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86例不同修补术后复发率

合集下载

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式选择

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式选择

腹壁切 口疝 ( V I H) 是指腹 腔内脏器官或组织 自原腹部 手 术切 口潜 在间隙或薄弱 区突出体表形成 的疝 , 是一种 医源性
3 讨
文 献『 5 】 报道, 近年来 V I H 的发病 率有增高 的趋势 , 且老 年腹部手术后患者发病较多。导致腹部切 口愈合不 良的常见
腹壁 疝 , 也是腹 部手术后 常见并发症 之一 , 发生率 约为 2 %~ 1 1 %【 l 1 。导致  ̄I H有多种原因 , 包括切 口感染 、 伤 口缝合 不佳 、 术后腹 内压升高等。手术是治疗 V I H的最佳方式 , 但直 接缝
切 口裂开等同 。手术修复缺损并加 固腹壁 , 重建生理性腹腔保
护, 是治疗 V I H唯一有效 的方法 。单纯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率 很高, 因此外科 治疗方式 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 临床中见 到的
V I H各式各样 , 根据腹壁缺损大小 、 疝 的特点及 患者 的具体情 况选择适 当有效 的手术方式 , 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降低术
i c a lMe 用 医技杂志 2 0 1 3 年5 月第 2 O 卷第 5 期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d i
— —
g e s ,
1 3 1 ! : 2 Q , Q :

5 41 ・
腹壁切 口疝 的手术方式选择
广 东省 恩 平 市人 民 医院 ( 5 2 9 4 0 0 ) 岑 坚 慈
环< 3 c m) 6例 。同期在我院因经济情况或 自愿采取传统直接 缝合修补 V I H患 者 3 8例为 B组 ,其 中男性 2 3例 ,女性 l 5
例; 年龄 4 9 8 0岁 , 平均 ( 6 3 ± 9 ) 岁。V I H发生距离前次手术的 平均 时间为 3 . 7个月 ; 其中巨大切 口疝 7例 、 大切 口疝 1 1 例、 中切 口疝 1 3 例、 小切 口疝 7例。 2组患者年龄 、 性别及 V I H分 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 O . 0 5 ) 。 1 . 2 切 口疝手术方式 :将 A组 3 9 例按照各个 患者 腹壁 疝特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总结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腹壁切口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随访结果。

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行单纯缝合修补20例,复发2例(10%);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修补32例,复发1例(3.12%)。

结论: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须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腹壁切口疝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直接缝合法补片修补术围手术期处理【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07-02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12%[1]。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自愈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现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5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式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的方式与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材料。

男28例,女24例。

年龄25~82岁,平均64.8岁。

均有腹部手术史。

切口疝距上次手术的时间,术后6月以内28例,术后6~12个月15例,术后12月以上9例。

切口疝分类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2003年8月制订的分类标准[2]:小切口疝(疝环最大距离3cm者尽可能选择补片修补法,特别是存在诸如肥胖、咳嗽等可能引起疝复发的因素时。

目前常用的人工补片包括聚丙烯类、膨化聚四氟乙烯。

对于补片的放置,膨化聚四氟乙烯可置于腹膜内侧,先以补片缘与腹膜周围间断缝合,再将疝环缘与补片间断缝合,而聚丙烯可置于腹壁鞘前或腹壁肌鞘后。

补片应超过疝环缘3~5cm,要注意修剪,使放置平整。

对于巨大腹壁切口疝,由于腹膜内容物长期突入疝囊内,腹腔容量减少,手术贸然将疝内容物回纳入腹腔,可能造成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

