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表格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案)表格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案)表格第一章:认识音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音高的认识:音阶、音准音长的认识:节奏、拍子音色的认识: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1.3 教学活动:讲解音乐基本元素的概念,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音阶、音准、节奏、拍子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元素的理解。
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1.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学习简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等。
培养学生能够阅读和演奏简谱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简谱的基本知识介绍五线谱的认识:五线谱的构成、音符的位置音符的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休止符的认识: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等2.3 教学活动:讲解简谱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读写简谱,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简谱的理解。
欣赏简单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简谱的节奏和音高。
2.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简谱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能够阅读和演奏简谱的能力。
第三章:学习节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节奏的基本知识,包括拍子、节拍等。
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奏和感知节奏。
3.2 教学内容:节奏的基本知识介绍拍子的认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等节拍的认识:强弱拍、次强弱拍等3.3 教学活动:讲解节奏的基本知识,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感知和理解。
练习拍子和节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
欣赏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知节奏的强弱和次强弱。
3.4 教学评价:通过小测试或课堂练习来评估学生对节奏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案)表格

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案)表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节奏学习各种节奏符号及表示方法练习简单的节奏组合2. 第二课时:学习旋律学习简单的旋律线条练习演唱简单的歌曲3. 第三课时:了解音色学习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聆听并辨别不同音色的乐器4. 第四课时:创作音乐学生自主创作简单的节奏、旋律组合展示并评价彼此的创作成果5. 第五课时: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经典儿童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音色等特点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2. 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音乐基本技能。
3.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欣赏评价法:组织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表演、创作等。
2. 音乐技能:评估学生在节奏、旋律、音色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分工、沟通、协调等。
4. 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水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三年级学生水平的音乐教材。
2.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各种乐器、节奏符号卡片等。
3. 音响资料:国内外经典儿童歌曲、器乐作品等。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活动、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布置课堂环境。
2. 课堂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新课教学:教师展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音乐教案模板电子版表格

音乐教案模板电子版表格一、教案信息•教案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程背景1. 知识预备•知识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学生特点•学生群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教学过程1. 教学活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学活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学资源•PPT:链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频:链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频:链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评估与反馈1. 评估方式•方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反馈方式•方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补充说明•其他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延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是关于音乐教案的模板电子版表格。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种玉米人教版

a.歌曲旋律的掌握:《种玉米》歌曲旋律的起伏、节奏的韵律感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需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举例:通过钢琴伴奏、合唱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旋律,确保准确掌握。
b.音乐知识: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认识及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详细讲解这两种音符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演唱和创作中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种玉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c.学会运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进行简单节奏创作
3.歌曲创编: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创编关于种玉米的节奏作品
4.情感教育:通过学习歌曲《种玉米》,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感知与欣赏:通过学习《种玉米》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难点的讲解,我可能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要更加注意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展示。
最后,我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上收获满满。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们带来更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种玉米》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它是一首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歌曲,通过音乐传递了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它们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年级音乐教案(表格)

