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合集下载

腹腔镜技术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技术在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中切 口疝 : 长径 3 5 m; 大切 口疝 : 径 5 1c -c ⑨ 长 - 0 m;
L Ba c 道 了首 例腹 腔镜 下 切 口疝 补 片修 补 术 。 e ln 报 随着 腹 腔镜 技术 的发展 和 钉 合器 械 的改进 ,应 用 腹 腔镜 技 术 进 行 切 口疝 补 片 修 补 术 已 日趋 成熟 。 其 突 出的优 势有 ① 符合 微 创原 则 : 口小 , 切 不需 广 泛分 离腹 壁 , 破坏 原 疝环 的强度 ; 较 容 易发 现 不 ② 隐性 缺损 ; 补 片 的 固定 比较 容易 ; 腹 压 均匀 分 ③ ④ 散 ; 并 发症 及 复发 率 低 。其手 术 时 机 , ⑤ 一般 在 术
原 理 , 发率 高 ; 三 种 方 法 手 术 游 离 范 围广 、 复 第 创 伤大 , 有术后 积 液 、 感染 、 至复 发的潜 在 危险 。腹 甚 腔 内补 片 修 补 法 ( t pr oe l 补法 ) 其 生 物 I r ei n a 修 na t , 力学 原理 优 于前 三 种术 式 , 操作 相 对 简单 , 术后 组
后 3 6个 月 ; 于 有切 口感染 史 的切 口疝 , - 对 一般 在
④ 巨大 切 口疝 : 长径 ≥1 c 其 手 术修补 原则 是小 0 m。 切 口疝 一 般 采用 连 续缝 合 修补 技术 ;对 于 中切 口 疝 及 大 和 巨大切 口疝 ,应 采用 人工 修 补 材 料进 行 无 张力 疝修 补技 术 。后一 手术 方法 的演 进有 : 疝 ①
腔 内壁 上 。
染、 甚至感 染 的情况 下 又有 了一个 合适 的选 择 。 总 之 ,随 着外 科 医生 所 掌握 的技术 的不 断提 高 、各 类辅 助 器械 的不 断发 展 以及 材料 学 的快 速 发展 , 口疝 的修补 前景 会越来 越好 。同时也 希望 切 广 大 的外科 同 道遵 循外 科 的基 本 原 则 ,本 着实 事 求是 的精神 在腹 壁 切 口疝 的 治疗 上 进一 步 积 累经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 术相关技术要点
腹壁切口疝

发生率可达2% ~11% 占腹外疝的第3 位


高龄患者增多, 腹壁切口 疝患者明显增多
腹壁切口疝
据疝环缺损的长径分类

(1)小切口疝: < 3cm (2)中切口疝: 3~5cm (3)大切口疝:5~10cm (4)巨大切口疝: ≥10cm
肠液溢出放弃网片修补术,开腹的组织对组织修补,或是3个月后再行腹腔镜 下修补术ຫໍສະໝຸດ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补片的选择
Proceed网片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要点