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可通过疝囊复位后加压包扎的方法来逐步扩大腹腔容积,采用合成材料补片修补,应尽可能少切除腹壁组织,使术后腹腔容积的改变不会过大而影响呼吸。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常见原因及治疗对策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常见原因及治疗对策
TAPP vs TEP.Surg Endosc,1995,9:984-989.
14 藏潞 ,李健 文,郑 民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 与经腹 膜前疝修补术 的临床对照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25:611-613.
15 Luke V,Adr ian G ,KirstyMc,et a1.Cost effectiveness of alternative
DOI:10.3877/cma.j.issn.1674-392x.2010.02.028 作者单位 :250021 济南,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胃肠 外科 通讯作者 :李乐平 ,E·mail:lileping@medmail.eom.cn
手术采 用 腹 腔 内 网 片 植 入 法。Rudmik等 报 道 的 一 项 OVHR的研究 中(含 36组共 3255例):单纯组织缝合修补术 的复发率 为 39% ,肌间 补片修补术 (Inlay)为 48% ,Orday为 14% ,Sublay为 8% ,IPOM 为 4.5%。现在前两种方法应用者 渐少 ,Sublay法 和 IPOM 法为 现今 切 口疝 修补 的主流 术式 。 两种术式预防复发最关 键要点 是补 片边缘 应超 出疝环 至少 5 cm,防止聚丙烯补片材料经过 20% ~40%的皱 缩后 无法完 全 覆 盖 疝 缺 腹壁切 口疝手术后 复发 和手术 方式 、切 口疝部 位 、腹 内 压 、患者腹壁组织坚实情况等 因素有 关 。年老 、久病 、切 口感 染 、肥胖 、糖 尿病 、吸烟 、长期 应用皮质 醇激素都 是造成 腹壁 组织强度下降的原 因。生物组 织学发 现 以上人群 人体 内胶 原代谢紊乱 ,羟脯氨酸含量减少 ,成 纤维细胞增 生异常 ,超微 结构中含有 不规 则的微纤 维 ,血浆 中促 弹性组织离解 活性高 于其他人群。其 他研 究还 发现腹主动脉瘤 、心血管 患者的腹 壁组织强度也 比常人 下降。慢 性咳嗽 、慢性便秘 、排尿 困难 、 腹水 、妊娠等腹 内压 明显增高者 复发 率明显升 高。以上导致 复发的因素应尽 可能 去除方 可大 幅降低 复发 可能 。切 口疝 部位不同手术修补难 度不同 ,术后 的复发率也 不尽 相同。若 疝环邻近骨性结 构(肋骨 、骨 盆)、膈肌 、重要血管及脏器则补 片固定困难 ,容易复发 而且 固定补 片时 易发 生大 出血 、腹壁 剧痛等并发症。切 口疝 手术修 补方 式分 为组 织缝 合修 补和 补片修补。组织缝合 修补大多数 为张力性修补 ,仅适 用于较 小 的切 口疝 (疝环直径小于 5 am) 。补片修补手术 分为开 放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开 放式手术 包括 :(1)肌鞘前 的修 补方法(Onlay法):即用 单纯 聚丙烯材料 在腹 壁脂肪 与肌鞘 (如腹直肌鞘 )之 间进行修 补 ;(2)肌 肉与肌 肉 (如 中线 切 口 裂开)之间的修补 (Inlay法 ):通常采用 聚四氟 乙烯材料 直接 与腹壁缺损的边 缘进行缝 合修补 ;(3)肌后 (Sublay法 )和腹 膜前修补方 法 :一般采用聚丙烯材料或 聚丙烯与聚 四氟 乙烯 复合材料 ,在腹直肌与后鞘之间或腹直肌 与腹膜之 间对缺损 进行修补 ;(4)腹腔 内网片植入 (IPOM法 ):完全将 修补 材料 衬垫在腹腔 内对腹壁 缺损进行 修补,这种 修补方法必须 采用 聚丙烯 与聚四氟乙烯 复合 材料 或聚四氟乙烯材料 。腹 腔镜

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应用

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应用
先的手术切 口瘢痕 , 深到腹外斜肌腱膜。 离要距及腱膜缺 分 损 缘 5 8m 并 成 周 圈 样 。对 于 侧 腹 的大 切 口疝 可 以上 到 — c 肋骨下到髂骨 ,外侧到锁骨 中线 。疝囊切开后 回纳疝 内容 物。 切除大部分疝囊后关闭疝囊 。 对于特别肥胖的患者可切 除大网膜。补片裁剪要 比肌筋膜缺损缘 的直径 大 5 c —8m
酸钠 能 使肠 蠕 动 功 能增 强 和 子 宫胎 盘 血 流 量 增加 ,刺 激 羊
用可以明显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 、 释放 , 并在安定 的共同作 用下 , 能够诱发宫缩 、加速宫颈成熟 ,提高 了引产的成功 率, 缩短了产程 , 而有效的降低 了剖宫产率 。联合组 同蓖 从 麻油 组和催 产素组相 比有显著 差异( 0 5; P< . )与米索前列 0
81 大肠胰 41 肾输尿 管 35 肠梗阻 4 %肠 穿孔 3 .%、 .%、 .、 . 9 % 和腹壁探查 等手术。上腹部切 口 2 例 , 3 %, 8 占 6 下腹部切
医源性腹壁疝 。虽现代外科技术及 围手术期处理 的发展对
防止切 口疝发生有一定 的作用 ,但随着手术 范围的扩大和 老龄人群手术数的增加 , 口疝 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切 腹壁 切 口疝 , 尤其是 巨大切 口疝 , 不仅给病人造成很大 的痛苦并 影响其生活及 工作 , 给外科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 。 口疝 也 切 缝合术修补术后复发率 高达 3 %' 0 因此须对切 口疝 的 0 5 %, 外科 治 疗 予 以充 分 的 重视 。
补 片修 补 腹 壁 切 口疝 的 临床 应 用
佟 文峰 杨勉 王成 新
( 伊宁市人 民医院外科 , 新疆 伊 宁,3 00 85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壁切1疝 的治疗。方法 : 3 回顾性分析 8 例腹壁切 1 o 3 疝病人 的临床资料。 1 . 肌腱膜上补片置人手术