一年级音乐教案(表格)章节一:认识音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阶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并唱出简单的音阶。
教学内容:1. 讲解音阶的定义和组成。
2. 示范并让学生跟随唱出简单的音阶。
教学步骤:1. 引入音阶的概念,讲解音阶的组成。
2. 示范唱出简单的音阶,让学生跟随唱。
3. 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独立唱出音阶。
章节二:学习节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节奏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并拍出简单的节奏。
教学内容:1. 讲解节奏的定义和组成。
2. 示范并让学生跟随拍出简单的节奏。
教学步骤:1. 引入节奏的概念,讲解节奏的组成。
2. 示范拍出简单的节奏,让学生跟随拍。
章节三:认识音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符的概念。
2. 能够识别并理解音符的时值。
教学内容:1. 讲解音符的定义和时值。
2. 示范并让学生跟随理解音符的时值。
教学步骤:1. 引入音符的概念,讲解音符的时值。
2. 示范演奏音符,让学生跟随理解音符的时值。
3. 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音符的时值。
章节四:学习简单旋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旋律的概念。
2. 能够跟随唱出简单的旋律。
教学内容:1. 讲解旋律的定义和组成。
2. 示范并让学生跟随唱出简单的旋律。
教学步骤:1. 引入旋律的概念,讲解旋律的组成。
2. 示范唱出简单的旋律,让学生跟随唱。
章节五: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音乐的美。
2. 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好。
教学内容:1. 讲解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 示范并让学生跟随欣赏音乐。
教学步骤:1. 引入音乐欣赏的概念,讲解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欣赏。
3.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分享欣赏的感受。
这是一个初步的教案表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章节六:声音的产生与控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做到音准、音色和音量的恰当表达。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表格)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凯旋主题,想象:如果这是一队人在行进,那么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知觉欣赏,感受音乐的进行曲风格与辉煌的音效。
)2、设疑: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用音乐来讲一个故事。
(提出疑问,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导入新课(了解音乐表现形式,在联系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觉欣赏。
)1、交响乐队乐器知识复习1分钟2、出示音乐中的七个角色,并听辨每个形象的主奏乐器(乐器图片出示)及旋律特点。
六个依次简介,并渗透各个音乐形象的相应表现与相关表演。
彼得”重点欣赏,并哼唱旋律三、听音乐,演故事(听第一段音乐,熟悉相应音乐旋律,为深入欣赏做好准备)分五组,老师为小鸟,学生依次为彼得、猫、鸭子,爷爷、各自在听到相应的音乐时有所反应:出这是自己的音乐着音乐做律动,体现分组群体性活动,增加趣味性和音乐体验。
引导下,在鸭子与小鸟处作展开。
四、听音乐,说故事(在“聆听音乐”“讨论情节”“联想画面”“思考道理”的过程中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相关音乐要素在表现故事情节时的变化,并自主地领悟故事中所传递的勇敢、正义、安全、善良的主题)1、从老爷爷的劝告中引入狼,预示矛盾冲突。
2、听狼的音乐,说音乐特点,再启发想象,和平环境将会受到冲击,会怎样呢?——启发想象和讨论(自己讨论一些时间)3、狼来了,猫会怎样:听猫上树的音乐,感知音乐加速、上行等表现方式,联想情景4、那小鸟会怎样呢:(1)学生想象(2)听狼抓小鸟,小鸟灵巧地飞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5、那么小鸭子呢(1)学生想象(2)听小鸭子在慌乱中竟跳出池塘最终被吃掉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并感悟小鸭子由于其自由与不镇定所导致的后果。
6、这时的彼得会怎样:(1)学生想象(2)彼得还会更有作为——听彼得镇定的音乐,感知音乐表现方式,联想情景。
五、抓狼(从音乐因素的变化感知情节的推进,让学生在“听”“演”过程巩固对音乐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巩固)1、解说,彼得等该如何办,引出团结、巧计、放绳、套牢、挣扎的情节,让学生简单模仿声音2、听抓狼的音乐3、听后分析4、再听并分角色表演,老师提示,营造高潮5、猎人抓狼六、凯旋音乐,首尾呼应(由知觉欣赏上升到情感欣赏阶段)七、出示课题作曲家介绍(照片、简单生平)揭题: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作曲家的愿意图——结合真善美教育八、听故事精简版1、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回忆已接触过的音乐知识2、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在小范围内展开“你有什么收获”的小结3、在凯旋乐段的时候,引导学生由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智欣赏阶段九、小结小结:引申出原作,对本课的知识点作小结,在彼得的音乐声中结束。
一年级音乐教案(表格)

0(音乐)教学进度计划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 4 )班
一、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听赏《猜调》,导入活动:猜谜。
二、欣赏歌曲《猜调》。
听完后,你们有什么感觉?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唱歌的?你们能模仿他们唱歌吗?
1.第一遍完整欣赏:
介绍歌曲:这首歌曲叫《猜调》,是我们云南小朋友游戏时唱的歌,一人问,另一人回答,这种形式就是对歌。
2.第二遍完整欣赏,感受歌曲诙谐的情趣。
3.第三遍完整欣赏,模仿歌里的小朋友唱歌,体验歌曲的诙谐。
三、评价小结:
总课时第8课时授课教师:吴丽霞
总课时第9 课时授课教师:吴丽霞
总课时第10 课时授课教师:吴丽霞
科目:音乐
授课教师:吴丽霞。
一年级音乐教案(表格)

一年级音乐教案(表格)章节一:认识音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阶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音阶的定义和构成。
演示音阶的演奏方式。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唱出音阶。
【教学步骤】1. 引入音阶的概念。
2. 讲解音阶的构成和演奏方式。
3. 演示音阶的演奏。
4.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唱出音阶。
5. 进行小组练习,加强学生对音阶的掌握。
章节二:学习节奏【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节奏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节奏的定义和构成。
演示节奏的演奏方式。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打出节奏。
【教学步骤】1. 引入节奏的概念。
2. 讲解节奏的构成和演奏方式。
3. 演示节奏的演奏。
4.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打出节奏。
5. 进行小组练习,加强学生对节奏的掌握。
章节三:学习音符【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符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音符的定义和表示方式。
演示音符的演奏方式。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唱出音符。
【教学步骤】1. 引入音符的概念。
2. 讲解音符的定义和表示方式。
3. 演示音符的演奏。
4.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唱出音符。
5. 进行小组练习,加强学生对音符的掌握。
章节四:学习简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谱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简谱的定义和构成。
演示简谱的演奏方式。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唱出简谱。
【教学步骤】1. 引入简谱的概念。
2. 讲解简谱的构成和演奏方式。
3. 演示简谱的演奏。
4. 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唱出简谱。
5. 进行小组练习,加强学生对简谱的掌握。
章节五:学习乐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乐器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乐器的定义和种类。
演示乐器的演奏方式。
引导学生尝试演奏乐器。
【教学步骤】1. 引入乐器的概念。
2. 讲解乐器的定义和种类。
3. 演示乐器的演奏。
4. 引导学生尝试演奏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横山区第七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