补片的测量和置入
腹壁缺损边缘至少有3-5cm的补片覆盖 体外测量疝环和选择补片(解除气腹) 腹腔镜充气下测量 补片的长轴应与腹壁缺损的长轴一致, 固定时确切定位
疝环缺损补片修补 法( Inlay修补法)
手术治疗-补片
Onlay
肌前放置补片修补法
肌肉 腹膜
腹腔内压
手术治疗-肌后置补片修补法
腹膜
Sublay
肌肉 补片
腹腔内压
手术治疗-腹膜内放置补片修补法
腹膜
IPOM
肌肉
补片
腹腔内压
手术时机选择
对无切口感染史的初发疝和复发切口疝,建议在切口愈 合后 3-6 个月修补; 对有切口感染史的初发疝和复发切口疝,建议在感染控 制和切口愈合后 1 年修补; 已接受过修补材料修补的感染复发疝应在切口愈合 1 年以后再修补, 并建议再次手术前取原感染切口处的 皮下组织作细菌培养,如为阴性可用新材料修补,如为 阳性则用抗生素治疗,待阴性后手术。
*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IO 行切 口疝修补术 6例 , PM 报道如下 。
I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本 组 6例 , 1例 , 5例 ; 男 女 年龄 5 2—6 8岁。
均有腹 部手术史 , 并有 1例 曾行 无张力 疝修补 术 , 后 1个月 术 再 次复发 。疝环最大者约 1 c 1 m, 中有 1 1 m× 4c 其 例前腹 壁可
及多发性“ 星疝 ” 卫 。我 科 20 0 8年 2月 至 2 0 0 9年 4月 应 用
3 1 围手术期准备 .
切 口疝患 者往往伴 有全 身性疾病 , 故术
前应详 细询 问病史 , 查找切 口疝 原因 , 制定 出有针对性 的治疗
计 划。例如贫血 、 低蛋 白血症 、 龄、 高 肥胖 、 尿病 、 糖 心脏 病、 慢 性 支气 管炎 、 尿路梗阻或腹 腔积 液患者 , 在术前改 善患者全 应 身状况 , 消除疝促发 因 素。该计 划 不仅 针 对传 统切 口疝 修 补 术, 针对腹腔镜切 口疝 修补术亦然 。手术 过程并不代表手术 结
部 有感 染 , 术前应用抗 生素治疗 , 感染控制 1 周后手术 。( ) 2 肺 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 可用于评估 通气 效力 和潜在 的呼吸功 能
12 手术器械 .
补片 均使 用德 国戈尔 公 司生产 地复 合 型补
片, 并使用美 国 tc 司生产 的疝 固定 器及 钩线 针 。腔镜 设 yo公 备: 因需要全面 的观察前 腹壁疝 环 , 并需方 便组织 游离及 补片 的钉合 , 故均使用 3 。 O 腹腔镜 ; 超声刀 、 电凝剪 刀、 肠钳 亦是 必备
铺 平 并保 证 粗 糙 面 ( 丙 烯 面 ) 聚 向上 , 与腹 壁 疝 环 投 影 外 3ol n处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突出的疝。

【治疗措施】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对年老体弱和有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可晨手术治疗,应用弹性腹带防止疝块突出。

术前须详细分析发病原因。

如有关病因继续存在,术后可能再复发。

此外,肥胖病人须减肥后再手术。

切口疝的手术多为单纯修补缝合,较少作疝成形术。

单纯修补缝合术切口疝多无完整的疝囊,疝内容物常突出腹壁的缺损部位并与腹壁浅层组织、甚至与皮肤粘连。

宜在原切口边缘的正常腹壁处作梭形切口,避免误伤粘连于切口下的脏器。

分离粘连,回纳疝内容物,切除疝环及其周围的疤痕组织,分层缝合腹壁,不应有张力,有时也可将筋膜重叠缝合加固腹壁。

疝成形术不常用,如为巨大的切口疝,腹壁缺损过多而无法缝合时,可置入自体阔筋膜、纺绸或其他合成纤维网修复缺损。

【病因学】病因与原手术时患有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关。

切口感染这是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后切口二期愈合,疤痕组织多,腹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切口部位腹壁强度明显降低。

据统计,切口感染后切口疝的发生率是一期愈合切口的5~10倍。

预防切口感染乃是降低切口疝发生率的最重要的措施。

切口类型切口疝多见于直切口。

腹壁各层肌肉(除腹直肌肌纤维为纵行走向),腱膜和筋膜的纤维以及神经均为横形走向,直切口势必切断上述各层组织。

此外,缝合后的直切口始终承受着横向牵引的张力。

如腹壁薄弱、腹腔内压力高,很易发生切口裂开。

显然,横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远低于直切口,腹壁各层组织的横向张力也有利于横切口的对合。

其他因素腹壁薄弱或患有使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患易诱发切口疝,故多见于年老或肥胖患者。

其他与原手术有关的因素为术中麻醉效果欠佳,腹壁强行对拢或缝合时腹壁各层组织未准确对合。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站立时切口处有疝块突出,咳嗽或用力时更明显。