成人腹壁切口疝治疗体会

成人腹壁切口疝治疗体会
而使伤 口内发生血肿 : 壁切 口缝线边 距太 小 。 腹 易致组 织撕
腹壁切 口疝 的分类 1根据疝环缺损大小分为 : 1 小切 口疝 : . () 疝环最大距离

裂 ; 口过长 切断肋 问神经过多 、 切 术后 留置引流时间过 长、 局 部形成窦道等也均可减弱伤 口的愈合作用 , 而显 著增加切 从
能切断肋 间神经 和腹壁 神经使 得腹 直肌强度 降低 。假 若切 口为横切 口其走 向与纤 维方 向一 致 , 不会切 断纤 维组织 , 在 缝合时缝线环绕筋膜纤维 , 这样 在腹 壁收缩时缝 线受到 的侧
向张力大大 降低 , 不会 对切 口造成损 伤 。因此 在不影 响手
大 , 自愈的可能 。切 口疝 , 无 尤其是 巨大 切 L疝疝 内容 物 常 I
直肌严重破坏、 萎缩导致腹壁薄弱或 因创 伤所致腹壁 的完整
> 1 m。 0c
2 根据缺损部位分为 : 1 中线切 口疝 ( . () 包括 脐上 中线切 口疝 、 脐下中线 切 口疝 和脐上 下 中线 切 口疝 ) ( ) ;2 侧腹 壁切 口疝 ( 括 肋缘 下切 口疝、 股 沟 区切 口疝 和肋 髂 间切 口 包 腹 疝 ) 。 二 、 壁切 口疝 的病 因 腹
口疝发生率 。高原等 报道低年 资医师手术后切 口疝 的
3c ( ) m;2 中切 口疝 : 疝环最 大距 离 ~5c ( ) m; 3 大切 1疝 : 3 疝环最大距离 ~1 m;4 巨大切 口疝 : 0c ( ) 疝环缺 损最大距 离

发生率 明显高于高年资医师 ( 9 1 ) 这与手 术技 能和经验 5 :3 , 有关 。手术缝合材料 的选择 正确 与否与切 口并发 症发 生率 高低也有关 , 期 一份 Me 近 t 析结 果 提示 , a分 关腹 缝 合 筋膜 时, 使用 可吸收缝 线发 生切 口疝 的危 险度为 0 6 , .8 使用 连续 缝合发生切 L疝 的相对危险度 为0 7 , 使用不 吸收缝线连 I .3 故 续缝合是预 防切 口疝发生 的两 个保护 因素” 。国外 经验是 关腹时使用 不吸收缝线 连续 缝合 , 针脚距切缘 1c 这样使 m。 用 的缝线长度应是切 口的 4倍 。 4 疾病本 身因素 : . 多次腹壁手术 患者 腹壁组织 特别是腹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分析
2 L e Bl a n c KA, Bo o t h W V.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r e p a i r o f i n c i s i o n a l
连, 还纳疝 内容 物。补片 系 聚丙烯 和 聚 四氟 乙烯 的复 合材
料, 其大小超过疝 环边缘 3 c m以上 。在 补片 四周各缝 一悬 吊固定缝 线 , 经1 2 mm T r o c a r 送 人腹 腔 , 聚 四氟 乙烯 面朝 向
l 2个月 , 平均 7 . 5个月 , 未见 复发。说 明在 腹腔镜 下行 腹腔 粘连松解 , 采用疝钉合器 与缝线贯穿腹 壁全层 固定 补片可 以
阻、 绞窄等情况 。单纯 缝合 修 3年 , L e B l a n c和 B o o t h 首先 报道 了腹 腔镜切 口 疝修补术 。随着修补材料及专用腹腔镜手术器 械的研发 , 为 此技术 的 临 床 应 用 提 供 了更 多 的 选 择 。2 0 1 0年 4月 至 2 0 1 2年1 0月 , 河南省焦 作煤 业集 团 中央 医院应用 腹腔 镜下 腹壁 切 口疝修 补术治 疗 3 4例 腹壁切 口疝患者 , 取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 现报道如下 。

