013安徽中考语文第一篇:时光飞逝,转眼间,中考已经到来。
这两年的学习生活,虽然辛苦,但也是值得的。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
记得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村夫的儿子》这篇课文。
课文写的是村夫让儿子去城里读书,可是儿子却不愿意离开家乡。
最后,村夫儿子通过追寻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位科学家。
这篇课文让我深刻地明白了追梦的重要性。
无论路途多么坎坷,只要有梦想,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分析词语、句子的含义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我们分析一篇课文中的句子。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作业很难,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讨论,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析句子中的词语的意义、句子的结构,我渐渐掌握了分析句子的技巧。
还有一次,我们学习了《荷塘月色》这篇课文。
课文中写的是一个少年和一个老人在荷塘边的对话。
通过这个对话,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从此以后,我更加珍惜每一天的时间,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
在语文学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写作。
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感受的方式。
通过写作,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也可以展示自己。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写作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验,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我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提高。
这两年的语文学习,使我更加爱上了语文。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通过语文学习,我不仅把世界带到了眼前,也将自己的世界展现给他人。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努力,用语文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第二篇:回首初中三年,语文学习是我最喜欢的一门学科。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语文学习中有很多有趣的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范进中举》。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庄稼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进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语文考试卷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邵营中学王海军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②,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③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④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淀溪沙》)⑤,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⑦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⑧,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ì。
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
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ì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希jì( ) 沉nì( ) 喧嚣.(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①“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
“采颇”的意思是。
②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2)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借着火柴的亮光,看见了温暖的、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蔼的。
4、九年级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1)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闯红灯原因统计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是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2)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位同学发现,一些闯红灯的行人不服交警的劝阻和处罚,甚至出言不逊。
针对下面的情况,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对其进行规劝。
①一位大妈不耐烦地说:“等,等,等,一等就是几十秒,我等得起吗?”②一位大叔掏出一张20元钞票对交警说:“不用找了,我再闯10块钱的。
”(3)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
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买做到文明出行。
①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删去,把“”改为“”。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
(只填序号)二、阅读 (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西塘古镇 (17分)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
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
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
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
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吁。
两侧均有桥联,东侧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
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
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⑨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
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
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
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5、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
(3分)③④⑤⑥⑦⑧⑨6、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6分)7、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2分)8、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迭效果?(2分)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9、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4分)[二] 远去的乡村(李汉荣)(23分)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
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
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
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
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
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
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
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
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
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
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
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
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
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
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红豆啦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
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
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
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10、根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4分)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她在中,她在里,她在中,她在里。
11、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分)(1)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2)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1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5分)1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4分)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
(6分)[三] 三峡(15分)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略无阙处阙:(2)沿溯阻绝溯:(3)则素湍绿潭素:(4)属引凄异属(5)故渔者歌曰故: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
(每格限填一字)(2分)18、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三、写作 55分)19、以“那段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55分)[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