通常疝环较大,平卧后疝块即自行回纳消失。

如疝块较大有较多脏器和组织突出,可有腹部隐痛、牵扯下坠等不适。

由于疝环宽大,很少发生嵌顿或绞窄。

腹壁切口疝经腹腔镜修补体会

腹壁切口疝经腹腔镜修补体会
缘按压 下腹 中部将子 宫上推 ,另一手置于 子宫底部 ,拇 指在 前壁,其 余4 指在后壁 ,均 匀有 节奏地 按摩宫底 ,挤 出积 血和血块 。另一方法 是腹 部- 阴道 双手按 摩子宫法 ,术者一手握 拳置于 阴道前穹 隆 ,向上
疲劳 ;全身急慢性 疾病 ;精 神过度 紧 张 ;分娩 过程 中过 多使 f镇静 } ]
发症 ,在 我 国 居 产妇 死亡 原 因 的首 位 。 其 发生 率约 占分娩 总 数 的
2 3 %- %。其8 %以上 发生于 产后2 内。 0 h
够 的循环 血量 。③准确 收集并测量 出血量 、颜色 、气 味及有 无血凝块
等 。发生 产后大出血 时,准确收集测量 出血量 对积极纠正休 克、减少
产后出血 的主要 原因有以下四类 : 31子宫收缩乏力 . 是产 后出血的主要原 因。导致 宫缩乏 力的原因有 产程 延长及各种
难产之后 ;产妇 贫血 ,妊高 征或 合并 子宫肌瘤 ;产妇 体质衰弱 ;过度
产后 出血 的并发症 、降低病 死率有重要 的意义。临床上测量 出血量 的 方法有面 积法 、称重法 、容积法等 多种 。容积 法即 由有刻度 的容 器测
过5 0 L 0 m ,继 发出血性休克症状 以及感染 。因病 因不同 ,其临 床表 现
持。b 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
安 全感 。c . 产妇一些放松 疗法 :如参 与照料婴 儿、与婴儿 沟通 、 教会 昕音 乐等 ,分散 其注意力 。d医护 人员在为产妇诊疗 护理过程 中,以 .
剂、麻醉剂 ;羊 水过多、巨大儿致 子宫过度膨胀 ,使 子宫肌纤维过度
伸展 失去弹性 等。
3 胎盘 因素 . 2
以胎盘滞 留最 多见 ,包括胎盘剥 离 全 、剥 离后滞留、嵌顿 、粘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治疗体会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治疗体会
吸 收线 结扎 缝 合 。

般 资料
20 0 5年 6月~ 0 9年 9月 , 6例 切 口疝 在 腹 腔 镜 下 20 对
超 声 刀行 腹腔 内粘 连 松 解 及 美 国 ct 司 疝 修 补 枪 行 补 片 yo公 (rce s) 定 修 补 术 , 4例 , 2例 , 龄 3 poedmeh 固 男 女 年 2~7 8 岁 ,均6 平 3岁 。切 口疝 原 手术 类 型 : 囊切 除 术 1 , 结 胆 例 乙状 肠 造 瘘 术 1 , 疝 修 补 术 2例 , 例 脐 阑尾 切 除 术 2例 。术 前 行 B超 或 C T测 量 切 口疝 的大 小 , 壁 缺 损 长 径 3~2 T, 径 腹 6C I宽 l 3~1 m。 次手 术 至 本 次 手术 时 间 1 0年 , 均 5年 6 9c 上 —2 平 个 月 , 有 腹 部 坠 胀 不 适 症 状 , 动 后 症 状 加 重 , 前 患 者 身 均 活 术 体 综 合 条件 能 耐 受 气 腹及 手术 。
二 、 法 方


6 例 手 术 均 顺 利 完 成 ,无 中 转 开 腹 ,手 术 时 间 8 5~ 10ri 平 均 9 i 术 中 出血量 l 7 n, a 0m n, 0—3 , 均 2 l 5ml平 0m 。 术 后 疼 痛 程 度 低 ,排 气 等 肠 功 能 恢 复 时 间 为 2 2~4 , 6h 平 均 3 。 1h 术后 排 气后 进 流 质食 物 较 好 , 腹 胀 。 后住 院 时间 无 术 3~5 , 均住 院 时 间 3 平 d d。2例 腹部 疼 痛 时 间较 长 , 1 , 约 5d 给 予 止 痛 药 物 等 对 症 处理 症 状 好 转 。6例 随 访 6~2 3个 月 ,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步骤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修复腹壁切口疝的手术。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

一、术前准备在进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前,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禁食禁水,清洁手术部位,消毒皮肤,并进行局部麻醉。

二、切口在术前麻醉后,医生会根据疝的位置和大小,在腹壁上进行切口。

切口位置应选择在疝的最宽处,并尽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三、疝囊处理切开腹壁后,医生会将疝囊暴露出来,并进行处理。