修补大多数腹壁切 口疝 , 是一 种安 全、 有效 的微创手术 方法。 赵景林 等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腹壁切 口疝修补 术 l 2例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 结 果显示 手 术时 间 5 0 —1 2 5 mi n , 平 均

资料与方法
1 . 一般 资料 : 本 组 患者 3 4例 , 男2 0例 , 女1 4例 ; 年 龄
月, 未见复发 , 说 明腹腔镜下腹壁切 口疝修补方法安全可行 。 我们体 会如下 : ( 1 ) 在腹 壁疝 环投影线 上和补 片周边 做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修复腹壁切口疝的手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

一、术前准备在进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禁食禁水,清洁手术部位,消毒皮肤,并进行局部麻醉。

二、切口在术前麻醉后,医生会根据疝的位置和大小,在腹壁上进行切口。

切口位置应选择在疝的最宽处,并尽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三、疝囊处理切开腹壁后,医生会将疝囊暴露出来,并进行处理。

首先,医生会检查疝囊是否完整,如有破裂或其他异常,需要进行修复或切除。

然后,医生会将疝囊推回腹腔内,并将其与腹腔壁分开。

四、修补腹壁缺损接下来,医生会修补腹壁的缺损,以避免再次形成疝。

修补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缝合和使用人工网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修补方法。

在缝合修补时,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将腹壁组织缝合在一起,以增强腹壁的强度。

而使用人工网片修补时,医生会将人工网片放置在腹壁缺损处,并缝合固定。

五、术后处理修补完腹壁缺损后,医生会进行术后处理。

首先,医生会清洁手术切口,并进行消毒。

然后,医生会缝合切口,使用特殊的缝合线进行皮肤缝合。

最后,医生会覆盖伤口处的敷料,以保护伤口,并进行固定。

六、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术后护理。

这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他的术后护理指导。

总结: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通过修补腹壁缺损,有效预防和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再发。

手术步骤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切口、疝囊处理、修补腹壁缺损、术后处理和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并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28例报道

应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28例报道
5例 。
1 术 前 准备 . 2
由于切 口疝特别是 巨大切 口疝 , 疝内容物长期位于疝囊 内, 腹腔病理生理环境发生改变 , 疝修补将疝 内容物还纳腹 腔后 , 腹 腔容积缩小 , 肌上移 , 膈 将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 。手术前应 该将 疝内容物还纳腹 腔 ,腹带 同定 包扎并辅 以呼 吸功 能锻炼 , 2 后病人适应胸腹容积变化后手术更安全。而肺 功能检查呼吸 w 功能不全者应慎重手术1 3 1 。我们对 1 5例巨大疝病人采取上述方
本 组患者 2 8例 , 其中男性 1 , 3例 女性 1 5例 , 龄 2 —8 年 1 l
岁 , 均 6 岁。其 中上腹部正 中切 口 5例 , 平 1 侧腹部 切 口 3例 , 右
肋缘下切 口l , 例 下腹正中切 口6例 , 旁正 中切 口 7例 , 下腹部斜
切口3 , 例 下腹部横切 口 2 。“ ” 例 T 形切 口 1 。初次切 口疝 2 例 3
[ 图分 类 号] R 5 . 中 662 [ 文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17 — 7 1 0 71- 6 0 文 6 3 9 0 ( 0)4 4 — 2 2
人工修补片的应用 , 有效降低 了腹壁切 口疝术后 复发率 。我
院 自 20 —2 0 0 1 0 5年共诊治腹部手术切 口疝 2 例 , 8 现报道如下 。
对巨大腹壁切 口疝患者 , 术前需还纳 内容物后腹带加压包扎 2 w以上, 指导呼吸锻炼 , 改善心肺功能。术前 留置胃管 、 尿管。
1 手 术 方法 3
法, 仍有 1 例因高龄(1 合并糖尿病患者 , 8 岁) 术后 出现 呼吸衰竭
而 死亡 。
2 8例均采用全身麻醉 , 使腹肌放松 。沿原切 口切开皮肤 、 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壁切口疝86例不同修补术后复发率
廖天湖


1
(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重庆400054)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手术方式;分型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0-2174-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0.091
1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第一作者:廖天湖(1964-
),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疾病研究。

腹壁切口疝(incisional hernia of abdominal wall ,
VIH )是一种医源性腹壁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腹部切口虽然逐渐缩小,但因手术范围扩大和老龄人群手术例数增加,VIH 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VIH
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率高达30% 50%
〔1,2〕
,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痛苦,因此对VIH 的外科治疗及手术方式选择应予以充分重视。

本文回顾分析VIH 病人的治疗和术后情况,以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4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VIH 病
人86例,
其中男51性,女35例;年龄46 78(平均67)岁;体重55 75(平均68)kg ,前次手术距VIH 发生时间为2周至18个月,平均3.8个月。

传统直接缝合修补组16例;腹膜前置补片修补组34例;完全腹腔内修补组36例。

1.2
切口类型
上腹正中切口5例,下腹正中切口15例,右
上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9例,右上腹肋缘下切口2例,右下腹旁正中切口17例,麦克伯尼切口(右下腹斜切口)18例,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5例,左下腹旁正中切口8例,左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7例。

1.3
分类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2003年8月制订的分类标准〔3〕
:小VIH (疝环最大距离<3cm )
16例,中VIH (疝环最大距离3 5cm )30例,大VIH (疝环最大距离5 10cm )25例,巨大VIH (疝环最大距离>10cm )15例。

1.4
手术方式
①传统直接缝合修补组:经原切口切除瘢痕,
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显露疝环,自疝环边缘向周围分离肌筋膜层3 5cm ,游离疝囊,进腹探查,游离腹内粘连,
疝囊修剪后
用1-0的Prolene线连续缝合关闭疝环缺损,所用缝线长度和切口长度比为4ʒ1。

②腹膜前置补片修补组:分离疝囊,肌后游离间隙,距疝环缘3 5cm,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在腹膜前分离间隙内置入美国戈尔公司生产的Dualmesh,补片大小根据疝环口大小决定,需超越疝环口边缘3 5cm,补片固定的四周围需作全层贯穿缝合4 8针。

③完全腹腔内修补组:切开疝囊,游离腹腔内粘连,距疝环缘5cm以上,使用美国戈尔公司生产的Dualmesh网片置于腹腔内,光滑面对腹腔,粗糙面对腹壁,补片大小选择同腹膜前置补片修补术式,补片固定四周围需作全层贯穿缝合8 12针,补片缘与腹膜间需间断或连续缝合,不能留有空隙,补片放置需平整,必要时可作修剪。

1.5结果随访时间6 36(平均26)个月,传统直接缝合修补组均为小VIH,复发率18.7%(3/16);腹膜前置补片修补组为中VIH30例,大VIH4例,复发2例,均为大VIH〔6.6%(2/ 30)〕;完全腹腔内修补组为大VIH21例,巨大VIH15例,复发2例,均为巨大VIH〔5.5%(2/36)〕;总复发率8.1%(7/86)。

2讨论
VIH缝合修补术后仍有很高的复发率,因此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主要有开放式修补(OVHR)和腹腔镜修补(LVHR)两大类。

OVHR包括:①单纯组织缝合修补术,适用于小VIH、无明显张力的中VIH或伴有创面污染的VIH,用1-0的Prolene线缝合关闭疝环口。

②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术,适应于疝环>5cm,经济条件受限者,创面污染者,自体组织包括阔筋膜、腹直肌前鞘、股薄肌的自体真皮等,目前该术式已较少应用。

③人工材料无张力修补术,其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肌前修补(Onlay),肌间修补(Inlay),肌后修补(Sublay),完全腹腔内修补(Underlay)。

LVHR有两种方法:①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相当于OVHR 中的Sublay,是将补片植入在腹膜前间隙,再关闭腹膜。