首先,医生会检查疝囊是否完整,如有破裂或其他异常,需要进行修复或切除。

然后,医生会将疝囊推回腹腔内,并将其与腹腔壁分开。

四、修补腹壁缺损接下来,医生会修补腹壁的缺损,以避免再次形成疝。

修补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缝合和使用人工网片。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修补方法。

在缝合修补时,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缝合线将腹壁组织缝合在一起,以增强腹壁的强度。

而使用人工网片修补时,医生会将人工网片放置在腹壁缺损处,并缝合固定。

五、术后处理修补完腹壁缺损后,医生会进行术后处理。

首先,医生会清洁手术切口,并进行消毒。

然后,医生会缝合切口,使用特殊的缝合线进行皮肤缝合。

最后,医生会覆盖伤口处的敷料,以保护伤口,并进行固定。

六、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术后护理。

这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并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他的术后护理指导。

总结: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通过修补腹壁缺损,有效预防和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再发。

手术步骤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切口、疝囊处理、修补腹壁缺损、术后处理和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并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ppt课件
1.术中应尽量减少损伤组织,彻底止血, 减少切口张力,保证切口愈合,以免术后 复发。 2.疝囊外组织很薄,切开皮肤时要注意避 免损伤疝内容物。 3.如果遇到巨大的切口疝,腹膜和腹直肌 后鞘由于瘢痕收缩,缺损较大,往往修复 缝合有张力。这时,应在开始分离过程中 保留切口两缘腹直肌前、后鞘间瘢痕组织 的连续性,待修复缝合时,把两侧前鞘做 翻转鞘膜瓣以修复后鞘缺损。
腹壁切口疝的解剖位置
腹部手术切口疝的分类
根据疝环缺损的大小分为: (1)小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 (2)中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3cm一5cm (3)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5—10cm (4)巨大切口疝 疝环最大距离 ≥10cm 根据疝环缺损的部位分为: (1)中线切口疝(包括脐上中线切口疝, 脐下中线切口疝和脐上下中线切口疝) (2)侧腹壁切口疝(包括肋缘下切口疝, 腹股沟区切口疝和肋髂间切口疝)

4、对于大块组织缺损者,可用人工材料修补腹壁 递大圆针4号线间断缝合 5、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后鞘,将腹直肌复位固定, 缝合前鞘 递中圆针4号线依次缝合 6、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切口,必要时加用减张缝 合 递中圆针1号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组 织钳钳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中三角针1号线缝合 皮肤

术中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

发病机制
腹部手术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其发生率约为2%一11%,其发病常与切口感染、 手术操作不当、腹内压增高和其它全身性因素如: 营养不良、黄疸、肥胖、使用类固醇激素等有关

症状表现
1.手术瘢痕处,腹压增加时可见包块突出, 平卧后消失。 2.包块还纳后,瘢痕区深部可触及腹壁缺损。

术后处理

切口疝修复术后,特别要注意防治各种增 高腹内压力的因素,必要时胃肠减压2~3 日。切口拆线时间应适当延长至8~10日, 拆线后再下床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
【适应证】:腹壁小切口疝,大切口疝适于使用成形术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
【手术切口】沿原切口作一椭圆形切口,切除原切口瘢痕
【手术体位】仰卧位
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术步骤
手术配合
1.消毒,铺单
2.切开
3.分离疝囊
4.切除疝囊
5.缝合腹壁
6.疝形成术
常规消毒,铺单
递手术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如若腹壁缺损较大,应做成形术,递11×24圆针,7#丝线将身体阔筋膜,或用网状补片,涤纶布等与腹膜和腹直肌后鞘一起缝合修补缺损,11×24圆针4#丝线缝合皮下组织,递细硅胶管于切口处放置引流,缝合皮肤
递组织钳牵开两侧皮肤,递组织剪,弯钳在切口上部往深处分离皮下组织,达到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膜,显露疝囊及疝环部
递2把弯钳牵引疝囊颈部,递手术刀于两钳间切开,递环钳还纳内容物至腹腔,递组织剪扩大腹膜切口,递弯钳,电刀分离粘连,显露两侧腹直肌及其前后鞘,直至整块切除疝被盖及周围附着的脂肪结缔组织
递电刀全周切除疝环处瘢痕组织,清点器械,敷料,递11×24圆针,7#丝线缝合腹膜,递小钢丝3-4根,于腹膜外做减张缝合,逐层关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