特点是可以选用普通的聚丙烯补片,手术费用低,,但只适合3 5cm以下的缺损。

②腹腔内修补术(IPOM)〔4〕,相当于OVHR 中的Underlay。

是将补片植入腹腔内,这是修补VIH最常用的方法。

其特点是需使用防粘连补片,价格昂贵,但是补片不受尺寸限制,可以充分覆盖疝的缺损。

VIH的手术修补原则是切除瘢痕组织、显露疝环、解剖出腹壁各层组织、回纳疝内容物、无张力或低张力地修复腹壁各层组织。

具体采用方式小VIH直接缝合修补;中VIH可直接缝合修补但张力大或组织薄弱时需使用人工材料修补;大或巨大VIH需用人工材料无张力修补,当遇有创面污染的VIH时需采用直接缝合修补或自体组织移植,可吸收材料修补等,急诊手术原则上不同时使用不可吸收材料修补。

在一项OVHR的研究报道中(含36组共3255例),单纯组织缝合修补术的复发率为39%,肌间补片修补术(Inlay)为48%,肌前补片修补术(Onlay)为14%,肌后腹膜前修补术为8%,腹腔内修补术为4.5%〔5〕。

我们认为单纯组织缝合修补术效果差、术后复发率高,仅用于小的、无明显张力的VIH;Onlay 和Inlay操作简单,易掌握,但复发率仍然较高,应掌握好指征选择性地使用;Sublay无张力VIH修补的疗效好,复发率低,是VIH修补的最理想方法;Underlay效果好,复发率低,更符合无张力VIH修补原理,主要用于巨大VIH,此两种术式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

腹腔镜VIH修补与开腹修补相比较,住院时间短,且材料感染、浆液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较低,是治疗VIH的一种有价值方法。

自1993年开展以来,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但随之产生的各种严重并发症也逐渐增加,文献〔6〕报道,LVHR的并发症发生率在5% 15%,其中肠管隐性损伤,术后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隐患,此外费用昂贵等因素也是制约LVHR发展的主要原因,对巨大VIH采用LVHR治疗仍存在很大难度,因此正确了解各类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是开展此项技术的必要条件,但对中小VIH LVHR仍然是未来治疗的一个发展方向。

VIH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血清肿、补片或切口感染、炎性肠梗阻、慢性疼痛、复发等。

其中血清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 24%(平均11.4%)。

防范措施包括术中在补片和组织间尽量缩小死腔;尽可能多使用电刀切除疝囊壁,术后腹带加压包扎至少2 4w,对于放置引流可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其并不能减少血清肿发生率,此外术后需严密观察,如出现皮下积液早期及时穿刺抽吸,大多可愈合。

补片或切口感染大多与术中操作和血清肿有关,本组仅1例出现,不管是哪种补片其本身绝不会是导致感染的原因,而术中具体情况和术中操作及对手术原则的掌握,才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因此,对于疝修补材料的选择主张选用美国戈尔公司的Dualmesh,其优点在于材质柔软、不挛缩、病人的异物感小、与腹腔内脏器不粘连并且可以根据疝环口大小对补片进行修剪等。

综上,对VIH治疗应严格遵循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定的手术治疗方案,注意术前、术中、术后处理,补片放置一定要平整,与腹壁之间不留间隙,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术后复发和减少各种并发症。

3参考文献
1Manninen MJ,Lavonius M,Perhoniemi VJ.Results of incisional hernia repair:a retrospective study of172unselected hernioplasties〔J〕.Eur J Surg,1991;157(1):29-31.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4):834-5.
3Santora TA,Roslyn JJ.Incisional hernia〔J〕.Surg Clin North Am,1993;
73(3):557-70.
4Rudmik LR,Schieman C,Dixon E,et paroscopic incisional herni-arepair: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Hernia,2006;10(2):110-9.
5Bower CE,Reade CC,Kirby LW,et 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in-cisional-ventral hernia repair:the experience of a single institution〔J〕.
Surg Endosc,2004;18(4):672-5.
6Cobb WS,Kercher KW,Heniford paroscopic repair of incisional hernias〔J〕.Surg Clin North Am,2005;85(1):91-103.
〔2011-08-07收稿2011-11-09修回〕
(编辑袁左鸣/张慧)
·
5712
·
廖天湖等腹壁切口疝86例不同修补术后复发率第10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